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變天

133.變天

此為防盜章,購買比例50%,比例不足的小天使等6個小時再來吧

在如今,當地人將吳國稱之為「句吳」。

「句吳」的「句」和越國在當地的稱呼「於越」的「於」一樣,都是當地語言中的一種無意義的助詞。

泰伯是古公亶父的嫡長子,自然有一批追隨他的人,他和仲雍為了給弟弟季歷讓位而出走,從渭水之畔的周部來到東夷、南蠻之地,又是孝友之舉,最是值得為人稱頌,周部里跟隨他的人還不少。

當然,比干曾經陰謀論過,泰伯、仲雍給弟弟讓位,來到如此偏遠的蠻夷之地建立方國,是不是有和周原那邊的周人一道夾攻大商的意思。

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句吳離大商的距離並不近,想要和周部夾攻大商,他們還差得遠。

當然,這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句吳的人口組成很複雜,大部分都是當地的荊蠻、徐夷、淮夷,不過要說泰伯和仲雍單純靠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讓這些人盡數歸服,那就讓人笑掉大牙了。

在數代之前,如今和東夷各部死懟的大商和他們還有親戚關係,因為商部落也是東夷的一員。

在大商取代夏朝執掌神器之後,他們就和東夷各部漸行漸遠。

而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禮儀。

自大商起,華夏族「上衣下裳,束髮右衽」的服飾傳統開始定型,而大商也有諸多禮儀、律法,凡此種種,對華夏與蠻夷戎狄進行了區分。

華夏者,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大商和東夷仔細論起來五百年前說不定是一家,如今都勢成水火,泰伯、仲雍不依靠武力,而是單純地用人格魅力讓當地蠻夷歸服,真當誰是二傻子不成?

所以,他們離開周部的時候,一定是帶走了一批得用的人的。

周和吳的關係如此緊密,還真是讓人不得不警惕呢。

而句吳弄出來的這個亂子,更讓大商對他們報以了強烈的警惕之心。

句吳的位置在荊蠻、淮夷與東夷之間,離句吳最近的方國、部族有攸侯的攸國,和彭祖氏的彭國。

彭祖氏是大彭氏的分支,他們歷來在朝中擔任史官一職,因為史官人才的難得,所以在比乾的記憶中,一直到漢朝,史官一職都是一個家族世代傳承的,更後面的時代他不清楚,但是漢朝,修了《史記》的太史令司馬遷,他就是繼承了其父司馬談的太史令之職,他們的家族,從秦朝起就是史官。

彭國就在攸國的附近,比攸國稍微靠近大商王畿區域,但是也沒離邊邑太遠。

攸侯喜同帝辛一道征孟方去了,和孟方相比,攸國離大商王畿反而算是比較遠的。

攸侯喜不在,攸國雖然有人主事,但也是群龍無首。

然後攸國就遭襲了,沒辦法,他們只能把問題報到王畿之中,讓比乾等人來處理。

襲擊攸國的就有句吳的人,數量還不少。

其實仔細想想也能知道這是為何,比干自己是見過季歷的,從季歷到現如今也不過是短短几十年的時間。

古公亶父因為喜愛姬昌這個孫子所以想要立其父季歷,那要等到姬昌表現出聰明才智的年紀,和比干第一次見到季歷的時間也不會差多少年。

這麼一點時間,泰伯等人白手起家,想要完全教化蠻夷之族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代人的時間都沒過去呢!

不管怎麼說,作為子姓方國的攸國遭襲,襲擊攸國的除了夷族居然還有句吳這個由姬姓的周部之人組成的部落,那就很容易挑動大商的內服官們的神經了。

遙想當年,也是大商新君繼位的時候,帝乙被周部的姬昌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最後居然要嫁妹妹和親才換來了兩族和平,簡直令人氣憤。

如今雖然只是攸國和句吳之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這件事和句吳的上層是無關的,是句吳國民與攸國之事,但是這不能不讓人對個中內情多加聯想。

要比干來說,還是因為現在大商已現頹勢。

每逢王朝末年必有天災,這是華夏幾千年的封建歷史,數個封建王朝給出的血的總結。

周滅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冰河紀的降臨,異樣的天氣影響了食物的產量,再加上地就這麼點,皇室首當其衝受到了怨憤,真是你不滅誰滅啊!

要解決這個只有兩個選擇,一,減少人口,二,擴大國土面積。

大商選擇了擴大面積,可惜見效慢,然後大商就亡了。

周代商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完成了第一種,於是周就穩了。

仔細想想,這個解釋完全沒有毛病,很有道理啊!

比干覺得,大商現在要做的事情除了改&革,就是要解決這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歷史上的帝&辛改革觸動了太多舊貴族的利益,所以在他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後院失火了,他哥子啟當起了帶路黨,領著周兵一路打到了朝歌。

比干認為,帝辛改革是可以的,這完全沒問題,至於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外部有矛盾出現的時候,內部矛盾自然會轉移出去。

周滅商的時候,小冰河紀還沒完全過去,但是分封諸侯這個制度一建立,大量的人手擴散出去,壓力瞬間就小了許多。

大商現有的子姓方國,有許多都是帝天乙——也就是湯——以及帝武丁時期分封出去的,而這兩個時期,是大商著名的盛世。

如今直系王室在外頭建方國的不多,縱有封邑,也都待在王都做內服官,比干、箕子、微子等人都是這個情況。

如果要仔細探討大商日後的道路,只怕比干能想上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所以現在,他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句吳,或者說是周。

周滅商,這是一個典型的以小博大的案例,但是仔細想想,未嘗沒有他們一早就包藏禍心,從季歷開始就一直致力於對外擴張、增強周部實力的緣故在。

不把周部這個禍患給解決掉,知道後世歷史的比干是絕不會放鬆的。

現在,就可以從句吳開刀了。

於是乎,通情達理的王叔比干讓攸國轉達了他的處理決定,大意是這樣的:

句吳是泰伯和仲雍建立的方國,周部是大商的屬國,那由姬姓之人建立的句吳自然也應該是大商的屬國。雖然從前句吳地處偏遠,大商不怎麼關心他們——當然,這是好聽的說法,說得難聽點就是大商看不上句吳這犄角旮旯的一小塊兒地——但是現在,句吳的人進犯攸國,這是對大商的挑釁。

念在大家都是華夏族人,與蠻夷之輩不同的份兒上,大商就給句吳一次機會,如果句吳之主來朝歌朝覲,王都這邊就既往不咎,攸國的損失由王都這邊來彌補。

這個決定,看起來十分的通情達理,比干原本還覺得這股濃濃的鴻門宴的意味——雖然現在沒人知道鴻門宴是什麼東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是存在的——一定會嚇壞句吳的人的,結果王都的人紛紛表示少師您實在是太好說話了,把比干憋得一陣內傷。

當年被譽為殷都安陽第一天才少年的商容倒是大概能猜到比乾的想法,畢竟蠢有不同的蠢法,聰明人卻總是相似的【並不是!】,但是他對此的反應還不如一點都沒猜出來呢!

商容興奮地表示不愧是能把他爹商恪氣個半死的比干,腦子果然靈光,損主意一套一套的。

比干:你這還不如不誇我呢!

他寧願被人誇是傻白甜,也好過被商容稱讚是老謀深算之輩啊!

比干:我明明還是個萌萌噠的純潔的寶寶啊!

別和他談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問題,他不想聽!

因為王都這邊安撫了攸國,所以他們的情緒還是很穩定的,但是消息傳到句吳,時任首領就很頭疼了。

泰伯無子,因此他死後,繼位的是他的弟弟仲雍,仲是排行,所以仲雍的全名當是姬雍。

姬雍和他哥年齡實際相差不大,所以五年以後也翹辮子了,傳位給了他的長子,也就是過繼給泰伯為嗣的嗣子季簡,這位也就是如今句吳的首領。

季簡是個好孩子,雖然他是姬雍來到荊蠻以後才生的,但是自小都是按華夏族的禮儀教導長大的,和荊蠻之地的蠻夷之族大有區別。

他一直謹守伯父和父親的教導,不與周部聯絡,以免讓人認為他是回去爭權奪利的,但是平心而論,他是想為自家伯父和父親爭口氣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行有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行有常
上一章下一章

133.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