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五章 河湟之野

第一零零五章 河湟之野

李弘嗣與李振聲兩個人並不是沒有派人出過城,相反,在崇禎三年的夏天,當林丹汗的蒙古騎兵撤離西寧城外之後不久,他們就派出了幾支隊伍出城打探消息。

只是出城的幾支隊伍,只有那一支前往積石關方向的哨探隊伍,在打探完消息之後如約返回了西寧城。

不過,這支隊伍在積石關外隔著老遠,看見積石關仍然掌控在河州馬家軍的手裡,就原路返回了,因此並沒有給他們帶回來什麼有價值的情報。

至於往北去的那一支,以及往南去的那一支,則是杳無音信,生死不知。

接下來,西北迎來了寒冬,西寧城孤懸在河湟之野,周邊方圓千里都是荒天野地無人區,若是沒有大批的戰馬,沒有大量的補給,不管是派人出城打探消息,還是派人攜帶金銀尋找羌人、蕃人的部落購買牛羊,都是凶多吉少的冒險。

而事實上,林丹汗撤走了圍困西寧城的人馬之後沒過兩個月,河州城易手,積石關也易手,隨後不久,西寧城外就開始斷斷續續地出現藺養成的人馬部眾了。

幸虧西寧城城牆高大堅固,而藺養成的麾下既沒有什麼重型的攻城器械,也沒有強攻硬取的決心,西寧城才得以又一次安然無恙。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城外形勢一無所知的李弘嗣與李振聲,乾脆堵死了西寧城的四門,繼續領著城中的百姓,老老實實地堅守著城池。

只要西寧城外的賊營人馬不來攻打城池,西寧城內的守軍也從不主動出擊,兩邊兒就這樣相互對峙著拼消耗,僵持了下來。

崇禎四年的正月,西寧城內早就斷了柴米,即使過去的大富大貴之家也沒有什麼餘糧了。

而且,縱使有再多的金銀,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了用處。

若不是李弘嗣和李振聲兩個人軍法嚴酷,並且早將躲在城內避難的百姓們也都編成了行伍,到了此時,城中的秩序早就維持不住了。

且說正月初一的中午,李弘嗣與李振聲兩人在他們背後的李氏家族以及一些部將們的一再勸說之下,終於下了決心棄城突圍,希望能給城中那些追隨自己的倖存百姓們闖出一條活路來。

守將李弘嗣等人準備伺機棄城突圍的消息在城中傳開了之後,西寧城內軍民百姓的士氣果然提振了一些。

然而,下定決心容易,可真要執行起來,卻要預先做好許多準備工作。

光是商量棄城突圍的線路和方向,西寧城內的各方力量就爭執不下,爭論了好幾天。

有的想要往北,撤離西寧之後只要翻越了烏鞘嶺,就是甘肅的河西之地。

有的堅持要往東,幻想著從積石關突圍成功之後,進入大明朝的內地,如果大明朝還沒有失去整個西北的話。

而李弘嗣和李振聲兩個人則堅持要往南,希望一路南下莽剌川,穿過唐古特人的地盤,前往川西北。

在他們兩人想來,即便是皇帝陛下在京畿和宣大之地抗擊建虜與北虜失敗,即便是如今大明朝的北方落入了建虜之手,遙遠的西南地區,應該還是安全無虞。

等到李弘嗣與李振聲半是講理半是強迫地說服了城中各方勢力,終於定下突圍線路的時候,他們卻失去了棄城突圍的最佳時機。

就在他們準備棄城突圍的頭一天,當他們終於收拾好了行裝,並且從城內鑿開了已經砌死的城門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李弘嗣、李振聲以及李弘嗣麾下部將韓愈昌等人卻大驚失色地發現,城外不知何時,突然又多出來一支圍城的大軍。

這一支大軍,不是別人,正是八大王張獻忠和爭世王藺養成合併之後,前來奪取西寧城的大西營賊軍。

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李弘嗣,在捶胸頓足仰天嘆息之餘,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硬著頭皮命令部將韓愈昌率領預定的前鋒人馬衝出城外開路,同時傳令城內其他軍民百姓,做好提前棄城突圍的準備。

這個韓愈昌,是李弘嗣家族的親兵護衛出身,原本是個撒拉爾人。

只是他有漢姓,取漢名,說漢話,從漢俗,已經完全漢化,看不出與漢人有何區別了。

隸屬西寧衛的撒拉人不多,約有兩千戶撒拉人家,只設有一個副千戶的職位。

說起來,他們原也算是木速蠻的一種,只是在崇禎二年的木速蠻之亂中,西寧衛所轄的漢化撒拉爾人,站在了官軍這一邊。

統治撒拉爾人的韓氏土司家族,繼續接受李弘嗣這個西寧衛指揮使的指揮,跟著西寧官軍與西寧周邊河湟之地的其他木速蠻亂軍奮勇作戰。

與此同時,他們對西寧周邊的其他白帽木速蠻們也是大開殺戒,從而取得了李弘嗣的繼續信任。

而這個韓愈昌的父親,也即循化撒拉爾人的土司副千戶韓進忠,更是死在了與其他木速蠻的戰鬥之中。

作為韓進忠的兒子,年紀輕輕的韓愈昌隨後在李弘嗣支持下,接掌了其父的職位。

只是這一年多來,西寧與朝廷的聯絡斷絕,韓愈昌的職位還沒有來得及得到朝廷的正式確認。

當日傍晚,韓愈昌率領著西寧城內僅剩的一支撒拉爾人騎兵奉命出城沖陣。

然而剛剛出城不久,韓愈昌族弟撒拉爾土百戶韓承恩率領的撒拉爾人騎兵,就陷入到了大西營賊軍的重圍之中。

韓愈昌遠遠看見一馬當先的族弟韓承恩沖陣失敗,陷入賊陣,當機立斷、調頭奔回,帶著剩下的數百騎又奔回了城中。

而這個時候,李弘嗣和李振聲所率領的軍民百姓,還沒有在城中集結完畢。

結果,這麼一次突圍除了白白損失了韓承恩以及所帶的半數撒拉爾騎兵之外,什麼目的也沒有達到。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李弘嗣與李振聲率領的西寧城軍民,一次又一次嘗試突圍失敗,而張獻忠、藺養成所率領大西營和爭世王營將近兩萬人馬,也是一次次又一次不惜死傷地向著西寧城發動進攻。

若是擱在以前,張獻忠及其麾下大西營的部將們,是不會對著一座堅城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動發起猛攻的。

但是這一次卻不同了,因為他知道了西寧城內的情形。

韓愈昌的族弟韓承恩墜馬被俘之後,很快就選擇了投降,並且將西寧城中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全部都告訴了張獻忠及其麾下眾將。

一聽說西寧城中是這個情況,張獻忠自是大喜過望,一邊讓韓承恩想辦法招降其族兄韓愈昌,一邊親自督率主力猛攻西寧南門,打得西寧南門幾次搖搖欲墜。

到了二月底的時候,西寧城守軍的最後關頭終於到來。

西寧城本就斷糧多日了,在這一個多月的守城作戰之中,因為突圍無望,原本捨不得殺食的撒拉爾騎兵的最後一批馬匹,也被飢腸轆轆的官軍陸續殺食。

三月二日夜,西寧衛世襲指揮使李弘嗣帶著韓愈昌等一眾部將巡視城防,行至南門城頭之時,被韓愈昌暴起刺殺,城頭隨即一片大亂。

早就準備好了的韓愈昌所部人馬,趁亂奪佔了南門,並從內部打開城門,向城外的賊軍獻出了他們已經堅守一年半的城池。

並不是韓愈昌想要投降八大王張獻忠這個流賊頭領,若是他能夠選擇的話,他倒是更願意向當初圍困西寧城的林丹汗投降。

好歹察哈爾的林丹汗也是正兒八經的蒙古大汗,是他老韓家在歸降明朝之前所世代效忠的蒙古主子的嫡系後裔。

他之所以最後投降了他自己心裡都看不起的流賊,是因為他實在是走投無路了。

李弘嗣也好,李振聲也好,他們在突圍無望之後,都已經做好了與城同殉死節的準備。

可是他韓愈昌畢竟是個撒拉爾,雖然在木速蠻之亂中選擇站在朝廷這一邊,但卻犯不上為了這個對西寧城見死不救的朝廷殉節。

尤其是當他在守城戰中發現,自己那個落入賊手的族弟,並沒有被城外的賊軍所殺,反而還當上了一個頭目的時候,他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日月當空照中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日月當空照中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零零五章 河湟之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