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林小傳(4)
還在參加曲阜會議期間,譚震林一面指揮山東兵團南下做好作戰準備,一面對敵展開政治攻勢,加強對馮治安部起義的聯絡工作。終於,在生死命運面前,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率領59軍軍部及兩個師77個軍一個半師共23000多人於8日起義投誠。譚震林高興地說:「何、張率部起義,捅開了徐州東北大門,給蔣介石投了個重磅炸彈!」**在複電中也高興地寫道:「北線何、張起義是淮海戰役的一個大勝利,」並指出,「今後數日內殲滅黃伯韜兵團全部,將是第二個大勝利。」譚震林、王建安指揮山東兵團各縱隊,迅速通過剛起義的何、張部防區以後,迅速地追擊向徐州方向逃竄的敵人。11日晚將黃伯韜兵團四個軍全部包圍在碾莊周圍一個狹小的區域內,使之成為瓮中之鱉。12月12日,我軍發出「敦促黃伯韜立即投降信」。頑敵黃伯韜負隅頑抗,拒絕投降。我軍便在三天之內全殲黃部。黃伯韜兵團被殲后,中央命令「暫緩攻擊,轉入戰場休整」,並「從即日起,兩個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以使蔣介石在華北戰場不能立即下決心海運平津之敵南逃」。譚震林根據這一指示,抓住有利時機,以**《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對前沿陣地被圍的杜聿明部官兵廣播,普遍開展勸降活動。在解放軍的強大政治攻勢下,不願為蔣介石賣命的蔣軍下級軍官和廣大士兵,開始成班、成排,後來發展到整連、整營的官兵,紛紛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誠。然而,頑敵杜聿明在蔣介石不管其部隊死活的情況下,仍然頑固不化,執迷不悟,還在回復老蔣一電報中表示:「生一息尚存,誓為鈞座效忠到底!」面對如此頑敵,1949年1月2日,我華東野戰軍發動對杜聿明集團的全面總攻,僅用了8天就全殲了頑敵,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淮海戰役的勝利,連同遼瀋、平津兩大戰役的勝利,從根本上動搖了蔣介石反動派集團繼續盤踞大陸的信心,為我軍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1949年元旦,在**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鼓舞下,譚震林指揮中集團軍艱苦訓練,率先渡江,攻破了國民黨自詡為「天塹」的長江防線。不久南京、浙江相繼解放。杭州解放后,譚震林任杭州市軍管會主任兼杭州市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軍區第一政委,主持黨政軍全面工作。從此,他結束了幾十年叱吒風雲的戎馬生涯,開始踏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征程。光輝偉業垂千古建國之初,譚震林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省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並主持華東局工作,順利完成接管建政、清匪反霸工作,全面部署並組織實施浙江省建設發展規劃,親自領導修復杭州風景區。1956年,譚震林當選為黨的第八屆中央委員、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1957年,譚震林回湖南攸縣成功地開展民主辦社試點工作。在整個農業合作化期間,譚震林對中國農業發展道路作了長期艱苦努力的探索。十年內亂期間,譚震林氣魄雄偉,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膽略同**、**反黨集團進行了堅決鬥爭,嚴厲斥責張春橋並揭露**的野心,雖慘遭迫害仍不畏強暴,毫不妥協。1977年至1982年間,譚震林先後當選為**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譚震林主動退居二線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和中顧委副主任。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不幸病逝,終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