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領會意圖
一干兄弟會成員紛紛告辭離開,他們不是說說就算了,而是實際操作起來。權貴二代們鬧事,那是基本操作,不鬧事才是不正常的。
這幫人離開李庄后,集體來到了大理寺探監。別人來探監,好歹帶點吃的用的,他們來探監,空著手不說,走的時候還把監室砸了個稀爛。
睡床?誰給你的資格?有點稻草墊著你就該滿足了。留下一地的狼藉,一幫二代在欲哭無淚的柴令武和杜荷的注視下揚長而去。
大理寺監獄的小官小吏,全都被警告了一遍。要掙錢可以,就看你有沒有命花這個錢。回頭別自己的性命搭進去了,家裡的父母妻兒受連累。
這幫人走之後,柴令武和杜荷的待遇一落千丈,原來住的單間,現在住雙人間,原來的房間還有倆窗戶,通風什麼的有保證。現在就一個小洞口,室內空氣渾濁不說,又悶又熱。
這都不是最狠的,原來的馬桶天天有人倒,現在的馬桶滿了才有人來倒一下。而且不是有人來拿出去倒,而是這倆自己動手,捏著鼻子抬出去倒。
這樣一來,這屋子裡還能住人么?但是必須得住這裡,就算大理寺上面的官員,知道了這個事情也不敢說一句話。這些小吏也是沒法子,誰沒有妻兒老小?你們做官的不怕,不等於小吏們不怕不是?柴家,杜家,對此根本么沒有辦法。
送錢都沒人敢收,登門去探監,被小吏跪在地上攔著,不讓去探監。只要這倆有人探監了,他們的小命可就算是玄乎了。想想看吧,一群小吏跪在地上,求柴家人杜家人不要為難他們的場面,何等壯觀啊。
柴家和杜家沒法子,只好去找巴陵公主,希望公主去探監,這樣小吏們就算跪地求饒,以巴陵公主的脾氣,也未必會管這些小吏的死活,徑直往裡沖就是了。
沒曾想去公主府求助的柴哲威,被表妹巴陵公主一頓挖苦,並且明確的表示:「柴令武在長安城把柴家和公主的面子都丟光了,死在裡面最好,本公主好改嫁。」
這兩家人求告無門,最後柴哲威只好親自給皇帝寫信求助。杜荷的老娘,咬破手指,寫了份血書,附著柴哲威的信送往九成宮。大概意思就是,柴令武和杜荷確實犯罪了,但是有國法處置,求陛下要不給他們一個痛快,要不給他們點做犯人的合法權益。
九成宮方面,李世民找房玄齡私下溝通,問他誰去處置這個案件。正經來說呢,這案子就該大理寺和刑部聯合辦理。但是李世民還是希望低調一點處理,派個能幹的臣子回長安去處置該案件。
想來想去,考慮到太子的問題,李世民決定讓房玄齡回去,為啥呢?房玄齡現在是太子少師。太子的老師之一,當然這是個兼職了。他有義務指導太子。
這次事件,李承乾表現的很糟糕,沒有在事情發生的第一事件,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置。事後的處理也很讓人失望,甚至還有裝病躲避,迴避責任的錯誤。
考慮到太子還年輕,李世民覺得有必要加強教育。
房玄齡是個聰明人,陛下單獨把他叫來,問這麼一個問題,答案不是明白的么?只不過呢,李世民不好自己來說,所以希望房玄齡主動站出來說。
給陛下背鍋這種勾當,房玄齡義不容辭,更何況他有個太子少師的兼職呢。所以啊,這事情就得他來處置,而且李世民的意圖,還得全面貫徹執行。換別人去,李世民不放心的。
房玄齡欣然允諾,主動請纓:「陛下,臣願往!」對房玄齡來說,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怎麼說呢?房玄齡出面處置這個事情,明眼人都知道是李世民的意圖,不然大理寺的人死絕了?刑部的人死絕了?很明顯的,如果處置結果對哪一方不利,那都是皇帝的意圖。
有能力報復的不會把事情算他身上,沒能力報復的人,就算了又能奈何的了他?
房玄齡可謂左右逢源,只要手稍稍的抬高一點,就能得到無數的感激。李世民還裝著無奈的樣子,拿出柴哲威的信,還有杜夫人的血書。語重心長的表示:「一個是朕的外甥,一個是杜相的次子。還都是朕的女婿,朕也為難啊。」
房玄齡不動聲色的表示:「陛下,國法就是國法,但不外人情。再者,此事沒有造成嚴重後果,臣請柴杜二人,賠償自成一應損失,爭取事主諒解。」
李世民頗感欣慰,這是個好臣子啊。理解朕的心思,並且拿出了確實可行的方案。殊不知,他這邊派人去請的時候,房玄齡在路上就想好了怎麼處置這個問題。
次日議事的時候,李世民提了一嘴,派個老成持重的人回去處理,這樣比較放心。房玄齡站出來表示,領導有擔心,做下屬的踴躍分憂。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人被憋的一口氣差點沒順過來?誰啊?褚遂良唄!這廝一直在琢磨著,如果需要有人回去處理這個事情呢,他一定要把活攬下來。回頭見了李誠,大權在握,好好的拾掇他一番。
這貨心眼還挺小,反正就是各種看不慣李誠就是了。怎麼說呢,一邊在文壇刷聲望,一邊在戰場撈爵位,轉過身你還不耽誤掙錢,好事都是你的,誰看的慣呢?對了,還有就是書法,褚遂良是書法大家,李誠比他還出名,這就是不給活路走的意思啊。
李世民的眼睛多刁鑽啊?一眼看出來褚遂良的反應,臉都漲紅了。好嘛!還有就是大舅哥長孫無忌,躍躍欲試的,早幹啥去了?看見好處主動要伸手是把?上回議事的時候,也就是房玄齡說話比較中聽一點,沒什麼私心。
這個沒私心,是根據親近程度來決定的。更沒私心的也是有的,但跟皇帝不是一條心。
按說長孫無忌是最該無條件支持皇帝的,但是上一回他有了點私心。甚至對太子的事情,都留了餘地,沒開口替太子說話。這讓李世民很不爽,那是你的親外甥。
李世民對太子失望,還沒到那種打算放棄的程度。就是不滿,那也是覺得還能教育好的,甚至都沒到需要搶救的地步。年輕嘛,沒有閱歷,積累就是了。
作為親舅舅,外甥表現不好,你有臉面么?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有點不爽。主要是看著以前各種能領會領導的意圖,並且踴躍的給領導背鍋。這次表現差一點,被記在小本本上了。
嗯,李世民這個人很大度的,對誰不滿肯定不說,就是會記在小本本上。後來太子謀反,魏徵都特么的死了,還被牽連進去了。李世民派人去把人家墓碑給平了,說人家不配,沒有教育好太子。這都是是什麼邏輯?
當然了,三征高句麗失敗后,千古一帝李世民同志,重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恢復了魏徵的名譽。但做過的事情,就是做過了,你就是小心眼。
房玄齡回到長安,立刻到大理寺是了解情況,首先看望了一下在獄中的柴令武和杜荷,這倆的日子過的叫一個慘啊。站在門口房玄齡都被尿騷味熏的差點打跌。
這倆跪在門後面,哭的叫一個慘啊。「房相,替晚輩向陛下求個情吧。」
房玄齡冷著一張臉,瞪了一眼大理寺的官員:「換個房間吧,誰找你們的麻煩,就說是房某的意思。某看誰敢亂來!」房相親自下令,沒二話,人給騰了個房間,不用住這個逼仄的房間不說,還不用聞馬桶的味道。
先把這倆的處境改善了一下,房玄齡馬不停蹄的去東宮見太子。李承乾這會清醒多了,想起那天的事情,多少有點後悔。當時太莽撞了,居然逼著于志寧去父皇面前噴自己。
「陛下讓微臣來處置此事,微臣想了解一下,太子當時是如何處置的,現在又有何示下。」房玄齡很客氣,寒暄落座之後,說話的語氣都很溫和。這畢竟是太子,是儲君。房玄齡對於于志寧等人是很佩服的,但是不認同他們的教育方式。
說道教育子女,房玄齡也是個失敗者了,這不是他的能力問題,是家庭地位決定的。家裡那個河東獅,對於不能繼承爵位的房二,有一種天然的虧欠感。
所以這個教育的問題,房玄齡是說不上話的。房遺愛後來的歷史走向,根子在這呢。
「孤閱歷不足,還請房相教我。」李承乾聰明的時候,還是很機靈的。
房玄齡面無表情,心裡卻是頗為欣慰,太子這個態度,對接下來處理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臣請殿下授權,全權負責處置此事。」李世民不在長安,作為儲君的太子,現在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沒有他的授權,就做不到名正言順。做不到名正言順,就談不上師出有名。
這是程序,千萬不能搞錯,別看程序正確降低了效率,但是在任何時候,就算是演戲,程序也要走下來。這是絕對不能馬虎的事情。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