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宮遭賊
如果用武德九年和大業五年相比較,那麼就只能夠說大唐發展的越來越好,而大隋卻越來越糟糕。
不僅僅是民事,還有軍隊。好在大隋王朝有李三思此人,有此一人相當於滿朝文官。
大隋王朝現如今國庫還有充裕,全靠李三思。李三思相當於大隋王朝的國庫,只要有他在,那就代表大隋王朝國庫永遠不會空虛。
但是這並不代表就能夠實現楊廣的宏圖偉業,因為修建京杭大運河所需要的銀子恐怖,就算是一國之君楊廣,就算李三思這個戶部侍郎,未來的戶部尚書,也只能夠望而興嘆。
但是大唐自從宣布與天下第一富商家族柴家聯姻以後,大唐修建任何工事都顯得特別有底氣。
農曆八月十四,八月十五的前一晚,中秋節前一晚,也是李秀寧這位平陽昭公主與柴家大公子柴紹訂婚的日子。
發生了一件震驚五國的大事,那便是大唐皇宮遭賊了。
大唐皇宮守衛多麼森嚴便不要說了,可是就這樣有著無數高手護衛的皇宮竟然遭賊了。
這賊摸進了御書房,但是什麼貴重的東西都沒有偷,可是為什麼會知道皇宮遭賊了,那是因為賊給皇帝寫了一封信,信上的內容沒有人知道,也有人知道。
唯一知道的自然是大唐的皇帝,李淵!
可是李淵看了就把一封信給燒了,你總不可能開口問他信上寫了什麼吧!誰敢問他,畢竟天子一怒國之震動。
至於李淵怒沒有怒,那肯定是怒了。
怒到何種程度,據說砍了好幾個皇宮侍衛的頭顱。養了一群飯桶,由不得他不生氣。最為重要的是李淵感覺失去了面子,自己的御書房竟然能夠讓人隨意出入,豈不是哪一天有人要殺自己,自己還處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當中嗎?
這件事他暗中讓人調查,沒有讓人知道。可是為什麼這麼多人知道,因為這個世界人永遠不會缺乏看熱鬧,也不會缺乏大嘴巴的人。所以,李淵的御書房遭賊的事就流傳了出來。
李淵自然又惱了,只是卻沒有殺人,畢竟殺人太多還是會讓人心寒的。李淵身為一國之君,怎麼會不明白這件事,所以便將暗調查轉為了明面上的調查。
李淵御書房放著最為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自然是傳國玉璽,可是他打開玉璽的盒子,看到玉璽還在,自然鬆了一口。
玉璽他沒有動,因為一般來說很少用玉璽,除非是傳旨意的時候需要用玉璽蓋章,其他的時候,這玉璽真的成為了擺設,當然,也不能夠說是擺設,畢竟玉璽代表了一國的氣運。
殊不知,正是因為他這一點,導致李淵在很久以後才知道玉璽被掉包了。
那麼這件事是怎麼回事了,這就要說到大唐的這座皇宮了。
李淵建國不足十年,自然不可能修建這麼龐大的宮殿建築群,除了唐樓,這是大唐王朝的一大特色,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建築。
這座皇宮前任主人是大晉王朝的都城,不過在春秋年間大晉王朝被楊秀滅了,李淵又成為此地的太守。直到自立為王,成為皇帝,便將此處原本是隋文帝行宮的大晉王朝的宮殿改為了自己的皇宮,然後又修建了其他的一些附屬品。
大晉王朝建國不長不短,有著十五年的歷史,可是這十五年間,從大晉王朝元年開始就開始花費了大力修建當時的皇宮。也是後來為何明明大晉王朝那麼有錢卻還是會被滅的原因之一。大晉王朝花費巨資修建了此處的皇宮,李淵後來建立了大唐也沒有選擇再修建,於是便有了楊未央的後續動作。
李建成要楊未央阻止李秀寧和柴紹的這樁婚事,而條件就是給楊未央一張皇宮的地圖。而這段時間,楊未央在大唐的長安這座繁榮的城市,找到了當年修建這座皇宮的工頭,不過此人已經八十餘歲了。
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生活在貧民區。不管是多麼繁榮的帝國,都有那麼一群很窮的人。窮人和富人永遠成正比,不會因為帝國強大,他們就變成有錢人。
所以,楊未央給了他一比巨資,從他那裡拿到皇宮的另一張圖,那就是暗道,連李淵都不知道的暗道,只有這位工頭和當年的工人以及大晉王朝的皇族之人才知道。
可是除了大晉王朝的皇太孫現如今下落不明,大晉王朝的皇族幾乎都死絕了。計算大晉王朝的皇太孫還在,當年他那麼小,肯定也不會知道的此事。
所謂的工人,幾乎都被大晉王朝的人殺了個乾淨。要不是這個工頭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只怕他也免不了一死。
沒錯,這位工頭其實是一位太監。那麼他要巨資幹嘛,楊未央不想要知道,他也沒有隨便殺人的習慣。他不是那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所以,所以你給我圖紙,我給你要的,只要我能夠拿出來的都可以給你,但是你也不要太過分。
這位八十多歲的老太監拿著錢便離開了,具體多少錢,楊未央不想說,畢竟別人會覺得他敗家,但是這錢的來處和西蜀王府的龐大家當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李淵到死也不會想到,當年大晉王朝為了留條後路,在御書房打了一條地道,隨時準備逃生。可是,當年楊秀來得太快,這群人根本沒有來得及逃生,便幾乎死光了。
雖然這條地道皇族的人知道,可是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知道。有句話說的號,越少的人知道越安全,所以現在就挺安全的。
皇宮高手再多,也不可能在御書房裡面安插高手,於是就給了楊未央可趁之機。可是為何要選擇八月十四這天晚上,其實楊未央是想要拖一拖時間,但是哪裡料到李淵還是要讓訂婚如期舉行。楊未央要是早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直接連蘿蔔玉璽都不給他留下了。
而八月十五,楊未央在上午的時候便被人請進宮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