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潛在的助力

第14章 潛在的助力

?想明白這一層之後,方彥也對為什麼是海軍副部長的老齊亞諾代表義大利政府來到德國瞭然於心了。當前距離那場武裝政變僅僅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義大利國內尚存在諸多的反法西斯力量;長於權謀之術的墨索里尼只會在這些關鍵事務上重用忠於自己的黨內人士,而老齊亞諾則是代替兼任外長的墨索里尼本人出訪國外的不二選擇。因此對於老齊亞諾的這番看似荒誕的敷衍性話語,洞悉內情的穿越者方彥卻是深信不疑,對方沒有任何理由知道自己了解這些秘辛,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的情況也是不可能發生在他的身上。

方彥沒有著急開口,而是先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老齊亞諾身旁那隻一直沒有開口的雙馬尾少女;在他看來,身懷使命來到德國的老齊亞諾卻帶著這樣一個拖油瓶,未免在情理上頗有些說不過去。見到方彥轉而看向自己,姿容嬌俏的少女並沒有想象中的羞怯,她一雙翠綠色的明眸只是凝視在方彥的臉上,粉面含笑,似是發現了一件值得自己細細品鑒的精緻玩具。

「這是我的小女兒西爾維婭,任性的緊,此番放假之後非要和我一道來德國做順路旅行,我也就只能將她帶上了。由於我這次的行程安排相當充裕,也能抽出一點時間來陪她遊樂消遣。」眼見方彥將目光轉到了自己的旁側,臉上似有疑問之意,老齊亞諾隨即開口解釋道。他輕輕摸了摸少女的螓首,神色間滿是溫柔和慈愛,方彥看在眼中,只覺得對方的下半生似乎就為了這個女兒而活了。

正談話間,溫熱醇香的咖啡已經被侍者端了上來。老齊亞諾給了侍者一張5里拉的鈔票作為小費,登時讓後者驚喜的笑若菊花,疊聲稱謝。雖然義大利里拉的幣值在脫離金本位之後也經常波動,有時甚至會出現30%以上的偏差,但相比於當前廢紙一般的馬克,卻也無疑是要受歡迎太多了。對於這一可笑而又可悲的場景,方彥也只能坐在原位默默旁觀;曾幾何時,馬克背後的德國曾是歐洲大陸上最為堅挺強大的存在,狹長的義大利不過只是南歐的一隻臭蟲,而現在……

「這一次法國和比利時悍然出兵貴國魯爾,激起了全世界愛好和平正義的人們的一致譴責;不僅是義大利,英美兩國也要求法國從魯爾撤軍,以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當前的這場危機。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法比兩國不會再在魯爾呆上多久,而只要他們撤出,貴國當前的惡性通過膨脹就有望被中止了。」老齊亞諾品了一口杯中那回味良久的甘厚,淡淡開口道。他頓了一頓,從上衣口袋中摸出了一張做工精緻的名片,而後遞到了方彥的面前:「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約納斯小兄弟所屬的船廠也在這次馬克貶值中輕易償還了債務,賺得盆滿缽滿了吧?我的家族旗下也有好幾家企業,等到貴國貨幣體系恢復正常之後,或許我們在許多領域都可以展開相應的合作。」

方彥接過老齊亞諾遞來的名片,借著夕陽燦爛的餘暉仔細觀閱起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張名片竟是由德文書寫,而名片主人在義大利政府內的任職也沒有被提及,似是刻意在避諱著什麼。思慮片刻之後,方彥心中也豁然明白了。這個墨索里尼的密友此次來到德國,原本就沒打算要真正調停魯爾危機:一則他才剛涉入政壇不久,對這種極考功力的外交博弈本身就不擅長,二則由於義大利的國力有限,在世界重大外交問題上向來都只有搖旗吶喊的份,他的到來更多的只是為了表現出義大利政府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老齊亞諾的工作重心自然便轉向了生意範疇了。他本身就是義大利王國的貴族出身,家底產業豐厚,而這種用德文寫成的名片,也正是他為了結交德國的那些工商業巨頭所用!

儘管方彥對老齊亞諾的這種名為出使,實則卻是為自己談生意、且帶家人公費旅遊的行動頗為不齒,然而對於他而言,老齊亞諾的這種生意態度卻是正好符合了他的客觀需求。在方彥對未來德國的規劃打算中,無論是在資源、軍力、還是技術方面,義大利都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而他也正好可以通過這個在義大利國內擁有極大背景的人,來將他的種種想法都變成現實。

當時間的巨輪進入20世紀20年代之後,由內燃機的飛速發展所引領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已然將石油作為一種新興能源、而在眾多領域都替代了傳統的煤炭。而在亘古不變的人類科學技術最前沿——軍事領域,石油的重要性更是在40年代的那場世界大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無論是戰艦、飛機、坦克、卡車、摩托化部隊等大中型作戰裝備,無不是以石油及其提煉后的衍生品作為源動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黑色的粘稠液體,就是一個國家機體賴以生存的血液泉流。

然而對於蝸居中歐一隅的德國而言,這場由自家人引發的內燃機革命,卻是將自己給坑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深淵當中。德國本土幾乎見不到任何石油,這便嚴重掣肘了其在戰爭來臨之際所能爆發出的潛力。在另一個位面中,已經在1944年實施了全面動員的德國,之所以還會在海陸空天各個領域被盟軍實現絕對壓制,因燃油不足所帶來的技術兵器出勤率驟降幾乎是決定性的,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屬空軍了。德國在1944年末的飛機產量是1940年同期的4倍有餘,但可以用的燃料卻只有前者的12分之1。如果德軍戰鬥機能夠不受燃料限制的盡情升空的話,盟軍想要維持對德國的戰略轟炸不知要花費多麼慘痛的代價!

德國陸海軍的燃油比例情況比空軍稍好一些,但其戰力也同樣在這個大環境下受到了嚴重的制約。而德軍因燃料不足所在戰場上表現出的疲軟,也更加加劇了盟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力度,由此造成了災難性的惡性循環。實際上,這也正是方彥為德國規劃的依靠海軍贏得戰爭勝利的背景下、在實施之前所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新時代下的海軍艦艇已經不可能再用煤作為燃料了,重油專燒鍋爐在本體輕量化、和至關重要的佔地面積小型化上所擁有的巨大優勢,都是海軍造艦的大勢所趨;德國海軍要想贏得勝利,至少得先有油來讓這群油老虎開出海去!

由於本土幾乎不產石油,歷史上德國的戰時石油來源只有兩處:一是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二是從蘇聯進口。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羅馬尼亞成為了德國唯一的石油來源,而這裡每年最多只能為德國的戰爭機器提供600萬噸的黑色潤滑物。這個數字看似不少,但稀釋到德國龐大的海陸空三軍、以及國內的化工生產上,便根本是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儘管貝傑烏斯博士在1926年發明了可投入工業的煤炭液化法,德國在二戰爆發前也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煤變油化工體系,但其產量的巔峰也不過是每天1.5萬噸左右,且這其中還不含軍艦所需的重油。因此,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解決德國缺油的途徑,仍是開闢出一條新的石油來源。方彥已經將所有的因素都考慮妥當,這個油庫,正是位於北非的利比亞。

1912年,義大利通過意土戰爭奪取了原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並將這兩地合併為一個殖民地。經過十幾年的經營,他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站穩了腳跟,將上百萬原住民控制在了刺刀的恐怖之下。然而,這幫亞平寧半島的美食家們卻似乎並沒有對這片新佔領的土地進行多麼細緻的資源勘探,歷史上直到二戰爆發前夕都還是一片荒涼的沙瘠。實際上,這片土地中卻埋藏著儲量極為豐富的石油,總量超過60億噸;而根據方彥的記憶,利比亞的石油還幾乎都是易於開採的淺層油系,這簡直就是一座被遺棄了的寶庫!

如果能對利比亞的石油展開大規模開採,必將極大改善德國蝸居中歐所面臨的石油困境,就算不能完全滿足其旺盛的需求,也足以能在戰前建立起理想的石油儲備了。而即便是在戰爭爆發之後,位於利比亞的油田也完全有能力保住。義大利海軍在二戰中的表現實際上可圈可點,並不能把他們和陸軍混為一談;只要點對了科技樹、並且擁有正確的戰略,義大利海軍完全能夠在法國敗亡之後戰勝孤軍奮戰的英國分艦隊,將地中海變成他們的內湖。

感謝書友最愛德意志、Robot9527、Z道士、和203062的打賞~~~昨天收藏增加極少,作者心中冰涼冰涼的啊....大家點個收藏給作者一點動力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德意志涅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德意志涅槃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潛在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