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使用的兵器
日本軍隊使用的兵器
6.5毫米友坂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口徑6.5毫米,初速760米/秒,表尺射程2400米,系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產,於侵華戰爭中大量使用。其特點是槍機上有一個放塵蓋,隨槍機前後進退,防止塵沙進入,所以又被稱為「三八大蓋」。
這種槍在日本侵華前曾經向中國出口過!中國的遼寧、太原等兵工廠也曾經先後仿製過,但因為威力不足而不受歡迎。由於中**隊對德國的7.9毫米毛瑟槍情有獨種,所以三八式步槍在中**隊中很快就讓位於「毛瑟槍」。
三八式步槍因為其瞄準基線比較長,所以射擊精度比較好,加之日軍訓練嚴格,射擊準確,對中**隊造成不少傷亡。但是三八式步槍口徑小,殺傷力小,所以在作戰中只要不是被命中要,一旦受傷比較容易醫治。反之,日本士兵若被7.9毫米的毛瑟槍擊中,非死即重傷,而且不容易醫治。日本民族歷來善於向對手學習,所以在發現三八式步槍的缺陷后,立刻參照7.9毫米設計出7.7毫米九九式步槍(日本神武紀元2599年即1939年)。
九九式步槍
工作方式:手動槍機
口徑:.352英寸(9mm)
簡介:該步槍中較短的一型於二次大戰前為日本軍方所採用,而標準型則較前者長152mm.注意槍身前段下方的鐵線式的單腳架,其實用價值令人懷疑。本來設計比三八式有改進,但因為戰爭後期日本資源匱乏,許多部件不得不使用替代品而使效能大為降低。
四四年式騎槍
運作方式:手動槍機,4條右旋膛線
尺寸:長868mm,槍管長487mm
口徑:6.5mm
重量:3.3公斤
彈夾:5發
簡介:該卡賓槍為步槍的縮短版,基本設計完全一樣,槍口初速:732m/s,瞄準具2000m表尺。服役自1905年至二次世界大戰。槍機上方有一塊防塵蓋。
6.5毫米十一式及九一式輕機槍
九.一八事變時,日軍使用的主要是6.5毫米十一式及九一式輕機槍。前者生產於日本大正十一年(1922年)後者生產於日本神武紀元2591年(即1931年)。兩槍口徑同為6.5毫米,外形、結構也相似。該槍外形怪異,槍托偏向右側,所以被俗稱為「歪把子」。該槍供彈機構也很特別,採用漏斗式供彈方式。由於該槍口徑小,威力不大,加之故障較多,甚至未經專門訓練的士兵竟然難以連發射擊,所以聲譽不佳。
6.5毫米十一式及九一式輕機槍的表尺射程均為1500米,理論射速為500發/分。但是在實在中由於射手裝彈方法繁瑣,所以實際射速很難達到150發/分。
1922年(大正11年)研製,彈藥可與38式步槍通用。射程較遠,精度較高,但易出故障,裝彈較費力。因其槍托弧形折向一邊故稱「歪把子」機槍。理論上只要有副射手不斷向彈斗中裝填5發的彈夾,就可以象重機槍一樣持續發射,但實戰中故障太多,而且存在槍管過熱的問題。
日軍又參照中**隊的捷克式輕機槍,研製了口徑7.7毫米的九九式輕機槍。外觀與ZB26非常相似,實際上卻是在十一年式的基礎上改進的。
6.5毫米三年式及7.7毫米九二式重機槍:
實際上這兩種重機槍的老祖宗是法國的「哈其開斯」。在日俄戰爭中,日軍使用「哈其開斯」重機槍與俄制的「馬克沁」重機槍展開重機槍大戰,雙方屍橫遍野、傷亡慘重。之後日本將「哈其開斯」的8毫米口徑該為6.5毫米,重新設計改進,定型為三年式(日本大正三年即1914年)重機槍並裝備部隊。后在實戰中,發現6.5毫米口徑太小,威力不足。在與「馬克沁」重機槍對戰遠射時很難佔上風。所以日軍又將口徑增大至7.7毫米,定型為九二式(日本神武紀元2592年即1932年)重機槍。該槍初速732米/秒,表尺射程2700米,射速每分鐘500發/分,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其外型特點是槍管外有很大且密集的散熱片。此外該槍供彈方式採用30發彈板。由於容彈量少,使用遠不及「馬克沁」重機槍250發彈帶方便,其實際射速也只有200發/分。加之該槍全重54.4千克,射手負擔比較重。
日軍的南部十四式手槍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8mm
重量:0.91公斤
彈夾:8發
簡介:日本南部14式手槍是原南部式手槍的改進型,由名古屋兵工廠製造,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二戰期間裝備於將校級軍官,該槍俗稱「王八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