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場的艦艇、MS的機械設定
ZAFT新型主力攻擊潛艇——XXI型攻擊潛艇「Garfish」
出處:
Garfish——長嘴硬鱗魚又名雀鱔,鴨嘴鱷,屬於雀鱔目雀鱔科原產地北美洲的五大湖區,屬雀鱔科。體長40-50CM,長筒形。嘴部前突,上下頜有骨板,有牙齒,酷似鱷魚嘴。體青灰色,體表有暗黑色花紋。皮膚有硬鱗覆蓋,皮堅鱗厚,皮膚粗糙。飼養水溫20-26℃,水質要求不嚴。餌料有小活魚、魚肉、水蚯蚓等,容易飼養。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雀鱔〔在英國撒克遜語中是長矛的意思)是一種淡水魚,生活於熱帶河流、美國南部湖泊、中美地區、墨西哥以及西印度群島等地。雀鱔是一種兇猛的食肉魚,長著長長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齒。這種魚會攻擊它所遇見的所有魚類,捕食時,它會一動不動的裝死,直到獵物靠近它時才發起致命的一擊,然後圍著被咬死的魚轉一至兩圈后再將其吃掉。當地漁民都將其視做不祥之物,因為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魚類存在。當地漁民一般都不願意吃這種魚,同時它也不太適合食用。雀鱔全身長了一層菱形魚鱗,看上去就像武士穿的盔甲一樣異常堅硬,實際上它是由無機鹽組成的。許多已滅絕的遠古魚類也有這種魚鱗。像其他遠古魚類一樣,雀鱔體內也長了一個與食道相連的魚鰾,可用來呼吸。雀鱔卵有巨毒,人類或其他熱血動物不慎食用將導致死亡。來自北美洲。那長而有力的嘴使它成為淡水中兇猛無比的肉食性魚類。它用獨特的氣囊作為呼吸器來吸取空氣中的氧氣。雀鱔和弓鰭魚有近緣關係,是從古代就生存下來的魚類。現在只分佈在北美洲及其附近,而在古代時卻分佈在全世界各地的淡水區域,在歐洲曾發現1.2億年前的化石。身體被菱形的硬鱗所覆蓋,鱗質甚硬,多數種類的口尖如鱷魚。
研製背景:
促使Garfish誕生的是CE71年戰爭期間所謂的「Blue』scrisis」。
由於在戰爭初期,ZAFT的以IX型Pitzgrove級潛水航母為中心的水下MS部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在相關領域的投資和研究開發便懈怠了下來。以至於當地球聯合軍展開針對卡盤塔利亞基地的「八.八作戰」時,初次面對以GAT-706SDeepForbidden和GAT-X255ForbiddenBlue為主力的聯合軍水下MS部隊,ZAFT方面的水下部隊遭遇重創之後,驚覺自己踢到了鐵板的ZAFT國防部才再度開展了水下艦艇和MS的開發研究工作。
但是隨著主戰場轉移到了PLANT所在的宇宙,研究資源被轉移到了更加需要的宇宙艦艇和MS上,而戰後條約對雙方軍力以及艦艇噸位的限制更是讓相關研究止步不前,只能在Pitzgrove級上進行一些改裝以加強它脆弱的戰場生存能力。直到凡爾納設計局第七計劃科接到了開發委託,事情才終於有了轉機
戰術定位:
由於在戰爭期間,作為水下部隊主力的Pitzgrove級潛水航母暴露出了自衛活力弱,生存能力低下的弱點,因此Grifish的定位是「Pitzgrove級的水下輔助護衛力量,在水下艦隊中可擔負驅逐及防空任務。兼水下破交戰主力艦種」。因此隱蔽性、火力、高速等性能指標為優先考慮,MS的搭載量被排到了最後。亦即是說這是一款火力極強但MS搭載量極低的水下艦種,無愧於它的「Garfish」之名。
技術概況:
全長227米,水線寬22.47米;排水量:水上/水下,18300噸/23800噸;採用MAN公司提供的超電磁/噴水推進模塊——這一最新的AIP(Air-IndependentPropulsion即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技術。最大航速——水下38節,水下46節;最大航程水下20000海里/18節,水上26000海里/16節,可在水下連續航行4~5周;最大潛深則達到了創紀錄的8000米以上!在戰後的聯合軍戰鬥記錄中,甚至在Mariana海溝南端的「勇士1號」海淵(高居榜首的海溝。最深處達11,034米,位於馬里亞納海溝的南端。這個海淵是由前蘇聯的海洋測量船勇士號於1957年8月18日測得的,所以被稱為「勇士1號」海淵。)中都曾經發現過Garfish的身影!
不同於同時期以流線水滴外形為主流的聯合軍潛艇以及Pitzgrove級潛水航母胡亂堆砌的金字塔一樣的外形,第七計劃科在設計Garfish時大量運用了仿生學原理,將外殼設計成了類似梭魚的紡錘形,甚至連指揮塔也基本內置化,以充分保證高航速,更把艦艏設計成帶有鋒利鋸齒的大型沖角艏!可對敵艦實施包括自殺式撞擊在內的一系列衝擊!
Garfish是加裝消音瓦的傑出代表,其先進消音瓦的消音係數可達到1.5以上,可以有效降低敵方主動聲納的探測能力85以上。艇身採用雙殼艇體設計,分成6個水密艙,儲備浮力達到32%,這使潛艇即使在任何一個艙進水也不致於沉沒,甚至一個艙室和兩個毗連的壓載水艙進水,潛艇依然能浮起來。可靠性能非常好,生存能力很強。抗沉性更佳,
武器裝備:
8具533MM魚雷發射管,艇艏6具,艇艉2具;可使用DM2A4重型魚雷,T3T-71M3線導魚雷,G7aT5超音速魚雷等雷種。魚雷管更可發射SS-N-19「Shipwreck」,SS-N-22「Sunburn」反艦導彈!通常備雷28枚,備彈12枚。
SS-N-22:SS-N-22導彈的射程基本型為90公里,改進型3M82為120公里,改進型X-41空對艦導彈射程為250公里;飛行速度5.5馬赫;飛行高度為20米(末段掠海高度為7米);單發命中概率為94%;貯存一年半不需維修;有防核爆炸影響的能力。該導彈採用圓柱形彈體,尖錐形頭部,尾段稍有收縮的布局結構。固體整體式火箭衝壓發動機推動。在巡航段採用慣導系統導航,用無線電高度表控制巡航高度,末段用主/被動雷達導引頭制導,導引頭開機后先是被動狀態工作,這樣有很好的隱蔽性,如導引頭未收到目標信號再轉為主動狀態工作。在電子干擾下,導引頭將自動尋向干擾源。該導彈使用半穿甲爆破戰鬥部,質量為320千克,內裝新型高能晶體炸藥,引信能延時引爆。設計者說,1-2枚導彈可使1艘巡洋艦失去戰鬥力,而1-5枚可擊沉1艘5萬噸級的商船。彈頭還可更具需要更換為溫壓彈頭或者爆炸當量為15萬噸TNT的核彈頭……
SS-N-19:SS-N-19導彈是一種使用衝壓式噴氣發動機的超音速導彈,它的彈體呈圓柱形狀,但是彈身的中段卻微小地向外鼓起。導彈的前進氣道呈圓形狀,彈體後部有2個小的尾翼和2個十字形尾翼,導彈可以攻擊500千米以外的目標。SS-N-19導彈是偵察與攻擊系統的組成部分,這種系統還同情報以及通過獲取目標數據的不同武器和裝置(例如,艦載探測裝置、偵察機、直升機、陸基與天基探測裝置)結合在一起。獲得的信息可幫助SS-N-19導彈鎖定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規劃任務,並將有關目標的方向和距離等數據提供給導彈的慣性導航系統。
SS-N-19導彈是採用齊射方式發射,助推器拋掉后,衝壓式噴氣發動機就接著工作,它能使導彈的飛行速度達到5.8馬赫。領先飛行的導彈要先向上攀升以便截獲目標的有關數據,通過通信鏈路傳輸數據,然後再對選定的目標進行齊射。攻擊時,計算機上的邏輯部分能準確地確定護衛艦、航母戰鬥群或兩棲登陸艦的編隊形式。SS-N-19的彈頭也可更換為溫壓彈頭或者核彈頭……
尾部除了魚雷發射管之外還設置有布置水雷用的滑軌和發射口,除了布置各種常規水雷之外還可散布深水炸彈以及最新開發的小型膠囊電磁干擾彈(用以破壞敵軍潛艇的電磁推進系統)。
為了執行防空任務,Garfish配備了由KRUPP公司最新研製的可收放的6座雙聯裝Flak36型3管88MM激光速射炮!這使得該型潛艇浮出水面后的防空火力空前強大!每門Flak36射速大致在460~980發/分鐘可調,搜索跟蹤雷達工作於Ku波段,並採用「閉環多點技術」(closed-loopspottingtechnology),「閉環多點技術」是雷達技術的突破,它使Flak36既能跟蹤來襲的目標,也能跟蹤發射的炮彈,從而更有效的殺傷來襲目標。除了執行防空任務之外,亦可和驅逐艦等大型水面艦艇進行對射!
Flak36:
炮管數3管
口徑88MM
戰鬥全重5.5噸
俯仰角-3~85°
方向角:360°
射速:460~980發/分鐘可調
Garfish潛艇裝備了齊全而先進的聲納設備,該級潛艇裝備了目前最先進的N/BSY-2型綜合作戰系統,從而使其戰鬥性能超過以往任何一種攻擊型潛艇。另外,還裝備了由AN/11QQ-SD型主動被動綜合聲納T13-16被動施曳基陣聲納和T13-23型基陣拖曳聲納,包括DBQS—21DG被動測距、截收聲納,由舷側陣和拖曳陣組成的DBQS.90FTC低頻聲納探測系統,以及FMS52型高頻主動探雷、避雷聲納系統等組成的聲納系統,因此,其水下探測距離成倍的增加。
考慮到水面作戰的問題,還特意在艇身上方設置了大量光電觀瞄設備。艦上雷達包括諾SCHENCK公司的AN/SPS-67海面監視雷達,Signaal公司的**ART-L遠程對空,對海警戒雷達和目標指示雷達,主要為SS-N-19和SS-N-22提供製導,最顯眼的當然是APAR主動相控陣雷達了,APAR是工作在X波段的多功能雷達,能完成目標搜索,跟蹤並為Flak36提供指向。該艦還裝備了Signaal公司的SiriusIRST遠距離紅外預警和跟蹤感測器。Garfish的電子對抗設備包括SIEMENS公司的FL1800SII電子對抗系統和六座Super-Burke假目標發射器,可以發射紅外干擾彈和箔條幹擾彈,並且可施放電子干擾煙霧。電子支援設備是SIEMENS宇航公司的Maigret通信電子支援系統。上述設備基本為內置結構,在Garfish浮出水面后即可工作。
MS搭載量只有兩架,可任意選擇水中用MS或者航空用MS,現役的水下/航空機種均可搭載。
戰術配置:
通常是3~5艘Garfish護衛一艘Pitzgrove級,用自身強大的火力和各種水中/航空MS一起組成對海/對空防線,以保證Pitzgrove級可以不斷地接收/投放MS攻擊波。亦即承擔護衛艦的職責。在Pitzgrove級收回MS的空隙間還可發射遠程導彈,運用強大的飽和攻擊來打擊敵水面艦隊或者壓制岸上目標。
但承擔破交戰時,Garfish則普遍採取「狼群戰術」——將潛艇部隊組成一個寬闊的凹面,讓敵方的船隊進入。最先發現敵船的潛艇一邊與敵保持接觸一邊後撤,並把敵船的位置通知指揮部,指揮部將命令陣內各艇從敵方船隊的翼側和後面象收口袋一樣向敵船靠近,待夜幕降臨之時,集中起來的潛艇會象「狼群」一樣向目標發起攻擊,使敵護航兵力顧此失彼,從而給運輸船隊以毀滅性打擊,這就是著名的「狼群」戰術。
通常每群由10艘左右的潛艇組成,艇間保持10-20海里的間隔,部署在垂直於敵方護航運輸隊必經海域。首先發現護航運輸隊的潛艇或者Pitzgrove級配屬的預警型DINN,立即向岸上指揮所/Pitzgrove級報告目標的位置、航向、航速和編成,同時緊隨跟蹤並連續報告。岸上指揮所/Pitzgrove級指揮引導艇群駛至目標航線前方某一海區集結,並佔領攻擊陣位,利用夜間與水中用MS從水下同時進行魚雷和導彈的飽和攻擊。然後,潛艇即潛入水下,避開護航艦艇的反擊;同時重裝魚雷利用高航速再次趕到目標航線前方,佔領下一個攻擊戰位,利用夜間再次攻擊。
從北風呼嘯的北極圈到溫暖的加勒比海,從巴達維亞到南美洲的岸邊,狼群到處肆虐,幾乎切斷了歐洲大陸和新大陸之間的聯繫!在這場慘烈的破交戰中,Garfish的戰果是如此的輝煌,以至於一位名叫約肯•摩爾的艇長發給潛艇部隊司令卡爾•鄧尼茨(KarlDonitz)報告戰果的電文竟是一首這樣的打油詩:新月之夜月沉沉,又一艘聯合油輪被擊沉。悲哀的科普蘭總統在計算,啊!光是摩爾艇長就擊沉了5萬5千噸!
E-4Siren
由於本機並未獲得ZAFT國防部授予的正式編號,因此只有E-4(E-Series第4號設計方案)這個設計編號而已。
出處:Siren(塞壬)希臘神話中女人面孔鳥身的海妖,擁有美麗的歌喉,常用歌聲誘惑過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觸礁沉沒。她們是河神埃克羅厄斯的女兒(包括Teles、Raidne、Molpe、Thelxiope、Parthenope、Lecosia、Ligia和Aglaophonus),是從他的血液中誕生的。因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而被繆斯拔去翅膀,令她們無法飛翔,繆斯用塞壬美麗的翅膀為自己編扎了一頂王冠,作為勝利的標誌。失去翅膀后的塞壬只好在海岸線附近游弋,有時會變幻為美人魚,用自己的音樂天賦吸引過往的水手。她們居住的小島就在墨西拿海峽附近,另一位海妖斯庫拉(見Scylla)和卡律布狄斯也在那裡,因此那一帶堆滿了受害者的白骨。英雄奧德修斯率領船隊經過墨西拿海峽的時候,事先已經得知塞壬的致命的誘惑,於是命令水手用蠟封住各自的耳朵,並將自己綁在船的桅杆上,方才安然渡過。阿波羅之子、善彈豎琴的俄耳甫斯也曾順利地通過塞壬居住的地方,他用自己的豎琴聲壓倒了塞壬的歌聲。在其它一些希臘人的傳說中,塞壬是珀爾塞福涅(得墨忒耳和宙斯的女兒)的同伴,珀爾塞福涅被冥神哈得斯劫持娶作冥后,后被其母所救,從此每年在人間過六個月,在地獄過六個月。塞壬由於未能阻止冥神哈得斯而被罰為亡魂的護送者。
技術概貌:
Siren是以AMF-101DINN為基礎改良而來的。最初,第七計劃科的技術員們只是想製造一款擁有壓倒性優勢的大氣圈內航空用MS,但由於和羽為E-Series制定的高度通用化指標存在距離,且成本較高因而被放棄了,不過似乎是某種特殊需要,Siren還是完成了一架樣機,並且投送至卡潘塔利亞基地,但具體的後續運輸、使用紀錄以及配屬在國防部的檔案里完全是一片空白……
至頭頂高18.93M
重量:45.23噸
內部環境:標準式駕駛艙
翼展:34.07M(比基本型DINN長5M左右)
動力源:為了協調本機配置的特別武備,Siren搭載了尚處於試驗狀態的核融合電池。從而使得輸出功率和作戰時間都得到了延長。
動力裝置:換裝了新型的FJ200推力矢量發動機,速度和機動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武器裝備:MMI-M636K型光束突擊步槍*2,翼部次音波武器「Hellsing」;
次音波武器「Hellsing」可說是Siren的最大特徵,同時也是它的撒手鐧。
次音波武器,是一種能發射20赫以下低頻聲波即次聲波的大功率武器裝置。在空中,它能以每小時1200km的速度傳播,在水中能以每小時6000km的速度傳播,傳播介質對低頻率的聲波吸收較小,故次聲波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一般的可聞聲波,一堵牆即可將其擋住,而實驗表明,次聲波能穿透幾十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它雖然難聞其聲,卻能與人體生理系統產生共振而使人喪失功能。目前研製的次聲波武器分神經型和內臟器官型兩種,前者能使人神經錯亂,癲狂不止;後者能使人周身劇烈不適,進而失去戰鬥力。
Siren所使用的「Hellsing」基本為神經型次音波武器,可擾亂對手所有的感覺系統,出現幻視、幻聽等癥狀。敵駕駛員在受到該武器攻擊後會彷彿聽到了Siren的歌聲一般朝著死亡而行……
次聲波武器雖是強大、厲害的武器,但卻存在著固有的缺陷。首先,次聲波不易聚焦成束,且在空曠的環境中難以產生高強次聲波;其次,次聲波很長,因而定向困難;再次,它的聚焦尺寸太大,一般很難實現。
所幸,第七計劃科在給Siren裝置了Orihalcon之後基本解決了上述問題,藉由Orihalcon的超高計算速度,可根據環境、濕度、風速、戰鬥位置等等外界因素對「Hellsing」的發射作出即時調整,改良成可調整結構后,亦可通過調整聲音波段之後作為內臟器官型使用(當次聲波頻率和人體內臟器官的固有頻率(4-18Hz)相近時,會引起人的五臟六腑產生強烈共振。輕者肌肉痙攣,全身顫抖,呼吸困難;重者血管破裂,內臟損傷,甚至迅速死亡。),不論是哪種型號作用距離也都達到了直徑35KM。另外為了駕駛員的安全,在駕駛艙附近全部敷設了吸音橡膠。
E-7Charybdis
出於和Siren同樣的理由,本因被放棄的Charybdis在完成了一架樣機之後的記錄也是一片空白。只知道它曾經被製造出來過……由於本機並未獲得ZAFT國防部授予的正式編號,因此只有E-7(E-Series第7號設計方案)這個設計編號而已。
出處:卡律布狄斯(Χαρυβδις,Kharybdis/Charybdis,「吞咽」):漩渦怪,海王波塞冬(Poseidon)與大地女神該亞(Gaea)之女。卡律布狄斯因偷宰了大英雄赫剌克勒斯(Heracles)的牛羊,被大神宙斯(Zeus)扔進墨西拿海峽(Messina)。她被禁於義大利半島(Italia)南端,積憤難平,每日三次吞吐海水,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將經過的船隻吞噬。
技術概貌:
Charybdis是以UMF-5ZnO為基礎改進而來的,由於存在和Siren同樣的設計理念偏差問題,因此並未被提上生產日程。不過因為某種特殊需求,Charybdis的設計圖也從技術儲備庫里被提了出來,並且完成了一架樣機。
至頭頂高:21.37M
重量:77.52噸
內部環境:標準式駕駛艙,為了與Siren協同作戰,在駕駛艙附近敷設了吸音橡膠。
動力源:為了協調本機配置的特別武備,Charybdis搭載了尚處於試驗狀態的核融合電池。從而使得輸出功率和作戰時間都得到了延長。
動力裝置:換裝了新開發的DA80水下推進裝置,速度、機動性均獲得大幅度提升。
武器裝備:掌部聲子炮*2,機械格鬥爪*2,533MM導彈發射器*8,背部「Asphyxia」綜合背包*1
「Asphyxia」綜合背包是本機的最大特徵,同時也是Charybdis的撒手鐧。
Asphyxia的組成部分為中央連接/處理部和8條直徑0.75M,最大可延展至60米長的機械觸手。其中4條機械觸手末端安裝了光束軍刀以及MA-88R光束突擊炮,另4條則安裝了「輻射波動」這一武器。這是以高周波進行短周期照射,「從內部」破壞敵人的武器。破壞力之強,也令研究人員感到驚訝。
E-12Scylla
本機是在ZGMF-X58EGriffon之後被提出的設計,和其它E-Series的兄弟姐妹們不同,這架機體是利用了從特殊渠道獲得的奧布軍制式MS——MVF-M11C村雨改進而成的。設計初衷是製造一款針對潛在敵對國家的奧布、通過偽裝欺騙措施進而偷襲的MS。和奧布的親戚相比,帶有E-Series血統的Scylla的性能是遠遠凌駕於它的那些堂兄弟的。因為這架機體正是以企圖在散布NeutronJammer的狀態下,只能進行目視戰鬥的宇宙中,讓人誤認為它是奧布軍量產制式MS——MVF-M11C村雨。顯而易見,投入這種機體的目的就是主要以外型欺騙敵人,而在接近奧布或聯合軍艦隊后,則進行敵後破壞等工作為目的。由於它的特殊性質,除了Scylla這個稱號之外,還獲得了Gefangener的綽號。這個欺騙敵我的魔彈射手和Siren、Charybdis一樣,運用於某個特殊目的的Scylla並未獲得ZAFT國防部授予的正式編號,因此只有E-12(E-Series第12號設計方案)這個設計編號而已。
出處:希臘神話中吞吃水手的女海妖,有六個頭十二隻手,腰間纏繞著一條由許多惡狗圍成的腰環,守護著墨西拿海峽的一側。斯庫拉原先是個美麗的山林女神(見Nymph),女巫喀耳刻(曾將奧德修斯的手下變成豬的女巫)嫉妒她的美貌,於是乘斯庫拉洗澡的時候把可怕的魔蛇放入海水之中,使之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現實中的斯庫拉是位於墨西拿海峽(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島之間的海峽)一側的一塊危險的巨岩,它的對面是著名的卡律布狄斯大漩渦,希臘神話中關於斯庫拉、卡律布狄斯和塞壬的傳說很可能就是得靈感於墨西拿海峽的礁石、激流與漩渦。另外,在英語的習慣用語中有「BetweenScyllaAndCharybdis」的說法,前有斯庫拉巨岩,後有卡律布狄斯漩渦,翻譯過來就是「進退兩難」的意思。
技術概貌:
由於是將奧布軍的MVF-M11C村雨ZAFT化,因此針對原型機設計中的一些和ZAFT裝備體制存在抵觸的部件全部改良。但畢竟這是無法擺上檯面的機體,無論從生產體制、國際道義、戰爭準則還是ZAFT的內部情緒考慮,這架機體都沒有提出相關的生產計劃。完成樣機一架之後的記錄就是一片空白,只是在戰後發現了第七計劃科資料庫裡面一些戳滿了「極密」、「不許可」圖章的奧布軍MVF-M11C村雨的詳盡數據以及一架不知名機體的測試數據……
全高:17.82M
重量:56.88噸
內部環境:由於本機體搭載的特殊武備,Scylla並未使用傳統駕駛艙環境,而是採用了經過Griffon使用過後獲得良好評價的半球形的環形屏幕,和過去的標準式駕駛艙相比,由於一些次要的顯示裝置被屏幕化了,其它各種儀錶呈環形排列,駕駛員的視野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操作環境也更為舒適。為了與Siren協同作戰,在駕駛艙附近敷設了吸音橡膠。
動力源:為了協調本機配置的特別武備,Scylla搭載了尚處於試驗狀態的核融合電池。從而使得輸出功率和作戰時間都得到了延長。
動力裝置:換裝了新型的FJ220推力矢量發動機,速度和機動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遠遠凌駕於量產性村雨之上。
武器裝備:頭部Flak30型20MM自動近程防禦機關炮*2,背部Flak30型20MM自動近程防禦機關炮*1;背部MA-88R光束突擊炮*1;腰部R-77M「Adder」空空導彈,MA-M941『Vajra『光束軍刀*2,M1500型高能長距離光束加農炮,專用盾牌,以及本機的最大撒手鐧、安裝於背部的特殊改良SuperDraggonSystem——Pandora『sBox。
Pandora『sBox:
出處:潘多拉意思為「被賦予一切天賦的」。提坦神普洛米修斯從天上盜火種送給人類,人類學會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惱火,為了抵消火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好處,宙斯決定要讓災難也降臨人間。宙斯(Zeus)首先命令火與工匠神赫准斯托斯(Hephaestus),使用水土合成攪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個可愛的女性;再命令愛與美女神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淋上令男人瘋狂的激素;智慧戰爭女神雅典娜(Athena)教她織布,製造出各顏各色的美麗衣織和靈喬智慧,使女人看來更加鮮艷迷人;神使赫爾墨斯(Hermes)傳授她語言的天賦。眾神賜予她所有的天賦后一個完完全全的女人終於完成了。眾神替她穿戴衣服,頭戴兔帽、項配珠練、嬌美如新娘。漢密斯出主意說:「叫這個女人潘朵拉(Pandora)吧,是諸神送給人類的禮物。」眾神都贊同他的建議。古希臘語中,潘是所有的意思,朵拉則是禮物。「潘多拉」即為「被授予一切優點的人」。宙斯於是命令赫爾墨斯把她帶給普洛米修斯(Prometheus)的弟弟埃庇米修斯(Epmetheus)成為他的妻子。埃庇米修斯完全不同於普洛米修斯,生性愚蠢,普洛米修斯勸告他說:「如果宙斯送你任何東西絕不能接受。」但是埃庇米修斯原本就愚笨,加上潘朵拉的誘惑,立即著迷於美色,忘掉普洛米修斯的交代,快快樂樂地接受了宙斯的贈禮。
潘多拉於是和埃庇米修斯生活在一起。不久后,普洛米修斯帶給埃庇米修斯一個大箱子,並叮囑一定不能打開,但潘朵拉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女人,她想:「普通的一個箱子何必藏得這麼隱密?而且又蓋得這麼繁,到底為什麼呢?」趁耶比米修斯外出時,潘朵拉敲開了箱子。結果裡面並沒有潘朵拉所期待的東西,而是無數的災禍蟲害。在潘朵拉打開箱子以前,人類沒有任何災禍,生活寧靜,那是因為所有的病毒惡疾都被關在箱中,人類才能免受折磨。由於潘朵拉的好奇和無知,災禍們快樂地逃出來,從那時起,災禍們日日夜夜、處處為害人類,使人類受苦。慌亂中,潘朵拉及時地蓋住大箱子,結果裡面只留下了希望。因此,即使人類不斷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是心中總是留有可貴的希望,才能自我激勵。在死亡以前,希望永遠存在,人生也絕對充滿了美好的希望。后即以「潘多拉魔盒」喻會帶來不幸的禮物;災難的淵藪。
技術特性:
和過去單純追求火力密度的SuperDraggonSystem不同,Pandora『sBox所搭載的8枚球型遠程攻防系統本身並未搭載任何主動攻擊武器,而是採用了源自聯合軍上次大戰中GAT-X252Forbidden的Energydeflectionarmor技術,在光線的彈道上散布MirageColloid令Scylla所使用的M1500型高能長距離光束加農炮等光束武器的彈道隨意扭曲,往往從各種刁鑽、意想不到的角度攻擊對手,令敵方防不勝防。同時還可將對方射來的光束偏移彈道進行防禦,甚至分段扭曲反射回去!
原本在大氣圈內的重力環境下,DraggonSystem如果不設計成ZGMF-X24SChaos的EQFU-5X機動兵裝莢那樣可安裝大功率推進裝置的粗大身軀,根本就無法使用,但在羽•飛鳥科長親自提供的新技術和新近發現的能源結晶體——Tunguska礦石的支持下,實現了小型DraggonSystem在大氣圈內實用的可能!
根據相關資料的解密,Tunguska礦可能是火星至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漂浮著的碎石,在第七計劃科科長羽•飛鳥之前從未有人發現或者接觸過這種高能源晶體,他是如何知曉Tunguska礦的存在以及用途的,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謎……
T礦在負荷一定的電壓之後,會產生氣化,這是它的特質。令人驚訝的是構成該氣體的原子,其電磁旋轉極性與存在於地球上的所有原子恰好相反。這種氣體就是「負質量」——也就是說,它擁有「反重力性」的特質。
Pandora『sBox的每一枚球型遠程攻防系統都安置有精鍊后的T礦,在使用過程中,這些球型遠程攻防系統等同於在微重力環境下使用!
Tunguska礦的運用似乎遠不止如此而已,除了上述的用途之外,似乎還被開發成了戰術武器以及一些隱秘兵器的重要構成……第七計劃科一貫在兵器開發研究上的獨特思路即是如此,撇開那些產品背後黑暗的設計理念不談,單就技術實力而言,在貫穿整個CE73年爆發的戰爭期間,無疑第七計劃科是佔據著最高點的。
PS:做機械設定的時間拖了有點長……一來是工作的關係,二是Freedom的實力大家都清楚,如果不製造這幾個實力強大的傢伙出來,還真達不到什麼好的效果。所以對於接下來的基拉和REDCAP的MS戰大可期待。另外這幾個傢伙遠不是E-Series裡面最強的,真正恐怖強大的機體還在後面呢(笑),請各位屆時欣賞吧。另外,特別附贈《Azuntie》一首作為本書的片尾曲,輕快的旋律應該足以令諸位放鬆一下。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