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 天意難違
李思衍沉默了,這種事關機密的大事而今竟然早已傳遍街頭巷尾,可見是朝廷中有人故意為之,其目的卻不好說。因為當下引發城中動蕩,蒙漢之間的對立對於誰都沒有好處,事實上也在漢人群中出現恐慌,導致外逃事情頻頻發生。
詭異的是朝廷得到的呈報卻是殺死和擒獲欲偷逃出城的南朝探子若干,根本未提百姓外逃的事情,顯然有人故意壓下了此事,而能夠做到這些的人屈指可數。具體到何人,李思衍能猜個大概,可他當下也只能裝聾作啞佯作不知。
「殿下,坊間百姓盛傳前日暴雨,太液池中有金龍顯形,在空中盤旋一周向南而去。有修道之人稱大都帝王之氣已失,導致金龍另覓它地,也不知是真是假!」這時鎮南王的親隨在旁繪聲繪色地道。
「此等是怪力亂神之事,絕不可信!」李思衍不等脫歡說話,便斷然否定道。
「中丞說的是,可城中許多百姓和軍卒,甚至官員皆稱親眼目睹金龍離去的景象。且當時萬安寺中的大鐘無端顫鳴不已,大殿中供奉的菩薩眼中流下血淚,寺中僧人驚慌不已,稱將有災禍降臨。」脫歡的親隨對李思衍並不畏懼,口中稱是,卻又言辭鑿鑿地道。
「百姓愚昧,以訛傳訛;或是寺中僧人故弄玄虛,以此嘩眾取寵而已!」李思衍仍是不通道。元廷每年舉行的元正受朝儀、天壽聖節受朝儀、郊廟禮成受賀儀與皇帝即位受朝儀前百官習儀都在大聖壽萬安寺內舉行
「唉,本王也不大信這些神鬼之事,但最近京中常用詭異的事情發生,還是讓人心中忐忑。」脫歡嘆聲道,「左丞想必也知曉西苑鹿群發狂之事,頭鹿毫無徵兆的欲越牆而去,群鹿尾隨連番衝撞而不能,最終皆力竭而亡。宮中皆是說是由於看管豹房的豹戶忘記鎖住籠門,導致豹子出逃驚嚇到鹿群所致,可平日他們皆是分置兩處,又有專人看管,怎麼出現這種事情!」
「此事我知曉,大汗為此殺了當值的豹戶才作罷!」李思衍點頭道,可心情卻有些沉重。
他是出身南朝儒士,知道西苑專門飼養著鹿群,當然這也並非什麼新鮮事兒,古代王朝大都築有苑囿並圈圍出廣大面積的禁獵區域,因其賞心悅目的觀賞價值和易繁殖馴養的生理特徵,鹿是苑囿動物中常見的一種。
但是此次發狂而死的鹿群是麋鹿,元朝建立以後,善騎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從黃海灘涂捕運到大都,供皇族子孫們騎馬射殺。而此鹿在中原王朝中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一種瑞獸,不僅是先人狩獵的對象,也是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祭物,還寓意著生命力旺盛,同時也是富貴、吉祥及身份地位的象徵。
此外麋鹿還包含的另一種涵義——政權,也便有了中原逐鹿、失鹿狂秦、中原無鹿等等說法。李思衍即便不信鬼神,可此時也不免生出聯想。而今元廷失去了江南,中原也僅剩下一座岌岌可危的都城,群鹿在此刻突然出逃暴死,是不是表明蒙元氣數已盡,群鹿才會拚死出走呢?
「現在京城中也是怪事連連,弄得人心惶惶!」脫歡又嘆氣道,「這些事情也就罷了,昨晚又有巡城的更夫夜晚路遇一隻白狐,這畜生遇人不但不躲不避,還口吐人言,說『宋興元亡,天下歸心』,更夫被嚇的得了失心瘋,被發現時還在不停的反覆叨叨這句話!」
「還有淮王十多年前從中都舊城中移植一株古槐在府中,長的鬱鬱蔥蔥猶如傘蓋,可今年春天卻沒有發新芽,一直半死不活的,入夏又遭雷擊,被生生劈成了兩半,燒的焦黑。府中的術士看了以為是凶兆,嚇得他天天求神拜佛,捐出去數萬銀錢。」
「便是我的府中近日也出了件怪事,當年我在江南時得了只三尺錦鯉,一直養在府中花園,其懂人言,喚之則會浮出水面嬉戲。可一連幾天,無論如何呼喊皆不肯露面,家裡以為是惡兆,勸本王今日不要出城前往宋營,可聖命難違,不知咱們今日還能否安然回到城中。」
「殿下多慮了,自古便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慣例,況且南朝自詡仁義之國,為了顏面也不會將我們如何!」李思衍聽了城中種種鬼怪作祟的事件,知此皆是史書上所載的亡國之兆,上天的警示。而脫歡也心生不祥的念頭,心中也不免打鼓,可他們已經沒有了回頭路,只能好言安慰道。
「呵呵,世人常言冤冤相報,當年南朝瀕於滅國之時也曾遣使求和,但皆被我們拒絕,並扣押了和議使文天祥,其當下貴為南朝執宰,斷然不會答應的,而即便將我們囚禁於營中,你又能奈何?不過是以牙還牙之事而已!」脫歡乾笑道。
「殿下還是要放寬心,我們與南朝談了幾次,南朝皇帝皆未露面,不得其首肯,誰敢扣押我朝使臣!」李思衍道。
「最好不要見其!」脫歡卻是連連擺手道。
「為何?兩國和議乃是大事,只有與其面議,才好加以說服!」李思衍納悶地反問道。
「你不了解南朝皇帝,其若答應我們覲見,便是最後通牒,無論結果如何都無法改變。而以其性格,斷然不會答應我們留在中原的條件,那時就只能兵戈相見了!」脫歡嘆道。
「看來朝中傳說殿下與南朝皇帝相熟所言非虛,對其行事十分了解啊!」李思衍輕笑道。
「哼,皆是胡說八道,以訛傳訛,我與其可謂是仇深似海,相互間征伐十數年。若非其,我也不會落得如今的這般凄慘!」脫歡憤憤地道。
「殿下何出此言?而今大汗對殿下甚是信賴,常詔上殿議事嗎!」李思衍半似玩笑地道。他對於蒙元皇室間的爭鬥也並不多,只知當年忽必烈對脫歡甚是喜愛,封其為鎮南王,治理江南半壁江山。當時風傳有意將汗位傳之於其,可是因為始終無法剿滅殘宋餘孽,又征伐安南久戰無功,震怒之下收回其權力,不準入京覲見,並將汗位傳於長子真金。
「也許吧!」脫歡苦笑道。
「無論是敵是友,想必殿下對南朝皇帝皆有所了解,其會做出讓步撤圍嗎?」李思衍始終捉摸不透南朝皇帝的想法,而對脫歡也是心有警惕,見今天難得脫歡吐露心聲,也誠心請教道。
「南朝小皇帝當年入主殘宋行朝,偏據瓊州彈丸之地,卻在我江南幾十萬大軍征剿下存活下來,又趁忽必烈汗亡故之機奪占江南,你覺得其是善與之輩嗎?」脫歡皺皺眉道,「要知其繼位之時不過六歲,卻能讓滿朝文臣武將臣服,那些驕兵悍將俯首,其簡直就是個妖孽!」
「六歲的孩童能做什麼,不過是借太后之威,群臣忠心輔佐而已,殿下也太高看其了!」李思衍輕輕搖頭道。
「唉,當初本王也是這樣想,結果一敗再敗,險些死在其手中!」脫歡見其不信,撇了他一眼道,「而今南朝皇帝佔據江南,有奪得大半中原,可謂羽翼已豐,若仍心存輕視,便會墜入萬劫不復之地。」
他這說的卻是心裡話,當年自己久戰無功,又折損大量兵力,父汗震怒將他削職安置在揚州居住。可南朝皇帝揮兵北伐,自己與其再度面對面交鋒,可在佔據堅城兵力佔優的情況下,依然慘敗,最後獨自突圍而去,家人皆落入其手。而真金繼位依然擔心他篡位,將自己『好心』留在大都,成了個無職無權的閑散王爺,活的也是憋屈。
「嗯,殿下教訓的是!」李思衍也覺的自己言語孟浪了,抱拳施禮滿是歉意地道。
「南朝皇帝所思讓人難以捉摸,早年其十分貪財,不惜藉助斡脫商人販賣私鹽,誰能想到數年後江南遍地皆是瓊州所產海鹽,他獲利何止千萬。」脫歡擺擺手不介意地道,「且此人十分記仇,誰若是冒犯了他,向來是不惜興兵討伐。泉州血夜,蒲氏叛宋,數萬宗親士子殞命,其領兵攻破城池,將蒲氏一族皆斬於舊宗正府血祭亡者。楊璉真迦燒了南朝臨安皇宮,盜掘紹興帝陵,其自瓊州領兵千里奔襲紹興護陵,擒獲楊璉真迦,親手將其倒吊在樹上,任其哀嚎五日而亡!」
「其又十分狡詐,當年假意攻打揚州,誘使玉昔帖木兒南渡長江,而其卻將兵力暗自調回,自己守著空營將本王嚇得不敢出城。馬紹這個書獃子更是被其騙的團團轉,破城之時自焚而亡,說是殉國,不若說羞憤而死更恰當!」
「若殿下所言是實,南朝皇帝與我朝乃是滅國之仇,決計是要攻滅大都的,即便是讓出中原,他們也會深入草原追殺。所言談與不談,結果並無二致。」李思衍言道。
「呵呵,你才知道啊!」脫歡看看臉色極為難看的李思衍,不無譏諷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