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斡旋美法和解(1)
1794年3月4日,約翰·亞當斯在費城宣誓就職。鑒於自己在選舉中只取得微弱的多數,上任后的亞當斯在政治上奉行溫和政策:一方面力圖和傑斐遜為首的**保持一致,一方面又盡量安撫漢密爾頓派。儘管如此,亞當斯在內外政策上仍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首先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與法國戰爭的危險。由於華盛頓總統的親英外交政策,與法國的關係本就不好。當亞當斯就任總統時,法國的情況已發生了變化,新上台的督政府把1794年11月美國與英國締結的《約翰·傑伊條約》看成是美英聯合反對法國的證據,因為在英法戰爭中,美國一直保持中立,但卻與英國締結條約。法國政府責令新派去的美國駐法大使立即離法回國,並且放出大批海盜船攔截美國的商船隊。1797年7月,美國國務院報告,已有300多艘商船被截去。面對這種情況,以漢密爾頓為首的新英格蘭聯邦黨人極力主張對法作戰,而傑斐遜及其同僚卻為法國的行為辯解,支持反英。這一切迫使亞當斯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法關係上來。亞當斯召集了議會特別會議。為了顧全大局,他主張應繼續執行和平政策,讓布里奇·格里、約翰·馬歇爾和托馬斯·平克尼組成一個使團,趕赴巴黎,與法國政府談判,力爭恢復美法兩國的正常外交關係。同時,亞當斯又指出戰爭的威脅,必須做好戰爭的準備以防和談的失敗。亞當斯建立武裝商船,發展海軍,徵募軍隊。1798年1月美國建立了海軍部,在新任海軍部長斯托德特和艦隊司令約翰·巴里的統率之下,美國海軍很快發展成為一支相當強的海上戰鬥力量。1797年10月,美國派出的3人使團到達巴黎,試圖解決兩國的分歧,但法國外交部長塔萊朗拒絕接見他們,只派3名法國官員與他們接觸。這3個人在塔萊朗的授意下告知美國使團,若想維持美法關係進行談判,就必須答應給法國1000萬美元的貸款,並為其外交部長索要25萬美元的禮金。美國代表拒絕了這些帶有污辱性的條件,並向亞當斯發函,詳細彙報了他們與法國官員接觸的情況。對於這一外交勒索事件,亞當斯感到極其氣憤,便立即著手備戰。1798年7月,亞當斯廢除了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與法國締結的《美法同盟條約》,接著國會恢復了海軍陸戰隊。到同年底,美國海軍已擁有14艘軍艦和200艘其他船隻。但包括副總統傑斐遜在內的共和黨人認為,亞當斯是在誇大這一事件以作為宣戰的借口,他們要求閱讀外交快信。亞當斯以總統特權為理由拒絕了,而這只是使共和黨人進一步相信,整個事件是亞當斯捏造出來的。最後,漢密爾頓及其他聯邦黨人希望一勞永逸地使反對派閉口,在他們的敦促之下,亞當斯公開了有關文件,但用字母X、Y和Z代替了3名法國代表的真實姓名。自此,這件事在美國外交史上便被稱為「XYZ事件」法國督政府對美國傲慢無禮的態度,引起了美國公眾的強烈反響,使得整個國家都起來反對法國。不少人主張立即向法國宣戰,特別是控制著聯邦國會甚至總統內閣的漢密爾頓,更是利用「XYZ熱潮」進行戰爭鼓動,他期望通過戰爭擴大自己的勢力,達到打擊對手傑斐遜的目的。在兩年內,美國的快速帆船和武裝私掠船與法國船隻打了一場「准戰爭」,美國將法國的海盜船驅逐出西印度群島海域,1799年2月美國船隊又捕獲了法國最先進的快速戰艦「起義者號」。雖然戰爭的喧囂聲日益加劇,儘管亞當斯也極力支持反法熱潮,但他畢竟不是一位整裝待發的軍人,從國家的利益出發,亞當斯並不願對法公開宣戰,而且,他也漸漸覺察到漢密爾頓的個人目的。所以亞當斯仍決定尋找和平解決的辦法。亞當斯決定和法國重開和談。1799年2月,他任命威廉·默里為特使,準備赴法。這一決定大出漢密爾頓的意料,也引起了不少聯邦黨人的不滿。亞當斯作了讓步,把任命一個特使改為一個三人使節團赴巴黎與法國談判。此時法國的督政府已被推翻,當權的是執政府。為了集中力量對付英國,法國也不願與美國開戰,所以在代表團前往巴黎之前,塔萊朗已作了私下保證,他們將得到有禮貌的接待。經過長時間複雜的外交鬥爭,雙方觀點趨於一致,並在1800年9月30日簽署了和平協議。據此,法國承認美國在海上的中立權,並免除美國根據獨立戰爭期間形成的聯盟所承擔的義務,美國則給法國貿易最惠國地位。「XYZ事件」之後,國內**和黨情緒迅速蔓延,亞當斯乘機打擊親法的民主共和黨勢力,於1798年簽署了「關於處置外僑與煽動叛亂」的四項法案。這是聯邦黨人利用戰爭恐懼打著將外國代理人趕出美國的旗號來壓制政治反對派的全國立法。(一)《入籍法》規定外僑歸化美國,獲得公民權的居住年限由5年延長到14年,使移民(大多數是傑斐遜的信徒)更難成為美國公民;(二)為了使國家擺脫更愛吵鬧的親共和黨的移民,《處置外僑法》允許總統將任何被認為是危險的外國人驅逐出境;(三)針對法國移民的《敵國外僑法》,授權總統在戰時可以圍捕和監禁敵國僑民;(四)嚴厲打擊言論和出版自由。《處置煽動叛亂法》規定凡以口頭或書面反對總統、國會或政府的人,都應予以罰款或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