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東瀛在哭泣
除了太史慈禮遇這幾個初出茅廬之輩之外,蘇牧同樣把目光投向了這一支年齡不大,但本事不小的參軍隊伍,怎麼說他也是在燕京書院裡面從小長大的,當然知道這些人能在太學之中聲名鵲起,必然有真材實料。
海軍基地就在西安平,韓王派人來請龐統等人去朝鮮郡看看,因為大軍勞師遠征,整頓軍馬,備足糧草,出兵的時間還有兩三個月,接到韓王的邀請,龐統也想看看這個被發配的韓王究竟是何方神聖,所以帶著參軍處的人去了樂浪。
對於龐統等人的到來,韓王蘇牧親自出迎,這番禮賢下士之心頗有其父的風采,「諸位賢士蒞臨,令本王欣喜若狂,今已在府中備下酒宴,還請諸位移步敘話。」
「我等拜見大元帥。」韓王乃是此次征伐倭國名義上主帥,也是眾人的上官,他們當然不敢懈怠。
韓王把眾人請到府中,當即叫人準備歌舞,開懷暢飲,酒至半酣處,韓王斥退了歌舞,這才出聲說道:「本王經略朝鮮十年有餘,十年之前,朝鮮之民不慕王化,本王與長文先生在此地推行教化,十年之功,總算是有所成效,諸位都是中原俊傑,對於朝鮮風物怕是難得一見,這幾日本王親自陪同諸位賢士領略一番朝鮮的風光如何?」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接下來幾天,韓王果然帶著參軍處的人在朝鮮郡到處走訪,這些來自中原的士子還真就沒有看到過別樣的異域風情,雖然朝鮮推行漢化,但還是保留了很多自身的風俗,看得眾人十分有趣。
看完了朝鮮風物,參軍處的人都覺得收穫不小,這些東西是他們在學校里學不到的,尤其是韓王講述他對於這些原本三韓民眾的教化之功,這的確是一份潑天大功,也難怪,諸位皇子之中,只有韓王和太子二人被封王,其餘都還是侯爵。
說起此次戰事,韓王心中也是有些不解,不明白為何父皇會對一個小小的倭國大動干戈,直到龐統拿出一副地圖說道:「韓王,這是軍機處在臣臨行之前交給臣的地圖,這份地圖上主要介紹了倭國及其周邊的島嶼,這一塊地方早就是陛下垂涎之地,陛下說過,此番出征倭國,一旦功成,必將倭國所有男子處死,而後從遼東移民充實倭國,讓倭國真正變成我燕國之地。」
「什麼?」聽到要把倭國男子盡數處死,韓王簡直震驚得無以復加,不明白為何父皇會下這麼一道命令,這簡直就是有傷天和。
龐統也看出了韓王的顧慮,說道:「韓王,陛下曾經說過八個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倭國孤懸海外,對我大燕國是一個很大的威脅,而且島國子民通常夜郎自大,若任其發展下去,將來難保不發生噬主之事,如今燕國兵力強盛,聖上力排眾議,此事除了軍機處大臣之外,目前只有太史將軍和徐將軍兩人知曉,韓王是第三個知道此事的人,應當知道,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對於陛下的清譽必然會有所毀譽,所以這件事就需要一個代替陛下的人。」
「莫不是本王?」韓王驚訝地問道。
「正是韓王,陛下令韓王為征東大元帥,就是此意,韓王如今作何觀想?」龐統說罷緊緊地盯著蘇牧。
聽到果真是如此,韓王臉上的汗珠大顆大顆地落下,他素來有仁義之名,此次征伐倭國,伏屍百萬,這讓他如何能接受,可這又是父皇給他的密旨,難不成要讓父皇去被這個千古罵名嗎?
本來蘇辰的意思是讓徐晃背這個罵名,可郭嘉告訴他,若真是要把這東瀛之地封賞給韓王,由韓王來擔負這個罵名才是最合適的,一來不至於讓韓王立下大功之後威脅到太子的地位,二來陛下也可以名正言順地把韓王發配到東瀛之地,畢竟那裡在燕國公頃看來還是不毛之地。
蘇辰聽從了郭嘉的建議,所以才任命蘇牧為征東大元帥,不管如何,這個黑鍋他都背定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本王乃是父皇的骨血,理當為父皇分憂,罷了,罷了,不過是千古罵名而已,本王又有何懼?」
韓王突如其來的轉變倒是讓龐統十分驚訝,不過他也沒有問什麼,既然韓王自己想通了,那當然最好。
開元十一年,八月,燕國盡起三十萬大軍征伐東瀛,很多朝臣都反對此次用兵,其中尤以戶部為甚,戶部官員認為,此次出征東瀛,完全是沒有必要,吃力不討好之事,一個化外之地,至於要派遣一名天使,宣揚燕國恩典,那化外之地必然望風而降。
可蘇辰卻沒有聽這些大成啰嗦,最後直接宣布,本次出征的糧草軍械不從戶部兵部調遣,直接由海軍衙門撥付,聽到皇帝這麼一說,有一半的大臣都閉口不言了,畢竟誰都知道海軍就相當於皇帝的私兵一般,無論是軍籍還是後勤供應都和六部沒有關係,海軍的糧草主要來自於和五原商會的交易所得,由海軍衙門統一調配,在一些傳統士人看來,這海軍就是皇帝的私兵,為皇帝掙錢用的。
因為之前早就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此次海軍第一次作戰非常順利,大軍到了倭國之後,直接派重兵登陸,倭國雖然聚集了小股抵抗,但最終被燕軍消滅。
進入倭國之後,太史慈沒有立即進攻,而是修建海軍基地,準備先在倭國紮下根基,此時此刻,倭國大小藩王都知道強敵來襲,眾人共同聚兵十萬大軍,抵抗燕軍,但對於這十萬「農夫」,太史慈還真是看不上,徐晃率領背嵬軍輕易就擊敗了這些倭國大軍。
倭國女王見對方攻勢不是很猛烈,所以立即派遣使者,要歸降燕國,可對他們的歸降,太史慈絲毫提不起興趣,他此次來就是為了滅國的,無論大小國家全都要覆滅。
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海軍基地終於完全建成了,這時候,大批大批的補給運到了倭國,有了充足的糧餉,太史慈下令海軍士卒以小股部隊全面攻打倭國,此次作戰,永不封刀,搶到的一應財物上交一半,其餘全部留給自己,至於美女,誰搶到就是誰的。
聽到太史慈的軍令,這些士兵彷彿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畢竟燕**紀十分嚴苛,一般的軍隊打勝仗之後都會劫掠一番,但是燕國從來不允許,曾經有一個副都督都因為此事被砍頭,沒想到太史慈會下這麼荒唐的命令。
「殺!」
眾人見太史慈不是說笑,也顧不得許多了,當即以一校人馬為一隊,四面出擊,在倭國大肆燒殺搶奪,這一天,整個倭國都在哭泣。
倭國女王親自前來見太史慈,想要自薦枕席,希望太史慈可以放過倭國,對於這個倭國女王,太史慈看都沒看一點,隨意就扔給一個親兵了,倒是把那個親兵高興得不知所以,再怎麼說這也是女王啊。
蘇牧也看到這些士兵的所作所為了,他心中雖然難受,可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剛才那個女王眼中的憤恨讓他明白,或許父皇這麼做也是對的。
不封刀的命令持續了半個月,半個月之後,倭國島上的男子已經少了一半,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沒有符合陛下的期望,於是太史慈讓這些殺紅了眼的士兵到處捕殺倭國男子,不少倭國男子為了活命都遁入深山,至於有人想從海上逃生,不好意思,周圍都是燕國的大船,海上是沒有路的。
又過了半個月,倭國島上到處都是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兒,即便是海風很大,也吹不散這股血腥味兒,這一天,倭國天空下起了暴雨,對於燕軍來說,這不是一個好事情。
好在這暴雨沒下多久,這時候整個倭國已經看不到一個男子了,剩下的全都遁入了深山老林。
太史慈做主把那些倭國的女子全都上次給有功將士,這一回,就連最普通的士兵都得到了一到兩個女子,有些將軍甚至得到了七八個女子,這些女子無疑今後都是士兵們的奴僕了。
這個時候,軍中傳出一些流言,有的士兵享受這裡的風情,甚至不願意回國了,這一點正好符合太史慈的想法,本來為了維護今後東瀛的統治,就需要大量的軍戶,所以太史慈在海軍之中挑選出五萬服役時間最長的士卒,准許他們退役,並且給他們封賞倭國的土地。
東瀛平定之後的消息傳到洛陽,蘇辰立即下令,改倭國為韓國,由韓王蘇牧統治韓國,並且從遼東、青州、徐州三地移民兩百萬,充實倭國。
此次倭國移民卻是沒有如同高麗那般踴躍參加,本次倭國移民主要還是以軍戶為主,此外就是被漢化的異族,比如鮮卑,烏桓,匈奴,山越,甚至還有南蠻,這些人成為了倭國移民的主力,漢人對於這個海上之國卻是有些不怎麼讚賞。
這個時候,蘇牧才知道,原來此地便是父皇封賞給他的封地,自從爵位改革之後,沒有了封地一說,他能在東瀛當一個逍遙王,那也算是不錯,至少有軍政大權不是,接到朝廷的任命之後,韓王便開始規劃倭國的未來,真正把此地當成了他自己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