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五五之數
待得眾將細碎的腳步聲漸行漸遠,確定眾將已出了府邸,郭金龍緩步走上石階,無力地朝太師椅上坐去,再沒有先前的雄風與自信,反之滿臉儘是無奈與傾頹。凌飛雲雖然還不完全知道郭金龍心中所慮,但也猜得一二,開口詢問道:」將軍,為何忽然這般頹唐?可是因為戰局未能預料之故?「
」自古戰神兵仙雖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輩絕無白起、韓信之能,更遑論知而百戰,何況戰場之上戰機瞬息萬變,世上根本無人亦無法料敵先機,戰場上的勝利不過伺機而動、破敵為先罷了。「郭金龍搖頭說道。
」飛雲愚魯,實在不知將軍所慮之廣,還請將軍示下,飛雲定當不負將軍所託完成使命。「凌飛雲雖自嘲愚魯,卻並不愚魯,郭金龍既然單獨留下自己定然是另有安排。
郭金龍話鋒一轉:」戰場先機雖不能預料,勝負卻是可以預料的,這場無謂的戰爭你覺得最後的勝負如何?「
凌飛雲雖不知道郭金龍心中所想,但卻打心眼裡一直敬重眼前這個魁梧的男人,因為自始至終他永遠站在國家與民族的立場,像一塊堅實的盾牌,要求自己不能倒下不能屈服,不死不休的堅守心中的信念,豪俠或者是忠義。凌飛雲不會相信眼前這個生來戰鬥的男人會被誰打敗,更遑論是被一群烏合之眾、叛臣逆賊所打敗。所以,凌飛雲堅定地說道:」替天行道,王者之師,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將軍。「
郭金龍仍是無奈略帶一絲苦笑地說道:」那倒未必!這場無謂的戰爭若以目前之勢而判,敵我雙方的勝率皆是五五之數!「
」目前之勢於我北郡是處處佔優,斥候諜報周全,北郡多年來物阜民豐更勝南郡,加之將軍之能遠勝黃延何止十倍,這『五五之數』其中是何緣由?還請將軍釋疑。「凌飛雲好奇地問道。
不待郭金龍回答,凌飛不屑一顧地說道:「黃延之流文德武藝皆不是將軍對手,若是各方綜合實力比拼只是『五五之數』,飛雲也相信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將軍。「
郭金龍神情複雜,眉目間隱隱藏著些微感動,更多的則是無奈與不甘,還是不得已搖頭嘆道:」飛雲,愚兄何德何能竟得你如此推崇,如此也不瞞你,此番若戰,我方勝利不過三成把握!「說到最後,郭金龍竟有些微難掩的激動之色。
」什麼?三成把握!「凌飛雲大驚失色,脫口而出地問道。
郭金龍雙目緊閉一臉悲愴之色道:」不錯,只是三成勝算,多一分也無有。「
」不可能,怎麼可能?未戰先怯是兵家大忌,將軍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凌雲飛一面不甘一面夾雜著些許怒色憤憤地質問郭金龍,因為凌飛雲不願相信自己一直追隨的人竟是個怯戰貪生之人。無論是誰,當偶像坍塌的一瞬間都難免有些無措與憤怒。
郭金龍卻不再辯駁,只是輕輕順手撿拾起几案上的一封金色密函,遞給凌飛雲說道:」這是朝廷昨日發來的廷寄,你看看再說。「
凌飛雲伸手接過了密函,一字不漏仔仔細細卻又恨不得一眼看完地看了起來。郭金龍在一旁緩緩地說道:」早在半月之前,本將風聞黃延有作亂反心,便暗中擬好摺子上奏朝廷,今日廷寄之中,朝廷雖未言明,但想必也是四面楚歌的局面,北方匈奴與南面蠻族皆不足慮,只是伺機而動的內憂,唯獨海外東瀛倭寇刀兵已現,此番定然趁機掠奪沿海諸省,朝廷已經騰不出一兵一卒馳援我郡,這是其一;南郡黃延苦心經營多年,厲兵秣馬、積極備戰,絕非斥候來報的區區十萬兵力,本將料定黃延兵力定然勝過我軍三倍以上,一場血雨惡戰在所難免。這是其二;今年北郡恰逢十年難遇的洪澇,北郡之糧撐不過一個月,久戰軍民必亂,而黃延叛軍一心求富貴與天下必然死戰,這是其三;有此三處敗作我軍能有三成勝算亦不過是人力與戰機周旋而已。「
郭金龍說完之後,凌飛雲也看完了密函之中的內容,終於不再言語,低沉緩慢地說道:」將軍深夜留下飛雲,亦非只是告知飛雲這些墮氣的話,若是將軍仍有神機暗策,飛雲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郭金龍搖頭不予,苦笑而言:」此番雖是死戰,郭金龍又何曾膽怯分毫,但只須正面迎敵抑或死死守住襄陽便了,並無奇謀異策取勝之說,郭氏祖上為抵禦外族侵擾中原,城破身死亦不過為了守住襄陽城,金龍死守襄陽便是遵循祖訓,既不會愧顏先祖也不愧了昔年金老先生的一番饋贈。「
」哪位金老先生?「凌飛雲竟對這位與郭金龍祖上有著匪淺交情的金老先生起了好奇之心,一時竟不關注戰場的排兵定計,反問起了這件奇聞軼事。
郭金龍不以為忤,反倒是一臉榮光,記憶好似忽然就回到了許多許多年前一般,其實,郭金龍先祖的事迹,郭金龍也不過是從祖輩口口相傳,或者翻閱族譜記錄下來的,但這些隻言片語或者遙遠想象也足夠郭氏子孫榮耀地銘記世世代代了,因為那正是郭氏一直推崇的俠義忠誠的傳承。
「金老先生是一位又或者是幾位,極為神秘的人物,就算當年郭氏先祖也未曾與之謀面,不過是得金老先生的一份永恆饋贈而已。」郭金龍有些無奈地說道。說來也是慚愧,就是郭氏族譜之中對於金老先生的記載也是少之又少。
「這金老先生究竟是誰?竟如此神秘?難道世上竟有如此神人習得分身之術?如是江湖術士萬萬不能得將軍如此推崇?「凌飛雲從郭金龍陷入回憶卻又滿滿的欽佩之色也能猜到一二。
」金老先生,只要有俠義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一個金老先生,因為他就是江湖與俠義的締造者。「這句話是郭氏族譜之上鐫刻之言,此刻郭金龍竟也說得如此抑揚頓挫充滿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