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高句麗滅亡

第371章 高句麗滅亡

開元十年,秋。

平州大都督徐晃,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高句麗。高句麗王派兵抵抗,因為缺少糧草軍械,軍心不穩,被徐晃大破。

開元十年冬,高句麗王率領高句麗群臣投降燕國,徐晃遣人將高句麗王室送往洛陽。

隨後,徐晃佔領高句麗后,奏報朝廷,設立高麗郡,朝廷同意了徐晃的請求,以田豫為高麗太守,同時遷移軍戶三萬,遼東百姓五十萬,移民高麗郡,凡是移民都能一人免費分到五十畝土地,每戶人家還能免費使用三年官府提供的耕牛,這個優惠可以說吸引了不少移民,甚至冀州的百姓也都紛紛報名。

三萬軍戶主要是在西涼之戰中立下功勞退役的士卒,他們去高麗,分給他們的土地是中原地區的三倍,並且還能享受二十年免稅的政策。

軍功田的標準是每名退役的士兵根據軍功大小可以享受五畝到百畝不等,百畝以上的土地就需要獲得爵位才行,至少也要是個子爵。

軍功田一般是前五年免賦稅,後面十年交一成,十五年後,根據軍戶中從軍子孫的多寡制定賦稅,不過最高也就三成,比起租種豪強的土地高達五六成的賦稅來說,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

不過如果授予軍功田的軍戶沒有後備子弟從軍,那麼這個土地就會被官府回收,重新授予別的立功的將士。

土地早晚有授完的那一天,如此一來,為了追求更多的軍功,軍功又為了換成土地,那麼殖民的步伐就開啟了,尤其是這裡面還有商會的推波助瀾,因為蘇雙這個中山王,糜竺這個國舅,甄家的國舅爺們都是商戶出生,所以商人的地位在大燕國並不低下,反而因為五原商會之中很多人被封為伯爵等以下爵位,導致從商也成了一種潮流。

最終,移民的政策下達之後,各地的報名點都被擠爆了,要知道一個人五十畝土地,那是什麼概念,只需要輕鬆完成一年耕種,便能脫貧致富,走上康庄大道。

最終,耐不住百姓的熱情,總共有將近百萬的移民,同時為了管理這百萬移民,軍戶的數量也增加到五萬戶,這些都是今後高麗郡折衝府的根基。

田豫出任高麗郡太守,的確有些大材小用,只不過田豫非常善於處理民族矛盾,所以也只能暫時委屈他了,滿朝眾人還實在找不到一個比田豫更合適的人。

隨後,徐晃在得到軍機處的命令后,並沒有停止進攻的步伐,而是把目標瞄準了高句麗北邊的扶余、挹婁和沃沮三處。

扶余在長城以北,距離玄菟有千里之遙,南面與高句麗,東面與挹婁,西面與鮮卑接界,北面有弱水,方圓約兩千里。

百姓有八萬戶,扶餘人世代居住在這裡,建有宮室,倉庫,牢獄。扶余這地方山嶺多,湖澤大,在東夷中,其地形最為平坦開闊。這裡的土地適宜糧食作物生長,但不出產各種果子,這點和高句麗不同。

這裡的人們身材高大粗壯,本性堅強勇敢但又忠厚拘謹,不搶劫抄掠。扶餘國以國王為尊,其官長都用六畜來命名,比如馬加,牛加,朱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等。

各地村落都有豪強,其所管人戶都是奴僕。各加分別主管各方,勢力大的統治數千家百姓,勢力小的則統治數百家。扶餘人飲食用俎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主人客人相互敬酒,洗了酒杯再敬酒,拱手禮讓上前退後都頗有講究,這也是他們從大漢學去的禮儀。

扶餘人都喜歡白色,當官的一般都穿著綉有各種花紋的皮草。國內用刑嚴峻,殺人者不僅會被處死,其家人也都會被充作奴婢。扶餘人的習俗與匈奴類似,擅長飼養牲口,家家戶戶都備有刀劍。扶余本來歸玄菟管轄,可是高句麗不斷蠶食玄菟,所以扶余開始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而今的扶余乃是尉仇台,立有太子簡為居。對於這樣一個政局穩定,民風彪悍,國力強盛,擁有人口近四十萬的國家。徐晃想要打下,並不容易。最好的辦法就是遠交近攻。

沃沮,即森林部落的意思,沃沮分為東沃沮(又名南沃沮)和北沃沮。東沃沮在高句麗蓋馬大山的東面,人們靠近大海居住。其地形東北狹窄,西南長,方圓大約一千里,北面與挹婁,扶余,南面與濊貘接界。

東沃沮有百姓五千戶,沒有大君王,世世代代各地村落部族,各有長帥統治。東沃沮語言和高句麗基本相同,有些地方有些小差異。漢朝初年,燕國的逃亡者衛滿在朝鮮稱王,那時沃沮地方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漢武帝元封二年,興兵討伐朝鮮,殺掉了衛滿的孫子右渠把他統治的地區分置四郡,以沃沮城為玄菟郡的治所。後來這地方被夷貘侵擾,朝廷就把郡治遷移到高句麗以北,這裡就是玄菟故府。

沃沮還歸樂浪郡管轄,漢朝因為這裡地域遼闊遙遠,於是在單單大領的東面,分置東部都尉,治所設在不耐城,另外管轄領東七縣,當時沃沮地方也是東部都尉管轄的縣。

漢朝建武六年,裁省邊郡,東部都尉也因此撤廢,這以後都用沃沮各地首領充任縣侯,不耐,華麗,沃沮各縣都是侯國。夷狄相互攻打征伐,只有不耐濊侯直到現在還設置功曹,主簿等郡縣屬曹官職,並都由濊民擔任這些職務。

沃沮各地村落部族的首領都自稱為三老,沃沮國小,又處在大國夾縫之中,於是只能臣屬高句麗。高句麗讓沃沮各部大人當使者,讓他們管轄沃沮,又派高句麗大加負責向沃沮人催交租稅,貘布,魚,鹽,海中的其它可食之物,都讓沃沮人不遠千里挑著背著運到高句麗,還把沃沮人中的美女送去給高句麗人當婢女,妾婦,高句麗對待沃沮可以說是壓榨奴僕,沃沮人對其是敢怒不敢言,高句麗被滅,沃沮人不但沒有兔死狐悲,反而對燕國敬畏有加,甚至派出了使者謁見徐晃,希望能夠歸順燕國。

而且這些年糜竺擔任樂浪太守,大力發展商業,沃沮人受益不小,他們部族之中不少人心向燕國,穿漢服,學漢字,比起高句麗來說,沃沮與漢人的關係反而更緊密一些。

沃沮居地「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穀,善田種」,東寧盆地及太平嶺山地。沃沮人房屋雖然仍為半地穴式,但已經出現了圍繞穴壁而築的火牆,北沃沮還沒有形成階級社會,仍然是氏族部落。

沃沮人可以說是天然的海軍,如今遼東海軍之中就有不少沃沮人,所以沃沮不需要出兵攻伐,只需要派遣使者宣布天威,將沃沮納入高麗郡管轄即可。

挹婁在扶余東北一千多里的地方,那裡靠近大海,南面和北沃沮相接,北面不知延伸到什麼地方,從今天來看,應該到了西伯利亞。挹婁人外貌和扶餘人相似,語言和扶余,高句麗不同,所以這裡才是需要出兵攻打的地方。

挹婁出產五穀,牛馬和麻布,挹婁人大多勇敢強壯,也沒有最高的君長,各村落部族都有頭領。百姓生活在山林之間,常住在洞穴里,一些大戶人家的洞穴縱深能到五六十米那麼長,對於他們來說洞穴越多越好。

挹婁地處最北邊,比扶余還有寒冷,其習俗喜好養豬,百姓喜歡吃豬肉,穿豬皮製作的衣服。冬天用豬油塗身,厚大數分,以此來抵禦嚴寒。夏天則經常光著身子,他們不愛清潔,廁所在中間,人卻在廁所周圍居住。

挹婁人的弓箭很厲害,弓長四尺,弓力比之弩毫不遜色,用苦木做箭桿,長一尺八寸,用青石做箭頭。挹婁人擅長射箭,箭頭上還塗有毒藥,中之必死無疑。不過這裡出產赤玉,上等的貂皮,都是些不錯的東西。

挹婁受扶余統治,扶余對挹婁的剝削比之高句麗對沃沮還要兇殘,扶余曾多次出兵討伐,不過挹婁人雖少,但是國家山勢險要,扶餘人畏懼他們的弓箭,終究不能制服他們。

挹婁人也慣於乘船抄盜,他們更是合適的海軍人選,不過他們的習俗和其它東夷不一樣,挹婁是最沒有上下尊卑,等級秩序的。

徐晃要攻打扶余,便可聯絡挹婁以為援助,南北攻擊。只不過對扶余用兵,不是短期內能有效果的,就如同攻打高句麗和三韓一樣,徐晃在遼東二十餘年經營,先滅掉了三韓,又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經營,這才一舉滅掉高句麗這個心腹大患。

蘇辰拜徐晃為征東大將軍,仍然領著平州大都督的身份,同時讓遼東海軍大都督太史慈協助,對扶余用兵。

高句麗王被送到洛陽的時候,整個洛陽都沸騰了,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滅國之戰,趁著此次大勝,蘇辰也是趁機提出了立太子之事,並且趁此機會,封賞功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破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武破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1章 高句麗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