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詩人當道
建安五年,劉備投奔袁紹,來到了平原城。
平原是個大都市,曾經有詩人這樣歌頌平原的氣魄:
美哉,袁紹建立的大城
太陽底下最光彩的人們居住在城中
石頭的宮殿聳立在街道兩旁
多麼莊嚴,多麼凝重
河水閃著波光
也是在為這美麗而激動
啊,這一刻讓我們斟滿酒杯
在幸福的生活中沉醉……
這當然是袁紹請來的詩人寫的。袁紹並不是傳說的那樣胸無城府,他知道怎樣為自己揚名。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詩歌為袁紹帶來了好的名聲。
也有的詩人並不買袁紹的帳,其中一個人這樣寫他眼中的平原城:
一切都是夢幻
一切都是煙雲
一切都是沒有結束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在他們眼裡,平原城也好,袁紹也好,都不過是一堆垃圾。這些詩人都住在平原的一條名為布魯克林的衚衕里,留著長長的頭髮,雜亂的鬍子,面孔蒼白,眼窩深陷,他們稱平原為「荒原」。
「荒原這個意象不錯,」劉備過夠了自己單獨在河邊看落日的日子,就跑去找這些袁紹口中的頹廢派詩人,並和他們探討起來,「但,是什麼意思呢?」
「這麼說吧,可能比荒原好一點,」詩人們告訴他,「其實,平原是個大屯子,裡面住滿了農民——這可不是歧視農民啊,那些身穿長衫的人,那些身穿鎧甲的人……他們以為自己居住的是城市,其實就是荒原,充滿了腐屍和渣土,空氣里都是糜爛的氣息。」
布魯克林的詩人們把自己當成最後一批知識分子,但他們顯然也沒有拯救平原城的願望,他們沉迷在自己的詩、酒和他們自己發明的一種叫五石散的葯里。在他們眼裡,五石散配酒是天下最美的東西。
開始的時候,劉備對這些詩人很感興趣,也曾和他他們一起嘗試五石散。吃了五石散后,人會不停地搖晃自己的腦袋,暈暈的,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劉備最初沉醉在這種生活中,但時間長了,他警告自己:「不能在沉迷下去了,不能。」對他來說,名利、天下顯然比五石散更能吸引人一些。
「多虧」了劉備的警醒,不然也不會有天下三分的局面和那許多激動後人的故事了。
後來,劉備建立了蜀國,痛恨起詩人來,因為詩人們幾乎就毀了他的帝王夢,於是他頒布了禁酒禁藥禁詩令。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國時期的資料中,很少有蜀國的詩作流傳下來。
事實上,沒了詩人,蜀國也就成了三國里最沒有味道的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