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第127章 所歸
qc
p君律不知道上官皇后究竟是怎麼操作的,反正薛家公子的死亡最終被定性為了意外。薛妃從頭到尾保持安靜,顯得非常顧大體識大局,可從皇帝事後的態度來看,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按照大衍皇朝的慣例,皇子都是十歲元服次年封王。封王以後就得就藩,得寵的可以在渝京多待幾年,成親以後帶著王妃再去,不入皇帝眼的,往往是封了王就被打發去封地了。
衛家的老祖宗定下這樣的規矩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充分保障太子的利益,就藩的皇子們去了封地無詔不得回京,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兄弟之爭同室操戈。
但是計劃往往是趕不上變化的,如果皇帝最心愛的兒子不是太子,那麼衝突就來了。
衛氏皇室特別注重出身注重嫡庶注重長幼,有嫡長子在的情況,後面的皇子上位的可能性極。遇上理智點的皇帝,會給兒子挑個富庶的封地,保他下半身安樂無憂。
也有像太丨祖皇帝和興祖皇帝那樣比較極端的,直接就把渝京周圍的一圈給了心愛的兒子當封地,這樣他們所謂的就國,其實就是在渝京封王開府,也就不上無詔不得回京了。
到了成祖年間,情況又發生了變化,成祖皇帝和孝成皇后兒子比較少,還全部都是嫡子。所以皇帝在位的時候,皇子們都是沒有離京的,到了睿宗皇帝登基,也沒就把弟弟們趕走了。
畢竟睿宗皇帝沒有親子,他是過繼了雙生弟弟恭親王的嫡幼子為嗣子。而他的另一個弟弟君謹是隨了母姓過繼到君家的,因此成祖睿宗兩朝,皇子封王必須就藩的規矩徹底被打破了。
先帝有樣學樣,不喜歡的兒子打發走了,喜歡的留在京里,最終導致了慘烈的奪嫡之爭。
到了神佑皇帝這裡,情況又變得特殊了。原本衛益一出生就封了太子,皇位傳承這件事不該再有爭議的,可衛益不到十歲就被人下毒,並且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再也負擔不起儲君之責。
過去這些年,皇帝雖然保著衛益的太子地位不動搖。可他成年的兒子也有好幾個了,愣是一個都沒封王,更別去封地就藩了,很明顯就是在考察新的人選,而且選的非常糾結。
神佑皇帝是個多疑的人,就是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保持著濃濃的戒心。
太子指望不上,未來的新帝多半就在已成年的幾位皇子之中。早就有不止一位朝臣暗示過神佑皇帝,既然要考察皇子們的資質,就得讓他們進入六部歷練,就像以前太子必須這樣做一樣。
可皇帝就是不答應,不知是不想讓兒子們過早接觸朝政,還是另有別的考慮。
對於皇帝的想法,君律倒是略知一二,不放心兒子們分自己的權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的。因為皇帝在位這麼多年了,對朝局的控制非常到位,皇子們要威脅到他,火候還差得遠。
更主要的是,皇帝不想讓人看出自己的真實意圖。入朝歷練對皇子們來是拉攏支持者的最好方式,要是按著年齡來,排序靠前的優勢就太明顯了,皇帝不想讓兒子過早發展個人力量。
所以皇帝想要拖一拖,拖到前面幾位皇子都成年了,再讓他們一起入朝,從而進行公平競爭。
從這點來,衛盈的運氣最好了,因為在他之後,皇帝連著夭折了好幾個兒子,衛盈最大的弟弟也比他了快有十歲。
便是沒有秋節那日東宮發生的事,君律覺得皇帝把兒子們分別扔進六部也只是時間問題。可發生了那件事,皇帝對太子的耐心和容忍徹底到頭,其他皇子入朝歷練的時間肯定就要提前了。
果然,皇帝不動則已,一動驚人。二皇子衛盛去了兵部,三皇子衛盞去了禮部,四皇子衛盎去了刑部,六皇子衛盈去了戶部。皇帝此舉完全讓人看不出,他究竟更看好哪位皇子。
秋節過後,渝京城最大的熱鬧就是鐵勒的使團來訪,這幾日街頭巷尾都有人在議論這件事。
時間倒回去一百年,在大衍的任何一片土地,這樣的事情都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那個時候的大衍人,尤其是北方人,對鐵勒的態度是非常的深惡痛絕。
鐵勒是生活在大衍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民風彪悍,善於騎射。
在大衍和鐵勒數百年的交鋒史上,鐵勒人佔據優勢的時間更長,他們一度佔據著大衍北方好些州郡,還動不動就南下打秋風,並在戰勝以後逼著大衍的公主和親。
一直到了興祖年間,這樣的局勢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靠著戰無不勝的長寧武王和昭陽桓侯,興祖皇帝打得鐵勒人喘不過氣,不僅吐出了佔去的全部土地,還從此一分為二,一部分遠走西域,另一部分退避漠北。
隨後,中宗皇帝和成祖皇帝父子又解決了東北的扶余,從而徹底解除了大衍北方的安全隱患。
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鐵勒和大衍的關係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雙方互開邊界,互市往來。
成祖皇帝最初提出這些措施時,朝中大臣反對的不少,都覺得這樣做太便宜鐵勒人了。可成祖皇帝了,和鐵勒人打仗就是打得對方跪地求饒,他也是要虧損不少銀子的。
朝臣們想想也是,中原的好東西鐵勒人什麼都用得著,可大草原上有什麼,牛羊肉吃多了還膩得慌。
打仗本身就是很耗費銀子的一件事,當初興祖皇帝打鐵勒,可是打得國庫都要打空了。贏了還要賠錢,那多不划算,戶部的官員嗶哩啪啦打了打算盤,馬上就改弦易張了。
時光荏苒,近百年的時間匆匆而過,大衍的皇帝和鐵勒的大汗都換了好幾任了,兩邊的關係倒是還維持著一定程度上的和諧。
只是在現世安穩的背後,君律看到了陰影。如今的大衍已經不是當初成祖皇帝時候萬邦來朝的大衍了,對周邊各國沒有絕對性的壓倒性的優勢。
無論是北方的鐵勒還是東北的扶余,經過這麼些年的休養生息,實力都在逐步變強。反觀大衍,就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嫌疑了,一旦大衍內部出點亂子,這兩個國家都是不會安穩的。
這日姜源來到昭陽王府,帶給君律一個頗有些意外的消息。
皇帝讓衛盈負責接待鐵勒使團去了,還把姬寧叫去給他當副手。
衛盈會去接待鐵勒使團,這個事情君律是知道的,因為前世他就爭取到了。但是姬寧給衛盈當副手,君律是完全沒有想到,負責的皇子和當副手是王府世子都是沒經驗的,皇帝這是什麼意思。
看到君律一臉的難以置信,姜源挑眉道:「這事兒太奇怪了,我爹都看不懂。」
通常來,接待國賓最好是新老搭配,如果衛盈經驗豐富,姬寧跟著他長長見識沒什麼。可是衛盈自己就是新手,那就該給他配個經驗老道的,而不是來一個比他還要兩歲的姬寧。
「陛下該不是看不上鐵勒吧?」君律想來想去就想到了這個可能。
雖然表現地並不明顯,可是君律知道,在神佑皇帝給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標里,他是要向興祖皇帝成祖皇帝看齊的。可在君律看來,他這是有點好高騖遠了。
興祖皇帝和成祖皇帝哪是一般人可以比的,這兩位都是有開疆闢土之功,才有這樣的廟號的。神佑皇帝算是個合格的守成之君,可惜他對自己的定位,實在是太不準確了。
「看不看得上我不清楚,不過皇上對現有的互市貿易不滿意倒是真的,我估計他趁著鐵勒使團來訪,會提出這件事。」剛入朝就遇到這麼棘手的事,姜源真的是很同情姬寧了。
君微一向不愛搭理姜源,覺得他話太多了,和他溝通很費力氣。但是今日姜源起了有關姬寧的事,君微愣是沒有走,還問道:「皇上為什麼不滿意?鐵勒人不是應該更不滿意嗎?」
在大衍和鐵勒這些年的貿易往來中,大衍絕對是賺了的,只是和南方諸多國比起來,他們從鐵勒人身上賺得很有限就是了。畢竟草原上物資匱乏,鐵勒人能用來交換的物產有限。
可成祖皇帝當初提出互開邊市,其初衷就不在於賺錢,而是握住鐵勒人的命脈,使得他們安安穩穩,不敢再南下騷擾。畢竟只要不開戰,沒有那麼高的軍費開支,成祖皇帝就不差錢了。
能在鐵勒人身上賺一點,那是好事,可要是賺得多了,逼得鐵勒人過不下去,那就不妙了。
想起兩年後就要爆發的和鐵勒的一戰,君律心裡很不爽,這仗原是沒必要的,就是皇帝一意孤行,非要關閉邊市,把鐵勒人逼急了,才和大衍撕破臉面的。
「君心莫測,那就不是我們應該討論的了。」姜源著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君微不大高興地撇了撇嘴,卻也沒有再什麼。
過了片刻,姜源又道:「我剛算了算,鐵勒使團來京的那日你們剛好沐休,要不要跟我去街上看看熱鬧。」
君律對此無所謂,就轉頭看了看君微,他不確定他想不想去。
君微想了想問道:「使團來京也要接待?今年搞得這麼隆重?」
「今年是他們的左賢王領團而來,六皇子當天不會去,可阿寧是要去的。」鐵勒的左賢王是僅次於大汗的最尊貴位置了,大衍派個長寧王府的世子去迎接,也是很給面子了。
聽姬寧要去,君微毫不遲疑地道:「那我也去,你們記得叫我一聲。」
「我阿微,你能不能不要把嫌棄我表現地這麼明顯,我感覺自己好受打擊。」姜源抬手捂著胸口,一臉的痛心疾首,好像自己受到了多大的傷害似的。
君律明知姜源是在開玩笑,還是拍拍他的肩膀道:「沒事,我不嫌棄你。」
君律這個動作不算奇怪,可由於他比姜源矮了大半個頭,看起來就很好笑了。君微沒忍住,愣是笑出了聲,笑得君律莫名其妙,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他又忘記自己此刻的身高年齡了。
轉眼到了鐵勒使團來京的日子,君律君微姜源早早就在會賓樓佔了個有利的位置。
街上看熱鬧的人多得很,君律他們坐在二樓都能聽到外面人群的喧囂聲。
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