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乾坤摩弄棋盤間【上】?
剛好,太上老君要對弈的是象棋,張百忍儘管不精通,卻也算入門了。
為了監視老君,王母找了一個借口,要看下棋,便把棋局設在了瑤池裡。
這裡完全被王母掌控著,張百忍和老君下棋,王母在背後保護張百忍的安全。
眼下是非常時期,當然要小心防備了。
不過,王母棋高一著,老君卻藝高一籌:
對弈一開始,老君便帶著張百忍神遊到到棋盤世界了。
在外邊對弈的只是軀體,元神已經進入老君設下的棋盤結界了。
在這個棋盤裡,棋子有了生命,兵卒就是活生生的士兵。
張百忍和老君面對面坐在將帥山峰之上,在這結界里,他們也是棋子,不過,卻是棋盤上的將帥。
在兩峰之間,是平坦的山谷,山谷中間,有一條淺淺的河流,把兩方的戰隊分割了開來。
在棋盤外,張百忍和老君只是走動棋子,可在棋盤結界里,卻是真刀真槍地戰鬥。
在棋牌上,雙方只爭棋局的輸贏;在結界里,兩者的搏鬥卻有性命之憂。
這些,只有當事人才明白,而借著觀棋保護張百忍的王母卻毫不知情。
論實力,老君比張百忍強得多;論契機,遊戲規則是老君制定的,他佔有絕對的優勢。
在西遊世界里,老君是開天闢地的盤古,他就是這麼牛掰,也這麼資歷。
說實話,和老君講資歷,玉帝不知道要差多少輩,而作為靠奪舍冒充玉帝的張百忍來說,就更差得突破天際了。
然而,下棋是考驗策略和技巧的,而不是講資歷的,不然,張百忍連下棋的資格都沒有了。
張百忍知道自己的棋藝不高,在走動棋子之前,先仔細研磨了一下棋盤結界。
縱身從山峰上飛下來,張百忍落到楚河漢界之前,試探性地往前一躍,很輕易地便越過界了。
這結界分明有問題,作為將帥,張百忍居然能過河。
發現了這個問題,張百忍心裡打起了歪主意:
既然這結界和棋盤並不一樣,那我為什麼非按象棋的路數來呢?
既然有機可乘,那我何不用這結界做做文章,看看老君會不會迴轉的態度呢?
如果下一盤棋便能讓老君停止造反舉動,那可就賺大發了!
考察過棋盤,張百忍又飛落到將帥峰上,而後向老君一揮手,道:「道祖,你先請了。」
老君卻假模假式地說道:「在陛下面前,老臣不敢逾越。」
張百忍應答道:「在朝堂之上,確實要講綱常;這下了朝堂,便不必拘束了。」
雙方一番退讓,張百忍堅持要老君先行棋。
穩坐在將帥峰上,老君一聲令下:「炮置當門!」
軍令如山,「炮」立馬到當門的位置上了。
然而,張百忍卻只走卒,讓車、馬、炮和相、士相互看守著。
除了把卒子推出去之外,其餘的棋子以守為攻。
見張百忍這樣走棋,老君藉機探問,道:「陛下,這樣走棋,要布希么陣仗呀?」
聽老君這樣問了,張百忍藉機奉勸他道:「不布希么陣仗,就是感覺象棋靠殺戮取勝實在無趣?」
老君可是一隻千年老狐狸,完全能聽明白張百忍的話,道:「那陛下認為,怎麼樣才有趣呢?」
「其實,以三界乾坤為棋盤,我壓根不喜歡下象棋。三界眾生皆惜性命,為了個別人的輸贏拚命流血,實在太過殘忍和悲情。」
其實,張百忍這是告訴老君,不要只為了你個人的輸贏,而讓道教和天庭相互殘殺。
用這樣的方式為個人爭得榮光,實在是太窮兵黷武了。
知道老君下棋不只為了下棋,張百忍也便以棋論道。
其實,張百忍是想借著下棋的機會和老君達成和解,甚至是雙方之間的妥協。
不過,張百忍儘管有這樣的靈活性,原則性卻絕對不會動搖的。
然而,老君卻不贊同張百忍的觀點,道:「士卒拚命,將帥爭勝,自古皆然。這可是以前對弈之時,陛下說的話。」
用玉帝說過的話來辯駁,很顯然,老君是不贊同張百忍觀點的。
見老君不為所動,張百忍便放棄勸說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再說下去便無趣了。
除了攻卒,張百忍只守不攻,老君的車馬炮全部殺過來了。
雖然殺過來了,不過,還真沒佔到便宜,一會兒功夫,便失去了一車一馬。
不過老君也不含糊,把馬往前一推,就要蹬炮了。
這時候,別的棋子救不了它,張百忍便一躍而起,拔出定鼎劍就向敵方的馬刺去。
坐在「將壇」上,老君趕快把馬撤回來,道:「陛下,在這棋局上,您可是主帥,這可不是您該走的棋路呀!」
張百忍淡淡地一笑,道:「老君說得沒錯,不過,你這也不是象棋,而是棋盤結界。所以,我不玩象棋,要玩別的。」
借著這個機會,張百忍設計要和老君磋商了。
老君是開天闢地的人,自然能聽懂張百忍話中有話了,道:「那陛下要玩什麼,微臣自當奉陪!」
終於要和老君交涉了,張百忍很坦誠道:「眼下,三界太平,朕想讓:百姓安居樂業,眾仙卿福壽綿長。象棋殺氣太重了,這結界里又是真刀真槍的搏殺,朕實在是目不忍睹。」
然而,聽張百忍這樣說,老君確並不這樣想:
說得倒比唱得還好聽,對付奎木狼,你的手段有多毒辣呀。
把好好的蟠桃園毀成了那個樣子,還說想讓我們福壽綿長,我呸——
其實,張百忍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處於佛道兩教夾擊下的權術。
說有閻王手段的人就沒有菩薩心腸,這是不對的。
而且,張百忍還真想,也完全能幫老君安排一個很體面也很清閑的位子。
不過,人和人之間就是這樣悲哀,有時候,雙方都把嘴巴說破了,也未必就能達成一致。
而張百忍和老君之間更加悲哀,這時候,便有達成共識的基礎了,只是雙方之間話不投機而已。
就因為這,道教和天庭之間有了很多流血衝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