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滄海商路筆記》後記
一、寫作體系問題
創作侯滄海之前,曾經寫過《那些年》和《尋親記》兩本未完成作品。在《那些年》的簡介上寫著:「一個青年的奮鬥和成長故事」。《尋親記》的簡介上寫著:「講述一個家庭(父母和雙胞胎)聚散離合、生死相依的故事。」這兩個故事後來揉在一起,演變成為《侯滄海商路筆記》。
《侯滄海商路筆記》來自於前面兩個故事,最核心的主題很明確,就是「一個青年以及其夥伴們的奮鬥故事」。除了最核心的主題外,還講了愛情、親情、友情、仇恨和鬥爭,講了這二十年的社會變遷,包括社會經濟發展和風俗習慣演變等等。
本書實則是《巴國侯氏》大系三部曲的第三部。
第一部是《侯衛東官場筆記》,主人公侯衛東。以此為名小說共有八本,後來出了一本單行本叫《巴國侯氏》,實則是《侯衛東官場筆記九》。按照原計劃,後面還有三冊,但是未出版,遺憾。特別說明一點,市面上的侯衛東9——16冊,皆為偽書。
本書的網路書為《官路風流》。
第二部是《侯海洋基層風雲》,主人公侯海洋,以此為名的小說共有三本。後來又出了三本《巴州往事》,主人公更名為王橋。實體書《巴州往事》一共五冊,只出了三冊。侯海洋和王橋為同一人,《侯海洋基層風雲》和《巴州往事》在故事上完全連續。《基層風雲》到《巴州往事》雖然是完全連續的,但是寫作方向悄然發生了改變,最初設定侯海洋要成為市委書記,後來受現實原因,王橋只到縣委常委便結束。
本書的網路書從王橋開始,名為《靜州往事》。
中間還寫了《拯救我的生活》,不在三部曲之內,是《巴國侯氏》系列作品的分枝。
第三部就是《侯滄海商路筆記》,從名字來看,本書就與前兩部有明顯不同,脫離了官場(其實《侯海洋基層風雲》大部分內容也不在官場,最終也脫離了官場,但是仍然被認為是官場小說)。為了取名字我費了些思量,後來定名為《商路筆記》,蹭了侯衛東官場筆記的熱度,又主動明確類型,這樣不產生歧義。
在出版實體書的時候,出版方一航兄反覆考慮,覺得《那些年》的「一個青年以及其夥伴們的奮鬥故事」主題更接近我這本小說的原意,提出了「唯奮鬥者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將本書大標題確定為《奮鬥者》,為了與網路小說保持連貫性,才加上小題目《侯滄海商路筆記》,成為《奮鬥者——侯滄海商路筆記》。
第三本已經過審,很快上市。全書共七本,能夠出齊。
二、《奮鬥者——侯滄海商路筆記》相關問題
在寫作之時,我主要落腳點就在「奮鬥故事」和「成長史」兩個方向,描寫了侯滄海從大學畢業到成為企業家的完整過程。其故事由「大學畢業——黑河鎮政府——醫藥代表——江南地產——滄海集團」五個部分組成,依著時間順序推進,將個人命運和時代潮流結合起來。時代潮流影響甚至決定了個人命運,千千萬萬個奮鬥者又改變了時代潮流。
大學畢業——黑河政府——醫藥代表,這是侯滄海奮鬥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侯滄海最主要的敵人是自己本身。他曾經迷茫、彷徨,失去方向,被動迎接生活一個又一個挑戰。在如此壓力下,很多年輕人就此沉淪,隨波逐流。侯滄海有勇氣,最終反抗了生活,選擇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在這裡多說一句,創業艱難,十有九死,大學畢業之後一定要做好選擇)。
江南地產——滄海集團,這是侯滄海奮鬥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侯滄海遭遇了強大的外部敵人——一大惡人團伙。
首先來談一談黑惡勢力。
黑惡勢力是黑勢力與惡勢力的通稱,是指「黑社會性質的組織」。「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以下4個特徵:1.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幹成員基本固定;2.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以黑護商,以商養黑);3.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4.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庇護或者縱容(保護傘),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內或者行業內(行霸,村霸、區霸),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惡劣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發展秩序以及百姓生活,造成一定的社會恐懼感。
有人類社會組織以來黑惡勢力就存在,黑惡勢力是社會組織的異化部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黑惡勢力復活。這是社會毒瘤,危害很大,國家為了除掉這顆毒瘤,發動發數次規模很大的嚴打。但是黑惡勢力就是癌細胞一樣,兇惡狡猾,並不那麼容易被打死。
小橋曾在政法系統工作八年,見識過這顆毒瘤。黑惡勢力作為不可迴避的社會現象,在侯滄海奮鬥過程中,很難避開。喜歡本書的朋友們會發現小橋略寫了很多問題,很多問題一筆帶過。這是有意不寫,希望能夠理解。
其次談一談與商路有關的一些問題。
由於書的名字為《商路筆記》,產生了一定的誘導性,不少讀者朋友下意識希望看到商戰。而《侯滄海商路筆記》嚴格意義上不算是商戰小說,而是一部成長小說,主要筆墨描寫以侯滄海為代表的一群年輕人在大時代里的命運變化。因此,喜歡讀商戰的讀者朋友就覺得不過癮。
第二,全書涉及行業很多,小橋不可能全部涉獵,只能通過實地查看、專人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深入某些行業。
比如醫藥代表這個行業,小橋高中時代兩個好朋友都曾經是資深醫藥代表,一個轉行,一個仍然在此行業。前些年,兩個好朋友與相關人員交往時,小橋經常受邀參加,對該行業有一定了解,以其素材為基礎構成小說情節(略去商業賄賂這一塊,原因不細說)。比如基建這一塊,小橋以前長期是以甲方視角來看待問題。寫小說要將甲方視角轉成乙方視角(原本寫基建必然涉及各部門,這也是小橋更熟悉的領域,寫作時略去,原因不細說)。由於時間、精力和學識限制,沒有能將各行業故事寫深寫透寫全,這是很遺憾的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下一部小說應該要找專業顧問了,這樣能更加深入。
第三,關於商戰。
在寫作時,小橋考察過很多企業,發現一個重要現象,企業失敗往往不是外部競爭,而是來自內部原因和大潮流。通俗一點來說,國內、國際市場夠大(這一點非常重要),只要自身經營得好,適應了社會發展潮流,總是能夠生存下來。被競爭對手逼迫而死的企業,少之又少。
比如,樂百氏和娃哈哈是競爭對手,在產品價格、包裝上都有過激烈競爭。但是只要內部管理和戰略方向不出大問題,外部競爭其實並不是企業生死關鍵因素。
比如,蘇寧和國美是競爭對手,國美被蘇寧趕超,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國美內鬥。
比如,房地產行業,沒有奪得地王的房地產企業一樣能生存得很好。
比如,煤炭行業,決定一個煤礦興衰的關鍵因素並非隔壁煤礦,而是大環境。
發現這個現象以後,小橋在寫作時更關注制度問題,比如建立「滄海銷售模式」,理順銷售渠道,這曾經娃哈哈的致勝之道。比如建立虛似受限股制度,這是內部激勵制度,來源於華為。比如建立研究院,這是解決技術問題。總體來說,一個企業只要解決好制度問題,企業便能夠在市場立足。
另外一點就是大勢,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逆風而站,鳥都會摔死。比如,美團等外賣發展,康師傅銷量大大下滑;比如,數碼相機出現,膠捲廠要關門;比如,米國金融危機,外貿就出大麻煩,包括今天米國是否開啟貿易戰,對很多行業都有重大影響。
正是基於這兩點認識,小橋沒有寫傳統意義上的商戰,而是寫了小橋自己覺得更重要的事。當然,前面說過,由於受學識、經驗、經歷和時間限制,寫作總會留有很多遺憾。
三、下一步打算
從2017年3月20日開筆,到2018年7月4日結束,小橋寫了一年多時間,總共479章,也算是勤奮。由於寫作方式和題材,本書不可能太快,太快就顯得水了。比較開心的是涉及行業多,或許有的地方不夠深入,但是嚴重的硬傷不多。
小橋寫得累了,還得休息一段時間才能重新啟動大長篇。
前一段時間主要精力放在寫作《侯滄海》,沒有管理公眾號。在休息期間,有些短篇或者隨筆或者想法會發在公眾號——小橋老樹張兵,希望喜歡的朋友前往,隨時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