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
人的慾望是沒止境的,李世民也不例外。大海能帶來的好處,皇帝是最早品嘗到的。一個鹽場,就讓李世民逢年過節可以大把的燒錢,讓嬪妃和皇子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個檔次。
單單一個鹽場,第一年的收入就是五萬貫,第二年直接翻倍,今年上半年又翻一倍。守著大海和鹽場,登州水師賣鹹魚都能解決自己的開銷,不用朝廷貼補。
李世民不得不服氣,李誠確實有經天緯地之才。來自大海的曬鹽,直接把解州池鹽沖的稀里嘩啦。現在解州的池鹽,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腌鹹菜。有錢人是不吃解州鹽的,吐谷渾的青鹽,登州的精鹽,才是當下長安的頂級鹽貨。
就在李世民以為,鹽場就是李誠的極限后,這貨又玩出花樣來了,直接開船跑海貿,一趟下來幾十車金銀拉回來,整個長安城的眼珠子都紅了。這哪是在掙錢啊,這是在搶錢。
宗室、士族、權貴,全都瘋掉了,態度極為一致,李誠不能回登州了。這才是李世民把李誠留在長安,接著又踢去高昌的原因啊。本以為,這貨在高昌走一趟,怎麼也得兩三年才能回來的,沒曾想戰局的進展就是刀切豆腐。一年不到,人家回來的。
怎麼辦?只好繼續扣在長安,不讓他回登州。一旦李誠回到登州,流血死人那都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這條航線是李誠開拓的,哪些是去跟李誠搶錢的。
李世民知道自己不厚道,但是那又如何呢?面對整個統治階級的班底集體發出的聲音,李世民也只能妥協。而且還要伸手進去,跟著一起撈。
李世民揉腦門,看了一眼大太監:「內府的船下海了么?」
大太監自然是不敢偷看奏摺的,上前低聲道:「陛下,前日來的消息,內府的船下海了。同行的還有鄭氏洛陽房、白氏洛陽房的兩艘船。」
李世民看看奏摺,又問一句:「宗室的船呢?」大太監猶豫了一下,李世民眼睛一瞪,趕緊低聲道:「回陛下,宗室有五個王弄了船,一起出的海。還有二崔、盧氏、王氏、幾個大房,也弄了幾條船下了海。這海船可不好弄,手慢的只能等著船廠那邊造了。」
李世民閉上眼睛,靠著椅子:「一群蠢貨!真是被被銀子蒙了心。」大太監當時心跳加速,這話裡有話啊,難不成是李誠的奏摺里說了啥厲害的話?
「陛下,不會出什麼事情吧?」大太監斗膽問一句,李世民坐直了身子,搖搖頭:「內府的船大概是不會出事的,余者就不好說了。」
李世民感受到了來自李誠處滿滿的惡意,這是一個坑啊,偏偏有人心甘情願的往裡跳。
「派人去登州說一聲,關於海貿的任何消息,及時回報。」丟下一句話,繼續看奏摺。這豎子,要是再寫一些糟心的事情,打斷他的腿。還好,關於改土歸流的事情,算是好消息了。不過李誠也在奏摺里再三強調,一定要保密。
這東西要不保密,傳到羈縻地的土司王爺的耳朵里,造反幾乎是必然的。看著李誠奏摺里寫的內容,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豎子,是要斬草除根耶?」
良久之後,李世民才恢復常態,改土歸流需要時間,也需要和幾位重臣仔細商議一番。再往下翻,還有一份奏摺,打開一看是一張紙條,看完之後李世民忍不住樂了。
「陛下,微臣請求去城外的李庄面壁,留在長安城裡面壁,耽誤掙錢啊。望陛下伏允為何。」連個落款都沒寫啊,李世民真想打斷他的腿。
最終還是抬手招來大太監:「派人給他傳話,就說朕允了,讓他滾去李庄好好閉門思過。」
這傢伙,還是這麼不著調啊,李世民覺得頭疼。李誠這傢伙太詭異了,你說他沒文化,那是在騙整個大唐,你說他文采斐然吧,他又總是弄這種不著調的大白話。
不過李庄那邊的事情,確實提醒李世民了。少府監那邊的事情,閻立本乾的還算不錯,今年的產鐵量,上半年就是六百萬斤,一年下來一千萬斤不是問題了。伴隨著少府監的鋼鐵產量上升,民間產鐵量也跟著上升。
那些門閥真是混蛋,但是卻又無可奈何。人家產點鐵打農具,你不能說不行吧?到底私下裡有沒有生產武器,這誰能肯定呢?畢竟大唐的現狀就是這樣,當初府兵都是自己準備武器裝備來著。民間生產武器,從來都不是怪事。
門閥就更不用說了,門閥弟子自備鐵甲上陣,那也不是啥新鮮事了。要不是因為門閥太強,隋朝也不會開科舉,唐朝也不會跟著開。
關隴集團、山東士族集團、江南文人集團,這是李唐立國的基礎啊。李世民為了這打破這個局面,可謂是煞費苦心。從科舉到《氏族志》,都是李世民的苦心孤詣的舉措。
但是僅僅這些還不夠,李世民希望出現一個撬動根本的力量出現。但是現在看來,自己有生之年是很難看見了,李世民只能玩平衡,想徹底改變是不可能了。
當然李世民也看到了希望,這個希望是什麼呢?大概只有李世民自己心裡最清楚,自己看見的希望居然是李誠這傢伙,為啥會這麼想呢?因為李誠是根合格的攪屎棍。他的出現,攪動了太多的利益糾紛。
現在看來,李誠的出現,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皇帝。可以說從根本上,改變了皇室財政支出拮据的局面。想到這些,李世民都有點後悔了。好吧,就算是一種磨礪吧,留給下一任君王的輔國重臣。可一想到李承乾,李世民又頭疼了。
關於太子的勾當,李世民發現這孩子有點長歪了,作為父親,有必要給他扶正。
其實李世民一直希望讓李誠去給李承乾做幫手,但是李誠每次反應都很激烈,死活不肯接受。具體原因李誠不說,但是李世民總是會懷疑,李誠是不是有什麼忌憚的地方。可惜的是,李世民沒法開口問李誠。
李誠一直沒覺得自己有多重要,他只能在唐朝這個盛世,好好的活一輩子。嗯,給我幾個女人,我能創造一個家族。
身邊的武順就沒那麼多想法了,渾身過電數次后,再也沒有半點力氣。事後都是小婭進來伺候的,把個貼身丫鬟累的一頭的汗。
身為家主的李誠,爽過之後在堂前抽煙斗,享受丫鬟的扇子服務。看看一頭是汗的丫鬟,李誠無比懷念軸承。有軸承的話,就可以弄個風扇出來了,不用電,用人力驅動也是好的。
軸承是個好東西,但是以現在的工藝水平,卻是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了,差點忘記正事了,溫柔鄉果然誤事。李誠起身,進了裡屋,坐在武順身邊笑道:「陛下要是准了,明日便全家去莊子里呆著吧。長安城呆著不爽利。」
武順爬起來,抱著李誠,低聲道:「郎君去便去,妾身自然是跟著的。便是死了,也要讓郎君燒成骨灰,帶在身邊的。」一句話說的李誠心頭一顫,回頭在額頭上親一下:「年底天冷了,登州上任,你要跟著就跟著吧。」
武順滿意的笑了笑,身子往懷裡擠了擠:「崔氏姐妹願意看顧李家的產業就看著,妾身只要在郎君身邊就滿足了。」誰說這女人沒心機,李誠一棍子敲死他。
「鶯兒也是要跟去的,不然家無寧日啊。」李誠趕緊打預防針,後院就是麻煩啊。
朴正勇等了一刻,才見到一個丫鬟出來帶話:「娘子說了,過幾日去鴻臚寺見你。娘子還說了,既然不缺銀錢,何不在長安設一個新羅會館?大唐也不限制這個,有個會館,新羅子弟在長安學習,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朴正勇不敢怠慢,這是當今女王最信任的妹妹,據說還是智囊來的。當即躬身道:「朴某記下了,金娘子有何需求,只管派人來尋朴某,這一趟怕是要在長安呆半年的。」
次日近午,李家車隊出了長安城時,打頭的李誠總算有種活過來的感覺了。出門的時候,車馬準備,后宅各種麻煩,耽擱了不少時間。怕是要錯過午飯的時間了。
李誠催促一聲,加快速度。其實李誠很清楚,實在是帶著武順一起走,崔芊芊有點不舒服,非要拖延時間,彰顯大婦的威嚴。要不是崔媛媛道明厲害,崔芊芊還能再晚一會。
李誠也確實有點慚愧,在武順那邊連著呆了兩天,顯得有點偏心了。
車隊靠近李庄的路口時,李誠不得不停了下來,因為道路邊上停著一輛馬車一個宮裝女。
「你等護著車隊先進莊子安頓。」李誠揮揮手,示意後面的車馬繼續。獨自策馬上前。
「見過李郎君,殿下在那邊的林子里等著郎君呢。」車前一個侍女,笑吟吟的道福見禮。
李誠在馬背上舉目一望,五百步之外的林間,隱約可見遮陽扇。這又不是秋季,秋老虎肆虐的當口,城裡的貴人怎麼會有心思出來郊遊呢?也就是高陽這傢伙,不按常理出牌啊。
「這麼熱的天,殿下不怕中暑么?」李誠低聲吐槽。邊上的侍女笑嘻嘻的回答:「林子後面的莊子,是殿下的私產,這不是天氣熱么?來這避暑呢?」
立秋都過了,誰特么的來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