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申侯
遠在邊邑的姬伯服等人,在一段時間以後,收到了令人惱怒的消息。
當然了,或許對於姬伯服來說,有種意料之中的感覺。
對於姬伯服來說,自家便宜哥的作死不僅在他的意料之中,更是在他的期許之中。
在認識到已經不能和便宜哥和解起,姬伯服就已經開始了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的歷程。
為了未來自己不倒霉,那就只能讓便宜哥倒霉了。
而現在,姬宜臼和姜后就踏上了歷史註定的道路的第一步——出奔申國。
在姬宜臼等人出奔的時候,姬宮湦正帶著人在邊邑,姬宜臼雖然被廢,但他依然是王子,而申國也有人在都中任職,他能輕鬆出奔,也不算出人意料。
但是對於正在邊邑的姬宮湦來說,這個消息就很令人不快了。
宗周如今直轄的地區比之春秋戰國時期還是很廣泛的,而申國就是最靠近宗周南部的一個諸侯國。
而申國離宗周地區這麼近也是有原因的。
齊、許、申、呂,這是四個姜姓諸侯國,祖上是一家,都是四岳之後。
在夏朝的時候,他們的祖先就受封了方國,到了周朝,又再次冊封為諸侯,與王室聯姻頻繁。
到了周厲王時期,他娶申女為後,等到周宣王正式登基之後,自然要冊封自己信得過的人為新的諸侯,畢竟差點殞命在厲王時期的「國人暴&動」之中,還是給宣王帶來了不小的陰影的。
申國為姜姓申氏,當時的太子名為謀,其弟名為誠,正是周宣王的母舅。
申誠原本受封謝邑,因此宣王改封之後,他的子孫後代就改為謝氏,所以實際上,存在著兩個名為「申」的諸侯國,依然是姜姓申氏的西申,以及姜姓謝氏的南申。
西申的爵位是侯,南申的爵位則是伯。
南申的開國君主申誠是周宣王的母舅,也就是如今的周王姬宮湦的舅爺,但是從姜后這邊算,他能算是姬宮湦的祖父。
沒錯,全稱應當是申姜的姜后,就是申誠的孫女,申國如今的國君謝弘的女兒。
雖然不好說人壞話,但是申國的國君愛幫外孫和女兒爭位也不算是個新聞了,不過為尊者諱,畢竟他們家和王室的關係並不僅限於姜后和姬宜臼,所以姬宮湦在給姬伯服講史的時候,也顯得有些語焉不詳。
在姬宜臼帶著姜后出奔之後的一個月後,申伯就毫不猶豫地扯起了反旗,跟著外孫反周了。
之所以說他反周,而不是單獨的為外孫出氣,是有原因的。
姬宜臼自立為天王,受申伯擁立而登位。
天王,乃是周天子的諸多別稱之一。
天,乃是周特意創立的神靈。商人敬其神為「帝」,自命為帝之後裔,即為神之裔。周滅商后,許多人為此惴惴不安,商人重祝禱,這種風氣對當時周邊的方國部族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最後想出來的解決方法就是以周人的「天」取代商人的「帝」為最高神,周王也改稱「天子」,以示神佑。
所以姬宜臼自稱天王,就是要完全取代周王姬宮湦,彰顯正統。
姬宜臼和申伯算盤打得很好,但是可惜的是,他們的實力不足。
雖然宣王後期,他的剛愎自用損毀了「宣王中興」的成果,但是和厲王的「國人暴&動」時期相比,周王姬宮湦繼承的無疑還是一個大好河山。
別的不說,宗周的地盤就比單純的一個申國要大。
再怎麼樣,現在大周還不是後來那個連崛起的故地都丟掉、無地可封的國家,它的範圍要比多數的諸侯國都大,都繁華,放在戰國時期,也能夠位列七雄之一。
宮中收到的戰報多是平手,少有能戰而勝之的時候,姬宮湦在姬伯服面前卻照舊是整天笑眯眯的樣子,彷彿姬宜臼和他的外家不足為慮。
按照宗周和南申的底蘊來看,兩邊確實是不能比的,申伯和姬宜臼那邊,落敗是遲早的事兒。
至於歷史比南申悠久的西申,根本就沒有出手相助的可能,畢竟他們還不想因為所謂的親戚關係危及自身。
早在姬宜臼打出「天王」的旗號來以後,西申那邊就派人來鎬京表態了。
第一年,兩邊還能戰個平,勝負兩分,但是第二年,南申就顯出了頹勢來了,沒到第三年,許多諸侯國都不再看好這個國家了。
因為這個屬於內&戰,姬宮湦也沒召集諸侯國大軍相助,那樣太丟人了。
當然了,其他的諸侯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光明正大地變成投機分子去幫助叛逆的姬宜臼一方。
雖然姬宜臼一開始確實是令人同情的受害人,但是在他和外家光明正大地舉起反旗反周王的時候,在道義上,子伐父,是為不孝,他的行為是令人不恥的。
姬伯服板著指頭數了數,宮中得勝的戰報越來越多,他的心卻漸漸地沉了下去。
正常人確實覺得這場戰爭已經到了結束的時候,但是有著後世的記憶的姬伯服知道,這恰恰只是個開始而已。
後世對於平王東遷這段時期的歷史記載多數是將罪責歸咎於幽王身上,認為是他烽火戲諸侯才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周平王不過是因緣際會,終於奪回了自己的東西而已。
但是一些地下出土的史料卻將這個延續了上千年的謊言戳破了。
清華簡,這個以後世中華無數的學子心心念念的學園命名的資料,姬伯服還牢牢地記著,裡頭對於這段時期的歷史記載卻是周平王姬宜臼與其外家不敵周軍,終於狠下心勾結外敵,破滅周都。
這個時期能被稱作外敵的,是為戎狄之族。
姬宜臼與申伯在頹勢難挽的時候勾結犬戎,使其輕易攻破周軍的防守,攻入周都鎬京,當然,豐京也未能倖免,大肆劫掠,殺死周室貴族無數后歸去。
正是因為當時姬宮湦身邊的多數重臣和他一道撲街,周平王姬宜臼才能心安理得地登基,犯下敗壞祖地的罪行之後卻一點都不心虛。
其他的諸侯國也不在意,宗周王都是被姬宜臼自己引兵毀掉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宗周的威嚴還是宗周的兵力都是姬宜臼自己毀掉的,他們何樂不為。
最後姬宜臼在晉侯的「護持」下遷都,宗周直轄之地陡然縮小不知多少倍,東周時期的亂象,因其諸般果,溯其種種因,都是姬宜臼自作自受。
所以,在鎬京的宮中捷報頻傳的時候,姬伯服眨著眼睛看著自家還在樂呵著沒有一點防備心理的蠢爹,表示是時候召兵勤王了。
姬宮湦不太樂意。
召兵勤王,諸侯出人出錢,但是真當王室就什麼都不用做了嗎?
現在的諸侯,對於履行這項「義務」,可是越來越不樂意了呢!
姬宮湦唯我獨尊慣了,看他連王后和太子說廢就廢,而且論起關係來,王后姜后還是他的表妹,他都沒有半分猶豫的,就知道他多麼不願意看人臉色了。
姬伯服:拿什麼拯救你啊,我的傻爹!
姬宮湦不是神仙,他當然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但是姬伯服好歹是一個穿越者,他可不願意自己在歷史上原主已經倒霉過一次的地方再撲一次街。
周幽王身死,褒姒不知所蹤——這段記載實在是耐人尋味,想到這裡,姬伯服的臉色又難看了兩分,而歷史上的姬伯服,雖然僥倖活了下來,還被周幽王的遺臣擁立為周王,與周平王姬宜臼爭鋒,但是最後,是姬伯服敗了,身死國滅萬事休,誰還記得東西周交接的時期有過一位周攜王?
而且,姬宮湦不樂意召集諸侯,姬伯服也不是特別樂意——因為這樣,大諸侯國是首當其衝的,但是他對那幾個國家,譬如說幫助周平王弄死周攜王的晉國,是提不起多少好感來的——但是沒辦法啊,再不提早下手,只怕自家蠢爹的性命難保啊!
在宗周王都任職的貴族主要來源於宗周邊上的國家,譬如褒、鄭、虢、申等國,而宗周被破,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西陲這邊的國家。
正因為宗周所處之地屬於大周疆域的邊邑,歷史上才那麼容易被犬戎攻到鎬京,來了個數日游。
為了護衛都城,宗周西陲的諸侯國比不上東邊那龐大地域的諸侯國多,但是戰鬥力都不差,而且都是對大周忠心耿耿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像宗周南陲的申國等諸侯國一樣,還有與戎族緩和的可能,當了大周這麼多年的西部屏障,他們與戎族可以說是有著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姬伯服思索了一番,想要避免這種災禍,除了被動躲避以外,還能主動出擊。
作為一個好弟弟,姬伯服決定,在便宜哥走上歧途之前,就抹掉他的另一個選項。
畢竟,不能讓便宜哥在「以子伐父,是為不孝」的罪名之外,再多添加一項勾結異族的罪名啊!
那樣,他的便宜哥就真的要遺臭萬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