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三章 請跳過 科普

三百一十三章 請跳過 科普

?象腳鼓是因鼓身似象腳而得名,廣泛。象腳鼓還受到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象腳鼓外形似一隻精美的高腳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幾塊木料拼粘)製作,通體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鳴體,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細牛皮條勒緊,拴繫於鼓腔下部,並可調節其張緊度。鼓身外表塗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裝飾圖案,有的還在鼓身上系有花綢帶和綵球。

象腳鼓鼓身常有圖飾,圖形多為孔雀,有時象腳鼓在舞動中還插上幾根孔雀羽毛,而孔雀是傣族人最珍視和喜愛的鳥類,它代表著吉祥如意,表現了傣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同樣,象腳鼓造型似大象的足,而大象在傣族人的心中象徵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從象腳鼓中看到了孔雀和大象,無不表明出傣族人民的美好願望。

2發展簡史編輯

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明朝人錢古訓寫的《百夷傳》一書說:傣族「以羊皮為三、五長鼓,以手拍之」。這裡說的「三、五長鼓」正是指的象腳鼓,其長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見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經有了象腳鼓。

關於象腳鼓的來歷,在傣族民間流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傣族地區年年洪水為患,人們不得安居樂業,後來才知,是一條蛟龍作孽。大家都恨死了這條蛟龍,有一個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為民除害。他在鄉親們的幫助下,終於殺死了蛟龍。在慶祝勝利的時候,人們為了表示對孽龍的憎恨,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就剝下蛟龍皮,仿照象徵吉祥如意的白象的腳,作成了象腳鼓。從此,象腳鼓的咚咚聲,響徹傣家村寨,表達出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獸中的大象和百鳥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徵。因此,每當象腳鼓敲響之時,男女老幼都歡快地跳起舞來。

傣族人民製作的象腳鼓,鼓身細長,鼓面不再用蟒蛇皮,而是用羊皮作成。鼓身用輕質木材,一段完整的圓木挖空樹心而成。整個鼓身塗上鮮艷的彩色,並用孔雀翎毛裝飾,非常美麗。鼓身上系黃色或其他彩色綢帶,掛在擊鼓人的左肩。擊鼓人夾鼓於左脅下,雙手擊鼓面。擊鼓前,要用糯米飯滋潤鼓面,使鼓聲哄鳴悅耳。擊鼓人邊敲鼓邊舞蹈,鼓聲時緊時緩,節奏明快。擊鼓人是整個舞蹈的組織者和指揮著。人們隨著鼓聲歡樂舞蹈,舞姿婆娑,變化萬千。

3傳奇故事編輯

傣族象腳鼓的來源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相傳在遠古時候的勐遮地區是一個碧波蕩漾的美麗湖泊。可湖畔卻盤踞著蟒魔和龜魔,它們四處造孽吞食人畜。後來一位傣族武士帶著一群獵人來到湖邊,消滅了吞噬人畜的蟒獸,取皮蒙在空心樹和竹筒上敲擊取樂,於是便形成了鼓。幾年以後,有兩位馴象人把鼓改成象腳腿的形狀,自此以後傣族民間便有了象腳鼓。

4演奏方法編輯

象腳鼓的敲奏方法十分豐富,往往隨表演情緒需要而指、掌、拳、肘、腳並用,鼓點紛繁多變。鼓手邊敲邊跳,不時做出擺鼓、甩鼓、搖晃轉身等動作,十分誘人。

演奏時,將象腳鼓背帶掛於肩上,鼓身斜向身前,也可將鼓直立於地,左手扶住鼓邊,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敲擊鼓面。演奏高潮或情緒熱烈時,甚至手肘和腳也參加擊奏。

演奏方法有正拍、悶拍、指拍(用一個指頭)、掌拍和拳擊(半握拳)等,右手多擊重拍,在演奏高潮或情緒熱烈時,甚至手肘和腳也參加擊奏。

傣家鼓手演奏時,為了改變鼓的音色和音高,還在鼓面中心糊上飯糰,用飯糰的大小、厚薄來改變演奏效果。

象腳鼓因大小不同而發音各異,大鼓音色雄壯、渾厚,中鼓激越、昂揚,小鼓清脆、明亮。

象腳鼓常與鋩鑼、傣鑔組合在一起,為傣族的孔雀舞等民間舞蹈伴奏,在民族樂隊或傣劇樂隊中,象腳鼓常作為色彩性節奏樂器使用。此外,象腳鼓還與舞蹈相結合,作為獨奏節目來表演,這就是人們熟悉的《象腳鼓舞》。

5分類編輯

長象腳鼓

舞蹈動作不多,以打法變化、鼓點豐富見長。有手一指打、二指打、三指打、掌打、拳打、肘打、甚至腳打、頭打、多為一人表演,或為舞蹈伴奏。長象腳鼓是象腳鼓中最高大的一種,傣語稱「光亞」,一般在13O~160厘米,最高的達190厘米,鼓面直徑30厘米左右。

中象腳鼓

一般用拳打,個別地區用槌打。它沒有更多鼓點,一般一拍打一下,個別地區左手指加打弱拍。以鼓音長短、音色高低及舞蹈時鼓尾擺動大小為標準。據說鼓音長者,可打一槌鼓將衣服鈕扣全部解開,再一槌鼓將鈕扣全部扣好,鼓音仍不完。中象腳鼓舞步紮實穩重剛健,大動作及大舞姿較多。舞蹈時不限定人數,人少時對打,人多時圍成圓圈打。中鼓傣語稱「光吞」,是象腳鼓中用途最廣的一種,鼓高60~95厘米,鼓面直徑23~28厘米,鼓底直徑23~31厘米.中腰最細處直徑11~15厘米,常用於象腳鼓舞或節日慶祝。

小象腳鼓

僅在西雙版納較多見,舞步靈活跳躍,以斗鼓、賽鼓為特點。斗和賽中以靈活、機智的進攻、退讓、最後抓住對方帽子或包頭為勝。一般為二人對賽。小鼓外形有如矮腳懷狀,高僅30~40厘米,應用不如大、中型鼓廣泛。

納格納鼓即「鐵鼓」,在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因鼓身用鐵鑄成,故稱「鐵鼓」,又有「冬巴」之稱。據說古代人們把它系在馬鞍上當作戰鼓。大約在9世紀以後,它才成為維吾爾族的打擊樂器。

納格拉鼓形狀看起來像一個花盆,鼓面蒙有駱駝皮或牛皮,六個納格拉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三組,每組兩個,一奏高音,一奏低音,相差4—5度,用木捧敲擊。每逢喜慶的節日,彈奏者便會登上屋頂,敲起歡快的納格拉,吹起瑣吶,伴著鼓聲人們翩翩起舞,跳起狂熱的薩瑪舞。這鼓聲不僅為節日增強熱烈的氣氛,且極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納格拉鼓的外殼是用生鐵在專門的模子里製作出來的,鼓的上部寬、下部窄,呈圓柱體。它的上部綳有撐開的驢皮或小牛犢皮,用繩子將皮子拉緊固定后,一個新的納格拉鼓就做好了。

在一般民間器樂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只用一對納格拉鼓即可,也有與達甫一起合奏的樂曲。如題材廣泛,節奏明快,在北疆伊犁地區流傳的《賽乃姆》、《雙賽乃姆》、《洛克沙勒》、《洛克沙勒花兒》、《古杜姆》、《木夏烏熱克》、《薩里哈》、《紐威特》《夏地亞那Ⅰ》、《夏地亞那Ⅱ》等十二套傳統樂曲。

聽納格拉鼓,需要一種心境,它可以讓你馳騁想象的翅翼,也可以放縱久藏你心底的秘密,你只需盡興地讓鼓聲飛入你的心,聽著它的韻律,放飛你的心情,便會不知不覺的融入。

正是這個——未登大雅之堂,外觀簡陋,只許鼓手輕撫重擂,便有了世界的絕響!它的鼓聲如乾涸戈壁中的一泓清泉,汩汩浸潤著人們的心田,鼓樂舒緩沉穩,製造了一幅動情的狂歡畫面。這是一種信念,一種召喚,一種莫名的精神寄託。它不僅能給人以力量,更能給人以歡樂。

2種類編輯

納格拉鼓根據大小可分為大(音色粗)、中(音色嘶啞)、小(音色尖細)三種,它的高度約為20一35厘米,鼓面的直徑是25一40厘米。由一大一小兩隻鼓組成一對,一奏高音一奏低音,相差五度或四度,多用於樂隊合奏。納袼拉鼓用火烤,或者經太陽曬,可以使它的音質變得尖細。也可在鼓面上噴上水或使用水濕潤后,讓它的音質變得粗壯嘶啞。

3演奏方法編輯

納格拉鼓的演奏方法主要有單擊、雙擊、滾奏或悶奏等,還可運用鼓心、中圈、外圈或鼓框等不同部位,獲得不同的音色。大鼓和小鼓可交替演奏。

彈奏時把納格拉鼓平放在地面上,由一人雙手各持一根長而稍彎的木棰,右手敲擊大鼓,左手敲擊小鼓。大鼓發出「咚咚」的低音,小鼓發出「噠噠」的高音,音響鏗鏘、雄厚,音色一高一低,一亮一沉,一飄一落,全在鼓錘之間,舒緩時,如行雲漫遊,激昂時,如千駒馳騁,組合成天衣無縫美妙絕倫的音樂輻射。

長鼓常見的有三種,一種是朝鮮族長鼓,另一種是瑤族長鼓,還有一種是福州狼串。朝鮮長鼓主要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鮮族聚居地區,又名伏鼓。瑤族長鼓於宋代已流傳,多以燕脂木製作,工藝精細,主要用於舞蹈伴奏。福州狼串,也稱為福州長鼓,是福建民間傳統打擊樂器,多用於福建民間音樂。

aclass=「ed_inner_link「href=「/lemma/?lemmaId=8952「target=「_blank「ss_c=「.link「>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

長鼓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隋唐時期已用於宮廷九、十部樂中。宋代《樂書》:「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沈括《夢溪筆談》:「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日杖鼓,一頭以手拊之」。元代記載尤詳,《元史·禮樂志》:「杖鼓,制以木為匡,細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綉帶,右擊以杖,左拍以手」。

鼓身木製,呈圓筒形,兩端粗而中空,中段細而實。全長(70—80厘米,鼓面直徑約40厘米。兩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別。粗的一端蒙牛皮、馬皮或豬皮,細的一端蒙鹿皮、白色魚皮或狗皮,皮膜以鐵圈為框,由皮條或繩索繃緊並可調節張度。鼓身外塗紅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別,可發出兩種不同音色,粗端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為四度或五度音程關係,並可根據需要調節音高。

演奏時,坐勢,置鼓於架上;立勢,將鼓掛於奏者身前,右手執鼓棰敲擊細端鼓面,鼓棰用細竹條做成,長40厘米左右,棰頭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邊,用其餘四指拍擊。演奏技巧豐富,左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和悶鼓點四種,右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滾奏、震奏等多種。演奏者往往是不10至20歲的年輕姑娘。

2瑤族長鼓編輯

長鼓簡介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系著8個小銅鈴。

民間舞蹈

在瑤族的民間舞蹈中,《長鼓舞》是最為著名的。舞蹈者將鼓斜掛腰側,雙手拍擊,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長鼓既是伴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瑤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這天,人們便會如醉如痴地跳起長鼓舞。

歷史傳說

長鼓瑤語稱「播公「,其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二年(1132)五月三日頒發的《十二姓瑤人進山榜文》載:「天子殿前,國王長衫大袖,長腰木鼓,斑衣赤領,琵琶吹唱。「據此已有800多年歷史。傳說瑤族始祖盤瓠上山打獵,與一野牛搏鬥時跌落懸崖,死在一棵樹權上。人們便挖空樹心,剝下牛皮蒙成長鼓,日夜敲打以祭盤王。

形狀分類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厘米,鼓腰直徑為4-6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厘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50厘米,鼓腰直徑約15-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厘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180-240厘米,鼓腰直徑約20-2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50厘米。無論哪種長鼓,均由木質鬆軟的樹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塗上油漆,繪上龍鳳圖案。

擊鼓動作

長鼓的擊鼓動作有72套,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演奏者大多是壯年男子,現也有女子敲打。

相關風俗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此類活動由同姓宗族組織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則以村為單位組織,而且不限於上述節日,國慶節、春節或慶賀豐收時,均可打長鼓。

3福州狼串(福州長鼓)編輯

狼串又名狼帳、狼杖(狼丈)、福州鼓、福州長鼓、福建長鼓、弄杖、狼鼓、蓬蓬鼓。

福建民間傳統打擊樂器,與朝鮮長鼓、壯族蜂鼓一樣都是中國古代細腰鼓類樂器的遺存。多用與閩劇伴奏和福建民間器樂合奏「籠吹」、「福州茶亭十番音樂」、「漳州南詞」「十全腔」等其他福建民間音樂。

狼串的歷史

狼串即指細腰鼓,福建籍古代音樂家陳暘所著的《樂書》卷一百三十七說:「腰鼓之制,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纖腹。」這種打擊樂器只在福建福州、朝鮮族及廣西壯族地區還留存有這種樂器活化石。朝鮮族稱為「長鼓」,廣西壯族則稱這種腰鼓為「蜂鼓」。

狼串的形制

木製鼓身,細長、中空,左右兩頭一大一小為圓形,羊皮為面(或牛皮、蛇皮),附網狀細繩和硬圈,用以調節鼓皮鬆緊,改變音高和音色。大頭一端鼓面直徑約18厘米,小頭一端直徑約9厘米,鼓身全長約57厘米,兩頭的顏色多為湖藍色或綠色,中間紅色。按個頭大小常分為大、中、小三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是白衣少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我是白衣少俠
上一章下一章

三百一十三章 請跳過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