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點評

作者點評

郭小川同志的一生是為黨的事業勤勉勞動,頑強戰鬥,始終充滿著活力的一生。他在中國革命文藝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戰士的閃光的腳印和一個詩人的獨特豐碑。正如他在《自己的志願》一詩中寫到的:假如有一天,我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那就是因為我以詩的激情唱出了黨的歌聲;假如有一天,我成為一個精良的戰士,那就是因為我以創造精神忠實地執行了黨的命令。不管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郭小川始終滿懷革命激情,站在時代鬥爭的潮頭,站在工農兵中間。郭小川一生,幾乎踏遍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黃海之濱、茫茫戈壁……工廠、農村、軍墾地、林區、邊防哨卡……無不留下過他的足跡。戰士與詩人,這兩個人類神聖職業的名稱,在他的身上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的詩,就是鼓舞人們前進的號角!激發人們奮鬥的鼓點!在近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他孜孜不倦、至死不渝地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慷慨高歌。他先後出版了《平原老人》、《投入火熱的鬥爭》、《致青年公民》、《將軍三部曲》、《甘蔗林——青紗帳》等十一本詩集。這些詩不但是20世紀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時代鬥爭和社會發展的縮影,也是詩人在革命文藝創作道路上進行藝術探索的結晶。馮牧在《郭小川詩選·代序》中這樣高度評介郭小川的創作:「他的詩篇,他的歌,使我們看到了時代前進的腳步,使我們聽到了時代前進的聲音。郭小川的詩並不儘是傑作,……任何一個革命的作家和詩人,只要他堅持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只要他堅持深入火熱的鬥爭生活和正確的創作方法,他的作品就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時代的精神,就象每一滴露珠都會反射出太陽的光彩一樣。」郭小川的詩歌,恰恰就是那晶瑩透亮的露珠,折射著我們時代的光輝。郭小川走過的革命歷程,正如他在《秋歌》中所寫的:「我曾有過迷亂的時刻,於今一想,頓感心痛;我曾有過灰心的日子,於今一想,頓感愧悔無窮。//是戰士,決不能放下武器,哪怕是一分鐘;//要革命,決不能止步不前,哪怕面對刀叢。//見鬼去吧,三分雜念,半斤氣餒,一己聲名;/滾它的吧,市儈哲學,庸人習氣,懦夫行徑。//面對大好形勢,一片光明,而不放聲歌頌;//這樣的人,哪怕有一萬個,也少於零。//……戰士的一生,只能是戰鬥的一生;/戰士的作風,只能是革命的作風。」不管身處什麼樣的逆境,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肆虐時期,身心飽受「四人幫」一夥的殘酷摧殘,郭小川始終懷著對黨、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無比深情,謳歌不停,戰鬥不止。在長期的社會主義革命文學創作實踐生涯中,郭小川始終堅持走富有獨創風格的藝術道路。他認為:文學的價值在於它的時代性和特殊性,社會主義文學當然也不例外。一個無產階級詩人或作家,其作品在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的前提下,必須要有「個人特色」。而這特色「是作者的全部氣質和全部修養在創作上的綜合表現……」他還曾具體地指出詩要「四化」:即革命化、典型化、群眾化、格律化。為了使詩歌藝術在外在形式上更充分地為中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服務,郭小川曾先後借鑒和採用過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樓梯式、我國現代詩創作傳統的民歌體、自由體、新格律體等等多種體式。而他獨創的富有音韻美的「長句體」,集格律體、自由體於一身,使革命的激情和藝術形式在這裡達到了更為完美的統一。在他生前,留下了若干關於無產階級新詩發展理論方面的文章,以及與各地詩歌愛好者進行詩歌創作方面的探討的通信。197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將這些散見各處的文章和書信結集為《談詩》出版,受到廣大詩歌愛好者和群眾的熱烈歡迎。從這些理論文章和通信中,不僅高度體現了郭小川作為一名革命詩人嚴謹求實、認真負責的端正態度,也可深切地感受到他那一貫平易近人、誠懇質樸的革命戰士作風。今天,這位革命戰士詩人早已離我們而去,他生活和戰鬥過的那個時代也已經成為歷史。但讀他的詩——這些飽含著高尚革命情操和深刻哲理、留給子孫後代的革命文化遺產,依然使人熱血沸騰,發人深思。從他的詩里,我們既可以讀到那個特定歷史過程中的人的熱烈、亢奮、激動、昂揚、歡快,也可以讀到往往以「痕迹」及情緒方式呈顯的人的(或詩人的)悲哀與不幸。激勵我們更加努力、更加奮進,繼續建設和開拓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壯志雄心!郭小川無愧於我們時代傑出歌手的稱號!更無愧於「革命戰士詩人」的崇高榮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澤東矚目的現代名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毛澤東矚目的現代名流
上一章下一章

作者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