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三章 大結局
華夏帝國第一集團和華夏海軍,他們打敗日軍后,就返回華夏帝國,並且受到了李仲舉和眾位大臣的熱烈歡迎,李仲舉看著李然和李翔,心中也是萬分感慨,華夏帝國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固然李仲舉的功勞最大,但是李仲舉麾下的一乾重臣也是功不可沒,尤其是李然、劉江、宋鳴人、李翔等將領。
隨後李仲舉大宴群臣,重臣也都無比欣喜,他們大多數人,也都是跟隨李仲舉一路走到今天這種地步,他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是無比的自豪。所有人此時也都是非常開心,談的已經知道華夏帝國的崛起,勢必將勢不可擋,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阻擋華夏帝國的崛起。
相比於華夏帝國京都,甚至帝國的很多地方,所有人都已經陷入到狂歡中,日本的東京此時就如同地獄一般,陰森的可怕,明治天皇更是像是一瞬間蒼老了數十歲,整個人已經沒有多少精神可言,他和伊藤博文一樣,兩個人都是無比的傷心,也正是由於他們錯誤的估計形勢,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因此他們兩個人可以說是日本得罪人。
明治天皇用微弱的聲音問伊藤博文,「首相,你覺得我們這次是不是犯的錯誤太大了,導致我們日軍幾乎毀於一旦,而今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可戰之兵了。只剩下一些各地方的警察部隊,唉我對不起先皇啊!」
伊藤博文安慰明治天皇道,「天皇陛下不必如此,這一切都怪我們,怪用的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同時我們也是低估了華夏帝國的實力,沒有真的想到他們的陸軍和海軍都是那麼強大,此時華夏帝國真的可能已經在軍事上走到了世界的前沿之地,這可是不是別人可以想象的。天皇陛下,還記得華夏帝國海軍的一個少將,帶來他們皇帝李仲舉的話嗎?『不允許日本出現任何形式的軍隊』天皇陛下,我們該怎麼做?」
明治天皇嘆了一口氣道,「我們以後組建一支自衛隊吧,用於保護我們的自己安危。」
伊藤博文也沒有好的方法,他當然也沒有什麼意見,至此日本開始在明治天皇的統帥下,著手開始建造自衛隊,當然這支自衛隊可是你沒法和後世的日本自衛隊相提並論的。
其實日本付出了很多東西,他們只要贏得那場戰爭的勝利,那麼一切都是最為完美的,可是日軍輸了,這就表示著他們數百萬近千萬兩的白銀白白花了。明治天皇當然不高興,但是此時他們也只能接受這個噩耗。只能無條件接受這個不忍心的事情,不過他們心中也是憋了一口氣,以後只要有機會,恐怕他們日本人也會繼續做出同樣的選擇。
一場宴會結束后,李仲舉特意和李翔談了很多話,意思最是華夏帝國將會大力發展海軍事業。其實說白了,就是李仲舉對於太平洋有想法,在李仲舉心中,未來華夏帝國一定要在太平洋中,產生無比重要的運用。
與此同時,李仲舉也電令李珅,讓他時刻關注印度洋中形勢,華夏帝國也要在印度洋地區產生重要影響。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之間,又是三年過去了,此時已經是進入1894年6月,在這三年中,英法等西方聯軍,又是再一次侵入華夏帝國,同時他們也從印度的殖民地出兵華夏帝國的雲南省,但是毫無疑問,他們都輸了,並且輸的很慘。
西方國家對於華夏帝國這麼多優良的武器,全都是目瞪口呆,他們真的沒有想到,他們陸海軍共八十萬侵入華夏帝國,但是都是完全潰敗,最終各國和華夏帝國簽訂《廣州條約》,條約規定:西方國家無條件償還從清廷搶奪或者拿走的華夏民族歷史文物;西方國家無條件賠償華夏帝國白銀一億五千萬兩;西方國家二十年內不得對華夏帝國宣戰等。
這又是震驚世界的一戰。與此同時,美國總統也是在白宮召開會議,同時把華夏帝國的文物還回去,同時賠償白銀三千萬。
美國總統對著眾人道,「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不能得罪的國家就是華夏帝國,華夏帝國真的太強大了,他們的大帝李仲舉也是世界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也正是李仲舉帶領華夏民族不斷的崛起,直到如今,華夏帝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其餘人也都點點頭,是的!華夏民族的崛起,太快了!華夏民族崛起的速度,也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更是無數的國家沒有想到的。
華夏帝國這幾年的發展,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詹天佑作為華夏帝國的交通部部長,對於全國的鐵路規劃,也是非常用心,他全年幾乎在外考察,為了華夏民族的鐵路,他也是付出了很多,而今華夏帝國已經擁有鐵路一千五百多米。詹天佑功不可沒。
譚嗣同在香港炮台上待了幾年,也是被李仲舉調到京都,擔任兵事部部長,譚嗣同在李仲舉的正確領導下,對全國各省的軍隊進行合理的規劃,全國共分為九大戰區,每個戰區掌控著數省。
張之洞和李鴻章兩人把政務院和各部的事情打理的很是完美。
這幾年,老百姓也都覺得這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生活,他們都對皇帝陛下和政府完全支持和信任。談的也都很幸福。
李仲舉此時都已經在紫禁城中,處理著各種要事,王舞在旁邊為李仲舉泡上一杯熱茶,小梅也為李仲舉扇著扇子。李仲舉也是無比的開心。
早在一年之前,李仲舉也是迎娶了小梅,成為華夏帝國的皇后,和王舞並列,王舞當然也沒有絲毫的不滿,王舞和小梅的關係也是非常的好。
兩個小孩在邊上玩著,這兩個孩子正是李仲舉和王舞的兩個孩子,大些的男孩,已經是三歲半了,小些的只有一歲八個月。
李仲舉三人看著兩個孩子嬉笑著,心中也是十分享受,眾人都是開心的笑著。(全書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