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回 利齒伶俐靜宜斷案
「老二媳婦,你怎麼說?」徐老太太看向周氏。
周氏還未開口,那兩個人又膝行上來,將頭在青石磚地上磕的震天響,哭嚎道:「太太,奴才冤枉呀,三姑娘年紀小,是被人矇騙了呀,奴才們並沒有背叛主子……嗚嗚……」
周氏就又有些猶豫起來,這兩個畢竟是從周家跟來的老人兒了,於是她質詢得詢問靜和:「你可確定,別是被有心人挑撥。」
如果這不是她親娘,靜和發誓絕不跟她廢話,她是知道這個很傻很天真,同時又認死理兒的娘的,說不對路那就是把唾沫星子說幹了,也白搭,她正在心裡想著主意,就聽靜宜的聲音傳來:「祖母,孫女有兩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徐老太太面色稍霽,點了點頭。
靜宜先瞧了一眼屋內眾人,視線落在靜和身上:「三妹妹雖御下不嚴,可到底年輕,今日又經受這一番驚嚇,還是叫三妹起來說罷。」
從王府出來已有大半個時辰,徐老太太原本對二房險些壞侯府名聲的怒火漸漸消減,理智慢慢佔領高地,靜和今日的做法相對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著實算儘力了,若是她當時沉不住氣,出席去制止馮婆子,主僕當眾吵嚷起來,哪怕王妃肯幫忙遮掩,也是夠丟人的了。
要怪就怪她那麼個不著調的娘,可誰能選擇自己投什麼胎呢?想到這些,徐老太太口氣便和軟了些,對眾人道:「都坐著說罷。」
馮婆子下意識地要起來,卻被身後的粗壯婆子擰住胳膊筋一扯,又往嘴裡塞了一塊爛布,疼的眉毛眼睛皺成一團。
見靜和扶著周氏坐好,靜宜方緩緩走至老太太身側,轉過身直面馮婆子,朗聲說道:「三姑娘說,她與錦心在柴房更換衣裙,留你守門,你二人去了何處?為何門被鎖上?」
馮婆子暗暗瞥了一眼姚氏,慌忙又收回視線來,緩緩回憶著那位表姑娘教過的說辭:「奴才原在門口守著,不多時見王府的管事媳婦子過來,要攆我們走,奴才們不敢得罪,便想著先鎖了門避開在一旁,過會子王府的人走了再回去開門,誰知,待奴才們回去開了門,姑娘已不在了。」
真真黑白顛倒,靜和心裡這個恨,只暗自忍著,不至在眾人面前失態。
靜宜也未想到這馮婆子如此巧舌如簧,一時語滯。
徐老太太接過孫女的接力棒,開口問道:「我來問你,開宴之時,你為何直呼你們姑娘的閨名,硬闖花廳,難道不怕衝撞了王妃夫人們,連累你的主子么?」
馮婆子有些語噎,她身邊的小丫頭還有幾分機靈,忙道:「那是因為馮媽媽回去找姑娘時,發覺姑娘不見了,那門又是在外頭反鎖的,媽媽擔心姑娘有失,在園子里找了整整一大圈,一路找回了花廳,只是想確認姑娘在不在,若不在,好回稟老太太找人找尋姑娘,馮媽媽實是擔心姑娘啊。」
徐老太太一眼掃來,碧香不由打了一個寒噤。周氏卻第三次被這話所動,要不是靜和死死拉住她,怕就又忍不住出面說話了。
「倒真瞧不出,你二人是如此忠僕,」徐老太太乾瘦的右手手掌在左袖口的花紋上慢慢摩挲著,這聲音威嚴之極,多年養尊處優形成了極大的壓迫力,那手每一個來回,都叫馮婆子和碧香心中更緊張一分。
「我再問你,既你們是擔憂主子,在三姑娘的婢女錦心過去知會你們,三姑娘已進了花廳赴宴時,你二人為何還在門口大吼大叫,不肯離去?」徐老太太鷹隼般鋒利的眼眸盯向那二人。
這下碧香神色也啞口無言,只猶自不肯服輸,再次爭辯:「奴才……奴才是那個什麼……關心則亂,一時著急昏了頭……二太太說過,錦心是四太太提拔上來安插在三姑娘身邊的,多半不可信,奴才怕她是誆騙我們,故而非要見到三姑娘不可。」
周氏聽到這話,不由氣的杏目圓瞪,直要落下淚來,指著碧香的指尖微微發顫,只氣道:「你胡說……」她斷沒說過這樣的話,她一個心思純憨不問紅塵的人,哪裡做得來這樣的想頭。
靜和則暗暗吃驚碧香大字不識一個,居然會說『關心則亂』這句成語!這一下確定無疑,必然有姚氏在後面作祟!
徐老太太見周氏也不再護著那兩個奴才,稍稍鬆了一口氣,這個周氏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得親眼看到奴才背叛出賣她才肯清醒。
「你說說罷。」徐老太太沖何媽媽說道。
何媽媽應一聲是,上前說道:「馮婆子在門口吵嚷過後,老太太暗地裡派奴才去問了當時守花廳的一位管事媳婦,她說親眼瞧見花廳門口的吊蘭架子旁一個管事婆子鬼鬼祟祟地從懷裡掏出一個血包,倒在了帕子上,抹在一位小姐裙子上,她當時原打算上前提醒,卻見那位姑娘與那婆子親切交談,倒似乎是自己人,她又擔著守花廳的差事,不敢多事,才將此事按下。」
馮婆子聽出破綻,連忙爭辯:「胡說胡說,守花廳的人絕對不可能瞧見!」
她這一說,才發覺自己說漏了嘴,於是忙又道:「在花廳那裡奴才一直跟在姑娘身後,並沒瞧見姑娘裙子臟污,是到抄手游廊,奴才才瞧見……」
「你既早發現,為何不出言提醒,反而是到了園子里我告訴三姐姐,你可知若我和錦心都瞧不見,三姐姐的名譽將受多大損害!」一直安靜待在姚氏身後的姚鈴兒此刻冷冷開口,她盈盈上前一福,繼續說道:「老太太,論理這是府中家事,我原不該說話,可今日之事,我也在場,是我親眼瞧見三姐姐裙子被人動了手腳,三姐姐又一項待我親如姐妹,故而忍不住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還請老太太寬恕。」
徐老太太眼眸中那一抹暗色似乎更為深邃幾分,只點頭道:「不妨,你既也在場,自然也該站出來做個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