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標示性事件
德軍佔領法國首都巴黎
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語?Battle?of?Dunkirk;法語?Bataille?de?Dunkerque)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的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在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行動中,英國在十分危險的情形下,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33.5萬人,可謂是是舉世震驚的奇迹。雖然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衛發生嚴重的問題。此次撤離,意味著西歐落入法西斯勢力之手。
十里溫柔?2017/09/24?10:01:30
敦刻爾克大撤退,從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曆時9天,實際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個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個全天,總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但這些部隊撤離時將重裝備全部丟棄,帶回英國只不過隨身的步槍和數百挺機槍而已,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
撤退時海灘上的場景
在撤退中,英法聯軍有4萬餘人被俘,還有2.8萬餘人陣亡。英國共動員了861艘各型船隻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擊沉。英國空軍為了掩護撤退,總共出動2739架次戰鬥機進行空中掩護,平均每天出動300架次,有力抗擊了德軍空襲,英軍損失飛機106架,英軍戰鬥機和地面高射炮火擊落德機約140架。
不列顛空戰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至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大英國協的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許多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歐洲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Eagle?Squadrons)與英國並肩作戰。同屬軸心國的義大利,則派出「空軍軍團」(Corpo?Aereo?Italiano)與德國空軍一起戰鬥。戰爭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國的失敗告終,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倫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作戰計劃。後來,人們把這一場戰爭稱作為血灑長空—不列顛空戰。
德軍轟炸英國城市
巴巴羅薩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
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劃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巴巴羅薩」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里,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該計劃開啟了長達數年的蘇德戰爭,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死亡。
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也稱中途島海戰。中途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中途島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唇亡齒寒。
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於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十里溫柔?2017/09/24?10:02:12
美國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約克城」),1艘驅逐艦(「哈曼」),147架飛機(多為被擊落),307人陣亡。日本則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1艘重巡洋艦(「三隈」),332架飛機(包括備用機,被炸毀於航母約280架,僅被擊落42架),3500人陣亡。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也稱斯大林格勒會戰(俄語: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битва,德語:Schlacht?von?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第三帝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其戰略上的勝利超出了由英美領導下的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此戰後蘇聯開始逐步掌握戰略主動權。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萬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
巷戰中的蘇軍陣地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遭遇的戰略範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意志第三帝國南方集團軍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從世界範圍看,斯大林格勒會戰與同時期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一起,成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