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

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

春節過後,馮曉剛和葛尤的賀歲片在全國上映。

這部影片的陣容強大,尤其是張國粒的加盟,和葛尤之間有精彩的對手戲。

他們倆是京城演藝圈的代表人物,一個在電影圈揚名,一個在電視圈立萬。

作為多年的朋友,兩人近些年合作的機會很少,最早是在里,他們飾演創業的社會小青年。

那是他們還沒有成名的時候。

隨後是,張國粒客串演出,頗為出彩。

十幾年過去,兩人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是觀眾最為喜愛的演員,成為了圈內的前輩。

在里,葛尤和張國粒的表演相當鬆弛,收放自如。

到了他們這個層次,表演已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他們是在享受這個過程,特別是碰到了好的對手。

最淺層的表演是模仿,按照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把表情模仿出來。

像那種沒有表情、面癱的演員,連基本的模仿都做不到,或者特別浮誇,一點都不走心,不能稱之為表演。

其次是塑造,根據人物的性格塑造角色,融入到角色之中,這樣的表演就有了神韻,有了立體感,不至於僵硬。

最後是融合,把演員和角色完全融合在一起。

塑造還是兩個人,一個演員一個角色,一不小心觀眾會齣戲,融合是表演和生活在一塊,不需要多說,一抬手、一個眼神都是戲。

觀眾看了后覺得演員就是電影里的人物。

影片里其他演員像是徐繁、高圓圓、張涵宇等人都有不錯的表現,但在葛尤和張國粒面前還是缺少了鬆弛感。

要麼用力有點猛,要麼放得不夠開。

這部戲里還有個演員值得關注,那就是小品演員范維。

范維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和趙本善搭檔,被全國觀眾所熟知。

這些年影視行業火爆,相聲和小品演員進軍影視圈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他們主要出演喜劇片,都是抖包袱,難度不大。

事實上,馮曉剛早期的賀歲片就是小品段子合集。

范維的外型忠厚老實,不過他能塑造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在以往的春晚上,他作為趙本善的陪襯,自身的光芒被掩蓋了。

里范維的戲份不多,飾演一個鄉下人,買了部手機顯擺。

雖說出彩的地方很少,但他有了自身的表演風格,有些小品演員沒辦法擺脫舞台表演的痕迹,在影視劇里還像舞台上那樣拿腔捏調,不自然。

范維是個可塑性很強的演員,適合在影視圈發展。

上映后除了票房火爆,在媒體和觀眾中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這部片子和馮曉剛早期的賀歲片不同,前半部分以幽默為主,後半部分偏重於寫實,讓人看的有點心酸和無奈。

這麼做不太討好觀眾,這是馮曉剛的轉型。

他逐漸拋棄了京味的冷幽默,向著大眾化靠攏,大眾化意味著普及性和觀眾的接受程度,不再是小圈子的自娛自樂。

因此在南方電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影市場的反響不錯。

也有觀眾接受不了這種轉變,他們進電影院是沖著馮曉剛和葛尤的名頭去的,想的就是高高興興的看場電影,解解悶。

不同的觀眾有不同的需求,沒辦法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

就算是也會有人批評說幼稚,沒有情節,不合邏輯等等。

第二個爭議是高圓圓,她的大膽演出獲得了圈內的好評,不過一些年輕觀眾覺得心碎了,夢想中的女神破滅了。

明星和粉絲的關係比較複雜。

在粉絲經濟的時代,因為粉絲的認可和追捧,明星有了市場號召力,能賺錢,受到影視公司的重點培養。

影視公司越來越重視粉絲的意見,粉絲似乎有了對明星的決定權。

粉絲反對的明星都不去做,粉絲認可的明星才去做,甚至要向粉絲道歉,在韓國這種風氣尤為嚴重。

目前這種現象在華國有了擴大趨勢,粉絲試圖爭取話語權,尤其是在網路上。

網路讓交流更加便捷,粉絲們組成各種後援團,從單純的喜歡欣賞轉變成有組織的活動,甚至是干涉明星的日常生活。

大多數粉絲都是理智的,但不乏那些瘋狂的追星族。

偶像明星需要照顧粉絲的情緒,而真正的實力派演員更在意自己的表演有沒有突破,這就是兩者的差別。

馮曉剛帶著演員在全國跑了一圈宣傳,回來時已經過了正月十五。

他接下來要休息一段時間,調整身心。

「有幾個圈子外邊的朋友看著咱們這個行業賺錢,眼熱,就琢磨著搗鼓一個影視公司,他們什麼都不懂,讓我過去給把把關,借我的名字辦事兒。」馮曉剛對林子軒說道,「都是朋友,抹不開面兒,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馮哥你自個拿主意就得了,國家提倡大力發展文化娛樂產業,今後進這個圈子的人會越來越多,攔都攔不住。」林子軒回應道,「只要不耽誤咱們自己的事就行。」

「放心吧,肯定耽誤不了。」馮曉剛保證道。

馮曉剛想開影視公司,又不想冒太大的風險,就拉了幾個圈外的朋友合夥,那些人不懂行,最終還是他做主。

以他現在的名聲,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上杆子投資的人不要太多。

馮曉剛沒有選那些太有錢的富豪,而是找了幾個身家豐厚的朋友,每人投資幾百萬,湊了兩千萬的註冊資金。

這筆錢他打算主要用於投資自己的電影,也可以製作有市場前景的影視劇。

他在圈子裡混了這麼多年,對市場的把握很准,有自己的眼光。

成立了公司,他就有了主動權,馮曉剛沒想過脫離好夢單幹,而是藉助好夢的力量把自己的公司逐漸做大。

林子軒不怎麼在意,有了名氣在其他公司挂名拿分紅,這種事情很常見。

實際上,即便馮曉剛真的脫離了好夢,損失也在可承受的範圍。

好夢早已走出了單靠馮曉剛的賀歲片撐檯面的階段,走上了多元發展的道路,依靠某一個人支撐一家企業,風險太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藝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文藝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