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幫親戚養小孩
親孫子相繼來到人世,勾起了朱德的聯翩思緒。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家。「文革」前小學畢業的孩子,大都會記得這樣一篇課文《母親的回憶》,作者朱德。
朱德的母親一輩子生了13個兒女,但5個早夭,只養活了8個。出於貧困,同時也由於他大伯父沒有子嗣,幼年的朱德就過繼到了大伯父家。為探索強國之途,朱德早早離開了故鄉,養家糊口的擔子,都落在了那些沒有離鄉的兄弟們身上了。朱德說:「是兄弟們省吃儉用,供養我讀書,繼而義無返顧地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沒有那些在家吃苦的兄弟,就沒有今天的我。」他很念記兄弟之間的手足深情。
想著在天津父母溫暖懷抱中的親孫子,朱德想到自己老家四川的山村裡還十分貧苦,自己的兄弟們還不能讓後輩們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決定盡其所能,替每一個兄弟家供養一個孩子讀書。
1952年春節來臨,朱德聽說在京工作的侄兒朱剛要回四川故里探親,就把他叫到中南海,同他談了自己的想法,讓他回去后與各家商量商量,送一個孩子來。
朱德說:「到北京是來受教育,所以你要告訴家裡人,不要挑歲數大的,要挑在學齡左右的。來了從小學學起,一直到大學,爭取能培養出幾個真正的人才。」
過完春節,朱德幾個兄弟妹妹的兒子、孫子、孫女們,通過親屬和四川省委統戰部部長程子健,陸陸續續送到北京。他們是朱子明、朱小蘭、朱春元、朱和、朱玉珍、朱香林、朱香蘭、朱新民、朱俊書、朱傳書、劉德等。
就在這群孩子到京前後,朱德搬進西樓新居。本來很安靜的老人之家,一下子熱鬧起來。孩子中大的十多歲,最小的才五六歲,有男有女。朱德對這些孫輩們說:「接你們到北京是來讀書的,你們還沒有為國家和民族做什麼貢獻,所以也不能享受不該享受的待遇。」
於是,朱老總除了讓年紀太小,需要大人照顧的和兩個女孩子,暫時先和他們住一起外;就在工作人員的住處找了兩間房子,安排了其餘的孩子,並要求他們儘快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孩子們剛來時,頭髮亂蓬蓬的,衣衫襤褸。康克清親自幫他們洗頭洗澡,並和工作人員一起,到西單商場為每個孩子買了一套新衣服。孩子有大有小,衣服型號各異,整整買了一大包。
趙力平說:「從那以後,每年我都要陪康媽媽這樣採購幾次,買春、秋季的、夏季的、冬季的衣服,還有鞋子、襪子。反正不論買什麼,每個孫輩都得一套,我和康媽媽一人抱一堆。」
從內陸山鄉間出來的孩子,父母們整日忙於生計,哪有時間給孩子進行什麼家教,有的連大小便上廁所都不知道。年紀最小的孩子,甚至站在桌子旁一邊吃就一邊拉上了。這又忙壞了康克清,又得收拾,又得教孩子們各種規矩。
然而為了老總高興,康克清對驟然增添的麻煩和勞苦任勞任怨。在安頓好了這些孩子的食宿之後,又根據朱德的託付,為這些侄孫一一聯繫好入讀的學校。
在鄉村閑散慣了的孩子,突然進了都市的學堂,深感拘束,也讀不進書;難改的鄉音,既影響他們聽課,也不便與同學交流。所以,他們對學習感到吃力和畏難,總盼著回到那怎麼折騰也出不了圈的中南海大園子,和自家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縱情嬉鬧。
朱老總對侄孫們的表現,有些光火:接你們來,是為了學習,做有用之材的,這麼畏難、放縱能有什麼出息!他把侄孫們交給警衛部隊加以管束調教,以克服散漫舊習;還請來老師,利用周日補課,鞏固課堂知識,教習普通話。
「我們星期日玩耍的時候,發現朱德的孫輩們在上課,就扒著窗戶看。我們畢竟都是孩子,聽著他們古怪的方言,看他們答題有誤,就忍不住大笑,甚至給他們起鬨。他們見我們搗亂,就衝出教室追打我們。他們人多年紀大,下手好狠吶,我們常常被打得很慘。」孩提時的頑皮,徐建林在近半個世紀后追溯起來,還含著縷縷眷戀。
總之,經歷了一番調教和補習,這些鄉村來的孫輩們,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朱和、朱小蘭、朱春元後來都上了大學,當然這都屬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