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概述下

道教概述下

七、道教的宗派

張陵之孫張魯,原居漢中,西晉永嘉年間第四代天師張盛移居江西貴溪龍虎山,

「五斗米道」遂在江南一帶流傳,為道教龍虎宗之肇始。到東晉末,「天師道」(27)代替了「五斗米道」的名稱。

道教繁衍宗派,始自宋、金。道教史上因「道法承受」來源不同而分衍的宗派,最大的有四派:

(一)正一道:張陵後裔到元初已傳至三十六代張宗演。元世祖命其主領江南道教。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授張宗演次子張與材(三十八代天師)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28),從此「天師道」又名正一教、正一道。

與張宗演同時,龍虎宗之另一支為張留孫。至元十三年

(公元1276)從張宗演入朝,與世祖言語相契合,遂不回山;世祖欲號為「天師」,但以「天師」有世嗣,不能由外人繼承這個尊號,故改號上卿,命他專掌祠事,總攝道教。趙孟頫為張留孫作碑銘,首列有極長的官銜共四十五字之多,其文曰:「大元敕賜開府儀同三司、上卿、輔成贊化保運玄教大宗師、志道弘教沖玄仁靖大真人、知集賢院事、領諸路道教事」。可見當時正一道是很隆盛的。

自從道教分衍宗派之後,閣皂山主要傳葛玄靈寶法籙,稱靈寶派;龍虎山傳張天師法籙,稱正一派;江西一帶流傳許遜(旌陽)法籙,稱凈明派。

正一派道士大都是「專恃符籙,祈雨驅鬼」(《明史·方伎傳》),《通鑒輯覽》中說他們「世以鬼道惑眾」。一般說,正一道主要從事符籙齋醮。

(二)全真道:北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浙江天台山道士張伯瑞(紫陽),根據《參同契》原理作《悟真篇》,開南宗一派,此時尚未有全真之名。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王嘉(重陽)至山東寧海立全真庵,開北宗一派,全真之名由此而起。以人的年代而論,張紫陽在前,王重陽在後,前後相距九十餘年;以創立教派而論,北宗在前,南宗在後,張紫陽那一系在當初本無意創立教派,由於兩者都重煉養,只不過在修鍊法上有所差異,因此稱南宗、北宗以相區別。

全真道的創立人為王重陽,立教大旨是:

1.出家須先投師住庵;2.雲遊求道,不厭險阻;3.學書,以心解為主;4.研究藥物;5.庵須有屋頂,以避日月之光,但不能作高樓大廈而絕地脈;6.應有道伴以交流修道心得;7.靜坐;8.求定心;9.調和五行精氣於一身,以正配五氣;lO.緊肅理性於寬慢之中以煉性;11.修性命;12.積功德;13.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14.養身;15.脫落心地,真離凡世(29)。在教規上與正一道不同的是:不娶妻室,不茹葷腥,為出家道士。

王重陽主張三教合一,他說:

「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來做一家」、「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教其門徒諷誦《孝經》、《心經》、《道德經》。其弟子邱處機等彷彿教建立道教叢林制度,全真道士住叢林、重清修。

(三)真大道教,亦稱大道教:創始人為滄州劉德仁,時在金熙宗皇統年間(公元1141—1148)。立教的宗旨共九條:「一曰視物猶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子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曰除邪淫,守清靜;四曰遠勢力,安貧賤,力耕而食,量入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習盜竊,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曰虛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塵;八曰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30)。《元史·釋老傳》中說:「其教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苟侈於己。」《大道延祥觀碑》中說:「其教以無為清靜為宗,真常慈儉為寶,其戒則不色、不欲、不殺、不飲酒、不茹葷,以仁為心,恤困苦,去紛爭,無私邪,守本分,不務化緣,日用衣食,自力耕桑瞻足之。有疾者符藥針艾之事無所用,惟默禱虛空以至獲愈,復能為人除邪治病。平日恬淡,無他技,彼言飛升化煉之術,長生久視之事,則曰吾不得而知,惟以一瓣香朝夕懇禮天地。故遠近之民,頗為弟子,隨方立觀者不少焉。」金世宗大定十五年詔劉德仁居京城天長觀,賜號東嶽真人,真大道從此流傳。

金正大六年(公元1229),大道教曾一度被禁止傳播。元憲宗時,賜大道教名為「真大道」,自此逐稱真大道教。此派在元代頗盛行,後來逐漸衰微。

(四)太一道:創始人為衛州(31)肖抱珍,時在金熙宗天眷年間(公元1138—1140)。其教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故名太一。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講符籙法術,而太一道獨以此出名,頗與天師道相接近。主張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御世。元王鶚《重修太一廣福萬壽宮碑》說:「初,真人既得道,即以仙聖所受秘籙濟人,祈禳訶禁,罔不立驗;天眷初,其法大行。」當時信徒很多,「遠邇向風,受籙為門徒者歲無慮千數」(32)。金熙宗皇統八年,遣使召肖抱珍赴闕,頗加禮敬,敕所居觀額以「太一萬壽」四宇。元憲宗二年(公元1252),元世祖忽必烈尚未登位,敕封他為「一悟真人」。傳至第四代肖輔道,忽必烈使人召肖輔道赴和林(33),備極尊崇,賜號「中和仁靖真人」。至元十一年建太一宮於兩京,命肖輔道弟子李居壽住持,領祠事,且裡祀六丁(神名),以繼太保劉秉忠之術。至元十三年賜李居壽太一掌教宗師印。太一教傳至毛穎遠(元人),以後便失考。

北京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載有道教大小八十六個道派。現在道教主要是正一、全真兩大派,其他一切支派皆歸納於這兩派之中。全真派支派較多,其主要的是:

(一)五祖派;即道教傳說之東華帝君王玄輔,號少陽,傳少陽派;鍾離帝君鍾離權,號正陽,傳正陽派;純陽帝君呂崑,號純陽,傳純陽派;重陽祖師王吉,號重陽,傳重陽派。(二)全真道北七真派:即邱處機,號長春,傳全真龍門派;劉處玄,號長生,傳全真隨山派:譚處端,號長真,傳全真南無派;馬鈺、號丹陽,傳全真遇仙派;郝大通,號廣寧,傳全真華山派;王處一,號玉陽,傳全真嵛山派,孫不二(坤道),傳全真清靜派。(三)南五祖紫陽派:即張紫陽傳紫陽派;石杏林(第二代);薛道光(第三代);陳泥丸(第四代);白玉蟾(第五代)。

道教傳授經籙科儀的,舊分三宗,又名三山,即江西貴溪之龍虎山;清江縣之閣皂山,江蘇句容之茅山。這三山經籙總歸為正一派。正一派支派也很多,主要有茅君派、凈明派、清微派、武當派等。

八、道教所崇奉的神和仙

道教是多神教,崇奉的

「神」和「仙」很多。大體上說,道教所信奉的「神」,大都是承襲古代鬼神崇拜而來;「仙」是由道教的神仙信仰所臆造出來的。神和仙雖然同是道教徒所崇拜的對象,但兩者是有所區別的。現分述如下:

(一)神:起初道教最崇奉的神是太上老君,即老子,以老子為教祖;六朝時又抬出來了「元始天尊」,地位更高於老子。從此道教崇奉的神日漸繁多。人間有帝王百官之封建等級制度,道教也把人間的官制等級制度搬用到了虛幻的天上。道教的天神也是分等級的,其最崇高者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宮;上清靈寶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宮;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無世不在,無世不存。其次為「四御」,即玉皇大帝,又稱昊天金闕至尊上帝,為總執天道之神,如人間之皇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助玉皇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晨和四時氣候之神;勾陳上宮天皇上帝,協助玉皇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後土皇祇,又稱承天效法土皇地祇,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

其他眾神,大約可以分為以下一些神團,大明之神

(日),夜明之神(月),北斗之神,五星五行之神;太一、文昌、列星諸神;風雨雷電諸神;五嶽、五鎮、四凌、四海之神;山川、社稷諸神;五祀、八蜡諸神;城隍、土地諸神,灶君、門神、財神諸神;先農、先蠶、馬牛、瘟疫諸神。

除上述天神、地祇外,還有屬於人鬼一類的神,如各姓之祖先,歷史上被譽為聖哲賢才和忠孝義烈之士,如關羽、岳飛等,都為道教所奉祀。

總之,道教所奉祀之神,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與歷史性,足見道教是承襲了我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後世的民間信仰而完成的。

(二)仙:仙與神有所不同,大抵天神是執政管事的,如人間帝王和下屬官吏,仙則是不管事的散淡人,猶如人間的名士和富貴者;神大都有帝王「封誥」,享受祭祀,仙則大都由「得道」而成,並不一定得到祭祀。仙有天仙、地仙、散仙之分,天仙可能為天神,地仙則只在人間,散仙則天上人間飄忽不定。

神仙之說,最早見於《莊子》

(道教稱為《南華經》),他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遙遊篇》),「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關於仙人(或稱真人)的狀況,在《莊子》中有很多描繪。

《列子

·湯問篇》又引伸莊子的幻想,說仙人居於「歸墟」內的五個大山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隔七萬里以為鄰居,其上台觀皆金玉,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飛相往來」。把仙人的生活,描寫得非常美妙與神秘。

在文學家屈原的《離騷》、《九章》以及宋玉的《高唐賦》等先秦文獻中,也有很多對仙人狀況的描繪,表示他們對外生死、極虛靜、不為物累、超脫自在的仙人生活的嘆賞。

遠在戰國時期,這種神仙傳說便已流行於我國南北,而以燕齊一帶為最盛。《史記

·封禪書》中有詳細記述,說東海上有三神山,山上有黃金銀為宮闕的仙人住所和不死之葯,引起統治者的羨慕與追求。

以後信奉神仙之說的人們,根據這些虛妄的幻想,更加誇張虛構,仙真的人數也就一天比一天繁多了。西漢劉向作《列仙傳》,共載七十餘仙;晉葛洪作《神仙傳》共載九十餘仙;梁武帝時陶弘景作《真靈位業圖》,仙真名號更加增多,並將位次予以確定,分為七階;其後又有《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亦稱《仙鑒》),更演出很多神仙。在道教中奉祀最隆、在民間也傳說最多的是「八仙」,即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舊時流傳有「八仙慶壽」、「八仙過海」等神話故事。

九、道教主要的清規戒律

道教的清觀戒律甚為繁瑣,總的可分為戒律、齋戒、清規、禁忌四種。

(甲)戒律;道教認為人的罪福、生死、貴賤等都是「行願所得也,非道非天非地非人萬物所為也」,所以學道之人必須積善、定念、修德、理身,學道而不受戒是無緣登仙的。戒律就是教徒必須遵守的行為、願念的規定,違背了要獲罪受譴。道教戒律的種類很多,律條有簡有繁、有松有緊,少者五戒,繁者一千二百戒,普通的約有三百條左右,分為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奉戒乃是禁制「噁心邪欲」,不令放逸,以自防護的意思。

道教的五戒和佛教相同,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八戒就是五戒而外又加三戒,(六)不得雜卧高廣大床,(七)不得香油華飾,(八)不得耽著歌舞。這與佛教八戒也相同。十戒(一)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二)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命,(三)不得叛逆君王謀害家國,(四)不得淫骨肉姑姨姊妹及他婦女,(五)不得毀謗道法輕泄經文,(六)不得污漫靜壇單衣裸露,(七)不得欺凌孤貧奪人財物,(八)不得裸露三光厭棄老病,(九)不得耽酒任性兩舌惡口,(十)不得凶豪自任自作威利。又有老君二十七戒,元始天尊二十七戒等等(34)。道教傳授戒法,始於金元時代之天長觀(北京白雲觀),清順治年間,全真道士王常月立全真叢林「三堂大戒」,即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白雲觀所藏《全真說戒威儀科》,就是他遺留下來的演戒科儀。從他以後,出家道士不但要有「度牒」,還要有「戒牒」,即出家之後,還要經過受戒的儀式。

早期道教本沒有這些戒律,道教訂立戒律乃是受佛教影響而來。道教正一派對戒律較鬆弛,而全真派則較重視。

(乙)齋戒:齋戒在我國古已有之。在古代「齋戒」二字是連用的。《易經·繫辭》上說:「聖人以此齋戒」,《孟子·離婁篇》上說:「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禮記·曲禮篇》上說:「戒齋以告鬼神」。可見齋戒是分不開的。後來道教雖然把它分為兩事,但「齋」字仍包含有「戒」宇的意思在內。《太上太真科》中說:「消遣世務三業為修齋。……齋者齊也、潔也、凈也。……能得一者,心攝三業,能攝身者端拱不擾,能攝口者默識密明,能攝心者神與道合。如斯為主,成聖真仙」。如修齋不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其次則是:「攝身朝禮,離殺盜淫,攝口誦經,免妄言綺語,兩舌罵詈,攝心存神,脫貪恚痴,十惡既去,十善自來,來去至極,與道合真」。雖名為「齋」,實際上也包括了「戒」。

道教齋法略有三種,一種是設供齋,一種是節食齋,再一種是心齋。各種齋法都有很多規定,這裡不必錄舉。修齋的日期:

(一)六齋月,每逢單月即是;(二)十齋日,即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這十天;(三)三元日,即正月半(上元)、七月半(中元)、十月半(下元);(四)八節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五)甲子日;(六)庚申日;(七)本命日,即每年自己的生日。其餘日期尚多,不能備舉。修齋的主觀願望,不外是「積德解愆」、「和神保壽」、「夷心靜然」、「內外清虛」。其儀式極為繁雜。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都要修齋,所以誦經、禮懺、祭煉、建醮並一切法事,都包括在修齋範圍之內。

道教注重齋法始於東晉之葛巢甫,到南朝劉宋之陸修靜作《三籙齋法》,五代杜光庭作《玄門科儀大全集》,道教齋法遂基本完成。

(丙)清規:清規是各道觀自己訂立的對道眾犯過失的處罰條例,輕者罰跪、責杖、驅逐,重則處死。北京白雲觀是道教全真第一叢林,該觀的清規,可作為全真道的代表,現略舉數條如下:

開靜貪睡不起者,跪香(就是罰跪,等一支香燒完了才准起來);

早晚功課不隨班者,跪香;

上殿誦經禮斗,不恭敬者,跪香;

本堂喧嘩驚眾,兩相爭者,跪香;

出門不告假,或私造飲食者,跪香;

三五成群,交頭結黨者,遷單(遷單就是驅逐);

公報私仇,假傳命令,重責遷單;

毀謗大眾,怨罵鬥毆,杖責逐出;

茹葷飲酒,不顧道體者,逐出;

違犯國法,奸盜邪淫,壞教敗宗。頂清規,火化示眾。

(丁)禁忌:道教經書上禁忌條文很多,有些是醫藥衛生的常識,有些是民間相傳的迷信。這方面條文、口訣雖多,但大都不過只是虛文,教徒並不重視,故不一一列舉。

十、道教的宮觀

道教祀神的祠廟叫道宮、道觀。

本來帝王居處叫宮,城堞可供眺望之處叫觀。封建時代,統治者尊崇天神,所以祀神之所也叫宮,候迎天神之所也叫觀。

早期道教有靖治和靜室,南北朝時有仙館,這都是道教的宗教活動場所。北周武帝時改

「館」為「觀」;唐代尊奉老子為宗祖,並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畫象陪祀老子,因而「觀」也稱「宮」。以後道教祀廟遂稱道宮、道觀。

道教相傳,最早的觀是陝西的樓觀,說關尹子結草為樓,在這裡精思至道,因草樓可以觀望,故號此宅為關令樓觀。又說周穆王好神仙,召尹軌、杜沖居終南山,尹真人草樓因號觀,由是奉神仙之所皆名觀。這只是宗教傳說而已。

最早的祀神的宮觀,出現於漢武帝時,據《史記

·封禪書》記載,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齊人公孫卿上言武帝:「仙人可見,……今陛下可為觀如緱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樓居」。於是武帝令在長安作蜚廉桂觀,在甘泉作益延壽觀,使公孫卿持節設具而候真人,又建甘泉宮,中為台室,廣置祭具,以致天神。

南北朝以前,道觀的規模無史料可考,南北朝期間,南朝曾在虞山建招真館、南嶽衡山建九真館、桐柏山建金庭館、茅山建曲林館、太平山建日間館。唐高祖武德九年

(公元626年)頒僧侶道士沙汰詔,大量拆毀道觀,並規定京城只許留道觀兩座,地方各州縣只許留道觀一座。高宗時,幸泰山,祀吳天上帝,改年號為乾封,在山東兗州建紫雲、仙鶴、萬歲三觀;弘道元年又放寬建立道觀的禁令,容許上州建觀三座,中州建觀二座,下州建觀一座。中宗神龍年間建中興觀。睿宗景雲二年作金仙玉真觀及玄元皇帝廟(祀老子)。玄宗二十六年,改各地有名道觀為開元觀,天寶年間又設置真符玉芝觀、升仙觀、太清宮、太微宮等,並在各地建立玄元皇帝廟。當時勞民傷財,大興土木,修建了許多巍峨的道觀。宋真宗時,作玉清昭應宮,日以繼夜,七年方成,凡二千六百十一楹,甚為宏麗,屋宇稍不中式,雖金碧已具,必毀而重修。歷代宮觀建築形式,雖規模有大小,但形式大都為宮殿式,也大都金碧輝煌,甚為豪華。封建統治者不惜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來興建宮觀廟宇,就是為了扶持、利用宗教以維護其統治,同時也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迷信和**,而被壓榨、奴役的是廣大勞動人民。

全真道觀的規模,主要部分為:三清、玉皇、靈官等殿和山門。正一道因無從林制度,大多數教徒與非教徒混居,或有一些較小的神廟,其最大宮觀為江西龍虎山天師府,茅山元符萬寧宮,蘇州穹窿山上真觀。全真道著名宮觀很多,如北京白雲觀,成都青羊宮,瀋陽太清宮等等。兩派的建築形式與神殿的層次,雖有廣狹多少之別,大致是相同的。

十一、道觀內的宗教活動

道教有全真道宮觀與正一道宮觀之分,而全真道宮觀又有十方叢林(35)與子孫廟之分。正一道宮觀與子孫廟,一般宗教生活並不嚴格。現在僅就全真道第一叢林

—北京白雲觀內的宗教活動狀況,作簡略介紹。

(一)日常宗教功課:道觀內以敲鐘、擊鼓、打雲板為日常生活號令。每天五更開靜,洒掃庭院殿堂、整齊冠服之後,道眾便齊集七真殿拈香行禮,念誦早壇功課經。早壇功課經包括:《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太上靈寶天尊說穰災度厄真經》、《無上玉皇心印妙經》以及諸宗師名號。早壇功課經並不一定都要念,一般主要念《玉皇經》和《清靜經》。早壇功課之後,列隊入齋堂用膳、以後便各司殿堂,執事各行其事,道眾研習教義及自作「功夫」。晚上有晚壇功課經,包括《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元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真經》、《太上老君說解冤拔罪妙經》。晚上起更止靜。

每月的初一、十五為齋日,早晚功課還要誦念《玉皇經》、《三官經》、《真武經》等。

(二)節日:道教以神、仙之誕辰為節日,到時要舉行比較隆重的齋醮,包括祭星與設道壇誦經。有的節日還有廟會集市。北京白雲觀每年最隆重的節日有五次:1.正月初七、初八看順星、即香客拜本命之神(36);2.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聖誕;3.正月十九日邱長春真人聖誕,北京人稱為「燕九節」;4.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聖誕;5。

四月十四日呂洞賓祖師聖誕。道教界依各自宗派不同,還重視以下節日:1.三月三日王母娘娘聖誕,俗稱「蟠桃會」;2.二月初六東華帝君聖誕;3.三月十五日張天師聖誕;4.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聖誕;5.九月十七日財神聖誕;6.十一月冬至日元始天尊聖誕;7.十二月二十二日王重陽祖師聖誕;8.十月初三三茅真君聖誕。

(三)受戒:全真派之正式道士,必須經過受戒儀式。出家初入道教宮觀為道童,拜師學經,蓄髮結辮。在此期間,要誦習《早晚功課經》、《三官經》、《玉皇經》、《斗科經》以及作道場的諸經。等到著名叢林開壇受戒時,師父便介紹其赴叢林受戒。戒期為五十天至一百天,住在大叢林里過嚴格宗教生活。在此期間要誦習全真三堂大戒的條文。傳戒高道稱為「傳戒律師」,律師之下有證盟師、監戒師、保舉師、演禮師、糾儀師、提科師、登策師、引請師、糾察師、道值師等,共同主持授戒。道童受戒后便名入「登真籙」,取得戒衣、戒牒,便成了正式道士。以後或住叢林,或住小廟、或雲遊參訪,行動自由。

四、建醮:即作道場。信徒常給道觀若干費用,請求誦經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壽、求平安以及超度亡魂。這是平時道觀的一大收入。除在觀內建醮外,也有外出建醮的。

以上都是解放前道教內的一般宗教活動情況;解放後由於道眾大都參加生產勞動,宗教活動情況有較大改變。

十二、解放后道教界的情況

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后,道教徒在政治上和其它各界人民一樣,享有公民權利,在宗教信仰上享有充分信仰自由的權利。道教界各宗各派聯合一致,於一九五七年四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當時議定其宗旨為

「聯繫與團結全國道教徒,繼承和發揚本教優良傳統;並在人民政府領導下,愛護祖國,積極支持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參加保衛世界和平運動;協助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著名道教學者陳櫻寧及著名道士易心瑩、蔣宗翰等人當選為會長、副會長。

陳攖寧先生

(一八八零年——一九六九年),安徽懷寧人,畢生主要精力用於對道教的研究,他通曉內、外丹經及養生修持之道,在道教界有廣泛影響。著有《靈源大道歌白話註解》、《黃庭經講義》、《孫不二女丹詩注》、《太平經的前因後果》、《靜功療養法》等書。並重新整理了《道藏》目錄。一九五八年後,他曾任第三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道教協會成立后,在團結道教界人士積极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在對道教歷史資料的整理、研究方面,也作出了一些成績。特別是在一九六二年第二屆全國代表會議之後,道協出版了《道協會刊》;開展對道教的研究;並為培養道教界的人材,開辦了道教徒進修班。

解放后,道教界的狀況有顯著變化,在舊社會,正一派道士大都以為民間度亡作道場和宮觀內

「香火」為主要生活來源;全真派道士住叢林大都靠廟產、香會、布施為主要生活來源;少數遊方道士也有借醫(為人治病或賣草藥)卜星相為生活來源的。現在道教徒絕大多數都有正式職業,自食其力,以勞動所得為主要生活來源。如散居在鄉村的,已參加人民公社,同農民一樣的勞動,一樣的按勞取酬,若道眾比較集中的叢林,便自己組成農業生產隊,也有在山裡從事育護森林及種植果樹的;住在城市的,大都參加了工廠或手工業;住在名勝風景區的,大都從事為旅遊服務的工作。總之,現在的道教徒大都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拋棄了過去被目為「靠迷信吃飯」的狀況。在宗教活動方面,如齋醮道場等儀式,只在宮觀內進行;個人修鍊,大都按自己信仰的修養法,自己安排時間作「功夫」。

註釋

1、《道教概述》。

2、方仙道:戰國時期齊燕沿海一帶宣揚神仙方術的流派。《史記·封禪書》中說他們「競傳鄒衍之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

3、黃老道:漢代凡講神仙之術者皆託名黃帝,凡講道家之學者皆崇拜老子,兩種性質本不相同,後來兩種結合在一起,總名為「黃老道」。

4、龜筮:古代用龜殼或蓍草以占吉凶,單用龜殼者叫作卜,單用蓍草者叫作筮,兩種並用叫作卜筮。

5、《老子》中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6、讖緯:漢代流行的宗教迷信。「讖」是巫師或方士製作的一種隱語或預言,作為吉凶的符驗或徵兆。「緯」對「經」而旨,是儒生編集起來附會儒家經典的各種著作。

7、浮屠:浮屠—作佛陀,是梵語譯音,簡稱為「佛」。

8、琅琊:漢代有琅琊郡,地點在今山東諸城縣東南沿海一帶皆是,因海邊有琅琊山而得名。

9、巫覡:覡音錫。古代有人以歌舞事奉神靈,自稱能傳達神的意旨者,女的名曰巫,男的名日覡。

10、鉅鹿:漢代有鉅鹿郡,舊址在今河北省界內,今鉅鹿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11、首過:有病者在神位前坦白自己的罪過。

12、張陵:即後世道教中所稱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桓帝時另有一個張陵,官至尚書,因二人姓名相同,世俗遂稱前一人為張道陵。東漢有沛國,原址在今江蘇徐州西面,是張道陵出生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財神歸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財神歸位
上一章下一章

道教概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