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1)
父母把孩子和自己看作一體,將孩子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混為一談,把孩子的成功看成自己的成功,因此對孩子實行「逼迫」式教育,而且欲罷不能。格林·克羅斯在現代版的《白雪公主》里扮演的那位「邪惡的王后」是個極度野心勃勃的母親,每日在城堡里給孩子聯繫老師、教練,卻從不過問孩子真正需要什麼。每天她都要問掛在牆上的魔鏡:「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世間最偉大的媽媽?」她害怕聽到魔鏡說:「你不是。」然而,早晚有一天她會從鏡子里看到孩子手裡拿著一張糟糕的成績單,步履沉重地走出中學咖啡廳,她沒有朋友,甚至沒有什麼熱愛的課外活動。父母很難把自己和孩子分開,孩子也覺得離不開父母,但為了他們的成長,我們需要讓他們獨立。有太多的父母因為把自己和孩子混為一談,要麼過度地呵護、要麼逼迫他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致使孩子無法成為一個能夠獨立、成熟、堅強的成年人。母親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緊密相連,當孩子還只是個胚胎時,她們根本就是一體的。孩子出生后,儘管**上分開了,但在情感上她們依然連在一起。父母,尤其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聯繫,在孩子出生的頭幾個月特別緊密。當你看到孩子靜靜趴在自己身上安睡時,那種快樂世間少有。隨著孩子長大,你漸漸能夠把孩子和自己區別開來,但儘管如此,你還是不會放手。你堅持不讓他看某個不適合的電影;即使他很累也要求他給奶奶寫信感謝她的聖誕禮物;或者命令他不能晚歸、不能去俱樂部跳舞,不顧孩子大吵大叫說你讓他沒有朋友,或者威脅說他再不會跟你說話。布魯諾·貝特爾海姆認為好的父母教育孩子時,不僅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也會替孩子考慮。他們會將兩個角度結合在一起,給孩子一個合乎情理的答案。他們知道,孩子還沒有長大,看問題只能從他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出發。孩子的健康成長取決於母親和孩子的交替影響,這種影響是隨時間而變化的。著名的心理分析專家D.W.溫尼科特博士在兒童成長教育研究中對這一領域頗有心得。他說:「好母親開始時對嬰兒呵護備至,當孩子漸漸長大,她就不再事事親為,而是根據孩子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去學習、嘗試、應對失敗。她會說:『你能自己撿起玩具,不是嗎?』『你長大了,可以自己倒牛奶了。』以此鼓勵孩子獨立。」我為前來諮詢的父母準備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了解他們和孩子之間的聯繫到底是怎樣的。這包括什麼時候孩子開始自己抱著奶瓶和牛奶?什麼時候他自己起床,而且沒有去找你?什麼時候他不用你帶他去刷牙洗臉?什麼時候他自己做三明治?自己等車?當然,不同父母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了解孩子什麼時候開始有更多的自立是很有用的。溫尼科特提到一個「鏡像」理論。他認為,父母在孩子眼中就如一面鏡子,當幼兒看母親的臉時,他在尋找自己的影子。而母親看著孩子時,她也會像鏡子一樣「映射」孩子的表情,她模仿孩子的聲音、微笑;孩子吐舌頭時,她也吐舌頭。自打孩子出世,父母就開始了這種「映射」遊戲。「鏡像」理論的關鍵部分是當孩子的成長進入下一階段時父母要跟上他的變化。正如溫尼科特所說,「不再事事親為」,父母應該給孩子起到「腦前顱」的作用——大腦的這個部位幫助我們分析事物,在行動前做判斷。我們不會忽視孩子的要求,但我們也要有自己的考慮。因為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根據生活經驗、知識、道德觀念和出於長遠考慮做出一些合理的決定,如今年不能去迪斯尼樂園、晚上得喝牛奶、限制孩子看電視,等等。關鍵的問題是,父母要分清「我要什麼」和「孩子要什麼」。這兩者常常不一致。當孩子生病時,他們希望你坐在身邊,而你也感到自己是個好父母。當孩子參加學校文藝演出時,他們希望你在台下為他們的努力鼓掌加油,而你也從孩子的演出中獲得了快樂。但如果你看到孩子生病就去抱他、摟他,你首先滿足的是自己的需要——表達對他的愛和保護。你誤解了孩子的需求,他們其實只希望你看著他。特別是大一些的孩子,當他們生病時,並不喜歡父母的摟抱,這種身體的親近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而且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同樣,當孩子演出時,你坐在前台,為孩子的任何一個舉動叫好、歡呼,其實你是在為自己的教育成就鼓掌,孩子只會因此感到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