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參與競選(1)
從1986年起,台灣社會發生了一系列頗具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其中最重要的兩件是:9月27日,台灣第一個政治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成立,從此扯開了台灣戒嚴期間嚴密「黨禁」大網上的第一個大缺口。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正式簽署了「解嚴」令,宣布從7月15日零點起在台灣地區「解嚴」,自此,被稱為世界戒嚴之最的持續38年的「戒嚴令」走向尾聲。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台灣開放了「黨禁」,允許自由組織政黨。台灣各種政治力量與政治人物紛紛摩拳擦掌,加入了組黨的行列。於是群雄四起,台灣政壇上出現了一股蔚為壯觀的組黨大潮,新興的小黨雨後春筍般地鑽出,令人目不暇接。到1991年底,台灣已有「合法政黨」68個,這還不包括大量不願正式登記的黨派與政治團體。在這眾多的政黨之中,影響最大的除國民黨外便是民進黨和新黨。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台灣的第二大政黨,它是由島內一批長期與國民党進行鬥爭的人士冒險成立的,對促進島內的「民主化」,迫使國民党進行「政治革新」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1991年底,民進黨竟然通過「**黨綱」,公然自稱是「**黨」,在台灣社會引起極大的震撼與不安,尤其是「**」「教父」彭明敏的加入,使民進黨的「**」特色更為鮮明。民進黨一開始是以逆反者的形象出現的,但它反國民黨,卻又學國民黨,正如李敖所謂「意淫大陸,**台灣」,國民黨在那兒過乾癮,而民進黨則明知自己站的是中國的一塊島嶼,卻偏偏要叫喊「台灣國」,還要把小小的台灣再割成幾個省,不過是在那兒「意淫」而已。關於民進黨與國民黨的關係,李敖曾在《我為什麼支持王八蛋》一文中說:……「『搞民主』的中國知識分子」,即相當於反對黨人士,這些人士,因為是政治人士,他們的品德,不能高估,我們支持他們,支持的不是他們本人,而是支持反對黨政治,我們為反對一黨獨大、一黨獨裁而支持他們,他們也就在這一「反對黨」大方向上的正確,而值得我們支持。除了這一大方向正確外,其實由政客與政客的觀點來看,他們與國民黨殊少不同,在習性上,且尤其相近,他們的個人極少比國民黨中拔尖的個人好。簡單的說,他們只是在大方向上勝過國民黨而已,其他方面,跟國民黨是半斤八兩。但話說回來,要完成兩黨以至多黨政治、支持王八蛋打龜兒子就在所難免,否則全是龜兒子獨大,龜兒子獨裁,絕不是辦法,在龜兒子的暴政下,只有支持王八蛋來取得平衡。①回顧自己十多年前的這段心靈獨白,李敖的心境清醒而又蒼涼,他很清楚他所支持的人多是些他一向不屑的政客,如**之流,是有求於他的「內急」。但他為了那個「大方向」,也「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了。1992年12月進行的「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除了繼續其「**」主張外,也注意提出一些諸如地方建設、稅收、環境保護、社會福利之類大眾關心的「公共政策」,以吸引選民。這一招收效頗大,民進黨獲得了超乎以往的成功,50位候選人當選,直逼執政的國民黨。如今,看到民進黨在反國民黨的過程中步入歧途,正一步步向「**」的懸崖邁進,李敖把目光投向了新黨。他在與記者談話中指出,自己與新黨有四點一致,但對中華民國的解釋、蔣介石父子的定位、三民主義的定位及孫中山的解釋都不同,不過這是歷史,是可以暫時拋開的。新黨是從國民黨中蛻變和分裂出來的一個政黨。由於國民黨上層領導之間政見不同及權力爭奪,出現了兩大政治派別——「主流派」與「非主流派」。雙方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有明顯的分歧,甚至有激烈的鬥爭。1990年的「總統選舉」中,在國民黨中央全會已經通過了現任「總統」李登輝為候選人的情況下,「非主流派」竟又推出另外的人選與李登輝競爭,釀成一場沸沸揚揚的**。1992年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前,國民黨籍的「財政部長」王建煊、「環保署長」趙少康不顧黨內高層阻撓與安排,辭官競選,結果,兩人均以高票當選。也就是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遭到空前的大挫敗,只得到「立法院」161席中的96席,僅佔59%。許多國民黨刻意安排的候選人紛紛落馬,敗在民進黨手下。1993年8月中旬,趙少康等7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宣布集體退出國民黨,另組織了一個名為「新黨」的政黨。這是國民黨退到台灣40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組織分裂,而且趙少康等人原來是國民黨內年輕一代「革新派」的代表,不少人還擔任過黨的高級幹部,所以他們的舉動引起了台灣政壇極大震撼。新黨的理念主要集中為三點:一是「反金權,反獨裁,反**」;二是宣稱新黨是「小市民的代言人」;三是提出不同於國民黨、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新黨以批李登輝為口號,以孫中山信徒自居(所用「新黨」兩字也是集孫中山的手跡而成)、反對「**」的形象,滿足了在李登輝推動「非蔣化」、「本土化」、「台灣化」過程中漸感失落的外省族群的需求。在實力版圖上,外省籍聚集的地方基礎都比較雄厚,在金門、馬祖地區,新黨已同國民黨平分秋色。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曾說過,「民進黨未來的對手是新黨」。新黨「全委會召集人」陳癸淼則自信地說:「國民黨是昨日的政黨,民進黨是今日的政黨,新黨則是明日的政黨。」新黨成立后,一直把重點放在「參選」上,爭取在「立法院」的選舉中贏得相當的席位,穩住第三大黨的地位,進而向「國民大會」和「總統」選舉邁進。1999年,台灣島上又一輪「總統」大選即將拉開序幕。國民黨與民進黨都秣馬厲兵,推舉參選人,準備在大選中一決高低。由於新黨黨小人少,它採取了領導人趙少康提出的「二階段論」,即在「立委」選戰之前,新黨必須推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在全省巡迴輔選,一方面替新黨「立委」提名人站台助選,同時藉機宣揚新黨理念,等到「立委」選舉過後,新黨再視選情決定「總統」候選人的進退。1999年3月,李慶華接任新黨全委會召集人職位。在新黨於「立委」選舉中大敗,王建、趙少康、郁慕明、陳勝峰四大元老一夕之間幾乎全數「陣亡」的當頭,李慶華心中沒有任何喜悅。外界譏諷新黨是「泡沫黨」,嘲笑他是「泡沫黨主席」。叩應節目的提綱送到他辦公室,上面寫著:「推不出『總統』參選人,新黨泡沫成真?」李慶華情何以堪。這位國民黨大老李煥的公子,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后,棄學從政,如今遇到了有生以來第一個難題。誰是新黨最合適的人選?面對新黨內的新老精銳,他難以圈定。也就在此時,他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人——李敖。作為相識十多年的鄰居,他對李敖應該是最了解的了,新黨可以利用李敖,利用他的勇氣、智慧、口才和正義。1999年8月18日,李慶華在台北宣布,新黨常委會已達成共識,將建議黨內的全體公職人員代表大會徵召李敖投入2000年「總統」大選。消息傳出,李敖一下子從社會文化版、影視娛樂版的主角躍升為政治版的新貴。李慶華說,新黨推薦李敖參選基於以下幾項理由:第一,李敖的學識淵博,有宏觀視野,口才好,具戰鬥力;第二,李敖對台灣的民主化有重大貢獻,甚至因此坐牢多年;第三,李敖長年揭發弊案,為弱勢團體,諸如為慰安婦說話,堪稱小市民代言人;第四,李敖反黑金,反**,堅持社會正義;第五,李敖是新黨的強烈支持者。其實還應有一點,就是李敖極高的知名度和眾多的崇拜者。民進黨黨鞭陳其邁就曾說過:「李敖的讀者群比新黨支持者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