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駕崩
第九十章駕崩
清晨時分,皇帝坐於暖炕之上,一條錦帕掩在嘴邊,伴著喉間的數聲咳嗽,泛起熟悉的猩紅。指尖觸及茶盞,只覺徹骨的涼。自昨夜起,他身邊就沒了太監和婢子的服侍,這茶盞,當然是涼的。
耳畔傳來報時的晨鼓,他知道,天又亮了,只不過鼓聲之中夾雜著兵戈之聲,這意味著什麼,裴啟紹心知肚明。唇角勾起一絲弧度,皇帝竟是笑了。他等了兩年,終於盼來今日。
他掀開蓋在身上的被褥,汲了龍靴,起身之時不小心帶落了茶盞,砸在地磚之上,發出冷冽清脆的聲響。他拖著身子,扯下一旁的龍袍,費力地穿著在身上。少了婢子的服侍,皇帝略有不自在,但總算勉勉強強地完成。將最後一根明黃玉帶系在腰間后,皇帝喘息著,將朝冠端端正正地戴在頭上。
暖閣之內的梅花不知何時開了,幽香淡之又淡,卻叫人神清氣爽。他俯身輕嗅花香,沖淡不少病弱,精神為之一振。他緩步邁出暖閣,親自取出宮門之上的門栓,扔在地上。費了全身力氣,他終於將宮門拉開,隨著朔風灌入眼帘的,還有滿眼的甲胄,還有九重的宮闕,以及他心心念念的江山。
他看著榮王的身影,數日不見,略顯瘦削,只不過仍比不過他。「朕等這一天,等了許久了。」
倘若他人見了這一幕,必曰兄友弟恭。二人相談甚歡,似是毫無嫌隙,只是這般的平靜之下蘊藏著怎樣的波濤暗涌,二人皆是心知肚明。
裴啟旬看著穿戴整齊的皇帝,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總有那麼一股子傲氣,只不過這股傲氣被他一再打壓,一再消磨,已經變成了笑話。
不遠處,庄征自乾元門走來,手上托著金盤,上置杯酒二盞,清澈見底。不時有雪花融入酒水之中,謂之雪酒,亦未不可。榮王雙手各執金杯一隻,一杯給他,一杯給自己。他看著皇帝,笑道:「如斯美景,當有玉露瓊漿相配。」
裴啟紹吸著冬日的涼風,似乎嗅出了一絲延祚朝最後的味道。榮王心中如何想,皇帝已是有數。他的病拖了太久了,久則生亂,故而留不得他。若換了他,或許也會如此吧。
龍靴踩在雪地上,發出雪壓厚實的聲響。皇帝撫著漢白玉欄杆,兀自看著遠處的宮殿出神:「你可還記得,你爬過乾元殿的屋檐?就在那。那時好像是崇元五年——彼時朕年幼,個子也不高,你便拉著我上了一旁的磚瓦,當然啦,換來的也是一頓責罰。只不過你替朕受了。」
榮王順著他的視線望去,本是金碧輝煌的琉璃瓦,此際已是被厚雪全然覆蓋。
崇元五年,彼時有皇子二人,相顧嘻戲於乾元門內,遇槐樹逶迤,遂是攀援而上,遊走於宮牆之間。帝見之,大怒,罰書五十。一人名喚啟旬,一人名喚啟紹……
裴啟旬閉眸思忖良久,想不到他仍舊記得那些往事。只不過昔日的樂園,今日儼然已經成為屠戮場!他長嘆一聲,沉聲道:「二十多年了,你還記著。三弟……為兄對不起你,來世再與我為敵吧。」
殿階之下的束甲雄兵,面北而立,神色肅穆,似是趕著奔赴一場盛典。皇帝聞言淡淡一笑,接過他遞來的酒盞,一個落魄天子應有的模樣,他都有了。杯際相碰,發出悅耳之聲,在這寒風凜冽之中,留下淡淡的餘音。他自是知曉這酒中是何物,但飲下之時,並沒有絲毫猶豫。死亡於如今的裴啟紹而言,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
皇帝低頭看向金樽,指腹摩挲著金杯壁,上頭几絲鏤花雕刻甚是精美。他這一生看過了許多梅花,都抵不上手中這一朵美艷。
「來世?只願各自安好,永生不復相見!」
裴啟紹虛浮地說完這幾句話,一滴血忽然滴落在雪地上,與潔白的雪地形成鮮明的對比。之後接著一滴又一滴,自他唇際緩緩流淌而出,最終匯成一道烏黑的河。
裴啟紹像是被抽去了魂魄,手中的酒盞跌落在雪地之內,身子無力地向後仰去。他看到最後一抹餘光,似乎是榮王眼角一滴晶瑩的淚水。這便足夠了!
「長兄,還天下蒼生一個盛世……太平……」
兩杯烈酒,都夾雜著同一味藥引,只是拜中宮所賜,皇帝體內已是虛弱無比,故而此味葯,只是將他體內毒物激發而已。
隨著二人碰盞飲盡,一人依舊,一人傾覆,裴啟旬下意識地伸手拉住他的手,使其不至於躺在這冰天雪地之中。他聽皇帝說完最後的話,直到完全沒了聲息,榮王方才抱著他起身,吩咐道:「傳旨。凡自延祚七年起,見過皇帝病態,服飾過皇帝的宮女、太監,一律殉葬,一個不留。」
龍馭賓天的消息很快傳遍宮城,白色素帳覆蓋了整個世界。皇帝棺槨已然安放在丹陛之上,京城九門響起喪鐘二十七聲,此起彼伏,回蕩在四九城之上,哀婉久絕。裴啟旬撫著眉頭,艱澀道:「蓋棺,發喪,設靈堂。本王要為三弟守靈。」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彷彿又呈現出彼時兩個少年嬉戲於乾元門下,攀援門牆,遊走在琉璃瓦上的情景……
那天,也是大雪。
此時沒有旁人打擾,裴啟旬默默地想,他這一生經歷了太多,開疆拓土,拱戍帝國,為君王戰於沙場,平添一身傷。起兵造反,拘囚帝王,挾天子以自重,呼風喚雨,不可一世。聽起來風光,但他也失去很多,譬如當年的三弟,與當年的自己,皆是不復長存,空留一生長嘆。
更多的愧疚則是對於城澄。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然前生為國,後半生定當與卿相守。何須驚擾天下,他可以帶著她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他們去看海,那裡不再有戰船連天,而是鷗鷺齊鳴,他們去看山,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他們去看荒原,聽說那裡的瓜果分外香甜,他們去看雪,比京城還要大的雪,就像他的城澄一樣素凈潔白。聽說大齊之外都是海,海的那邊又是什麼?大齊之後是荒原,荒原之後又是何物?聽說洋人的眼睛五顏六色,聽說那裡也有王室……
等什麼時候走不動了,他們就終老在田野上,看秋收冬藏,露結為霜。
這是城澄想要的未來,也是他想要給的,只是現在,還遠不是時候。
皇帝走後,果然有一道所謂的遺詔橫空出世,要皇后殉葬。只是皇帝早已淪落至山窮水盡之地,他的負隅頑抗,不過是無用的困獸之鬥罷了。江山社稷都已拱手他人,一道殉葬的旨意無攝政王首肯,還有誰敢宣,有誰會守?
依皇后當日的說法,是要將這上頭的人改成寧妃,只是時至今日,寧妃乃是新帝之母,此事已是斷然沒有可能。皇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將殉葬的人改成妍嬪。妍嬪這兩年早已病得不成人形,只是靠補藥吊著命,如今叫她殉葬倒也方便,斷了她的補給便是了。
因著寧妃將和自己一道成為太后之事,蘇臨水心中頗為不滿。她原本一直以為,攝政王和她一樣看中二皇子,卻沒想到榮王竟因城澄的幾句話,就當真立了四皇子。
可她知道,如今榮王勢大,已經不容自己置喙。她只能暫時咽下這口氣,伺機行動。
雍定元年四月,春日。
天兒漸漸的暖了,萬物回春,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三月國喪已過,送秀女們進宮的騾車在宮城之外一字排開,好不熱鬧。叫人想起上一個十年,城澄剛剛從河間回京的時候,也是正巧趕上選秀。一眨眼的功夫,便是十年,便是一個朝代。延祚朝,終究是完完全全的過去了。屬於他們這一代人的青春華年,也在彈指間逝去。
去年七月,是城澄最後一次見大行皇帝。那時候他瞧著十分虛弱,但尚且有精神氣在,還能同她置氣,擲地有聲地問她可知道他的心思。臨走前,城澄悄悄囑咐了乾清宮伺候的宮人,不要怠慢了他,叫皇帝好生養著,可他還是走了,走得那麼突然。他才三十二歲,不過而立之年,說他只是」病了「,實在叫人難以相信,但卻不得不相信。只因,將他送走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夫君裴啟旬。
自延祚五年,聖體便不大安康,還曾去了承德休養。當時朝中並無太子,叫榮王和奕王監國,順理成章。可後來的這場宮變之後,皇帝是真的病了,還是不得不病了,明眼人心知肚明,不過心照不宣罷了。就像現今他的死,是真的因病而亡,還是……還是「不得不」因病而亡,心存疑竇的人大概不在少數。只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誰又會去尋那個晦氣呢?
除了她吧。
她在皇帝靈前哭得傷心,不光是為皇帝,更是為曾經的自己。她知道自己給榮王丟了臉面,不僅如此,她還追問他大行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