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217
哈哈這些,都太老套,都不是治本的方案。
此時,一個人提出了一句話,「導演喬伊不是一直強調,她拍攝的是獨立電影,她也只想做優秀的獨立電影嗎?那我們不如從獨立電影入手,繼續刺激票房。」
經理問道:「具體怎麼說?」
「獨立電影是一個很籠統的稱呼,它的觀眾又可以繼續細分,比如cult獨立片、geek獨立片,而《朱諾》這種既不cult、又不geek的文藝電影,很難找到固定的受眾群體,所以,我們不如就……」
他長篇大論地說了一大通,最後卻換來了發行經理非常滿意地點頭。
他宣布整個部門的人,連夜按照這個方案去施行。
明天就是《朱諾》上映的第四周了,能不能繼續搞個大新聞出來,就看他們的了。
第二天黎明,第四周開始了。
一個話題在各大媒體、網路忽然出現,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沒人知道這是不是翠鳥影業故意的宣傳陰謀。
人們只知道#重現低成本獨立電影的尊嚴#這個話題一夜之間被炒得很熱,在各大網路媒體、紙媒、電影社區等地方,而話題的主角就是《朱諾》。
許多業內人士強調《朱諾》擁有低成本獨立電影該有的尊嚴——低廉的成本無法掩蓋其內在的力量。
而現在很多獨立電影早已拋卻了這樣的尊嚴,為了迎合商業電影觀眾群體而放棄了內在的價值和力量。
在這樣的說辭下,不知不覺,一股為獨立電影正名的風潮開始出現。
好萊塢各大公關公司都不得不讚歎,翠鳥影業看來也有營銷強人,竟然想出了用這種方式帶動觀眾的熱情,至少可以帶動獨立電影愛好者的熱情。
不過想出這麼個噱頭也是翠鳥迫不得已,《朱諾》這麼一部,一點也不cult,也不geek的電影,想要找到固定的觀影群體實在太難,還不如打獨立電影的旗號來得直接。
所以,在《朱諾》為獨立電影正名這樣的旗號打出來后。
如果你在電影院工作,或者你在各大媒體、電影公司工作,你會明顯的感覺到,《朱諾》的熱度更本沒有銳減!甚至沒有遞減!而是,持續發熱!
這股獨立電影的旋風沒有再以往任何一部獨立電影的身上颳起過,卻神一般地眷顧了《朱諾》。
1000萬、2000萬、3000萬,票房數字不斷被刷新。
好萊塢所有的電影公司都驚掉了下巴!
這部《朱諾》是要逆天嗎?
第四周,它又創造了3000萬以上的票房!
上映四周,累積票房成績已經高達9000萬,單館票房高達9000美元。
9000萬,勢必會破億,這隻能用奇迹來形容了。
爛番茄、IMDB的留言短短几秒鐘就會被刷的找不到北,大量影評、留言湧入,一秒幾十條的速度在刷新。
「基本沒怎麼看過獨立電影,以往只看商業片,這次因為聽說是一部很不錯的獨立電影才去看的,確實很不錯,獨立電影在思想性上是大部分商業片比不上的。」
「一部Loser電影,隨處可見的獨立性,聽說編劇、導演是同一個人,確實不容易。」
「教科書一般的獨立電影,完成度非常高,獨立電影就是要這麼拍。」
「獨立電影的春天也許要來了。」
翠鳥影業用700萬買下了這部看起來如此低調不起眼的電影,本來只想小賺一筆就走,沒想到,它可能會創造一個1億的奇迹。
第五周、第六周,《朱諾》上映的最後兩周,票房火力雖然直線下降了不少,這也是每部電影的必然趨勢,《朱諾》已經夠逆天從第二周一直撐到第四周一直在井噴,一般其他電影三周以後就開始直線下降了。
但是,第五第六兩周所創造的票房也超過了1000萬。
也就是,《朱諾》已經徹底達成了票房1億的奇迹。
從上映到下映整整六周,它獲得了1億2800萬的票房成就,後續翠鳥影業還會讓它在海外上映發行。
從北美1億2800萬的票房和逆天的口碑來說,在海外上映后,全球票房那麼突破2億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好萊塢沸騰了!
多少年沒有出現這樣一部現象級的作品了,還是一部獨立電影!
安妮瓊斯這個名字瞬間在好萊塢家喻戶曉了起來,人們稱她為獨立電影未來的新銳!
《綜藝》又一次花了整整一個橫版加一個豎版來重新報道了《朱諾》。
「《朱諾》——一部現象級的獨立電影。」
「這是最好的時代,媒體和口碑的力量,能夠讓300萬成本的電影和上億成本的電影齊頭並進,《朱諾》和《加勒比海盜》絕對會成為本年度最黑的兩匹馬!」
翠鳥影業也笑不動了,老總親自給喬伊發了一個300萬的分紅紅包。畢竟他也不好意思,《朱諾》賺了那麼多錢,但是因為是700萬買斷的,所以這些錢和喬伊一分錢關係都沒。
喬伊當然知道自己虧大了,但是這就是人吃人的好萊塢,在自己沒任何資歷的時候,她的價值本就是被各種資本主義蠶食的。
雖然一分錢沒賺到,但是喬伊還是很高興,這幾日她可謂是春風滿面,畢竟她的價值被認可了,她的努力沒有白費。
蕾妮卻很不爽,她已經念念叨叨一整日了。
蕾妮氣憤地砸了幾拳玻璃桌,「氣死人了,早知道當初就該簽個分成協議什麼的,而不是賣斷,現在我們一分錢好處都沒,《朱諾》卻成了好萊塢的香餑餑。」
喬伊卻很想得開,她每時每刻將喜悅的笑容掛在嘴上,絲毫不像是一個損失了幾千萬的人,「蕾妮,這沒什麼,《朱諾》能獲得成功已經是我最高興的事了,畢竟我這種資歷和黑歷史一大堆的人,哪個電影公司會和我分成?」
在好萊塢,能和電影公司分成的導演只有詹姆斯卡梅隆、斯皮爾伯格這樣級別的超大大導演。
一般的大導演,比如克里斯托弗-諾蘭,大衛芬奇,昆丁塔倫蒂諾、邁克爾曼這種的,也只能拿個幾千萬的片酬而已。
更普通的導演,好點的,拿個300萬-500萬的,差一點的也就拿個50萬、100萬的,畢竟優秀的導演在好萊塢千千萬,電影公司為什麼一定要找你。
除非你混到卡梅隆那個級別,或者至少也是克里斯托弗-諾蘭這種級別,電影商才會求著你拍。不然可以替代你的太多了。
蕾妮似乎還是很不滿意,她嘟囔著嘴,「你說我們下次是不是有資格和電影公司提分成了?」
喬伊將手反扣在脖子後面,斜眼睨著蕾妮,「想得美。除非有《泰坦尼克號》這種作品,否則再拍一百部都沒用。」
喬伊起身,打開窗戶看著夜空,深深吸了口氣,「其實,我並不關注能有多少片酬,我只希望我的作品能夠永遠被人們記住,至少。」
她看著漆黑的夜空那些星子,彷彿幾千幾萬年永不墜落,她猛然說道:「至少,我要像那些星星一樣,永遠燃燒在這片土地的上空,永不墜落!」
是的。
她的人生開始逆轉了,夢想中的好萊塢絕不再是夢想。
GO!GO!喬伊!
在好萊塢的夜空發光發熱!
GO!GO!喬伊!
朝著好萊塢的頂端,直上雲宵衝天而去!
此時,一眾劇組人員正在攝影棚那兒進行某一幕場景的拍攝。
朱諾的奶奶為了準備自己葬禮上的白絲帶,在聖誕夜的前一天執意去雜貨店買,卻走失在雪夜中,最終被警局找到。
朱諾和母親趕過去接她。
警察拿著記錄筆看著兩個看起來完全不像母女的人,「你們和那位老太太是什麼關係?」
朱諾習慣性地開口:「她……」她習慣將自己和母親分開來介紹,並且從不言明自己和女兒是母女,讓別人自己去明白。
可是才一瞬間,她忽然住嘴了,在經歷了一系列事情之後,她似乎猛然間懂得了親情的意義,她挪動了幾下嘴角,停頓在那兒。
一邊的喬伊斯詫異地看向女兒,心有靈犀的母女似乎知道下一瞬間會發生什麼,喬伊斯的眼睛期盼地看著朱諾。
而後,朱諾乾脆而帥氣地說道:「我們是那位老太太的家人。」
這似乎是一種母女間冰釋前嫌的信號。
在場的每個工作人員似乎都被兩位的演技打動和代入了,竟然臉色都露出了大喘一口氣的欣喜。
喬伊自然也很滿意兩人的演出,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神情就能看出,她沒有找錯演員。
無論是《陽光小美女》、還是《薩維奇一家》或者是《杯酒人生》,除了將「喪家犬式的失敗者文藝喜劇」風格展現得很別緻之外,還有就是和主角精湛的演技分不開。
她相信她的《朱諾》也一樣會在眾多小成本獨立電影中大放異彩,甚至擁有不輸給商業電影的力量。
在跑完這個點的拍攝后,就是跑下個點,下個點拍完,整個拍攝任務也就完成了。
而現在喬伊開始頭疼另一件事了,也就是後期剪輯的事。
之前《哈佛人生》的那個剪輯師現在在喬伊看來簡直是太糟糕了。
在好萊塢的電影體系里,剪輯師和導演是同樣重要的存在,拍攝的時候看導演功力,後期就是看剪輯師的功力了。
拍攝的時候,大家還能夠按照導演的分鏡圖去儘力按照導演腦內的構想拍攝,而剪輯師是不參與拍攝的,後期拿到素材的剪輯師,很少會有參考導演的分鏡圖的,基本都是按照剪輯師自己的理解,去剪輯成他所認為的「觀眾會理解的故事順序」樣子。
這是因為導演所拍攝的素材是一段一段的,並不是連貫的,所以剪輯師可以隨意按照自己的理解的順序而不是按照劇本的順序去剪輯故事。
特別是在膠片電影已經被放棄的今天,數字拍攝技術讓素材拍攝更加方便,在膠片電影時代,剪輯師基本就是按照劇本素材的順序去一刀一刀用剪刀規規矩矩地剪,數字拍攝的顛倒性讓剪輯師有了更多可以發揮的餘地,可以不按照線性剪輯而是非線性剪輯去剪輯電影,就是可以把故事倒著剪、順著剪、插著剪等。
所以,好萊塢很多電影都有2個版本,一個是剪輯師的最終完成版,一個是導演的剪輯版本,這兩個版本有時候會是完全不同的兩部電影。
最有名的就是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拍攝的《天國王朝》,電影一上映,這部砸了重金的電影口碑就爛得一塌糊塗,可是當人們看了事後流出的導演剪輯版后,發現這部電影其實很不錯。
這是因為在好萊塢,就算是雷德利-斯科特這樣的大導演,都沒有剪輯權。剪輯權是每一位好萊塢導演都在據理力爭的東西,但是除了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種超級導演,其他導演都沒有剪輯資格。
或者你像另一位大導演昆丁-塔倫蒂諾那樣有個性,直接威脅華納,要是敢在他電影上剪任何一刀,他就寧可不發行《落水狗》!
不過像喬伊這樣的獨立電影,基本不用擔心被電影公司強行把電影拖去剪輯不讓她插手的情況。
但是她還是要找一個和自己「琴瑟和鳴」的剪輯師。
所謂的「琴瑟和鳴」,喬伊的理解是導演與剪輯默契相當,完全知道對方腦袋裡在想什麼,可以和諧互補,互相發揮作用。
如果你在看某部電影時甚至忘了去評判這部電影,只是被故事所吸引,那麼你應該遇到了琴瑟和鳴的組合。
遇不到了「琴瑟和鳴」,找一個「夫唱婦隨」的也行。
這一類就是剪輯師技術很硬,導演技術也很硬,而剪輯師即使想法和導演不是完全一致,也能高度完成導演的想法。我們能從畫面上看到一個非常強勢的導演——大部分場景和情節都能看出前期設計的痕迹,而剪輯把他的意圖還原得很好。
你在電影院看這類電影也會很嗨,只是少了點代入感,這是因為導演和剪輯師雖然把電影的完成度堆得很高,但是少了點靈魂的碰撞。不過也很不錯了。
喬伊最怕的就是第三種「半路夫妻」的類型,那就是剪輯師很強勢,完全不管導演的想法去剪輯。如果再碰到一個不強勢的導演,接受了剪輯師的建議,對前期的錯漏查遺補缺,甚至重新在大結構上編排故事,那基本剪好的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你可能會看到一部完成度還不錯的片子,但是你卻無法稱讚這部電影。總覺得好像缺了什麼。「導演為什麼不把這場戲再說深一點呢」「要是那個女人走遠的背影再長一點情緒就更飽滿了」「他說這句台詞的時候很感人,可為什麼畫面切到了別人的臉上」。如果是這樣,你就是遇到了這樣的片子。因為整部電影很多地方都不再是導演最初的想法了,而是剪輯師後期補上的想法,所以我們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以上是對於有追求的導演來說的三種和剪輯師的相處類型,如果是沒什麼追求的導演,和沒什麼追求的剪輯師,那麼最後出來的電影很可能就是最後一類,「粉飾太平」。
甚至好萊塢大部分平平庸庸的商業片都是這個最後的類型。它還有個更合適的稱謂,叫作「局」。就是一個局。
局的意思就是這部電影的出現方式就是各方湊出來的一個「局」。有人想掙錢,有人想出名,有人想玩兒文化。想玩兒文化的人有錢,想掙錢的人有名,想出名的人被認為有文化,這樣一個局就成了。這裡面沒有任何對電影的敬畏和執念,即使湊局者都是業內知名,也無法改變這個項目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其實沒有人真正愛它,所有人只是愛它有可能帶來的東西。
既然是個局,那麼導演和剪輯師都是來打工的,那麼就不存在什麼理想,追求,真心了。比如某大師的電影,很多人都很驚訝堂堂大導為什麼要啟用那麼多90后小鮮肉?為什麼女主角竟然是沒什麼人氣演技的某著名金絲雀?這種完全不符合這位大師一貫作風的,我們可以稱之為,那就是一個「局」。
喬伊的《朱諾》不是一個局,但是她也不要「半路夫妻」,也不要「夫唱婦隨」,她想要「琴瑟和鳴」,但是在找不到「琴瑟和鳴」的時候,她決定自己動刀子去剪輯,然後請一位剪輯師給她做顧問。
反正《朱諾》只是一部單純的劇情片,而且不玩什麼高科技劇情反轉,基本是以劇情為線性剪輯的,所以剪輯在技術上難度並不大,而且又是數字拍攝的,只要有一台電腦和軟體就能搞定。
這麼一想,喬伊一下子就決定了,這次她要自己剪!
蕾妮從廚房出來,拿出剛烤好的杯子蛋糕放到喬伊面前,「喬伊,別愁眉苦臉的了,難道除了導演工會之外沒有別的途徑借錢了嗎?」
喬伊的眼睛繞著房間里兜了圈,然後低著眉說道:「我還在想,但是你知道的,我認識的全是些狐朋狗友,現在我拒絕參加一切活動,所以也基本沒什麼聯繫了。」
此時,電視台里似乎在放著什麼新聞一閃而過,蕾妮立刻敏銳地發現了什麼,趕緊說:「別調,趕緊調回去剛才那個頻道。」
喬伊一愣,趕緊把頻道轉了回去,新聞播報里似乎出現了一張英俊的面孔,蕾妮立刻興奮地說道:「快看喬伊,你的偶像,你的偶像好像成立了一個什麼影視投資基金,專門給那些有才華卻缺少資金的電影人提供投資資金,然後電影上映后從中抽成,天吶,竟然是真的。」
喬伊的眼睛緊盯著電視機,上面果然出現了湯姆-克魯斯的那張臉,看來他是不甘心只做一個巨星,不僅和六大商業電影公司有股份協議,現在還打算擴大自己的商業模式,把手伸進獨立電影界,創立這種投資公司一看就是針對獨立電影界的。
獨立電影是一種不同於商業電影的電影分類。
如果說商業電影是好萊塢大型商業電影公司製作發行,目標完全瞄準市場,期望獲得最大的利潤,那麼商業電影在獲得大量票房回饋的同時也限制了電影創作者的發揮空間。是一種純屬從利益出發而忽略了電影藝術性和人性思考本質的行為。
於是,一批電影人為了擺脫大型商業電影公司的控制,自籌資金,甚至自己編寫劇本,自己擔任導演,拍出了許多與商業電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強的電影,被人們稱為「獨立電影」。
喬伊這種自己籌集錢,自己寫劇本拍攝電影的行為,就是拍攝獨立電影的過程。這個期間沒有商業電影公司的干預,也不會強求她為了增加票房而強行加入爛俗的情節和廣告,她可以自行發揮。
如今獨立電影已經佔據了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越來越多優秀的獨立電影在票房上也掀起了不輸給商業電影的風暴。
電視上的新聞並沒有多報道什麼,轉而就開始了其他報道,而喬伊卻久久愣在那兒,倒是蕾妮立刻拍了她的腦袋說道:「你還愣著幹什麼,趕緊去你的偶像那兒試試啊!說不定還能見到你的男神。」
喬伊瞥了她一眼,「你不要把我說的好像那些無腦的腦殘粉一樣好嗎,他只是我在好萊塢最欣賞和喜歡的男演員而已。」
蕾妮笑話她,「你敢說你不是迷妹?從小到大你家裡唯一一張電影海報,就是《壯志凌雲》,青春期那段時間天天和我嚷嚷萊斯特的是誰?承認吧,你就是一個膚淺的女人,和全世界眾多女粉絲一樣。」
湯姆-克魯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超級巨星。
喬伊承認她喜歡湯姆-克魯斯英俊帥氣的外貌,但是她更欣賞的是他的聰敏和銳利,他的成功與他對自身準確的定位息息相關。
還有他的努力,他並非一帆風順,從小家境貧寒、父母離異,母親甚至一人打三份工,18歲一無所有的時候來到西岸,孤身闖蕩好萊塢拍戲給妹妹掙學費。
如今的人們無法想象,作為好萊塢「印鈔傳奇」的他,曾經只能靠熱狗和米飯充饑,尋找一次次試鏡機會,一次次以失敗告終,理由千奇百怪,「不夠英俊」、「表演熱情過頭」、「皮膚太黑」。
在《壯志凌雲》紅遍全球之前他也拍過幾部並不怎麼出彩的電影,也演過小配角,他在成功外的那些努力常常被忽略,他為了拍戲忽胖忽瘦、基本不用替身親身上陣這些都是很多演員做不到的。演《金錢本色》的時候一天游泳12個小時也甘願。
當然,喬伊最喜歡的還是他溫暖柔和中稍帶一點甜的氣質,只有潔身自好的人才能擁有這樣的氣質,這麼多年基本沒有什麼緋聞,好萊塢典型的「好好先生」、「甜心先生」。
最後,還有演技。人們總是喜歡忽略湯姆-克魯斯的演技,但是作為一個商業演員,湯姆-克魯斯的演技確實已經不俗了,當然演技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你可以喜歡馬龍-白蘭度的舞台腔,也可以喜歡摩根-弗里曼的一兩撥千金,而湯姆克魯斯可能就屬於用男色和演技相輔相成的那一類。
畢竟是三度入圍奧斯卡的男演員,他的演技只是被他的外貌所掩蓋了。
總之,欣賞某一名演員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大部分導演或許會很有逼格地去喜歡一些小眾的、學院派的、文藝掛的、奧斯卡常客的那些實力派演員,但是喬伊確實是很庸俗的和全球無數人一樣,就是欣賞這位好萊塢家喻戶曉的超一線巨星。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她也沒空去追星了,面臨破產的她,看到這樣的消息,對於走投無路的她來說,也必須去試一試了。
反正也不會見到湯姆-克魯斯本人的,喬伊也沒有太過緊張,只是覺得遺憾,自己在好萊塢也算是混了7年的人了,也算是有點人認識的導演了,卻從來沒有見過湯姆-克魯斯本人,實在是自己混得太差了,慚愧慚愧。
總而言之,喬伊找到了湯姆克魯斯那家影視投資基金司的官網,然後按照上面的要求準備了材料,裡面還有一項是要提交劇本。為此她特意去編劇工會將這部劇本備案了一下。
雖然這種備案其實毫無用處,那些大的電影公司如果真的看過了你的劇本,想造一部和你差不多的劇本只需要幾周時間甚至更短,人家也不會傻到直接照搬,稍微修改下就可以寫成一本新的劇本了,而你也沒有任何證據去告人家,畢竟人家是另外的內容只是創意相同而已,但是在好萊塢最值錢的無非就是創意。
而且很多劇本經過了一次一次修改,有時候後面一個編劇只是改了一句話,這樣都能在編劇一欄增加自己的名字,因此大部分編劇有好的劇本都喜歡藏著給自己信任的人看。
在編劇工會備案一下只是心理安慰罷了,但是每個編劇依舊在這麼做著。
然後,喬伊就按照網上的流程提示,將自己的履歷還有劇本、策劃本、前三十幕的分鏡圖等通過郵箱提交了上去,說是三十日內會有回復。
交上去之後,喬伊反而忐忑了起來。
不知道這個劇本是否會被看完,還是和導演工會一樣,審核人看到她的名字就直接否定面試不通過,連劇本都不看。
又或者劇本、策劃、預算案乃至分鏡圖都被看完了,那麼是否會遞交到湯姆克魯斯去審核?
湯姆克魯斯如果真的看到,以他對好萊塢敏銳的嗅覺,他又會怎麼評價這個劇本呢?
劇本是第一步的,劇本被滿意了,他們才會結合她的預算案、策劃本乃至別的東西,以及評價她以往的作品給予一個結果。
而在另一邊,喬伊將材料都發過去了之後,對方的審核人很快就收到了郵件。
令人稱奇的是,這部名為《朱諾》的電影劇本以及策劃本以一種十分迅速的方式傳遞到了傑克-漢斯的手裡,他是一名製片人,在好萊塢也是比較資深和著名的製片人,也不知道湯姆克魯斯通過什麼把他挖了過來進行最後把關的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