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習慣一:積極主動(四)
先從自己做起
「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的癥結所在」,這種想法不但錯誤,而且正是問題的根源。假使不能反求諸己,一味希望外在環境改變來達成個人的願望,無異於任憑別人擺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改變個人的行為,做個更充實、更勤奮、更具創意、更能合作的人,然後再去影響環境。
我最欣賞《舊約》里約瑟夫的故事,約瑟夫便是一個盡其在我的人。他年方17就被親生手足賣至埃及,任何人處在同樣的境遇下,都難免自怨自艾,並對出賣及奴役他的人憤憤不平。但約瑟夫不這麼想,他專註於修養自己,不久便成了主人家的總管,掌理所有的產業,備受倚重。
後來他遭到誣陷,冤枉坐牢13年,可是依然不改其志,化怨憤為上進的動力。沒有多久,整座監獄便在他的管理之下。到最後,更掌理了整個埃及,成為法老以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這種行為的確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可是人人都可以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為自己開創有利的環境,而不是坐等好運或惡運的降臨。
舉例來說,如果某人婚姻出了問題,卻只顧揭發對方的過錯。這種做法於事無補,只不過強調錯不在我,且充其量證明你是個無能的受害者,並不能挽回婚姻。不斷的指責不但無法使人改過遷善,反而會令人惱羞成怒。
真正有效的策略應從自身能控制的方面著手,也就是先改進自己的缺失,努力成為模範妻子或丈夫,給予對方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我們當然也盼望能感受這份苦心,進而改善自己的行為。不過對方的反應如何,並非重點所在。
除了好丈夫、好妻子,我們何妨試著做個好學生或好職員。如果遇上實在無能為力的狀況,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情仍是上上策,不管快樂或不快樂,同樣積極主動。有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比方說天氣,但我們仍可保持內心或外在環境的愉悅氣氛。對力不能及之事處之泰然,對能夠掌握之事則全力以赴。
不怕犯錯只怕不改過
在我們把生命重心由關注圈轉移至影響圈前,有兩件事值得考慮,那就是自由選擇的後果與錯誤。
每個人固然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與反應,但後果仍由自然法則來決定,非人力所能左右。比方一步跨到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的正前方,可以出自個人的選擇,但後果卻在影響圈之外,非人所能控制。
又比方,有人喜歡玩弄欺詐手段,如果不被揭發,雖不會受到社會的懲罰,但是人格上的污點卻無論如何難以抹殺。
因此我們固然享有選擇的自由,可是也須承擔隨之而來的後果。人的一生中,選擇錯誤的機率頗大,無怪乎常會有悔不當初的遺憾,但木已成舟,這些都須列入個人無法控制的關注圈。
對於已難挽回的錯誤,積極主動的做法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認、改正並從中汲取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反敗為勝。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創始人沃森()曾說:
失敗是成功之母
犯了錯卻不肯承認,等於錯上加錯,自欺欺人。為自己造成的錯誤編織各種理由加以辯解,則形同掩耳盜鈴,反而愈描愈黑,受害的還是自己。
因為對我們傷害最深的,不是別人的所作所為,也不是我們自身的缺失,而在於不能正視這些缺失。那就彷彿被毒蛇咬了,卻追上前想去抓蛇,反使毒性散得更快,還不如儘快設法吸出毒汁。因此,切勿文過飾非,以免一錯再錯。
作出承諾,信守諾言
讓我們再回到影響圈上,這個範圍所環繞的核心就是許諾與實踐諾言。對自己對別人有所承諾,並且從不食言,是積極主動精神最崇高的表現,同時也是個人成長的真義。憑藉人類天賦的自我意識與良知,我們可以檢討自己,找出猶待改進之處及尚可發揮的潛能。然後運用想象力及獨立意志,立定志向,許下承諾、矢志達成。這就是人類成長的過程。
許諾與立志可以使我們掌握人生。有勇氣許下諾言,即使是小事一樁,也能激發自尊。因為這表示我們有自制力,並有足夠的勇氣與實力來承擔更多責任。經由不斷許諾與實踐諾言,終有一天榮譽感會凌駕情緒性反應之上。所以,對自己信守諾言的力量,正是圓滿人生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
積極主動:為期三十天的試驗
我們雖沒有弗蘭克爾在死亡集中營的經歷,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已足以使我們培養積極主動的精神,來應付人生無比龐大的壓力。不論是面對交通阻塞,或是顧客的無理要求,都需要這種修養。它表現在我們如何集中心力,如何看待問題以及如何遣詞用句上。
我建議各位利用30天的時間,身體力行積極主動的精神。在這30天內,全力專註於影響圈的事物,許下承諾並予以兌現。做照亮他人的蠟燭,而非評判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不要只顧批評;解決問題,不要製造問題。
在婚姻、家庭、工作中,都可以試行這個原則。不必怪罪別人或文過飾非,不怨天,不尤人,但求盡其在我。
對他人的缺失要心存憐憫,別人如何待我,並不重要,要緊的是何以待人。別活在父母、同事或社會的驅使之下,請善用天賦的獨立意志,為自己的行為與幸福負責,如此才能享受最大的自由與幸福。
英國辭典編纂家兼作家約翰遜(SamuelJohnson)曾說:
滿意之泉必須源自內心。若不了解人性,而企求不改變自我就可以找到幸福的人,終其一生必定虛擲於無意義的追求之中,且日益增長其企圖擺脫的痛苦。
立即行動
一、以一整天時間,傾聽自己以及四周人們的用語,注意是否常有「但願」、「我辦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現。
二、依據過去經驗,設想近期內是否會遭遇一些令人退縮逃避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影響範圍之內嗎?你應該如何本著積極主動的原則加以應對?請在腦海中一一模擬。提醒自己,刺激與回應之間還有餘地,並把握自由選擇的精神。
三、從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令你備感挫折的問題。判斷它屬於直接、間接或無法控制的問題,然後在影響圈內尋覓解決的第一步驟,並付諸行動。
四、試行積極主動原則30天,觀察影響圈是否有任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