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軍事整編
()有關民生、科舉人才以及軍事技術的相關措施正在順利的進行當中,於此同時,朱延壽決定根據對麾下的十多萬大軍進行一次大整編。
整編是根據各支軍隊的組建時間以及戰場資歷,當然,也考慮到軍卒的主體構成,比如來自廣西的jīng銳老卒已經被朱延壽收編為欽州定海軍,其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忠誠可、能征善戰的廣西軍卒;成分主要為安南以及呂宋人手的軍卒,被朱延壽整編為一軍,軍名為鎮南軍;至於投降的尚之信部以及後期招收的新軍士卒,朱延壽也整編為一軍,賜名忠義軍。
加上跟隨孫望麟南征北戰的定第一百四十三章軍事整編北軍、馳騁汪洋的兩廣水師,后明帝國共有軍卒十六萬,其中水師有人三萬,西式戰船三十艘、福船一百艘,各式大小戰艦總計三百餘艘,要是加上平時專事運輸的各類商船,這規模還要大上一倍,水師有炮六百門,在南洋一帶,兩廣水師的實力已經逐漸超越鄭家軍,成為首屈一指的海上巨鱷,平時,兩廣水師分駐香港、欽州兩地,兩港互為犄角;在陸上,忠誠可的欽州定海軍被朱延壽留作衛戍欽州的禁衛軍,其軍統領為威遠侯孫望月,有人兩萬,炮兩百門;血染爭衣、能沖敢戰的定北軍有人三萬,炮二百五十門,統領為天定侯孫望麟,定北軍專司南征北戰之事,是后明殺伐最重的大軍,除了在朝鮮留下人馬八千,防護朝鮮要道,扼住滿清入朝的門戶,其餘的人馬成為朱延壽手中的機動力量,在路上的四軍當中,定北軍裝備最為jīng銳,殺氣也最盛;忠義軍為衛戍香港、瓊州以及兩廣各地的留守駐軍,其人數量較多,有人五萬;人員構成主要為呂宋及安南的鎮南軍有人三第一百四十三章軍事整編萬,專事衛戍呂宋、安南,統領為義成侯李輕車。
后明帝國的的軍事力量由五軍:定海、忠義、鎮海、定北、志遠(水師)五個部分構成,各軍隸屬大明兵部,按照人員的多寡,朱延壽在欽州開辦的軍事學院,每一次的畢業生都會適時的填充入各個軍隊中。
當然了,除了這些明面上的武裝力量,專事監察的紅衣衛有人八千、負責情報以及策反工作的暗影衛有人數萬,其網路如蛛網一般撒遍全國。
由於這次整編並沒有觸犯.太多人的利益,他只是在大理上比較系統清楚的劃分各兵種以及各個軍力的層次,所以此次整編實施的也還算順利。
隨著軍力整編的正式實施,將官.輪訓的計劃也逐漸著手實施,限制於目前嚴峻的軍事鬥爭行事,首次的將官輪訓訓練計劃被縮短為一個季度,也就是四個月。按照朱延壽的觀點來看,這個活動若是叫做「上學」那是有些不適宜的,可要是真要學習軍事理論以及戰鬥技巧,這短短四個月根本毫無作用——實際上就目前漢庄的條件來看,所謂的「軍事理論」以及「戰鬥技巧」都是直接照搬的欽州軍事學院的那一套,所以後明第一期將官課程到目前為止就是一個大雜燴——這段時間內,以李光地為代表的那幫進士出身的「儒將」查閱了兵部藏書庫的無數資料,並聽從朱延壽的意見,理論結合實際,又從《孫子兵法》、《練兵紀要》、《兵法十三篇》等傳統教材中挖出了一套比較生澀的教綱,幸好這些教綱經過後期的潤sè倒也算詼諧、通俗易懂,加上前來受訓的將官都是帶過並打過仗的老行伍,他們聽著講座倒也有不少心得體會,不然這誤人子弟的名頭李光地等人要坐了個十成十。
不過朱延壽倒也不太關心這.些軍官能否懂得《孫子兵法》,實際上在他心目中,這些人在這幾個月里能多識幾個字、多寫幾個字那就謝天謝地了,至於他們能學到多少理論,那卻也無關緊要了,而開武學的目的也與軍事目的無關,這些人來這裡的主要任務就是接受洗腦。
不管朱延壽是否願意承認,洗腦工作也才是此次.軍事改革的核心部分。
這個工作主要分成三個步驟,而各步驟所針對的.特定人群也是不一樣的。首先接受洗腦的是這些暫時充任武學講師的進士們,這些知識分子相對來說也是最難洗刷的一個人群,到底都是知識分子,而且千里跋涉走南闖北,個個都有見識有經驗,如果不編造出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那的確很難能騙倒他們。
這個時候朱延壽文科生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畢竟他朱某人穿越前也是個史地的高材生,所以這個體系就先從歷史開始立論。
針對這些高級、.熱血知識分子,朱延壽聯繫目前的形勢臆造了一個「天子中心論」,這個東西按現在的觀點來看技術含量不大,不過在當時卻還算是得到了市場認可。在朱延壽的授意下,牛庭直寫了一篇jīng彩的文章,拿南宋與大明的滅國歷史進行了探討和闡述,南宋那塊主要講述大宋王朝對抗元運動的jīng神作用,那段歷史因為元朝當年大肆誣衊封殺的關係現在已經變得有些模糊,所以朱延壽在這個大肆篡改抹殺其他義軍領袖的作用,總的論調就是根據經驗來看,如果一個民族的領袖被幹掉的話,那其所領導下的臣民自然也就失去了反抗的信心——支撐這個觀點的證據是象山之戰後蒙古人就迅速評定了江南,而之前他們付出巨大代價,甚至連蒙哥皇dìdū戰死沙場也未能完成這個戰略任務。
而大明的經驗就更加直接——歷史證明象李自成、楊起隆那樣的草寇根本不能完成拯救民族的任務,這幫傢伙利yù熏心鼠目寸光那是遲早歇菜的料,當他們把當年的民族領袖思宗崇禎皇帝陛下幹掉之後,咱們大漢臣民就一下子群龍無首不知所措,所以滿人八旗這才輕而易舉的一舉奪取咱們大漢的錦繡江山,由此可見這個領袖在號召以及jīng神引導方面的巨大作用。
文章最後得出一個觀點,在當今時代,唯一能夠拯救大漢民族的只有咱們后明皇帝朱延壽——吳三桂這個老烏龜的歷史是如此之齷齪,所以不能考慮,而其他朱起隆之類也是如此,至於台灣鄭經那更是混蛋,當年在民族危急的時刻,這幫鼠輩居然為了擁唐擁桂什麼自己人內訌起來,絲毫不顧大局,足見也是一幫爭權奪利的小人。
而咱們朱延壽則與他們有質的區別——朱延壽小的時候就表現了與別的小孩不同的天賦,對政治軍事有特別的感應(可以理解為特異功能或者天命什麼的),其出身離奇之中更顯高貴,竟然是朱太祖的嫡親血脈,這種天生貴胄,簡直就是為了解放百姓、拯救民族的絕佳人選。
當年一批陷入迷途的大明官兵(周破天之類)在清軍的屠刀下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偉大的領袖出現了,他的智慧以及風度折服了所有人,在經過一番鬥智斗勇之後這位偉大的領袖率領大軍走出迷途,抓住機會一舉復國為明,為大漢rì后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位領袖在生活上也是嚴於律己,生平不近女sè、仗義疏財、體恤官兵、愛護百姓……總之從以上的優點來看,現在咱們大漢民族的唯一希望就是朱延壽、唯一的領袖就是朱延壽、華夏億萬子民唯一的領導中心就是朱延壽大明皇帝陛下、我們唯一的人生使命就是保護皇上、在皇上的領導下進行抗清鬥爭……
當然這個論調出場之後還是受到了不少質疑,不過可惜的是就目前的形勢來說,任何質疑這個理論的行為都是非法的,在一批傻瓜因為懷疑而倒霉之後,所有人都當即表示了擁護態度,而且其中以李光地為首的大批知識分子更是心領神會,積极參与到這個理論的完善以及補充工作中來,在短短的數十天之內,朱延壽的這幫學生整理出了一整套的、與儒家忠君思想一脈相承的儒家理宗學術體系,使這個乾癟癟的觀點骨架初步成為一個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具有極大說服力的政治鬥爭理論,而同時牛庭直領導下的zhèngfǔ則相當默契的開動了最高宣傳效率,欽州城裡所有印刷坊接到了印刷任務。
相對於知識分子,對軍官的教育工作就簡單多了,這些軍官眼下都是大明zhèngfǔ的既得利益階層,平時也是久經愚民政策以及忠君觀念的熏陶,更妙的是他們大部分都是文盲,所以當剛剛丟出這個理論,這些軍官就沒有任何遲疑的接受了這個上層大肆吹鼓的理論,與此同時,在漢庄熙熙攘攘幾天之後,牛庭直zhèngfǔ緊鑼密鼓加派民夫修建的「忠烈祠」宣告竣工,在前幾場戰爭中犧牲的各級軍官靈位被大張旗鼓的放了進去,朱延壽本人更是一身素服,手書「英靈不死、浩氣長存」命人鑄成牌匾,在靈位前跪拜祭祀痛哭流涕,哽咽著大聲宣布這些軍官的父母雙親由zhèngfǔ養老送終,並且還享受超級榮譽——總兵一級以上的陣亡軍官父母見任何官員都無須下跪,而其他級別的軍官則往下排,按官職大小對官員的權威免疫。
這個榮譽可以說是一個超級榮譽了——中國統治階級的傳統理論來說就是「禮法孝義」,這個孝字那是看得極重,從「大漢朝以孝治天下」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於是當場的所有軍官都受到了一場心靈震撼,很多血氣方剛的軍官當場就熱淚盈眶,萬分羨慕靈堂里的陣亡者,而其他實際點的將官則也被這個豐厚的社會待遇所吸引——如果他的父母能享受這個待遇的話,那麼即使他陣亡了,他本人在家鄉也算是美名遠揚雖死猶生,和這個高級榮譽比起來,那些所謂的「貞節牌坊」簡直象地攤上的三流垃圾了。
隨後這些軍官們就在武學內學習一整套的軍事紀律——這個東西雖然不太新鮮,但在軍官在充滿歸屬感之後依然學習得非常認真,其中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關於「對皇帝不忠、背叛投降、抗命、戰場逃跑」等罪行的附加懲罰,許多人當時都被嚇得心中亂跳。本來觸犯這種軍法當然是殺頭,軍官們也不奇怪,但這回的附加懲罰卻苛酷到了極至,觸犯這些罪名的軍官家屬也將受到株連嚴懲,其中包括剝奪軍屬權利、從宗族祠堂中家庭除名、沒收所有財產和流放呂宋、安南、朝鮮等等——朱延壽這件事情上可也算是未雨綢繆,之後大明zhèngfǔ的第一次大規模徵兵,他都盡量選擇有家屬的青壯,為了保證官兵的忠誠他寧願背負其眷屬的大包袱,在他看來,軍隊的忠誠和戰鬥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東西與這個比起來都微不足道。
完成第二個步驟之後,這些腦袋被洗刷過一遍的軍官們又開始學習如何對普通士兵進行洗腦——這個工作終端可以說是最簡單也是最實際的程序,這個時候指導理論中的所謂的「忠孝仁義」或者「民族大義」分量很少,其核心內容主要圍繞在「二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方面。朱延壽的這些學生們把這個理論進行了巧妙的分解,把軍功、軍餉、家屬待遇計算出一個等級收益,解釋了最容易讓農民得到土地的方法:那就是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勇敢作戰,這樣的話大明朝廷就會非常優厚的為士兵的家庭分配最好的土地。
當然這裡面自然還有晉陞軍官方面的誘惑,根據明軍的等級制度,士兵和軍官的待遇可以說是涇渭分明,雖然朱延壽很有限了承認了士官制度——新兵的軍餉要少於老兵、經過戰爭的老兵待遇要高於未打過仗的老兵,而在戰場上老兵還有權對新兵發號施令,但這些和軍官所享受到的優厚條件自然還是比都沒得比,所以這裡還不少晉陞條款來誘惑想吃軍隊飯的軍人。
雖然這樣對軍隊進行政治教育的方法部分違反了《孫子兵法》中的「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等愚兵古訓,但這回卻得到了明軍幾大巨頭的高度讚揚——這個東西不複雜,這些政治家沒理由看不出這麼做的巨大收益,所以為了推行這場軍制改革軍方和zhèngfǔ都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支持。
當漢庄武學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劃時代改革的時候,大周王朝的使者終於再次抵達了欽州城。
大周皇帝吳三桂對於這次出使可以說是極為重視,其中使者團的整體是素有「小張良」美稱的江南才子汪士榮,這個人在長江以南廣有才名,少年時就有「機智多變、腹有奇謀」的風評,在上一次煽動馬鷂子王輔臣叛清造反的活動中就曾為吳三桂皇帝陛下立下大功,此役后,他臨機處斷的才能得到了許多重臣的認可,不過大周丞相、駙馬夏國相大人卻因為忌憚的關係,屢次在皇帝面前淡化汪士榮的功勞,稱此事為「事緣機巧」而不表其功,所以在大周開朝立國之後,他未能得到相應的封賞,但所謂名聲在外,這次大周群臣在考慮這個危險而重要的任務的時候,還是同時向皇帝陛下推薦了他。
不過汪世榮當真不愧狐狸的光榮稱號,由於吳軍與明軍、清軍的戰線相互交錯,而從昆明到欽州之間的一條最為便捷的要道必須經過三軍交錯的地方。
由於不願浪費時間,汪世榮竟然命人直接從便捷要道的地方經過,一開始使者團偃旗息鼓,並沒有搞出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場景,可等到大周使者團近大明軍防線的時候,汪世榮卻突然命人敲鑼打鼓,萬分囂張的經過清軍的防線之前,意在挑釁不遠處的清軍,而在清軍忍不住派出騎兵追殺之後他又迅速朝明軍的防線逃跑,差點讓許久未曾爆發大戰的三軍交界處再次爆發大戰。
清軍統領劉震撼久為大將,雖然不是什麼很懂政治的智將,但這樣的把戲倒也瞞不過他,對方這樣做無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向清軍方面傳遞「明軍和大周勾結」的訊息,一方面也是偵察試探明軍方面的軍備、戰力以及雙方在前線的軍事現狀。雖然知道被這個混蛋耍了一把,但劉震撼倒也沒有強行攻擊明軍的陣地,畢竟清軍在長江以南的rì子是越來越難過了。
至於明軍方面的總兵,由於來者的身份以及級別相當之高,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職權範圍,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這幫偽周朝的使者團吃好喝好,然後再派出快馬,向欽州的朱延壽彙報實情。
至於偉大的皇帝陛下究竟有何打算,派出何人迎接使者,迎接團的級別又有多高,這卻不是他能掌控的了。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