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打擊富豪
?婦人餓的慌忙蹲身撿起包子,咬口就狼吞虎咽。
這會兒,沈宴荷想囑咐她吃慢點的心思都沒了。
孔丘泯看著那抹遲遲沒轉過身的倩影,久日不見的臉上不言而厲依舊,眉宇間的滄桑夾雜了一絲絲的想念。
他看向衛氏和褚天毅等人笑了道:「伯母,褚兄弟」
「唉!」衛氏瞧著孔賢侄慈愛的應道。
隨之她扭頭看了看還在發著愣的女兒,她輕聲提個醒道:「宴荷啊!孔賢侄回來了,你不看看他?」
「娘!」沈宴荷滿手心都是熱汗,她感覺砰然炙熱的心還沒平靜下來,也不知為什麼,她的鼻息愈發的急促。
她擔心,她迴轉身會控制不住此刻的情緒。
前面排著長龍的百姓們,好奇的目光望著奇奇怪怪的姑娘,又望了望器宇不凡的孔廷尉,最後,目光才又落回了包子上。
他們咽著垂涎三尺的口水兒,恨不得姑娘再不發饅頭包子,他們就…就上前搶了。
孔丘泯倒不在意旁人投來的目光,他二話不說走到沈宴荷身邊,拿起了還是熱騰騰的包子,遞給身前上了年紀的老人,對他們沉聲道:「各位儘管放心!樊羊的洪災,皇上已下旨務必高度重視。
三日之內,朝廷保證你們能吃上溫飽的飯菜,睡安穩的覺。半月之內,讓洪災徹底的遠離我們」
百姓們一聽,頓時紛紛跪下高呼道:「謝主隆恩」
沈宴荷平復了自己的心境,她轉而看向身旁的男人,細緻入微的端詳著他那有稜有角的半張側顏,眸子里蒙上了一層水霧,開口喚道:「孔大哥」
「宴荷!」他繼續遞給百姓們饅頭包子,看了她笑了笑問:「最近可好?」
「嗯!好!」沈宴荷連忙垂下了頭,唯恐他會看見她眸中的酸澀。
半響,她問:「孔大哥…和甘兒呢?」
「…都好!」
衛氏眼瞧著他們兩個又能像以前那樣,互相關心,互膝而談,她總算可以放下心,高興的笑了笑。
喜巧和杏兒干起活來,也可勁多了。
魏氏感激的走到孔丘泯身邊,謝過了她饒命之恩,笑了看了一眼雲老闆,自覺的退至一邊去忙了。
褚天毅看著孔兄站在阿蘭妹妹身旁,他雖心中有些不舒適,但算算日子確實久日沒見了,就連他都甚是想念孔兄啊!
這樣一想,霎時舒坦多了。
他樂呵的笑了笑,扭頭朝瘦小子看去,卻見她老老實實的站著一言不發,他走近了過去,擋住了她視線問道:「甘兒小美人在想什麼呢?喲!膚色好像變白了一丁點兒啊?」
甘兒聽了,顯明豬頭是在諷刺她,她瞪了褚天毅一眼,正巧一拳頭迎上他湊過來的一張俊臉,一見面,便送了一份厚禮。
褚天毅捂著眼睛心中哀啕不已,貌似每次見到瘦小子都准沒什麼好事。
半個時辰后。
他們發送完了食盒裡的饅頭包子。
孔丘泯與甘兒並沒和褚天毅及沈宴荷她們一起回去。
而是,身後跟著幾位護兵,接著去下一處縣鎮視察災情。
馮楨趕來時,沈宴荷在半途中遇見了他。
他們小聊了幾句,各自離去了
隨著孔廷尉回到樊羊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出幾個時辰,轟動了整個州城。
本是叫苦連天的百姓們,這下看見了重見天日的希望。
有三五位商賈不知在哪提前得知了風聲,在孔廷尉還未抵達樊羊時,就早已召集了各路同行們,再次齊聚一堂,互相商量著對策。
在他們一致看來,這位孔廷尉不好對付。
前刺史被他押送回大理寺的事,才過了多久啊!不料,竟又回來了。
褚易富坐在上位靜視著焦躁不安的老夥計們,橫肉的臉上老奸巨猾之色,他只聽聽他們都爭議著什麼。
沈斛駿瞥見褚兄不吭聲兒,他埋著頭也盡量的能裝糊塗就裝糊塗,只要不做出頭鳥,相信那個孔廷尉不會拿他怎麼樣的。
呵呵!他想到了與孔廷尉走的親近的小女兒,儼然是一副孔廷尉老丈人的坐姿嘴臉。
恰時,好巧不巧的落入了褚易富的眼中。
孔丘泯與馮楨二人去視察了災情,回獄史府,已是黃昏的時候。
沈宴荷獨身一人站在府外等著他回來,夕陽的餘暉灑在那一抹倩影上,美姿飄然若仙,讓他見了恍恍迷失了心神。
他們走近,馮楨笑道:「雲姑娘」
「沈姐姐!」甘兒攬住她的胳膊,俏皮的笑喚。
「馮刺史,甘兒,孔大哥!」她與孔丘泯對視了眼,嬌容上笑了笑低下頭。
抬起頭時,她見馮刺史疑惑她的身份,她收斂了笑意如實道:「其實,我是宴祥米行沈斛駿之女」
「哦!」馮楨這才明白了點了點頭。
「進去吧!」孔丘泯溫聲對她道。
「好!」
待他們入坐了廳中,首要談論的就屬米糧和木材兩行,價錢上漲的一事了。
馮楨說起那些老奸巨猾的商賈們,語氣中還頗有怒意,他道:「他們看我為官資歷尚輕,而此前謝絕了私下受賄不良作風,他們定記恨在心,趁機置我於窘地」
「真是豈有此理!」甘兒為馮大哥打抱不平。
沈宴荷見她孔大哥像是在思慮謀策,她頓了頓問道:「孔大哥有什麼好的辦法?」
孔丘泯笑了看她同問道:「不知宴荷有什麼法子?」
她不經意看了看馮楨,隨即回答他道:「孔大哥的威望,在樊羊是百姓們有目共睹的,既然米行木材的商賈都猖狂到了如此地步,就只好出手打擊了」
「嗯!」兩人默契的想一塊去了。
「那怎麼打擊他們呢?」甘兒問。
馮楨也想知道,之前他也想過這個辦法,但無從落實。
「好辦!」孔丘泯笑了起身,朝沈宴荷身邊走去,他步停后,迴轉過身看向他們道:「有人膽敢上漲米糧和木材的價錢,那朝廷就漲他們的賦稅,另縣鎮地方的米商,勞煩馮刺史擬出一份官府徵收公文,以低價從他們那裡徵收米糧,然後以最低價賣給百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