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的撒瑪利亞人寓言和其他宗教神話

好心的撒瑪利亞人寓言和其他宗教神話

探究宗教和助人為樂關係的研究結果顯示,通常來說,信奉宗教的人常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過,此領域內一些更為搞怪的研究對此提出了質疑,這些研究關注的焦點是這些樂善好施的行為是否能夠始終如一。

20世紀70年代,伊利諾伊州密利克大學的心理學家戈登·福布斯和他的同事們想要弄明白哪個宗教團體最樂善好施,哪個最不願助人。直接詢問經常去教堂做禮拜的人他們是不是好人似乎毫無意義,因為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是好人。相反,研究人員諮詢了一位博學多才的神學家,請他分別找出某個地區最開放和最保守的十個教堂。在周日禮拜時,研究人員悄悄地走到教堂的外面,把信封丟在教堂的門口和停車場里。接著他們也在當地天主教堂的彌撒時間重複了同樣的舉動。

這些信都是密封好的,但都沒有貼郵票,收信人都是當地的居民「弗雷德·加斯里夫婦」。為了確保丟在開放教堂、保守教堂和天主教堂的信件能夠加以區分,實驗者為弗雷德設計了三種不同的中間名首字母。粗略來說,丟在三類教堂外面的信封都有40%左右順利寄達了收件人。由於所有的信封上都沒有貼郵票,所以撿到信封的人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以在信封上貼上一張郵票然後再投進郵筒,也能夠以欠郵資的形式寄給收件人。研究結果顯示,天主教徒和開放派人士顯得更為慷慨一些,分別有89%和87%的人自掏腰包在信封上貼了郵票。但只有42%的保守派人士會如此好心,剩下的信封都因欠郵資被退了回來。正如研究人員所言:這些研究結果顯示,保守派人士和開放派人士以及天主教徒一樣樂於幫助陌生人,但他們不太願意為此多花幾分錢。

這並不是唯一質疑虔誠的宗教信徒助人為樂意圖的實驗。1973年,普林斯頓的心理學家約翰·達利和C.丹尼爾·巴遜針對宗教和助人為樂做了一項值得關注的研究。在實驗開始時,他們請全球最頂尖神學院的實習牧師依據好心的撒瑪利亞人寓言準備一篇佈道詞。這個廣為人知的聖經故事說的是有個人被竊賊痛打了一頓,此時正躺在路上呻吟。有好幾位牧師從這名男子的身邊走過,但他們都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最後,一個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特意走上前去幫助這名男子。寓言的末尾鼓勵大家都要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些實習牧師準備好佈道詞后,研究人員告訴他們佈道的地點是在另一幢建築內,然後把新地點的方位告訴了他們,讓他們自己過去。但實驗者會在路上暗暗地觀察這些實習牧師的一舉一動。

兩幢建築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很遠,但每名參與者都會在途中遇到一個顯然需要幫助的人(事實上是一名演員扮的)。這個人頭朝下倒在台階上,雙眼緊閉。每位參與者經過時,演員都會發出一聲足以讓人聽到的呻吟,並咳嗽兩聲。實驗者想要知道這些實習牧師會不會言行一致,幫助那名男子履行自己在佈道詞中所宣講的內容。雖然他們走在去佈道的路上,而且佈道的內容還是成為一個好心的撒瑪利亞人是多麼重要。但有一多半的參與者徑直從這名男子的身邊走了過去。有些人事實上是從他身上跨過去的。後來研究人員對這個實驗做了一些輕微的改動,實驗者告訴另外一組實習牧師他們必須儘快趕到另一幢建築內佈道。這一次,竟然只有10%的參與者停下來對路邊的男子伸出援助之手。這項實驗揭示出許多與人性有關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人們在言行方面的巨大差異,以及快節奏的生活如何助長了漠不關心的文化。

在本章靠近前面的部分,我描述了電視節目《世界在行動》針對一個國家的誠實度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其實,節目製作單位還做了另外一項研究,目的就是比較社會上人們最信任和最不信任的兩類人在誠實度上的差異,這兩類人分別是牧師和二手車商。最近的蓋洛普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9%的人認為神職人員是誠實的,但只有5%的人覺得汽車銷售員比較誠實。那麼這種觀念能夠真實反映現實中的誠實度嗎?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研究團隊成立了一家虛假的室內裝飾公司,公司的名稱就是「誠信」。他們以新公司的名義給一群牧師和二手車商寄了一封信,感謝他們最近購買公司的產品,並隨信附上了一張10英鎊的支票作為返款。所有收到信的人都應該很清楚他們並沒有從這家公司買過任何東西,但其中會有多少人不誠實地把這張支票兌現呢?結果證明兩組人的表現沒有太大的區別,大約50%的牧師和50%的二手車商都將拿到的支票兌現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怪誕心理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怪誕心理學
上一章下一章

好心的撒瑪利亞人寓言和其他宗教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