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乾親
從谷堆村去南嶺,中間翻山越嶺,能把人累個半死。
本來谷堆村離著城鎮就遍遠,南嶺那地方,就是遠上加遠。按照發展程度來說,沁城是封建社會晚期,谷堆村是封建社會早期,南嶺呢,就能算得上原始社會了。
這一路上走的都是崎嶇山道,什麼一線天,百丈崖都路過了不少。
接連走了一個多小時,李茹的腿都有些酸軟,再回頭看小蘭和綿花,倒是沒有喊累,興緻勃勃地跟在小占身邊,三個小的說說笑笑,看到什麼稀罕的地方,還要指點著叫大人來瞧。
果然這個年代的孩子們,就是比現代的小公舉們吃苦耐勞啊!
李茹在大學里學的是旅遊專業,這專業其實是她自己挑的,她就喜歡旅遊戶外。後來畢業工作了,她回了沁城附近的小鎮工作,那小鎮名叫護國鎮,因為出過一個護國將軍出了名,她畢業那會兒,正好護國將軍府被保護開發成了旅遊景點,因為開發的晚,那裡頭的建築啥的都還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的,一時間客似雲來。
李茹就是這家旅遊公司的導遊之一,她的工作就是為來訪的遊客講解護國將軍府的各種歷史和傳說,倒不需要帶團。但她休假的時候就閑不住了,不是跟著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來個三日騎行,就是來個森林徒步穿越……說起來,她的體力和耐力也是很好的,穿越回了一百年前,又做體力活鍛練了這麼久,但走這段去南嶺的路,還真是有點吃不消!
而且這山連著山,滿眼都是野樹荒草,有時候路都被橫生的荊棘給遮得啥都看不見,還得用手裡的鐮刀來開路,這個活就都是李栓柱來做,有時候侄子小占也頂上一會兒。
李茹就慶幸自己說服了李栓柱,不然她只知道太姥姥當年是在南嶺藏了糧食,可她也沒去過南嶺,哪裡能認識路?綿花和小蘭就更不用說了。
李栓柱用鐮刀挑起一條黑花蛇,手腕一甩,就將那呲牙咧嘴的蛇給甩到了溝下。
這已經是路上遇到的第七條,還是第八條了?
李茹悄悄地撫了下胳膊上起的雞皮疙瘩,從前她徒步過的那些山裡,哪見過這麼多的蛇?果然是原生態,自然環境好啊!
「二姐,前頭就到了甜水泉,咱在那歇歇。」
「行!」
李茹點著頭,心裡偷著鬆了口氣,她哪知道什麼甜水泉,老祖宗留下的故事,一代傳一代,不可能那麼細,連個泉水的地名都有。
這會她已經覺得腿腳都開始發疼,能歇一會恢復體力真是太好了。
「二舅,二舅,甜水泉的水真是甜的?」
幾個孩兒一聽能歇歇,還能喝水吃乾糧都是歡呼出聲,饞嘴丫頭小蘭不住地追問。
「比咱村山後那股泉水甜,可惜就是離得太遠了。」
不然要是有這麼一股水,那還用愁吃水?
說著就指指前面的山頭,「一拐過彎就是,就在半坡上有個不大的洞,洞里有股水。」
幾個孩兒一聽,都撒著歡兒的往前跑,連大人在後頭叫都叫不住。
怕幾個孩兒跑遠了有什麼事兒,李栓柱加快了腳步,李茹也趕緊跟上。
才一轉過彎,李栓柱和李茹打眼往半坡上一望,登時都驚了。
那山洞裡探出來的毛烘烘的東西,是狼!
「有狼!快回!回來!」
李茹想也不想就尖聲高叫,音都破了。
幾個正撒歡比誰快的孩兒眼看著就離洞口只有三十來步的距離,這會兒聽著李茹的尖叫,硬生生地剎了腳,愣愣地往前頭一看,正好跟那隻狼頭對上。
哇呀我的娘!
三個孩兒吱哇喊叫著就往回跑,小蘭才跑了兩步就一跤摔在半坡上,綿花和小佔一人拉一隻胳膊,生拖著把小蘭往前跑,那頭狼輕盈地跳出了山洞,就準備追。
「呯!」
一聲巨響,在荒無人的深山野嶺里,聽著如同放雷,群山間隱隱回蕩著響亮的炸聲,那頭狼吃了一驚,一甩尾巴,快如閃電地鑽進了旁邊的樹林,樹葉荒草沙沙做響,不一會兒就不見了狼影兒!
身邊長長的鐵管口還冒著嗆人的黑煙,李茹哪顧得上嗆不嗆人,欽佩萬分地望著李栓柱,「多虧有你!」
這位舅老爺爺簡直是人才,不光會算卦,還會用土火銃!今天要不是有他在,只怕自己不但沒有求生,反而會娘仨都得搭在深山老林里!
回去以後,她也得想辦法弄一支土火銃。
她是只想過自己是做過野外徒步訓練的,卻沒想過,她從前去的那些地方,兇猛野獸早就絕跡,而且她跟著的團隊里,也有各種高科技的工具,怎麼能跟眼下比?
被二姐和幾個孩兒當成英雄一樣瞧,李栓柱有點不好意思,憨憨地笑了,摸摸他的寶貝土火銃,「這東西也是唬野物的,我準頭不行!」
這一場算是有驚無險,孩兒們畢竟年紀小,不慮事,不會像大人想得那麼多,打跑了吃人的狼就高興的很,小蘭先頭摔了一跌也不在乎,等大傢伙在洞口找了個空地歇下,小蘭還自告奮勇地要替二舅背火銃。
綿花也害羞地伸手摸了摸那長長的鐵管,小占跟綿花同歲,看到女孩們這麼羨慕,也覺得面上長光,拍拍小胸膛,「這有啥,我還跟俺達去打過野雞哩!」
栓柱坐在大石頭上啃著乾糧,一邊慢悠悠地拆兒子的台,「就去了一回,還沒看見野雞哩,他就嘰哇亂叫,把野物都嚇跑了,俺倆空手回的。」
眾人都哈哈大笑,先頭被狼驚了一跳的恐慌也都散去了。
栓柱指著周圍的草和樹,「南嶺上看著是不缺水,看這樹和草,都是綠油油的,咱以前在南嶺上開的地,不知道還在不在。」
「開的地?」
李茹可不知道她在南嶺還有地的事,聽著就愣了。
「你忘了?那會你還沒出嫁,南嶺上你乾娘還在,每年咱倆都跟著你干達上南嶺去瞧你乾娘,在南嶺上住七八天才回。後頭你乾娘干達不在了,這會是他家侄子住在那屋裡。你小時候說南嶺上的地好,種的菜都比別處的甜,就非要也開一塊地,咱倆就一人開了一疙瘩地,還種了好些南瓜地豆,這都好幾年沒上過南嶺了,也不知道南嶺還有沒有人住了……」
李茹聽得有點懵,栓柱說的這些,她都不知道啊。
她只知道太姥姥跟在南嶺住的一戶人家有點拐彎的遠親關係,可似乎聽故事裡說的,在最困難的時候,除了太姥姥,太姥姥的娘家人並沒有往南嶺避難,她還納悶呢,難道跟太姥姥有親戚,跟她娘家人沒親戚?那照這麼說來,只是認的乾親啊。
她哼哼哈哈地支吾著,生怕說漏了話,幸好有小蘭這個小快嘴,早就纏著三舅問長問短,把當年李梅認乾親的事給套出了來龍去脈。
原來南嶺上雖然是原始社會,卻也是有山有水能開出田地的,當然也會有外界逃荒的人看上這塊風水寶地。
李梅乾娘乾爹就是一對住在南嶺深山的老兩口,雖然山裡有吃有喝過得不錯,可也要從外界買些粗鹽調料,針頭線腦之類的,李梅乾爹差不多每年出山一次好添置東西,有一回不湊巧就淋了大雨,病倒了,李梅家爹娘心善,就把人接到自己家來餵了兩碗葯,小李梅那會兒也就跟小蘭這麼大,熱心腸地跑前跑后,跟著送水送飯啥的,李梅乾爹好了以後,就認了李梅當干閨女,他們老兩口也沒兒沒女的,對李梅待得可好,後頭老兩口的侄子投奔了來,給老兩口養老送終,辦喪事的時候李梅還去了南嶺……不過那都是小蘭三四歲時候的事啦。
原來如此!
李茹總算是縷清了,望一望那幾乎被荊棘遮得不出來的羊腸山路,莫名的點想哭。
活個人可真不容易!
吃飽了乾糧,喝足了甜水泉的水,一伙人又接著上路。
從谷堆村到甜水泉,就已經是走了多半的路了,餘下的一座山,幾人一鼓作氣翻了過去。
李栓柱站在山頭上,指著山谷里的一座小石屋,「到了,那就是老段家!從前二姐的乾娘家!」
幾個孩兒又準備撒歡開跑,李栓柱卻是攔住了。
「二姐,咱先把糧藏起吧。」
自打老段家老兩口過世,李梅就跟段家不怎麼來往了,不過親不親,也是大老遠來的,肯定要上門去坐坐,李茹在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麼親戚關係的時候,還是準備了一包鹽,一包糖,兩塊布料,準備當禮的。
「對,先把正經事辦了再說。」
李茹點了點頭,舅老爺真是明白人。
她抬眼打量著地形,琢磨著該藏到哪兒合適。就聽栓柱說,「咱就去咱開的那疙瘩地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