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542一個都不能少
第538章542一個都不能少
就好像說相聲的,需要一個捧哏一個逗哏一樣,德國特使這個時候做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個捧哏的角色。
孫方看了一眼德國特使,然後冷冷的哼了一聲,然後繼續開始就大明帝國的海軍戰艦與對方討價還價。
實際上雙方都有需要投鼠忌器的地方——英國人怕大明帝國的岸基飛機,大明帝國怕英國和錫蘭的登陸作戰。
要知道大明帝國海軍已經沒有能夠參與反擊的艦隊了,剩下的戰艦不是要拱衛京畿,就是無法集中起來作戰。
雖然隨著大明帝國的俯衝轟炸機逐漸調回本土,還有新的雷公1型俯衝轟炸機服役,南部海域已經不太怕英國人的戰列艦襲擊了。
可如果對方把攻擊重點從威脅大明帝國沿海的重要城市,轉移到攻擊大明帝國控制的海島,那結果也不是大明帝國希望看見的。
所以,權衡再三,大明帝國高層也認為,此時此刻與對方談出一個條約來,實現永久的和平,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孫方固然身後有壓力,英國特使布朗身後也有很多掣肘。一方面就是壓制大明帝國的聯盟本身內部就存在矛盾,另一方面英國自己也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太多的東西。
僅僅算戰列艦,英國海軍就有兩艘被擊沉,兩艘被重傷。巨人號和聖文森特號兩艘戰列艦負傷,魯莽號和科林伍德號戰列艦沉沒。
這個損失雖然並沒有動搖大英帝國的七海霸主地位,可依舊還是讓人肉疼的。英國希望通過一次外交勝利,避免今後再一次出現類似的問題。
英國也在總結經驗教訓,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看出了世界反明聯盟的破碎,也看出了舊有體系下壓制大明帝國的艱難。
大明帝國征伐世界失敗,雖然看上去損失慘重並且退回到了亞洲區域。可它的體積依舊龐大,底蘊依舊深厚。
而戰略退卻也讓大明帝國獲得了難得的戰略空間,大英帝國強大的海軍只能面對當年大明帝國海軍面臨的窘境。
距離本土太遠,讓海軍艦隊這種全球部署的兵種被削弱了力量。大明帝國在家門口作戰,帶給英國海軍的壓力可想而知。
如果再有一次遠東附近的海戰,英國將無法保證自己海軍的技術和戰術依舊能夠壓倒大明帝國——這才是英國人真正擔心的事情。
遠征東南亞,這一次勝利完全依靠的是英國在內燃機上的巨大優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顯然這種優勢已經被逐漸的追趕上了。
楚與之號戰列艦的下水,表面上來看,只是大明帝國重建海軍的第一步,可深入了解,這就是大明帝國在最新式戰列艦技術上躍進的集中表現。
要是英國默許大明帝國不受任何限制的建造這種新式的戰列艦,那麼在十年之後,大明帝國的戰列艦質量,將和英國相差無幾!
可是,已經見識了大明帝國楚與之等海軍將領戰術的英國海軍,已經感受到了大明帝國海軍的強大——這可是世界第二海軍,當然不是浪得虛名。
任由這樣的一支海軍恢復實力,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十年之後英國戰艦將不再具備速度優勢,裝甲和火炮優勢也八成會不復存在……
設想一下,如果楚與之指揮的是14艘和英國利物浦級戰列艦一樣的戰艦,能打出什麼樣可怕的戰果來?
到時候,大明帝國海軍那種跑不掉也打不過的狀態將被終結,而未來的大明帝國海軍,背靠本土完全能夠與遠道而來的英國海軍分庭抗禮!
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寒而慄,看了一眼依舊在戰列艦問題上毫不退讓的孫方,布朗終於有些不耐煩了:「尚書先生……希望你們能夠理解,這場戰爭你們並不是勝利者!」
「戰爭現在還沒結束呢!如果您認為貴國打贏了,那大可再等上一等!」孫方不知道對方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有再打下去的底氣,於是也跟著恐嚇了一句。
何禹希在一旁和奧斯曼帝國的使者就印度獨立的問題還在討價還價,整個會場立刻又亂成了一鍋粥。
於是,這個時候又要有一個救世主……呃,是捧哏的登場了。奧匈帝國的使節看到了德國特使的眼神,趕緊開口勸了起來。
結果,唾沫橫飛的場面一點點平息下去,雖然都聲稱要用大炮讓對方見識一下自己的實力,可罵戰雙方沒有一個人起身離開會場。
也許是看出來大家其實都是外強中乾,最終布朗還是開口把會議又往前推進了一步:「1艘新型戰列艦,這是我的底線了!」
伸出了一根手指頭,布朗給出了自己的條件來:「楚與之號戰列艦既然已經下水,那就到此為止!」
聽到這個退讓,孫方擺了擺手,也退讓了一步:「新式戰列艦的數量,我們的要求是10艘到12艘之間……不過既然特使先生退讓了一步,我們就也退一步,9艘!不能再少了!」
「楚與之號戰列艦不算,最多再給一艘的名額!」似乎選擇性忘記了剛才自己說出的底線,布朗又退讓了一步道。
孫方當然知道,楚與之級戰列艦的姊妹艦郭立海號也馬上就要下水了,自然不能同意這樣的要求。
於是他也選擇性的忘記了之前所謂的不能再少了的言語,開口討價還價道:「8艘!這是我們的底線了!」
於是,兩個人就有關戰艦數量的討論,唇槍舌劍一直爭論了一個下午,才基本達成了一個初步協定。
如果大英帝國建造的新式戰列艦不超過20艘,那麼大明帝國的新式戰列艦總數將不超過5艘。
雙方從一開始討價還價的時候,似乎就已經把這個數字給定下來了,孫方多爭取到了一艘戰列艦,而大英帝國也將大明帝國的海軍數量,壓制在了自己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當然,這份條約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條約,因為要簽署它的,還有幾乎全世界所有能上檯面的強國。
大明、英國、美國、錫蘭、德國……一個都不能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