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
崇禎皇帝感佩何可綱忠勇,一天都沒有耽誤開始點兵排將。
由於去年大明總體形勢不錯,朝議時文官武將信心滿滿,最後一致公認派遣精兵猛將給予清軍顏色。
兵部即刻調黑虎率領五千山海關部隊,魯承祖率領五千登萊人馬,大台吉慶格爾泰帶上五千內喀爾喀騎兵、成大事帶領五千部眾出寧遠,一共兩萬精銳前往救援錦州。
這一次的兩萬人馬都是「戰神」系精兵,皇帝胸有成竹,因為他還沒發現「戰神」人馬遭遇敗績。
以文制武那是當然,成大事被委任為遼東巡撫統籌指揮增援錦州的各路人馬。
皇帝派來了熟悉遼東情況的大太監劉應坤監軍,提升葉成經為正五品寧前道副使、派遣高智謀出任正四品寧前道兵備。
朝廷派遣的救援部隊陣容強大,一個個都是敢戰之人,他們準備在錦州城下會同何可綱部好好給建奴教訓。
誰知豪格出動人馬只不過造成戰術假象調動明軍前來遼東而已,他們根本不跟明軍交戰,成大事率軍趕到的前一天清軍就撤圍,但是他不退兵,而是過三岔河和明軍隔河對峙。
紅歹是得知明軍來救援錦州部隊的情況后哈哈大笑,他派齣兒子襲擾錦州的目的就是拖住明軍一部人馬,現在好於預期,清軍最是忌憚的「戰神」系精兵都被吸引到了錦州。
他的計劃完全成功,再次劫掠大明京畿得到大量財帛、人口和物資成為了可能。
就在此時,繞道蒙古以岳托為首的建奴、韃子聯軍突入邊牆。
明巡關御史王肇坤率軍力戰,可惜實力懸殊兵敗而死,明軍退保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貌似消停了一段時間的流寇好像知道大明被清軍襲擊再次集中爆發了。
那是山陝、河南依舊民不聊生,朝廷根本沒有有效地解決老百姓的生計,星星之火立刻變成燎原之勢。
多地的六百里加急求援公文再次把大明袞袞諸公嚇得魂不附體,京師物價再次飆升,一時間又是謠言四起。
崇禎皇帝去年就得知奴酋已經稱帝,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大明周邊太多小國,每個國家都是自稱國王,少有公然稱皇帝。
紅歹是不僅建國「大清」,而且自詡「寬溫仁聖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
崇禎謀划著能不能主動出兵討逆,誰知人家氣勢洶洶再次打上門來。
這還跟以往不同,清軍居然兩路同時用兵,由此可見建奴今非昔比,實力非同小可。
兵部傳檄征山東總兵劉澤清五千人,山西總兵王忠、猛如虎四千人,大同總兵王朴、保定總兵董用文各五千人,薊、密各總兵馬世龍、李重鎮、尤世威一萬九千人入援。
在山陝、河南剿寇的洪承疇、盧象升的兵力不足也得跟流寇死扛,還好這兩人具備才能,雖然不足以消滅流寇,也能夠勉強遏制流寇的攻勢。
唐王朱聿鍵奏請率兵勤王,崇禎不許,朱聿鍵竟不顧「藩王不掌兵「的祖制,擅自招兵買馬,親自率護軍千人從南陽出發北上勤王。
唐王帶著人馬行至裕州,巡撫楊繩武上奏朝廷,崇禎帝大怒勒令其返回。
後來朱聿鍵沒有遇到清軍,卻中途和幾股流寇交手,亂打幾陣,互有勝負,最後班師回南陽封地。
明朝有幾次藩王造反的前車之鑒,對藩王防備極嚴,依照明朝規制,藩王盡可在王府內享樂,惟獨不能興兵擁將離開藩屬。
即便朱聿鍵動機純粹,仍使崇禎帝大感這位王爺居心叵測,他奈何不了擁有帶甲十萬的瓊崖郡王黃勝,對付一個只有千把人的唐王那是小菜一碟。
崇禎十年秋,皇帝下旨廢唐王為庶人,派錦衣衛把朱聿鍵逮拿送鳳陽圈禁,崇禎帝改封其弟朱聿鏼為唐王。
就在此時襄陽傳來噩耗,流寇張獻忠部偷襲襄陽得手,襄王朱翊銘被殺,賊兵勢大已經攻城略地如同摧枯拉朽般。
還有壞事傳來,被貶為庶人的唐王朱聿鍵在押解鳳陽途中遭遇張獻忠部襲擊,錦衣衛陣亡三十餘校尉,廢唐王不知所蹤,疑似死於亂軍之中。
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崇禎恨不得食張獻忠之肉寢之皮。
然並卵,流寇、建奴集中爆發,大明本來就極度脆弱的平衡被再度打破,刀兵四起民不聊生再次上演。
多地告急求援的奏疏飛入京師落在龍書案頭,請調糧餉的摺子有幾尺高,皇帝看得亞歷山大。
兩個可堪一戰的重臣洪承疇和盧象升都被糧餉所困,麾下兵丁由於餓肚子逃亡者屢見不鮮,戰鬥力當然急轉直下。
陝西千里無糧,黃家千里迢迢從陸路運輸糧食去山陝是何等艱辛,動用的人力、物力不知凡幾,即便如此還效率低下。
到達地頭的那些可憐的糧食是為了救嗷嗷待哺的老百姓,往往一晚粘稠的稀飯就能夠把一個秦地大汗從頻臨死亡的邊緣拉回來。
寶貴的糧食是用來救急,不可能成為十幾萬明軍的供給,武義、左守權他們當然不是救世主,他們的目的性明確,關心的是老百姓能否活著出潼關去海州港。
這個時代,不在沿海、沿江,運輸糧食確實太艱難,黃家果斷放棄了無償援助官軍。
介於有左良玉的前車之鑒,敢就地取糧的官軍少之甚少,沒轍一個個請求朝廷給糧餉。
可是朝廷沒有錢糧,連軍餉都難以為繼,禍不單行的崇禎、一個人在奮鬥的崇禎感到無限凄涼。
襄王、廢唐王殞命總要有人被黑鍋,耿直的盧象升和滑不溜手的洪承疇其實都難逃其咎,最後當然是老實人吃虧,盧象升革職待參被錦衣衛緝捕下了詔獄。
高迎祥、李自成、革里眼賀一龍、老回回馬守應等等賊骨頭又得到了建奴的互動,隊伍一下子如同滾雪球般膨脹。
萬事都是雙刃劍,黃勝命令麾下不遺餘力不計成本救老百姓的性命,導致山陝、河南的人口基數遠遠大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