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眉畔方才醞釀出來的感動又都煙消雲散了。她橫了元子青一眼,「這些不過是你應該做的,怎好意思問我要回報?」
「也對。」元子青點頭道,「那就說些不是為夫應該做的。」
「你做了什麼?」
「回了隱竹園,你自然就知道了。」元子青心情極好的道。
回了院子里,眉畔果然吃了一驚。蓋因元子青交給了她一封來自曲寬的信!
「世叔的信,怎麼送到了你那裡?」眉畔有些不解。
元子青這才解釋。原來自從去年回來,元子青送去太后的脈案請教之後,就同曲寬保持了聯絡。——不過說是保持聯絡,到現在也就值往來過兩三次書信罷了,畢竟來往也是要耗費時間的。沒得為了這個專門讓人兩地奔波。
前兩次討論的都是太后的病情,曲寬開了個方子,太後用后病就好了。之後元子青又請教了些醫學方面的東西,所以並沒有告訴眉畔。這次是曲寬特意寫了給她的信,所以元子青才送過來了。
「世子瞞得我好苦。」眉畔責怪的看著他,「你既然跟世叔有聯繫,就該早點告訴我。若是信的內容不方便我看,難道我還會強求不成?若是世叔不給我寫信,世子莫非打算隱瞞我一輩子?」
「這是什麼話?」元子青十分冤枉,「我上一封去的信里,提到我們的婚期,邀請世叔過來參加。我想著他若是來了,不是正好讓你歡喜?提前說了反倒沒意思了。哪曾想即便是這樣的大事,他也依舊不肯來,只託人送來了書信。」
眉畔聞言也嘆了一口氣,「世叔似乎對京城十分排斥。可說也奇怪,西京也算留都,他倒在那裡住得極好。」
「權貴之家都是住在京城的。西京那邊多是不得志或是去養老的臣子,想來是因為此。」元子青道,「他不肯說,咱們也不好打聽。只是如此一來,往後怕是難得見面了。」
眉畔這時候已經用小刀拆開了信,拿出來一邊看一邊對元子青道,「誰說不是,世叔身邊沒個人照顧,實在令人放心……」
說到這裡猛然一頓,後面的話就都斷掉了。
元子青見她盯著信紙,便問,「說了什麼?」
眉畔將書信遞給他,神色落寞。元子青低頭一看,才知道這竟然是一封道別的書信。曲寬說他本人是坐不住的,還是想要去雲遊四方,走到哪裡算哪裡。
其實這些年來他都是這麼過來的,每年十二個月,倒有十個月在外頭,走到哪裡就住到哪裡,有時候幾年不見人影,也是常事。還是眉畔他們運氣好,這幾年來他覺得身體一直在退步,再經不起折騰了,才回到西京定居。若是早些時候去,卻又未必能見得到人了。
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眉畔父母過世,他也沒有出現。
不過自從用了眉畔給的人蔘之後,曲寬驟覺自己好似煥然新生,就像是又回到了年輕時,自然就再坐不住,決定仍舊四處雲遊。
以後是真的很難見面了。
「算了。」過得片刻,眉畔才道,「世叔本來是閑雲野鶴的性子,強求不來。他自己覺得高興便好了。」
只是神色依舊寂寂,顯然對於這件事並未當真看開。
反倒是元子青自己,在初始的愣怔之後,已經徹底接受了。他因為從前的經歷,對這世上的事,大都抱持著隨遇而安的念頭,該怎樣就是怎樣,強求不得。即便是強求到了,也是強扭的瓜不甜。
他這一生唯一的一份堅持都用在了眉畔身上,於別的事情上,反而越發的看得開了。
這頭福王府的人提到了三皇子,沒過多久,眉畔便在宮裡見到了他。仍舊是在太后的壽安宮裡,眉畔是跟著福王妃去的,而幾位皇子結伴過來問安。
這樣的場合眉畔本來應該迴避,但太后發了話,說都是一家子親戚,總該見一見,認個臉,免得將來在別處碰到了,反而認不得人。
因為有長輩在場,所以見一見倒也合情合理。於是眉畔就一次性的見到了皇帝的前五個兒子。
太子的外貌有些出乎眉畔預料。在她的設想之中,愛好美色又碌碌無為的太子,即便不是腦滿腸肥的模樣,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至少脫不了形容猥瑣,眼神輕浮之類的詞。
然而站在眼前的人,卻是身高七尺,樣貌堂堂,完全撐得起太子這個身份。
只不過眼中時不時閃過令人不舒服的光,還有眼底下一片青影,到底還是泄露了他的根底。不過不知道前情,再用心觀察,恐怕是看不出來的。畢竟偽裝,對於太子來說也是一向必要的生存技能。
反而是三皇子雖然年紀小,卻格外沉穩。雖然看上去未免會顯得過分刻板,但也比輕浮要好。他挺直了脊背,安靜的坐在一旁聽大家說話,從頭到尾都沒有插嘴。
身上絲毫沒有鋒芒,誰能想得到,這就是十幾年後那個銳意改革,幾乎將大楚變了個樣的君王?
眉畔對三皇子元恪的印象非常好,回家之後不免就跟元子青提起。元子青說,「那些都不過是表象罷了,你若是見過他的字和文章,就會知道他心中有多少抱負。這樣的人,才真正擔得起江山社稷。」
否則福王府即便跟他有多少淵源,也絕不會那麼輕易就決定站在他這一邊的。
又過了幾日,朝中還是為了海州的事情吵嚷個不停,見火候差不多了,元子舫才在福王的授意下站出來,表示自己馬上就要結婚了,也更願意留在京城云云,請朝廷派人接手海關。
一直為了這件事含沙射影說風涼話,暗示福王府緊抓著海關不放手是有別的心思的人頓時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鴨子,一句話都不說了。而另一些支持福王府的人,便堅持現在海關草創,元子舫更熟悉,若是貿然離開,恐怕會造成惡劣的影響。說不定這個剛剛搭起來的架子,就那麼散了。
皇帝不免要詢問福王的意思。福王則表示,朝廷可以派一個更加有分量的人呢過去,這樣一來,即便元子舫離開,影響想必也不大。
只要大家看到了朝廷在這件事情上的決心,自然就不會猶豫,而是抓緊時間投入。如此良性循環,一兩年內海關便能平衡下來了。
不過皇帝問起人選時,福王卻始終閉口不言。
皇帝也並未見責,畢竟他兒子才剛從這個位置上下來,就要把其他人給扶上去,即便福王本人有這樣的度量,也還要擔心旁人潑污水,說他薦的是自己的人呢。
不過話說到這個份上,即便福王不提前安排,自然也會有聰明人想到皇子身上去。——比元子舫這個親王之子更有分量,身份更顯赫的人,放眼整個大楚,又有幾位呢?
於是這個建議便被順理成章的提出來了。並且大家的理由很充分:皇子們年紀大了,也該鍛煉鍛煉了,這正是個好機會嘛!況且這種彰顯國威的事,若是有皇子坐鎮,自然能給民間更多的信心。
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至於究竟是哪位皇子去海州,卻又是私底下角力的事了。畢竟皇帝也會猶豫,這時候誰的渠道和人脈多,誰便更能夠影響到皇帝的決策。
值得一提的是,大概是為了補償元子舫,於是皇帝將他丟進了禁衛軍之中。
禁衛軍拱衛京師,同時負責整個皇城守備,直屬於皇帝管轄,是真正的「天子近衛」。開國時戰鬥力還相當強勁,但到了近幾十年,已經成了勛貴子弟們的晉身之階。那些不能夠繼承爵位的子弟,大都也不會去讀書考功名,那怎麼辦呢?就蔭補入禁衛軍中,然後一級一級的升上去。
至於最後能夠走到哪一步,端看個人造化。但是據眉畔所知,從這裡出身的將領,是一個也沒有,最多只能憑藉頗能唬人的容貌和身材,撐一撐皇城的臉面。說白了,不過是朝廷換個法子養著這些勛貴子弟罷了。
但元子青自己對這個補償反倒很滿意。不過興緻勃勃的去了兩天之後,便霜打了的茄子一般,灰溜溜的回來了。
他到福王妃這裡來訴苦,眉畔正好也在,就跟著聽了。
卻原來元子舫一向都對從戎十分感興趣。但親王之子,想當然耳是不可能從軍,更不可能領軍的。所以如今得了這個機會,他自然樂不可支。沒去禁衛軍之前,暢想許多未來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