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人物擔大責任
麥迪遜的身材及相貌曾讓人譏諷,有人稱其為:「一隻乾癟小蘋果」。不過另一個善意而又被人喜歡的綽號則是「傑米」。從此可以看出他是忠於他的朋友傑斐遜的。早在眾議院任議員時,麥迪遜經過深思熟慮的工作準備,又動用了他那聰敏的智慧起草了關於《人權法案》的憲法修正案,並為建立新政府的各部門擬定了許多法規。他也曾擔任華盛頓的顧問,協助草擬了華盛頓的《就職演說》和《告別演說》。聯邦黨人約翰·亞當斯當選總統后,由於種種原因,麥迪遜退出眾議院,回到蒙特彼利埃種植園。在種植園,麥迪遜對他從小就熟悉的田園已無更強烈地興趣了,他所關注的仍是國內的政治動向。他已經涉入政壇,已經離不開這個他感興趣的領域了。因而,當聯邦黨政府想在剝奪公民自由權方面有所動作時,思想敏銳的麥迪遜頓時感到異常憤怒,他不願意自己嘔盡心血的《人權法案》遭到踐踏。他也沒有陶醉在田園風光里盡情逍遙,一個好農場主對他來說也是不壞的,可他不願依賴奴隸而活著。他再次拿起那犀利的筆,撰寫了《弗吉尼亞決議案》,批判並譴責《外僑管制法》和《懲治叛亂法》,他認為這兩項法案是對神聖憲法的肆意踐踏。這一粗暴行為使麥迪遜再也不能在農場里待下去了,為了更好地維護公民的權利,遵守他自己擬定的憲法,麥迪遜再次參加競選,而且他成功地當選為州議會議員。1800年,麥迪遜幫助傑斐遜競選總統。傑斐遜成功之後,他接受了任命,擔任國務卿。麥迪遜任此職之前,的確沒什麼外交經驗;但在外交政策方面,他和傑斐遜密切合作,在歐洲戰爭中貫徹美國的中立政策,併購買了路易斯安那。17世紀和18世紀,英國和法國都是強大的國家,因此歐洲戰爭就主要成為英、法爭奪殖民地的戰爭了,當然俄國也是不可小視的大帝國。在歐洲諸強爭霸戰中,美國無疑是弱者,身為國務卿的麥迪遜深感責任重大,為了保護美國的利益,麥迪遜同傑斐遜決定採取中立態度,避免這個年輕國家受到列強的侵害。在歐洲列強的爭霸戰中,麥迪遜在外交上是困難重重的。美洲本來是西歐諸列強殖民爭奪的地區,各有利益存在,但英國通過幾場戰爭,奪取了法蘭西等國在北美的大量殖民地,因此,當北美13個殖民地反英獨立爆發以後,諸多列強也是援美反英的。儘管援助的方式不盡相同,但無非都是出自各自的利益。這些關係處理不好,將嚴重損害美國的利益,甚至有將美國拖入戰爭的危險。因而,在對外關係上麥迪遜是小心謹慎的,他自認為美國還沒有打一場戰爭的能力,因而,最好辦法是不擇手段避開戰爭,甚至不惜損害本國的商業利益。從這一點來說,這個精明的小個子是成功的,他使美國避開了與英國海軍一觸即發的開戰危險,使美國得以在和平中發展。麥迪遜作為傑斐遜的首席顧問,在法、英長期爭霸戰中,解決了作為中立國的美國面臨的一些困難。儘管如此,英、法兩國在戰爭中都侵犯了美國的權力,麥迪遜不斷地向雙方表示抗議,在戰艦面前這些抗議自然難以收到成效。在國內,他所致力的仍然是擴大民主權利、普遍選舉權、減少中央集權,堅持他的民主思想並為此而進行不懈的努力。這個小蘋果般的人物承擔起了重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