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習慣三:要事第一(中)

第五章 習慣三:要事第一(中)

集大成的時間管理理論

第一代的時間管理理論絲毫沒有「優先」的觀念。固然每做完備忘錄上的一件事,會帶給人成就感,可是這種成就不一定符合人生的大目標。因此,所完成的只是必要而非重要的事。

然而好此道者不在少數,因為阻力最少,痛苦與壓力也最少。更何況,根據外在要求與規律行事,容易推卸責任。這類經理人缺乏效率,缺乏自制力與自尊。

第二代經理人自制力增強了,能夠未雨綢繆,不只是隨波逐流,但是對事情仍沒有輕重緩急之分。

第三代經理人則大有進步,講究理清價值觀與認定目標。可惜,拘泥於逐日規劃行事,視野不夠開闊,難免因小失大。第一、三類事務往往佔去所有的時間,這是第三代理論最嚴重的缺失。

不過以上三代理論的演進,仍有可資借鑒的地方。第四代理論便在舊有基礎上,開創新局面。以原則為重心,配合個人對使命的認知,兼顧重要性與急迫性;強調產出與產能齊頭並進,著重第二類事務的完成。

管理方法六標準

有效的個人管理方法須符合以下標準:

一、一致:個人的理想與使命、角色與目標、工作重點與計劃、**與自製之間,應和諧一致。

二、平衡:管理方法應有助於生活平衡發展,提醒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免忽略了健康、家庭、個人發展等重要的人生層面。有人以為某方面的成功可補償他方面的遺憾,但那終非長久之計。難道成功的事業可以彌補破碎的婚姻、孱弱的身體或性格上的缺失?

三、有重心:理想的管理方法會鼓勵並協助你,著重雖不緊迫卻極重要的事。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以一星期為單位訂定計劃。一周7天中,每天各有不同的優先標的,但基本上7日一體,相互呼應。如此安排人生,秘訣在於不要就日程表訂定優先順序,應就事件本身的重要性來安排行事曆。

四、重人性:個人管理的重點在人,不在事。行事固然要講求效率,但以原則為重心的人更重視人際關係的得失。因此有效的個人管理偶爾須犧牲效率,遷就人的因素。畢竟日程表的目的在於協助工作推行,並不是要讓我們為進度落後而產生內疚感。

五、能變通:管理方法應為人所用,不可一成不變,視個人作風與需要而調整。

六、攜帶方便:管理工具必須便於攜帶,隨時可供參考修正。

根據實際經驗,我設計出一種符合以上諸條件的表格。其實,許多優秀的第三代管理工具,也值得採用,只是實際做法或具體運用因人而異罷了。以下舉實例說明如何以原則為重心,建立起充分掌握重點的一周行事曆。

個人管理四步驟

有效的個人管理可分為四個步驟:

●確定角色——首先,寫下個人認為重要的角色。假若以往不曾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就把這時閃過腦際的角色逐一寫下。除了「個人」以外,父母、兒女、職員、老師……凡是你願意定期投入時間精力的,都可以納入其中。

不必想得太嚴肅,彷彿立下終身職志,只須考慮未來一周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即可。

請看以下兩例,是一般人如何看待他們所扮演的各種角色:

一、個人

二、丈夫/父親

三、新產品經理

四、研究經理

五、人事經理

六、行政經理

七、公司董事長

一、個人發展

二、妻子

三、母親

四、房地產推銷員

五、主日學老師

六、交響樂團董事

●選擇目標——其次,為每個角色訂定未來1周欲達成的2至3個重要成果,列入目標欄中(請看錶五-2)。

這些短期目標應與使命宣言中的終極目標有所關聯,至少有一部分如此。即使不曾寫過使命宣言,也可以自己設想每一角色及重要目標。在未來1周的目標中,務必有一些真正重要但不急迫之事。

●安排進度——現在,根據上面所列目標,安排未來7天的行程。比方說,目標之一是完成個人使命宣言初稿,那麼不妨在周日抽出連續2個小時完成此事。通常星期日(或一周中對你最有意義或最特殊的一天),正是思考如何提升自我及規劃一周行事的最佳時刻。

再比方,鍛煉身體是你的目標,那麼不妨安排3至4天,每天運動1小時。

有些目標可能必須在辦公時間完成,有些得在全家共聚一堂時實現。

每個目標都可當做某一天的第一要務,更理想的是當做特殊的約會,全力以赴。對本年度或1個月內已定的約會則一一檢討,凡是符合個人目標的加以保留,否則便取消或更改時間。

在表五-2中,一共有19個目標,大致都很重要,分別安排在7天內。左下角的方格是「精益求精」欄,提醒你定期就身體、心智、精神、社會情感四個層面,來檢討追求人生目標后的情況。詳情請參閱第十章。

經過一番規劃,這張「一周行事曆」中,居然還留有不少空白。足以應付突發事件,調整工作日程,建立人際關係,或偷得浮生半日閑。由於一切都在個人掌握之中,便無須瞻前顧後。

●逐日調整——每天早晨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第三代理論強調的逐日計劃行事,在此可以派上用場,使事情井然有序,不致因小失大。

從以上的實例,你是否已心領神會這種做法的可貴之處?依據我個人的心得,以及許多人受益的情形,我深信這種做法確實不同凡響。

執行程序

第三個習慣重在身體力行。就彷彿程序設計員設計出程序后,計算機必須加以執行。

順從別人的意願,完成他人眼中的要務,或無牽無掛地享受既不緊張又不重要的活動,豈不輕鬆愉快?至於執行自己依理性原則設計出的程序,則或多或少考驗著自制力,此時就得靠誠心正意的修養功夫,堅定意志。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事先安排妥當的行事曆,必要時仍須有所更動。只要把握原則,任何調整都心安理得。

我有個兒子,一度對追求效率十分著迷,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相當緊湊。到後來,日程表居然已細分到以分鐘為單位。記得有那麼一天諸事順利,他依計劃洗車、借書……但到了「與女友分手」這一項,事先的計劃完全打破。

原本他只安排了10至15分鐘打電話,向女友解釋一切。沒想到,解釋了1個半小時,還難以收場,因為女友實在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這再一次證明,對人不可講效率,對事才可如此。對人應講效用——即某一行為是否有效。

為人父母者,尤其是母親,常耗費所有的時間照顧小孩,以致一事無成,備感挫折。但挫折多來自有所期望,而這期望反映的卻是社會價值觀,不是個人的價值觀。若想要克服因社會價值觀而產生的內疚感,可以依靠習慣二——以終為始。

第四代個人管理理論的特點,在於承認人比事更重要。而芸芸眾生中,首要顧及的便是自己。它比第三代理論高明之處是:強調以原則為重心,以良知為導向,針對個人獨有的使命,幫助個人平衡發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並且全盤規劃日常生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靡美國的成功手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風靡美國的成功手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習慣三:要事第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