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41章 打算
曾經的人才選拔的制度幾經變化,由世襲制,察舉制,九品公正制漸漸演化改善,最終,可以自由報考的科舉制度的出現,結束了貴族階層對於仕途的壟斷。這種唯才是舉不問出生的選拔方式,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紀。
中考,高考制度在本質上和科舉的精神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在根本上忽略參與者的出生,忽略參與者的年齡,忽略一切與參與者本身才能並無直接聯繫的條件,單純的以考生在考題上展現出來的才能予以錄取。當然了,封建時期的科舉制度不論是在前世還是在此間的世界,都仍舊具有局限性,那就是並不接受女性參與科考。
科舉考試幾乎可以說是此間寒門學子通過自身努力完成階級遷移的唯一途徑。會試按慣例三年一次,前些年由於人才的缺乏,周文皇於周曆初幾年曾加試過兩次,時至周曆十年的時候已經恢復如初。
林甫有仔細想過要不要做文抄公的事情,最終還是在前輩大家們精彩絕倫的詩文下臣服了。心中安慰自己道,仕途是大事,怎可為了心中一些小情緒而放棄這麼一個大外掛呢?
只要不到處寫詩裝逼就算不得濫用,林甫在科場上如此安慰自己道,然後便提筆寫下了那篇過商論。
這實在是形勢比人強,如今朝中科場糜爛,眾所周知。自己若不拿出點前世的瑰寶來,還真保不齊就名落孫山了。
不過周皇朝的科舉風氣雖然很是不好,但其實可以理解。
因為這是一個權利交接的過程。手握兵權的功臣派作為開國以來最大的權貴派系,這些人的手裡握著過大的權利一不利於國家的安全,二不利於國家的治理。所以對於這些功臣派力量的削弱是每個開國皇帝都需要做的事情。
而周皇朝的開國功臣派除了自家培養文人才子之外,也通過籠絡寒門士子,給予他們一個更好的平台和機會,來籠絡原本不屬於任何一方的有才之人。
自己利用資源推薦寒門士子,待得這些士子取得了一定的官職品級和政治地位之後,就化為了自己派系的政治力量。
從理論上講,這種交易其實是互惠互利的,因為士族階層推薦的寒門學子總不至於太差,否則的話他們就無利可圖了。
察舉制又或者說舉薦,本身就是這個作用原理。但是當今時期的周,掌權階層大多是戰功赫赫的軍隊系統居多,他們家族派系內現在年輕的小輩由於家族一直隨軍爭戰的原因,文治的底子並不好。
可當今的時局是重文輕武,國無戰事,走武這一條道路難以晉陞。走文道,經史子集的底子又不夠過關,自然只有遞條子走後門一條路可以走了。
說到底籠絡來的寒門士子總是沒有自家的直系血親來的放心來的靠譜,林甫前世也看到過很多被舉薦上來的寒門士子鐵面無私,對舉薦的權貴絲毫不包庇幫襯的千古佳話,所以從百分比上講,當今周皇朝的科舉中的權貴推薦,舉「賢」不避親的十有六七,真正有才能的,寥寥無幾。
科舉制度雖然名義上唯才是舉,但林甫心裡明白,這裡面的門門道道彎彎繞繞還是很多的。畢竟就算是後世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考高考那麼公平公正,找了關係託了人仍舊能夠起到作用,更別提此間封建的世界,一位達官貴人的推薦所能起到的作用和分量了。
所以說搞到最後,科場還是變成了權貴們規劃未來朝堂勢力的手段。
就連那位鐵面無私,傲骨錚錚的顧大人,去年考完鄉試后都提筆給林甫寫了封推薦信,叮囑他低調行事,去了京城之後去找某某某,說得林甫是一臉黑線。
看著眼前這位頗有傲骨的老先生對自己如此推崇,言語之間滿是溢美之詞,更是違背原則要替自己走後門,饒是林甫再厚的臉皮,心中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曾幾何時讀網文放鬆的時候,常有主角詩會上大發詩興,一口氣把唐詩三百全抄了來,看得時候倒是拍案而起大呼痛快,卻沒想到穿越來做文抄公也是個需要技術的專業工種,對臉皮的要求竟然這麼高。
所幸它同時也是個熟練工種,聽得多了自然也就習慣了,臉皮也就一次次得厚了起來,這不,拿推薦信的時候就只是稍微羞紅了點,上一次被請到總督府里做客的時候可是半晌手足無措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封推薦信猶豫再三林甫還是收下了。葉王爺和科場幾乎沒有什麼關係,自己去麻煩他有些不妥。
雖然林甫對自己的功底有信心,對先賢們的大作有信心,但對科場中的貓膩,還是有些了解的。
若是上頭的人乾脆把你剃了出去,那答得再好也是沒用的。
顧大人本以為他直接會去參加月余后的春闈會試,卻沒有想到林甫並不著急,而是回到了王府別院,打算三年後再去京城。
其中原因有二,一是現今自己功法進步神速,速度快的有些詭異,去京城之後難免諸事纏身,不如這幾年再拼一下,練到九級之後再動身。
二是因為小木子再有一年多就成年了,自己作為哥哥,這些年一直看著這個小丫頭,心裡著實把她當成了家人。
此去京城,見的機會就少了,不參加她的成年禮,於情於理都有些說不過去。
當然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一旦動身去京城,神仙姐姐也就要離開啦。
她雖然不肯繼承劍聖的位置,但想來她在自己離去之後要去做得,其實都是劍聖的那些事。
想到自己即將與她分別,與這個自己穿越以來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人天各一方。不知怎麼的林甫心中總感覺空落落的。
她是這個世界上自己唯一可以無條件相信,又可以依靠的人。分別的話,還真有些捨不得。
所以即便林甫十四歲的時候已經達到慕青竹當年給他設立的目標,八品,但別離這件事仍舊還是要往後拖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