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
「可曾捉到朱元璋了,可曾捉到朱元璋了?」
黎明時分,噹噹塗城中的抵抗勢力已然被楚軍徹底清掃,一眾將佐興高采烈的回去向張世華報捷的時候。按捺不住內心情緒的張世華,卻是不由對著每一個回來報捷的將佐,詢問了這樣的話。
「大王,末將等吾等。不能攔住朱元璋,還是讓他從城北突圍逃掉了。」
等到最後,那被張世華特意派到城北當伏兵的傅友德回來后,卻也不由徹底斷了張世華一勞永逸的想法。
「朱元璋帳下親衛如馮國用等皆拚死掩護朱元璋,而那朱元璋更是效仿曹操故計,割須棄袍。等末將發現中計之後,其人卻早已不知所蹤。」傅友德跪地稟報,可謂羞愧異常。
而張世華聽到這話,搖頭長嘆了一口氣后,則也還是將心頭的沮喪壓了下來。
「無事,無事。當塗已克,我軍兵進金陵已然再無阻隔。而朱元璋麾下無兵無卒,連連大敗,料想其人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了。早晚定然必為我軍所擒。」
這般安慰性的道了一句,重新振奮起精神的張世華便也不由立即對左右眾將下令道:「爾等現在立即回去整頓各自兵馬,將俘虜統一看管,著手恢復城中秩序。
有道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吳軍在常州、江陰、長興等地還有近三萬可戰之卒。現在朱元璋走投無路,料想其定然會將這三地兵馬盡數召回金陵,好做最後一博。
本王可不想給他這個機會。張洋,接下來你就親領八千兵馬為我大軍看守當塗這一退路。而餘下諸將,明早辰時,便隨本王一起領兵攻打金陵。接下來,務必要一戰克敵!」
「是,臣等領命!」凜然稱是的眾將接下來自是不敢耽誤。對著張世華再一行禮,相繼便也就退出了張世華這中軍大帳。
而等眾將退下,張世華轉身默然看著那高高掛在牆壁上的地圖,一雙拳頭則也不禁握的越發緊了。
……
金陵城,國公府。
這曾熱鬧且充滿活力的地方,此時卻不禁顯得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國公爺在當塗慘敗的消息整個金陵都知道了。自然,楚軍四十萬大軍(虛張聲勢之數)即將就要兵臨城下的消息自然也是全城人都知曉了。
所以在這些天來,曾經繁華無比的金陵城,瞬間也不由像是進入了寒冬一般。
街道、集市、寺廟這些往日人滿為患的地方此時皆是冷冷清清不說,就連他們,這些個往日風光無限的國公府人,也不禁是提心弔膽,生怕一不小心就成為主人泄憤的工具。
以至於下人們在府中都不敢像往日那般行走,而行走也不願接近此時主人所在的議事大堂。
「怎麼,常州和江陰等地的兵馬還沒有消息嗎?」
議事大堂中,僅僅三、兩日功夫,原本烏黑的鬢角就一下子變得有些花白的朱元璋,看著自己的侄兒朱文正,原本那一直都是精光四射彷彿一切都盡在掌握的眼神,此時竟也不由露出了一絲落寞與絕望。
「叔父,現在楚軍將城池圍的如鐵桶一般不說,更是發兵兩萬奪去了鎮江。現在,外界的消息根本就傳不來絲毫。而派出去那些求援的斥候,則也是無一生還。」
「好吧,好吧。我知道了,文正你退下吧。」
「叔父……」
「行了,我無事,退下,退下吧。」
「……」見此,朱文正無言抱了抱拳,緩步退下。
而等朱文正退下,腳步聲也漸行漸遠,朱元璋默然看著空蕩蕩的大堂,一種強烈的無助與絕望,也不用徹底湧上了他的心頭。
「楚賊,楚賊!」他怒吼著,抽刀狠狠的斬在身前的桌案上,模樣不禁像是一頭被逼到絕路的凶獸。
……
「大王,好消息,好消息。」
八月初二夜晚,當足足十餘萬楚軍在金陵城外建好營壘,準備明日一早就攻城的當天晚上,他帳下親衛高揚卻是不由在這個時候帶著一名前來傳遞消息的斥候,歡歡喜喜的來到了張世華面前。
「好叫大王知曉,就在昨夜,常州城內爆發內亂。城中大戶聯合吳軍一眾部將,殺了鎮守常州的吳軍元帥湯和,舉城向我大楚投降。」
「什麼!」忽的聽到這話,原本還是安坐的張世華不由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這……」張世華的臉上不由下意識的閃過一抹狂喜,但隨即便也就被方應過來的他收斂了起來。
雖說此事他根本就不曾有過預料,可此事雖在意料之外,仔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這個時間從來就不存在什麼無緣無故的忠誠。常州守將湯和乃是朱元璋發小,與朱元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願意前來捨命相救。可他麾下的將校們卻就不同了。
在這年頭,絕大多數的領兵將校所為的不過也就是升官發財、求色求名而已。
朱元璋強大時,他們屬於得利一方,自然便是唯命是從。可現在,朱元璋眼見就要敗亡,這些將校們若是不想與其共赴黃泉,自然就會為自己找條退路,這本就沒什麼奇怪的。
是以呼吸之間,張世華便也就平復了自己的情緒。
「很好,本王此次前來,本就是為了弔民伐罪。既然常州軍民幡然醒悟,往日一切,本王自可既往不咎。不但不咎,常州軍民立有功勛,本王當還要重重的獎賞他們。」
言罷,張世華讓前來報信的斥候詳細的交代了一邊在常州臨陣倒戈的領頭人有那幾個之後,當即便也就將這些人一一賞提拔。雖說在心底里對於這些個臨陣倒戈之輩,他心中以頗有不屑,可這卻是難得千金買馬骨的好機會,不容錯過。
所以在接下來,張世華讓人拿上了已經填好的告身和現成的肩章金印后。便就讓這前來報信的斥候帶著這些東西返回,以此安撫常州那些臨戰倒戈的軍民之心。
「大王,此戰看來是再無什麼意外了。常州軍民臨陣倒戈,江陰頓時陷入重圍自顧不暇。而至於長興州那邊,他們距此路途遙遠不說,城池也被張士誠發兵所圍。
這金陵城,現如今除了被強行拉起來的萬千壯丁之外,便也就再無什麼能夠抵擋我軍兵鋒的了。這般想來,明日一戰,我軍定然可以一鼓而克!」
局勢可謂一片大好,是以親衛高揚都不禁提前為張世華賀喜了。
然而對於此,張世華卻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拍了拍歡喜無比的高揚的肩膀,便就負手返回了卧榻之處。
卻是在自己的下屬面前,他掩飾了內心的狂喜,故意裝出了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
翌日一早,張世華讓下屬將常州軍民臨陣倒戈的事情告知了三軍。
因而一時間,金陵城外的歡呼之聲也不由響成一片。圍城的楚軍士氣可謂一漲再漲,軍中的將校們此時也是無不踴躍,每個都願意請戰作為先鋒。
但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最高決策者的張世華也依舊沒有直接下令進攻。而是在大軍準備攻城之前,派出了一名俘虜,命其前往金陵,為其勸降。
「那是,李先生。」城牆上,朱文正看到那名被楚軍派來的文士,卻是一眼便就認出了來人。
那人不就正是在當塗一戰中生死不知的浙西首席謀臣李善長嗎。
所以見到李善長並沒有死,而僅僅只是被俘之後,朱文正的臉上還是不由為其露出了一抹笑意。
「快,將籃子遞下去,讓李先生他上來。」
沒有什麼猶豫和懷疑,因為就連朱文正他都不覺得這一戰還會存在什麼轉機。故而他當即便就讓人將一個綁著繩索的大籃子放到了城下,讓李善長他坐著籃子登上了城。
「先生……」
「朱將軍,主公何在,快帶我去見主公。」李善長現在沒有任何心思理會其他,他可謂說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朱元璋性格的人,所以他現在最想要做的事情便就是說服朱元璋。
繼續頑抗下去,只會是玉石俱焚。為人謀主,卻讓主公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李善長的心中可謂儘是羞愧。因而他現在更是希望自己的主公可以收回那玉石俱焚的想法。
除了不想讓自己的主公就這樣滿門遭難之外,更是想要最後在盡一盡臣子的責任。
「好,我現在便就帶先生去見叔父。」朱文正看著李善長,或許也是明白了李善長的想法,是以他當即便也就答應了下來。
所以他接下來便也就下了城頭,護著李善長一起,去了城中國公府。
……
「主公,主公!」不多時,國公府中,李善長見到兩鬢花白,神色沒落無比的朱元璋。頓時不由回想起當年他輔佐朱元璋佔據金陵的那日。那時,他們指點江山,雄姿英發。
而現在確實英雄末路,頓時也不禁悲從中來,「臣無能,不能輔佐主公興霸業、成大事,還讓主公落得這般危局,臣無能,臣無能!」
他哭嚎著,那額頭重重的在地上叩首,以至涕淚鮮血橫流。
「哈哈哈哈,善長。若無你,我或許早已沒於這亂世之中。而今落得這般下場,天命罷了,又豈能怪你。」說著,朱元璋不由親自將李善長從地上扶了起來,而後更是笑著那袖子擦了擦他額頭上的血跡。
「善長,我知道此番你前來是為何。但我此番卻是要辜負你的好心了。我朱元璋此生,可窮困潦倒,可兵敗亡命,卻是不可做他人階下之囚。善長,我懂得你的心意,希望你也能夠懂得我的。」
「主公……」李善長聞言,跪在地上,不由垂淚無語。
……
「大王,這都一個時辰了,李善長還沒有出來。看來朱元璋是不可能歸降了,不若下令攻城吧。」
「再等等,再等等。」城外,被千百將士簇擁著的張世華望著諾大的金陵城,心中卻是希望能夠出現另一個結局。
「大王……」一個半時辰了,還是沒有出現張世華希望看到的結局。
「好吧,傳我軍令,全軍……恩,那是,朱元璋!」
遙望城頭,看到一人在數百人的簇擁下忽的出現在了城頭。張世華也不由一眼認出了來人身份。
「張世華!」那人立於城頭高呼,「生死與否,唯看刀劍,若是英雄,且來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