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煽動翅膀的惡果
就在艾德里安小心翼翼的經營著整個東線的後方時,1916年2月,柏林本部在法金漢的一聲令下,發動了凡爾登攻勢。
被抽走本就捉襟見肘的東線力量之後,興登堡直言此舉簡直是發瘋,可這根本無法改變仍舊需要抽走大批部隊調往西線的事實。
此時的俄軍在新北方面軍統帥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庫羅帕特金趁勢發動了向里加發動攻勢,之後又繼續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行動卻東線大本營連續看破並擊退,終於是鬱悶的下課調任了。
僅僅月余,在西南方,俄軍的新任統帥由原第8集團軍司令布魯西洛夫接任,之後在夏季發動了長達三個月的大規模進攻行動。整個西南方面分成七部多地段實施突擊,德奧聯軍雖然保住了大部分陣地,但是仍然是丟掉了戈爾利采戰役奪回的大片領土,包括哥佛爾和倫伯格兩個東部重要的交通城市。
就在戰況正在進一步惡化的時候,艾德里安拿著一份興登堡親筆簽署的文件直接到了本人。
「元帥,我不太同意這樣的分配。」艾德里安非常直接的指出了關於前線補給的比重方案,讓興登堡很詫異。因為艾德里安從來不管這些事情,這倒是頭一次,一籌莫展的興登堡很想聽聽這個喜歡創新和非常會分析的年輕人能給自己一些什麼提示。
「你說說你的意見,但我不保證會採納。」興登堡放下手裡的鋼筆雙手交叉躺在了椅子上示意艾德里安可以開始了。
想好了對話的艾德里安把布魯西洛夫的事情給興登堡說了一遍,興登堡聽完也沒覺得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也就沒有插話。接著艾德里安又把戈爾利采戰役中第8集團軍對德奧聯軍做出連續機動最後突破的事情著重放大,這才讓興登堡有了點興趣,心想艾德里安竟然還有這個天分。卻不曉得艾德里安只是很忌憚布魯西洛夫罷了,所以才格外關注。
布魯西洛夫雖然年紀大了,卻是一個敢在實戰中運用新戰術、新戰略部署的人,在戰略上實施多地段突破的手段就是他第一個敢想並且敢做的人。這樣的人雖然年紀大了,卻絕不能小看,不然事情的變數就太大。
多地段實施突破其實還有一個叫法是滲透戰術,在二戰時的德軍手中運用得出神入化,一度打得法軍潰不成軍,可見此法厲害之處。
接著,艾德里安拿起筆在白紙上畫出了自己搶記的地圖和雙方目前形式。看到一幅錯位明顯卻還是顯得工整的東部戰區草圖在眼前慢慢清晰並開始畫出雙方攻勢時,興登堡的眼睛放光了。
因為這幅攻勢圖和作戰室里的攻勢圖非常相像,卻有很多重要的細節不同。看到艾德里安畫完后,興登堡沉聲問道:「你是以什麼根據畫出的這幅草圖的?據我所知,作戰室里的地圖你沒去看過。」
確實如此,俄西南方面軍發動攻勢后,艾德里安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時間敢去作戰室參與部署,而是根據興登堡的指示進行後勤工作。
艾德里安想來想去只怕也沒想到興登堡在意的不是地圖上的雙方攻勢,而是他的消息來源,畢竟兩人的思維不同。興登堡作為沙場老將,自然明白這樣的情報來源關鍵性,而艾德里安卻忽視了,他沒這個經驗,是一張白紙,僅僅靠著搶記。
艾德里安聽到興登堡這樣問后一時不知怎麼回答,嗯嗯啊啊的站在原地,卻不料還是興登堡先開口了。
「算了,既然你不想說,我也不逼你,知道你之前一直經商,或多或少都有些手段。」興登堡把這當作了艾德里安的商業能力了,畢竟經商的人到達艾德里安這樣的程度,若說沒點特殊的手段,也是不信。
「你不能告訴我情報的來源,我是沒辦法用你這幅地圖的。」興登堡想了想還是說了實話。
兩軍交戰,情報有時候能起到決定性決用,可以獲勝,亦可以慘敗。就看雙方指揮如何取捨,還有就是辨別真偽。艾德里安的地圖在沒有看過作戰室的地圖就能畫得幾分神似,興登堡本能上又相信艾德里安的忠誠,可終究無法在其他將領面前解釋。一副作戰地圖,要經過偵查部隊彙報的情況,前線指揮官彙報的情況還有其他方式,包括內部刺探等,匯總之後辨別真偽了才會真正拿來作為針對部署使用和分發。像艾德里安這樣信手拈來,還手工花錯位的地圖是沒法拿來使用的。
但興登堡又不得不承認艾德里安畫的雙方部署圖很貼合實際,也符合俄軍現在的利益需求。眼看興登堡拒絕了自己,艾德里安急了,脫口而出了一句讓興登堡懵了的話來。
「論排兵布陣我不如你,若是要說國際形式,你未必如我。」艾德里安是真急了,好不容易死裡逃生活了下來,他可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的交代了。雖說歷史上的布魯西洛夫並未進一步擴大戰果,但誰也不能保證歷史不會出現偏差啊。
摔門而走的艾德里安按住心中的怒火回到了自己的指揮所。
就在兩人談話后。
東線的戰況開始了變化。
布魯西洛夫今天心情很好,因為受到了沙皇的讚揚。更是因為他一上任后就能帶領俄軍拿下勝利,這在整個歐洲東線戰場來說都是獨樹一幟的。而他現在也有些糾結,就是因為戰役的進行太順利了,遠超他的預期。原以為會有更大阻力的德軍主力一線並沒有如預料的那般發動猛烈的反攻,而是做做樣子就退守了。
盯著地圖的布魯西洛夫皺起眉頭,他其實是擔心若是后軍的補給若是沒有順利跟上的話,會最終導致全線崩潰,到時候不但即得的勝利果實又要讓出,可能還會被迫退守明斯克沿線。良久,下定決心的布魯西洛夫將鉛筆頭以利沃夫畫了一個大大的圓。若是艾德里安在這裡的話,不難發現,那裡就是布魯西洛夫突圍的地方。
「從哪裡跌倒的,就從哪裡爬起來。」布魯西洛夫如是說道。
1915年4月2日,布魯西洛夫戰役北起波羅的海南至羅馬尼亞邊境,全長450餘公里,漫長的對峙線甚至在排場上超過了西線。就在德軍疲於奔命,興登堡大罵法金漢誤國時,俄軍的新動作又開始了。
被布魯西洛夫重新編組的最南部第7集團軍群於4月2日這天,經由炮兵的幾次精準彈幕打擊后發動了全面進攻,一點餘力也沒有留下。這塊嶄新的戰場因為沒有遭受持續的炮火打擊,地勢平坦,俄軍非常快速的就衝到了奧匈帝國陣前。只不過一個照面,奧匈帝國軍隊就崩潰潰散了,好不容易奪回來的喀爾巴阡山脈戰區竟然僅在1天之內就拱手讓人。
雖然擊潰了正面的奧匈軍隊,布魯西洛夫卻並沒有允許俄軍第7集團軍群趁勢北上形成包圍圈,而是就地休整。
這場創新的打法再次給布魯西洛夫帶來一次勝利,而這次的精準打擊也成了致勝的關鍵因素。與曠日持久的炮擊戰不同的是,精準彈幕打擊對進攻方需要踏過的場地的損害非常小。再加上新建立的防線非常平坦,俄軍經由上一場勝利正是士氣高昂。
被打蒙的奧匈軍隊指揮官竟然害怕俄軍會趁勢往北包圍,全線撤退至國境線內,而駐守在喀爾巴阡山脈北部的德奧聯軍第11集團軍承擔了這次的阻擊任務,原本6個集團軍才能布滿的戰線只用了一個並不滿員的第11集團軍來填補就可想而知防禦的薄弱了。
不顧德軍勸阻的奧匈軍隊並沒有選擇遠路繞回後方,而是選擇了在第11集團軍的掩護下撤退,而指揮官的能力和部隊的成分也導致了這次撤退混亂不堪,不同民族之間的語言不通,而指揮官人員素質太低,完全就是戰時提拔的機制導致力量和能力不匹配。22萬的奧匈大軍硬是把戰線拖出足足45公里長,相當於前部已經快到到達時,後部仍舊還在原地。
善於抓住時機的布魯西洛夫命令休整多時的第7集團軍群和第5、第6集團軍群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發動了喀爾巴阡山脈殲滅戰行動。第11集團軍過長的防線並沒有過多的阻攔俄軍正面三十倍於己的兵力優勢,不到一個小時就失守了大部分地區,整個奧匈撤退部隊的側面暴露在了俄軍面前。一場不可避免的災難性事故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