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務卿到副總統(1)
在巴黎寓居五年之後,1788年,傑斐遜向國會提出請假回國的申請。1789年8月,他接到外交機關關於批准他回國的通知。於是,1789年9月,傑斐遜和兩個女兒及兩名僕人返美。11月23日,傑斐遜全家平安抵達弗吉尼亞。剛抵達美國的傑斐遜就得知他被任命為華盛頓政府的國務卿,此時的傑斐遜雖渴望隱退,但還是接受了華盛頓的邀請,於1790年2月就職。傑斐遜在國務卿任內,與當時的財政部長、聯邦黨領袖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發生了嚴重的政治分歧。首先,傑斐遜對漢密爾頓仇恨人民的思想特別反感,漢密爾頓站在上層階級的立場上,竟稱人民為一隻「大野獸」;而傑斐遜一向同情人民、相信人民,認為政府的目的在於保證每個公民的自由。其次,在經濟方面,漢密爾頓鼓吹建立一個國家銀行,作為聯繫實業家和聯邦政府之間利益的工具,以振興商業和工業。而傑斐遜認為,建立國家銀行會鼓勵人們為了投機而丟掉農業,只能迎合商業和金融資產階級的利益,而不符合農業集團的利益,它不僅把聯邦政府的太多權力交給了商業勢力集團,也會使聯邦政府遭到**。傑斐遜堅持,憲法從未授給聯邦政府建立國家銀行的權力,所以不同意這樣做,漢密爾頓卻根據聯邦憲法中一些含糊不清的條款,進行了隨意解釋,主張聯邦政府有權建立國家銀行。1791年華盛頓簽署了建立國家銀行的法案,第一合眾國銀行建立。另外,在償還戰爭時期債務的問題上,漢密爾頓主張,由聯邦政府償還各州在戰爭時期所借的債務,他認為這樣做將會大大地擴展聯邦政府的權力。傑斐遜則反對這樣做,因為弗吉尼亞和南部大多數州都已償還或大部分償還了戰爭債務,而北部各州根本不想償還。最後,以一個妥協的辦法解決了這個爭端。這場鬥爭主要採取了新聞界的爭論的形式。支持漢密爾頓的是《合眾國新聞》,主筆為約翰·費諾,支持傑斐遜的是《國家新聞》,其主筆為菲利普·弗里諾。二人的鬥爭引起了華盛頓總統的憂慮,他竭力調停,希望二人和解,但是兩個人的分歧是無法調和的。在1792年大選中,華盛頓當選連任總統。在大選中,以漢密爾頓為首的聯邦黨和以傑斐遜為首的共和黨正式形成。經過激烈鬥爭,聯邦黨候選人亞當斯當選為副總統,但在國會選舉中,共和黨在國會裡贏得了多數。這時法國大革命步步深入,最激進的雅各賓黨人上台。美國政府就對待法國革命的態度展開討論。漢密爾頓基於反對法國革命的立場,反對援助法國,而主張美國與英國聯盟。傑斐遜基於同情法國革命的立場,希望美國能援助法國,反對英國。為了避免美國廣大人民出於對法國革命的同情,公開支持法國的對外戰爭,漢密爾頓催促華盛頓總統發表一個公開的中立宣言。傑斐遜卻認為讓總統發表這樣的宣言既不明智,也不符合憲法精神。最後,傑斐遜屈從於漢密爾頓的主張,同意採取中立政策,但也達到了他的目的,使美國承認了法國共和制政府,法國公民愛德蒙·查里斯·根內受派遣來到華盛頓,擔任了法國駐美大使。儘管由於根內的輕率,使傑斐遜陷於窘迫的境地,但他巧妙地使法國政府召回根內,從而避免了美國同法國革命政府關係的破裂。1790~1793年,三年多的政治鬥爭使傑斐遜感到厭倦,他向華盛頓總統提出辭呈。在華盛頓的一再挽留下,他留任到1793年底。1794年1月,他離開費城,回到了他的家鄉蒙蒂塞洛。傑斐遜歸隱后,開始改造他的住宅,整頓他的種植場經濟,並在退休后的兩年內,使他的種植場的農產量達到州內第一流水平。這時的傑斐遜已年過半百,成為一個清瘦的、頭髮斑白的農業家了。他從家務的忙碌中找到了樂趣,相信自己已沒有政治野心了,他拒絕參加任何政治活動,甚至拒絕讀報。1796年大選之前,華盛頓宣布不再繼任第三屆總統。這時約翰·亞當斯已決定作為聯邦黨人的代表參加總統競選了。傑斐遜的朋友和信徒們都支持傑斐遜作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1796年2月,詹姆斯·麥迪遜正式懇請傑斐遜接受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但傑斐遜本人並未為組織競選做任何事情。1797年2月發表的選舉結果是:亞當斯得票71張,傑斐遜得票68張,亞當斯當選為總統,傑斐遜當選為副總統。1797年3月4日,傑斐遜步入參議院大廈,宣誓就任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這時傑斐遜年已54歲了。根據《聯邦憲法》的規定,副總統除管理議會之外,其他的具體職責並不明確。傑斐遜根據自己的實踐體驗,寫了一本《議會實施手冊》,其中許多有關於議會的規則,一直在國會兩院施行。此外,傑斐遜也寫出了一些關於犁鏵發明等方面的文章,並在1797年當選為主管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美國哲學學會」會長。由於亞當斯的內閣塞滿了漢密爾頓分子,這個內閣對外主張與英國聯盟以反對法國,對內仇視共和黨人。1798年7月,聯邦黨人多數派以微弱的多數通過了《外國僑民法》和《鎮壓叛亂法》,這些鎮壓性的法律等於取消了保障人民自由和權利的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身為副總統,傑斐遜在公眾面前保持著無意過問政治的形象,但作為共和黨的領袖,傑斐遜在幕後鼓動共和黨人反對政府的政策。1798年,在喬治·尼古拉和詹姆斯·麥迪遜的幫助下,傑斐遜起草了《肯塔基決議案》,被肯塔基立法機關一致通過,同時弗吉尼亞議會也通過了麥迪遜起草的與之類似的《弗吉尼亞決議案》。這兩個文件嚴厲譴責了聯邦政府摧殘人民民主權利,重申州權理論,並利用州的權力來反對他們所認為是違憲的法律。此後傑斐遜不斷地鼓舞共和黨人的鬥志,就在聯邦黨政府壓抑民主及共和黨人積極活動、蓄積力量的時候,迎來了1800年的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