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野檯子和俱樂部
?選礦廠前門到後門有三公里左右的距離,那時候後門這邊有大片的空地,經常用來放電影。
那時候沒有電影院,放電影都是野檯子,剛開始就是在廠大門的河邊,在廠子這側的河邊把白色的影幕掛起來,然後放映機擺在河對過,就在河邊搭個檯子。(張興明家在宿舍樓的後面,這裡是前面,中間還有一個藍球場大小的院子)
從馬路下到水邊,是一個三十度角的緩坡,有十幾米,整個緩坡都是用鐵絲把石塊綁成籠一條一條的連在一起,平時孩子們在這裡爬來爬去的玩打仗,放電影時人們就在放映機周圍散坐在這些石頭籠子上看,自己帶著小板凳的就坐在岸邊馬路上,這時代也沒那麼多汽車,廠車隊晚上不出車,所以也沒危險。
那時候這條河還很清澈,還有魚,夏天滿河都是小孩子,洗澡拍水摸魚,大雨過後河水會漲,經常漲過橋面,也淹死過人。後來水越來越少,越來越臟,九幾年的時候,就只是一個臭水溝了,全是垃圾。
那時候在河邊放的電影都沒什麼印像了,時間太久了。只有兩部印像深點,一部是海戰片,好像叫《珍寶島》,另一部是喜劇片,好像裡面的演員全是說相聲的,叫《笑》。兩部電影都是彩色片。
珍寶島里有一句台詞: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地瓜地瓜,我是土豆,請回答,被孩子們喊了好多年,笑裡面的:大毛二毛三毛四毛五毛六毛接住起床,是這個時代的精典記憶了。
後來選礦廠建粗碎車間,小火車道向河這邊移,就把放電影的位置佔了,放電影就改到到三廠外那邊,三廠外就是廠子後門這裡,是選礦廠第三選別車間,俗稱三廠,在這裡沒放幾次電影選礦廠就開始修建職工俱樂部,也就是電影院了。
在三廠外放的好像都是外國片子,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還有不知道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的影片,片名都不記得了,都是黑白片,都挺慘的,看的時候好多人在哭。不過在三廠外放電影看上去比在河邊壯觀的多,河邊離家屬區近,人們你來我走的,感覺不出什麼,在三廠外放的時候,人們都要特意從家裡走過來,拖家帶口的拿著凳子,就不一樣了,幾百上千人議論著笑著,孩子們在人群里鑽來鑽去打鬧,由其是電影放完了那一會,本來鴉雀無聲的人群轟的一聲涌動起來,喊孩子的叫鄰居的找東西的,唱歌的吹口哨的,那叫一個熱鬧,人潮湧在一起,一直走到選礦廠大門才散開。
82年職工俱樂部建成,放的第一部電影我永遠不會忘,說的是大革命時期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叫《楓》,也是彩色片,內容倒是不大記得了,只記得男主角很帥,女主角很美,兩個人都是紅衛兵,然而分屬不同的敵對派系,經常打仗,拿槍打那種。最後女主角舉著國旗從大樓上跳了下去,紅色的國旗在空中飛舞,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電影里的慢動作,覺得好美。
從建了俱樂部以後,看電影就得花錢了,一張票一毛錢二毛錢,二毛五分的,偶爾也有貴的,好像《海囚》就是五毛,不過我沒看到,家裡沒那麼多錢拿來揮霍。
在那段時間裡記憶最多的就是往電影院里混,逃票,和檢票員鬥智斗勇。
那時候電視不普及,一大片二百多戶人家,只有四台電視,全是黑白9寸的,家家屋裡一到晚上都擠滿了人,夏天窗外都是人,由其是孩子,不管主人樂不樂意都賴著不走,想多看兩眼,那時候正是RB動畫片《森林大帝》播放,因為家家都不關窗不關門,聲音能傳出老遠,每天晚上只要一響起禾大壯的廣告聲,小孩們就拚命的往有電視的人家跑,小獅子雷歐的誘惑力比什麼遊戲的吸引力都大,還有國產動畫片《人蔘娃娃》,還有好多皮影戲製做的動畫片,不過記不得名字了。
於是看電影就成了熱門話題,那時候的人,由其是年輕人,一說看電影眼睛就發亮,來電影了賣票的時候,那種擁擠的場面,讓現在的電影院看到得嫉妒死,那根本就不像是在花錢買票,完全像是在搶票。年輕力壯的拚命往裡擠,喝罵聲不斷,擠進去的得意洋洋,擠不進去的急的直跳腳,還有的乾脆從後面跳起來,從擁擠的人頭上往售票口爬,經常擠著擠著就打起來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打了誰,大家一鬨而散,馬上又哄叫著都擠了回去,留下一個臉上青腫渾身腳印的倒霉蛋躺在外面地上。
那時的售票口可不像今天這種開放式的櫃檯,要是那時候弄這種櫃檯,一天就被擠散架了,那時候的售票口有點像今天的銀行服務窗口,就防彈玻璃下面那個只能伸進去一隻手的小洞,不過稍大些,能伸進去二三隻手。買票也不找零,要準備好正好的錢。
買票的時候,無數只手搶著往洞里塞,不過上面不是玻璃,而是鐵板,裡外相互看不見,好不容易伸進去了也看不到,只能張著手等著裡面的人把票塞到手上,再費好大的勁把手抽出來,握緊拳頭掙扎到了人群外面才能看,不使勁手是抽不出來的,因為外面有更多的手在使勁往裡塞。
有時候,同時伸進去二三隻手,也不知道是誰拿了你的錢,經常有社會上混的就在這時擠在人群里,把手塞進洞口,然後從別人手裡拿錢,拿了錢把手抽出來就跑,被拿的人也不知道,就伸著手等著拿票,這時一般情況下賣票的會塞張票給他,算是安慰。
俱樂部前後有六個門,正面是大門,大門一排三個門洞,有十七八米寬,側面有一面兩個共四個二米寬的小門,是電影散場出場用的,這時有熟人在俱樂部上班的就提前從側門偷偷的進去,然後站在走道上看電影。側門一般是用鐵鏈子加掛鎖鎖的,兩個孩子扯著門上的大把手使勁拉著,中間的縫就能鑽進去,不過我一般都是扯門那個,因為我的頭鑽不進去。包括窗戶上的鐵欄杆,他們都鑽進去了,只有我在外面興嘆。
人情進去的和爬進去的都只能站著看,那時候是不可能有空座等你的,一場電影,一二樓加起來接近二千個座位肯定是全賣光了的,一張都不會剩,只有買不到票的人。
小孩子想免費看電影,要麼就是在檢票的時候,扯著哪個大人衣服后襟混進去,不過這方法不太靈,大多數時候被扯的人就把你甩開了,只好盯著一些面目慈祥的中老年女同志扯,也只能是偶爾。要麼是裡外接應,兩個人合錢買張票,一個拿著票進去了,再找個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把票根遞出來,那時候的票沒有正卷副卷,就一張整票,檢票的人是隨手從你手上撕一塊下去,前面進去的人多握在手裡點,就能剩下一大部分,遞出來第二個人反著握在手裡,再讓檢票的人撕一次就進去了。
曾經一有段時間,是大家合錢買一張票,找個個高的同學進去,然後他鑽到廁所里,把廁所的窗戶打開,外面這些就從窗戶跳到廁所里,再從廁所進入放映廳,不知道為什麼廁所的窗戶是沒有欄杆的。不過這個辦法沒用多久就被發現了,因為廁所就挨著管理人員的辦公室,實在太近了。
裡面放電影了,一群孩子就圍著俱樂部轉圈,有時候演一會兒會有人離開,側門會打開,這時候你往裡鑽工作人員也是愛管不管的,都演上了嘛,於是進去看個半場,雖然看不完整,也很激動的。
在俱樂部剛投入使用,就是演那個《楓》的時候,我們班上算上我有十一個人免費看了那個電影,是從頭看到尾的,主要是李樹才的功勞,不知道他怎麼發現的,領著大夥從俱樂部外面,二十號樓這邊,鑽到下水道里。在東北住宅樓的下水道都是有兩條,一條是廁所下水道,還有一條是暖氣的下水道,我們鑽的就是暖氣道,有一米多高,一米多寬。裡面沒有光,黑呼呼的,但是沒有障礙物,很寬敞。李樹才在前面帶路,我們一群在後面跟著,因為我最小,排在最後面,說實話啥也看不到,摸著前面人的後背跟著走,後面就沒人了,當時很害怕的。
中間拐了好多的彎,說實話那是我這輩子唯一的一次鑽下水道,那時住平房嘛,還沒接觸到,就是害怕,緊緊的跟著前面的人,也分不清東西南北。
等最後爬出來,已經在俱樂部裡面了,是在放映廳最後面的角落裡,用一個鐵板蓋著,一推就開了,就這樣看到了電影,也是第三次看彩色片,第一次就是河邊看的那場《笑》和《珍寶島》。看完電影出來以後,李樹才同學做為大家共認的英雄,大家湊錢給他買了三分錢的糖。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十一個人,只有他的衣服在下水道里蹭上了大便,回家被他老爸打得第二天上不了學,上初中的時候,大夥還會時不時的拿這件事來打擊他,大家分析,估計是他走在第一個,擦乾淨了,等後面的上來沒有了,必竟是暖氣道,本來也不多,呵呵。
這個通道只鑽了一次,看了一場電影,就被俱樂部從裡面鎖上了,再沒成功進去過。
等上了初中,家裡經濟條件好多了,看電影可以大大方方的買票了,也是從那時候起,電視普及了,電影票漲到一塊二塊了,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漸漸沒人看了,俱樂部也就完全變成了廠里開會的地方,只是在學校借用俱樂部搞全校大會的時候,會在那裡看場電影,初中畢業以後,就再沒進去過了。
這章說跑題了,放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