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法之一:我們怎樣做到「順應天性」?

基本方法之一:我們怎樣做到「順應天性」?

「順應天性」的核心,是順應人類的成長規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用相應的方法培養孩子。在操作方法上,一是要認真讀書,認識了解人類天性和成長規律,用專家科研成果和前人的經驗教訓指導育兒實踐;二是要優先培植親情,用愛贏得孩子的信任,獲得順利施教的前提;三是要完善利弊共存的天性,把孩子「好奇、愛玩、好勝」的原始本能優化為成才的內驅力。「順應天性」之一:對我們啟發較大的三類書為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避免走彎路,我們認真讀了很多書,努力汲取東西方教育思想的精華;了解現當代心理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的科研成果;關注人類對自身的認識有哪些新發現;分析導致人生成敗的各種原因,從中透視「人類有哪些天性?人的成長有哪些客觀規律需要遵循?」在這個過程中,對我們啟發較大的有以下三類書:A:介紹科學育兒方法的書——如前蘇聯的《教育子女的藝術》,日本的《早期教育和天才》(在《哈佛女孩劉亦婷》里,我們誤把書名中的「和」字寫成了「與」字,特此更正並深感抱歉)、《從0歲開始的教育》等等。前者讓我們認識到父母理性的育兒心態對子女成長的積極影響。后兩者讓我們認識到兒童潛能遞減法則、嬰幼兒大腦的可塑性,及人類在嬰兒期的特殊認知方式和早教方法。早教先驅主張把「全面發展、培養健全人格」放在首位,引起了我們的強烈共鳴。這方面的研讀心得,在婷兒0—6歲的培養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理論指導作用。我們據此確立了長遠的培養目標——「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幸福生活」,並對婷兒進行了從0歲開始的早期教育——通過「刺激五官,促進大腦發育」及養成各種良好習慣,重點培養「身體好、頭腦靈、性格優、興趣多、情感美」這五大素質,為學校和家庭的後繼教育打下良好基礎。這部分內容在《哈佛女孩劉亦婷》里介紹得比較詳細,在此不再贅述。B:古人總結育兒經驗和做人經驗的書——如中國傳統的家教典籍《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菜根譚》等等。這些古籍的精華部分對優良性格和高尚品質的形成有很多精闢的見解,與美國的《EQ之門:怎樣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提供的現代觀念和培養方法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這些古籍中的封建糟粕需要批判和剔除,也可用於了解中國人特有的一些弱點和局限性。這方面的研讀心得對婷兒的社會化進程意義較大,有助於培養「性格優、品德正、能力強、後勁足、發揮佳」這五大素質。這些內容在《哈佛女孩劉亦婷》里多處提及,在本章的《婷兒怎樣實現「自主發展」》一節里有更具體的介紹。此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我們對婷兒進行個性化培養的理論依據,這一點,在本章的《我們怎樣實施個性化培養》一節里也會有更具體的介紹,容后再述。C:從心理學、社會學和生物學角度研究人類的書——由於興趣和職業的原因,我們家的心理學和社會學著作較多,有些是研究大腦的工作機制的;有些是研究嬰幼兒心理和青春期心理的;有些是研究女性心理、老年心理、社會心理、婚戀心理、犯罪心理的;還有些是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這些書大都不是為育兒而買而讀的,但對我們認識人的天性和成長規律都有所幫助。英國的生物人類學名著《裸猿》,則讓我們對人類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此書通過比較人類行為與動物行為的異同,如覓食、擇偶、育兒、探索、修飾、睡眠、爭鬥等,在很多方面揭示了人類紛繁複雜的本性(《裸猿》原著1967年出版,我們看的是1987年出版的中文刪節本)。此外,在互聯網接通之前,我們經常從《科學畫報》雜誌和《參考消息》報上了解相關科研領域的新進展,有些育兒方法的靈感就來自專家們辛勤研究的新成果。這方面的研讀心得,有助於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和預見性,使我們在培養婷兒的過程中很少走彎路,並順利渡過了嬰兒逆反期和青春逆反期。我們和婷兒討論問題時,常從心理學、社會學或人類本性的角度進行分析,引導婷兒透過事物的表象審視其實質,培養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和獨立思考能力。這些內容在本章的《婷兒怎樣實現「自主發展」》一節里有更具體的介紹。除了讀書學習,我們還觀察記錄孩子的表現,對照有關的檢測資料,以便對孩子的自然發育進程心中有數。父母知道孩子此時此刻做得到什麼,做不到什麼,就不容易犯操之過急的錯誤。我們使用的檢測資料主要是《丹佛小兒智能發育測量表》(很多讀者來信索要此表,現作為本書附錄之一提供給大家)。此表是丹佛學者在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格塞爾(Gesell1880—1961)與同事合作的《嬰幼兒發展量表》的基礎上簡化而成的,詳細說明請見《附錄一》。無庸諱言,在了解人的天性和成長規律方面,我們只能儘力而為,做不到盡善盡美。因為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還很有限,我們也不可能讀到所有該讀的書。但想到德國牧師卡爾?威特嘗試進行早期教育的時候,達爾文的進化論都尚未問世,老卡爾連「猴子變人」的常識都不具備,不也把孩子培養得那麼出色嗎?相比之下,我們擁有的教育資源就多多了(現在的父母們擁有的教育資源則更多)。我們相信,只要對孩子滿懷愛心、耐心和信心,堅持「順應天性、因勢利導」,就能培養出整體素質優秀的孩子。(順便說一下,由於我們在《哈佛女孩劉亦婷》里轉述了《早期教育和天才》里介紹的德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隨後便有人偽造了一本中文假譯著《卡爾?威特的教育》,「譯者」署名為劉恆新,京華社出版。這本假譯著大量剽竊《早期教育和天才》,並成段抄襲《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內容。造假者還盜用我們的名義向讀者推薦假譯著。除了侵權之外,這本東拼西湊的假譯著存在很多科學常識上的錯誤,比如說,經常讓19世紀初的老卡爾?威特運用他死後才問世的各種科研成果。這本假譯著謊稱是「從原著翻譯」的,卻連原著書名——那是一句長長的德文——都不知道,只好用英文杜撰了一個假書名《GarlWeter'sEducationLaw》放在封面上欺騙讀者。用這個假書名在網上查不到任何出版記錄,可見是造假者杜撰的。如果用哈佛圖書館收藏的原著英譯本書名《TheEducationofKarlWitte》在網上搜索,則可查到多次再版的信息。英國心理學家邁克爾?J?A?豪教授1999年在劍橋大學出版的學術著作《解讀天才》里——見中國青年出版社的中譯本,也提到了卡爾?威特的早教方法,並在參考書目里列出了原著英譯本《TheEducationofKarlWitte》。中國現代教育的先驅陶行知、鄭宗海和陳鶴琴都看過卡爾?威特原著的英譯本,且評價很高——見《陶行知全集》第一卷579頁。這些中外專家和老卡爾?威特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教育比天賦更重要」。讀者若想更多地了解卡爾?威特的早教方法,請直接參閱河北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的《早期教育和天才》。此書濃縮了1818—1914年好幾本早教文獻的精華呢。另外,《0歲方案》的創始人馮德全教授的《0—6歲優教工程方案》和早教專家區慕潔的《中國兒童智力方程》0—3歲分冊和3—7歲分冊,給中國父母提供了比《早期教育和天才》更全面、更實用的早教指導。很多讀者向我們諮詢的胎、嬰、幼兒培育問題,如果在我們的書里沒找到答案,一般都能在這兩位專家的兩套書里得到詳細而具體的解答。)「順應天性」之二:從0歲開始,用愛培植親情確定了培養孩子的思路之後,如何順利施教?也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我們對婷兒的教育進行得較為順利,主要得益於這種教育模式:親情互動+理性導航=順利施教+健康成長所謂「親情互動」,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互敬互愛,彼此都盡量做讓對方高興、受益的事。比如說,父母疼愛孩子,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講究教育方法;孩子依戀父母,重視親人的期望,努力好學上進。可以說,《哈佛女孩劉亦婷》描繪的就是「親情互動+理性導航=順利施教+健康成長」的具體過程。在通常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總是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但孩子對父母的親情卻是有的愛、有的煩、有的恨……所以會有這句亘古之嘆:「養兒才知父母恩!」這種現象提醒我們,孩子對父母的親情不是天生的,需要有意培植。我們深信,只有讓孩子愛父母,而不是怕父母,孩子才會看重父母的情緒和期望。為了贏得婷兒發自內心的愛,也為了讓婷兒成長為「可愛又會愛」的人,從小到大,我們一直不忘用愛培植親情。A:「及時而親切」的照料,讓嬰兒信任父母。嬰兒出生的時候,腦力和體力都遠未發育成熟,只會用情緒表達和身體接觸與成人進行交流,如餓了難受就哭,飽了舒服就笑。父母(或其他照料嬰兒的人)對嬰兒哭與笑的反應,是嬰兒與這個陌生世界最初的互動方式。這種互動方式會伴隨著大腦和情感系統的發育進程,逐漸內化為孩子的情感交流模式,成為與社會適應能力相關的個性特徵之一,如是否樂觀開朗,是否關心對方的感受等等。如果照料者對嬰兒發出的信息很敏感,總是「及時而親切」地幫嬰兒滿足生理需要或消除恐懼心理,嬰兒就會信任為自己帶來舒適感的照料者,並把這種基本的信任感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形成發展人際關係和健全人格的心理基礎。如果照料者不能「及時而親切」地幫嬰兒滿足生理需要或消除恐懼心理,則會妨礙嬰兒建立對成人和環境的基本信任感,對智力發育和性格培養都有不利影響。因此,自從英國兒童精神病學家鮑爾比(J?Bowlby)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母愛喪失假設」開始,當代心理學家們越來越重視兒童情緒、情感的發展過程與健全人格的關係。註:前兩段的觀點主要依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布列瑟頓()的研究成果。「及時而親切」是我們用通俗的語言歸納的最佳照料方式。專家們發現,如果嬰兒在0—1歲缺乏「及時而親切的照料」,其後果跟嬰兒逆反期的「過度保護」或嬌縱溺愛一樣,都能妨礙孩子形成優良性格。例如:有些父母因為種種原因對嬰兒不太關注,也不夠親切,對嬰兒難得笑一笑,抱一抱,嬰兒不哭到一定程度就沒人理。久哭才來人的嬰兒,就會把哭鬧不休當作吸引大人注意、滿足自己**的基本方式,這種令父母頭疼的互動模式顯然不利於增進親情。久哭也不來人的嬰兒更慘——在需要幫助或渴望交流的時候不被理睬,嬰兒經常體驗的不是愛,而是冷漠無情,就會把冷漠麻木當正常,對父母的感情淺而淡,既不相信父母會幫助我,也不會把父母的教導和期望放在心裡。有些父母雖然能及時照料嬰兒,但總是大驚小怪、或毛手毛腳、或怨氣衝天,搞得嬰兒更加害怕或更不舒服,嬰兒就會本能地想迴避照料者,信任感和依戀感都無從談起。還有些父母不注意自我調控情緒,態度喜怒無常,標準忽寬忽嚴,對孩子忽愛忽嫌(或是因為對孩子要求過高、或是因為自身心理不成熟)。這些孩子無法預測父母的行為,無從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常為猜妒有人「奪愛」而生氣哭鬧,對新環境和新事物都充滿戒心。還有些孩子在陌生的親友面前膽怯退縮或挑釁攻擊,不是因為沒禮貌,而是因為安全感不足,如果父母不安撫孩子,反而斥責和脅迫孩子「聽話」,親子關係便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各種各樣的照料方式,會使嬰兒和父母形成不同類型的「依戀」關係。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Ainsworth)在「陌生情境測驗」中發現,嬰兒對父母大致表現為三種不同的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反抗型依戀。在這些依戀類型中,只有「安全型依戀」是良好的、積極的依戀,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都屬於「不安全型依戀」。統計數字顯示,形成安全型依戀並不難。只要照料嬰兒的人心理健康,能及時而親切地照料嬰兒,使嬰兒感到安全舒適,就能自然形成安全型依戀。據瑪麗?愛因斯沃斯觀察統計,美國的1歲嬰兒約有70%屬於安全型依戀。據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陳會昌與梁蘭芝2000年的實驗室觀察統計,中國的2歲嬰兒約有73%屬於安全型依戀。婷兒1—2歲的表現也明顯具有安全型依戀的特點。B:營造愛的氛圍,培植濃郁親情。婷兒是在愛意濃濃的環境中長大的,這一點在《哈佛女孩劉亦婷》里有很具體的描述。嬰兒時期,因為實行從0歲開始的早期教育,婷兒享有大量與媽媽肌膚相親、感情交流的機會,建立了很好的親情互動關係。加上有規律的生活方式能讓嬰兒預知大人會怎樣做,也有利於婷兒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媽媽不在的時候,姥姥和保姆對婷兒發出的各種表情信號(如哭、微笑、嗯嗯啊啊等)也像媽媽一樣敏感,總是「及時而親切」地做出反應,並像媽媽一樣經常帶婷兒到戶外活動,指認事物。這些富含愛心的行為也增加了婷兒的安全感和探索環境的興趣。儘管婷兒2歲之前兩次和媽媽分開由姥姥照料,但由於姥姥、舅舅的照料方式與媽媽相同,並在媽媽的遙控下繼續進行早期教育,婷兒和諸位親人都建立了強烈而深厚的感情聯繫,明顯表現出「安全型依戀」的特點——只要有一位天天照料她的親人在場,婷兒就感到足夠的安全,可以在陌生的環境中饒有興趣地玩陌生的玩具;只要看得見親人就很安心,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不安全型依戀」則相反);當親人離開時,婷兒會明顯地表現出苦惱和不安(「反抗型」會大哭大鬧,「迴避型」則無所謂);當親人回來時,婷兒會非常高興地與親人進行熱烈的身體接觸(「不安全型依戀」則缺乏這種表現)。用擁抱的方式表達親情,是我們家的老習慣。婷兒在需要父母撫愛的年齡(0歲—青春期之前),除了寄放在私人幼兒園的那20天,幾乎沒嘗過「皮膚飢餓」的滋味。我們不想讓婷兒成為羞於表達感情的人,從小就經常對婷兒說「我愛你」,並讓婷兒習慣於把愛說出來。「我愛你、謝謝、對不起」,是我們家說不煩、聽不膩的口頭禪。每一次愛的表白,每一次輪流擁抱,都是滋生親情的營養液。為了防止婷兒怕親人失望而報喜不報憂,我們經常對婷兒說:「不論情況有多糟糕,父母都會儘力幫助你。」婷兒很早就懂得:「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參謀,欺騙父母是愚蠢的。」即使在青春逆反期,婷兒對父母的愛也深信不疑,好事糗事都願意講給父母聽,想不通的問題也會執拗地跟我們平等辯論……我們用愛與民主贏得了婷兒的愛與信任,我們的逆耳忠言婷兒也能聽得進。婷兒也經歷過20天無愛的生活,那種心靈的傷害對性格和智力的消極影響,讓我們深信「母愛喪失假設」不是危言聳聽。讀者也許還記得,婷兒3歲時,媽媽要到上海戲劇學院參加考試,私人幼兒園的老師兼老闆滿口答應讓婷兒全托20天,婷兒滿懷著對老師的信任告別了媽媽,沒想到從此開始了忍飢挨餓的生活。20天後,婷兒餓成了一隻小瘦猴,媽媽接她回家時連笑都不會了,除了想填飽肚子,什麼都忘了!什麼都不關心!記憶的鏈條明顯斷裂,從前的各種習慣和本領全部消失!調養了20多天,婷兒獃滯疑懼的眼神才徹底消失。又過了兩個月,被愛的幸福才重新喚醒了自信……這些年裡,我們總想猜測又不忍猜測:「婷兒從最初的驚恐到最後的麻木之間,有過多少次絕望的哭泣?」每次想起那些聽不見的哭聲,都是錐心地痛!——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從反面提醒我們:順應天性,首先要滿足「孩子需要愛」的天性。令人心疼的是,中國仍有將近30%的孩子沒能得到恰當的愛,心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那些用錯誤照料方式造成的「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都需要先療傷,再改進。對尚未進入青春逆反期的小孩子宜多關注、多擁抱、多讚美,用熱烈的愛溫暖孩子受傷的心;對已經和父母離心離德的大孩子,父母要放棄成見,多看孩子的優點,找機會向孩子反省道歉,表白愛心,爭取用真誠的懺悔溶化多年結成的冰……親子關係改善之後,幫助孩子進步才使得上勁。C:兩次逆反期,調整關係渡過親情危機。孩子一生要經歷兩次逆反期,一次是1歲半左右開始的嬰兒逆反期(又稱「第一反抗期」),另一次是13歲左右開始的青春逆反期(又稱「第二反抗期」)。這兩次逆反期都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大轉折點,處理不好就會家庭衝突不斷,親子對抗升級,嚴重磨損親子感情。為了安然渡過兩次親情危機,我們提前了解逆反期的心理特點,預先思考對策,及時調整親子關係,在新的格局下保持和發展「親情互動」的和諧關係。表面看來,這兩次逆反期有不少相似之處,都表現為孩子堅持自作主張,喜歡「對父母說不」,但分屬不同的發展階段,「說不」的意義完全不同。嬰兒逆反期意味著孩子已經「從生理上發現自我」,熱衷於探索和建立「我」與世間萬物的關係。這是動物水平的獨立性,需要父母用社會規範積極引導,孩子才能學會做人。如果依舊像對小奶娃兒那樣諸事包辦、百般遷就,就可能造就一個自我中心的「小皇帝」——既不知道心疼親人,也不把親人的期望和教導當回事。青春逆反期則意味著孩子已經「從心理上發現自我」,熱衷於探索和建立自己獨立存在的價值,象徵著孩子的獨立人格開始覺醒。如果父母率先給孩子「成人式的尊重」,孩子就可能把你當作來自成人世界的第一位知己。如果父母無視孩子「我都這麼大了」的心理,繼續用「權威+保姆」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從此對父母關上心門,也許要等孩子也有了孩子之後,才會想到「可憐天下父母心」。a:據我們觀察,兩次逆反期中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教育方法階段性錯位」——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硬管,以至於陷入「孩子越大越令人失望」的發展模式。獨生子女家庭常見的情況是:1歲半前後,嬰兒發現自己的身體獨立於身邊事物,便開始探索自己的行為能引起什麼結果,如把玩具東扔西扔、用筆亂畫塗鴉、非要親自做各種生活上的事等等。嬰兒對自己能有所作為感到好奇和欣喜,樂此不疲地嘗試讓身邊事物服從自己的意願。當這種探索活動從父母允許的範圍擴展到不允許的範圍時,爭奪控制權的「戰爭」便開始了。嬰幼兒惟一的武器就是哭鬧,但這個武器往往奏效。孩子屢鬧屢勝,就會變成為所欲為、任性自私的「小皇帝」(不少犯罪分子的人生歧路,實際上就起步於嬰幼兒期的「奪權」成功)。還有些父母心甘情願地放棄領導權,事事請不懂事的孩子做主拍板,孩子在家如魚得水,出門卻處處碰釘子。從小為所欲為的孩子只會「按自己的主意辦」,誰的教導也聽不進去。這樣子長到青春逆反期,多半都發展得不如人意(因為人的天性是利弊共存,有不少阻礙發展的因素,讓孩子的素質和能力受損),期望中的創造力不見蹤影,學習成績也讓人嘆氣。父母又失望又不甘心,本該「放權」的青春期,反倒開始限制孩子的種種嗜好,強求孩子「成績大躍進」。父母威逼利誘的效果只有一個:骨肉親情岌岌可危。嚴重時還可能釀成親子反目、出走、自殺或殺親的家庭悲劇。另一個極端是父母始終把孩子當嬰兒來照料,什麼都不讓孩子做——有人是用溫柔的方式,有人是用強硬的方式。結果都是「過度保護」,害得孩子除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別的什麼都不會,在孩子堆中常因無能而被忽視或被欺辱,嚴重阻礙孩子發展社會適應能力。這些失誤常讓人想起歌里唱的:「有一種愛叫傷害……」b:我們汲取了這些教訓,採取了與此相反的應對措施:在嬰兒逆反期,既發展孩子的獨立性,又堅持父母的領導權;在青春逆反期,既擴大孩子的自主權,又維護父母的法定監護責任。由於親子依戀良好,婷兒1歲左右就表現出主動探索環境的興趣,兩歲左右就表現出生活自理的興趣,大人對此都盡量支持和配合,並常讓小婷兒給大人當助手,多管齊下地滿足她發展獨立性的身心需要。與此同時,大人把起居時間、飲食安排、衛生習慣、安全措施和購物預算等「家庭生活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手裡。當婷兒嘗試用哭鬧指揮大人時(如兩歲多在姥姥家非要做那些有可能被燒傷、燙傷的家務事),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試過幾次以後,小婷兒就懂得了家裡的規矩是必須遵守的,哭鬧是沒有用的,此後再沒有用哭要挾過大人。這種兼顧發展獨立性和學會守規矩的引導方法,使婷兒的獨立能力和自律能力都發展得很好。比如說,婷兒1歲多點兒就會自己吃飯喝湯;兩歲起就開始自己洗臉穿衣,模仿做家務;3歲起便負責收拾果皮果殼;4歲起夏天便自己洗澡;6歲便自學電子琴;8歲起便獨立制定周末的時間安排表;10歲便獨自上街四處幫爸爸採購治癤子的中藥;12歲半起便開始獨立制定學習計劃,並自主參與校內外各種學科競賽;16歲出國訪美時,從準備簽證到辦理上飛機前的所有手續,婷兒都是用「只當父母不在場」的方式獨立完成的;17歲在準備高考的同時申請本科直接留學,婷兒也是在和父母充分討論了利弊得失之後,自己拍板決定的。我們所做的只是免除她的後顧之憂:「萬一兩頭落空,我們能接受你復讀或上一個較差的大學,但是你得無怨無悔地面對自我選擇的後果。」c:在發展獨立性的同時,我們從不忽略監護人的責任。比如說,3—15歲,婷兒每年夏天去公眾游泳池游泳一般都有大人同去。初一到高二的寒暑假,婷兒每周2、5晚上8—10點半到錦江橋頭英語角練口語,都有大人遠遠地跟著當「保鏢」,讓她能盡興地練習到很晚。其間曾數次遇到混在學生堆里的形跡可疑者,他們有的會止步於「保鏢」的注視,有的則需要「保鏢」現身給婷兒送水喝,才肯悄然離去。婷兒能痛快地接受「保鏢」,是因為我們早就明確地告訴過她:法律規定監護人必須教導孩子並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另外,婷兒也清楚女生夜間單獨外出潛藏的各種危險,很贊同我們的安全措施:危險的地方不去,夜間不單獨外出。在青春逆反期,除了在具體事務方面盡量放權和履行法定的監護責任,我們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d:改用「模擬同事相處」的方式和婷兒打交道,讓婷兒得到成人式的尊重和平等。「模擬同事相處」的方式能明顯滿足孩子「我長大了」的感覺,減輕對成人的反抗和排斥,使父母有機會在原則問題上繼續為孩子理性導航。當孩子的整體素質基本成龍配套,能自覺進行「自我理性導航」,父母就大體上完成了監護人的任務,可以放心地讓孩子放單飛了。這樣度過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從「同事模式」進化為知心朋友,就像婷兒和我們一樣。D:親子共讀,最易增進親情。從小到大,親子共讀(包括讀書和講故事)始終是婷兒和親人「親情互動」的重要形式。它就像一根無形的紐帶,讓婷兒和親人靈魂共鳴,感情交融。說到親子共讀,想起了一件讓人納悶的事:有人把「每天捧著名著追著女兒,讀給她聽」說成是「劉亦婷的培養模式」——不知是根據什麼歸納出來的?特地提到這件事,是因為總有一些不看書就評書的人,引用這個無中生有的培養模式,誤導讀者。事實上,《哈佛女孩劉亦婷》從頭至尾根本沒有「追著孩子念名著」的情景,只有婷兒識字之前纏著大人念書給她聽的描述,還有媽媽給婷兒「錄故事做獎品」的記述,以及婷兒在日記里多處流露的對書籍的濃厚興趣。這種興趣和其他興趣一樣,決不可能來自「追著讀書、逼著學習」的錯誤方式。婷兒讀書的興趣,可以說是祖孫三代「親情互動」的結果。婷兒1歲多就開始和媽媽一起翻書聽故事。婷兒兩歲前後寄居在姥姥家,媽媽千里之外寄來的十幾本彩色圖書,被姥姥和舅舅作為「媽媽喜歡你」的證明,每天都要讀給婷兒聽。對小婷兒來說,讀書就意味著享受媽媽的愛,愛書就意味著愛媽媽。姥爺在信中描述的一個細節,真實地反映了婷兒兩歲時的心理:有時,她拿一本書,正經八股地坐在椅子上,嘴裡嘀嘀咕咕,我問她:「婷兒,你哼什麼?」她說:「我愛媽媽,媽媽愛我……」反覆嘀咕這兩句。婷兒上小學之前,最愉快的時光就是每天晚上被媽媽抱在懷裡讀書錄故事;婷兒7—12歲,最嬌氣的表現就是臨睡之前請爸爸坐在床邊「再講一個書上看來的故事」……多少自然的奧秘、人生的追求、做人的道理,就這樣溫馨甜蜜地潛入孩子純潔的心田,滋潤著求真、向善、愛美的種子。俗話說:「讀書明理。」孩子從小愛讀書,很容易誘發各種美好理想。孩子的理想幼稚、多變、「狂妄」都沒關係,關鍵是要「美好」。婷兒幼年朦朧而美好的理想——「長大要像安徒生爺爺那樣為人類做貢獻」——也是在親子共讀時有意誘導的結果。實踐證明,美好理想能激勵孩子主動學習,積極進取,逐步形成強大的發展後勁。我們在培養婷兒讀書興趣的同時,也不忘「理性導航」,即一起選擇好書;及時交流讀書心得——或者是複述情節要點和中心思想;或者是談論人物性格、主題思想、寫作技巧等。這些活動能促使孩子較早形成是非觀念和分析能力。具體表現為:愛讀好書;喜歡做好事;不肯做壞事;對不好的書和消極的社會現象也能較早具備批判能力。婷兒的接受能力和批判能力都特彆強,與「親情互動+理性導航」密不可分。有父母理性導航的孩子,很難發展成問題兒童。因為重視長遠發展的父母不會隨心所欲地溺愛或苛求孩子,也不會讓孩子的潛能像野草一樣自生自滅。一個「身體好,頭腦靈,性格優」的孩子,既容易順利施教,又能夠親情日增。E:教育孩子的時間,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儘管我們非常愛婷兒,但並沒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孩子上。因為雙職工家庭的育兒時間十分有限,這正是我們摸索「高效低耗」育兒法的動力之一。再說,孩子也更佩服具有敬業精神和專業特長的父母。事實上,培養婷兒在我們的業餘時間裡大約佔1/3的比重,另外2/3用於學習和其他事務,只不過《哈佛女孩劉亦婷》是一本分享育兒心得的書,我們生活的其他方面沒有寫到育兒書里去。婷兒上幼兒園和小學時,我們上班期間每天有1—2小時直接用在婷兒的教育上,有時還包括做飯和吃飯時的交流在內。婷兒12歲住校后,周末回家的時間通常不足24小時,還要洗澡、補覺、學習,全靠周六晚上擠出時間和父母交流1—3小時不等……只不過,我們和婷兒相處的每一分鐘都非常有效,即使是我們和婷兒不在一起的時候,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對女兒的愛與期望也仍在婷兒心間,激勵著婷兒自覺地奮發向上——這種「愛是動力」的現象遠不止我們一家呢!「親情互動+理性導航」的影響力讓我們深信:父母用來教育孩子的時間,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只要親情濃,方向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主動性,1小時就比10小時還頂用。「順應天性」之三:優化三大天性,培養成才的內驅力孩子是否好學上進?能否自主發展(包括很多父母所關心的能否自覺專心學習)?「成人」之後能不能「成才」?關鍵在於有沒有強大的內驅力。除了「利益驅動」的本能之外,青年和成人的內驅力主要來自理想、志向和責任感,孩子的內驅力主要來自人類的三大天性:好奇心、愛玩心和好勝心。父母要做的,就是把孩子的原始天性引入好學上進的軌道,促使孩子形成有益於社會的理想、志向和責任感,獲得自主發展的內驅力。培養孩子的內驅力,相當於給汽車安裝發動機,對成功培養整體素質十分重要。培養內驅力的過程,就是優化原始天性的過程。因為「好奇、愛玩、好勝」的天性既有促進發展的一面,但也有妨礙發展的一面,需要揚長補短,興利除弊,才能持久推動孩子前進。下面具體介紹我們對「好奇心、愛玩心、好勝心」的利弊分析和引導方法,供讀者參考。好奇的天性,需揚長補短怎樣順應好奇的天性?我們的做法是:認清好奇心的利與弊,通過「激發求知慾」和「磨練耐煩心」,既培養廣泛深入的探索興趣,也培養不單憑興趣做事的習慣與能力。好奇心的利弊分析:利——好奇心來自人類本能的探索衝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食物和觀察環境是否安全(引自《裸猿》)。好奇心是創造性活動的原始動力,它讓人天生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有利於學習新知識,探索新領域,發現新事物、新規律,促成發明創造,豐富人類文明。好奇心的驅動力十分強大,為了滿足由此而來的精神需求,不少科學家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弊——好奇心使人類喜新厭舊,喜新厭舊使人的興趣很容易轉移。如果放任自流,求知的興趣就會停留在原始狀態,樣樣淺嘗輒止,難以形成鍥而不捨深入研究的能力。中國人對此早有認識,祖祖輩輩都在告誡孩子:「不要學猴子掰苞谷,邊掰邊丟。」好奇心還驅使人類單憑興趣做事,任性往往衝垮理性,這也是「聰明的人不少,成功的人不多」的重要原因。好奇心的引導方法:A:激發求知慾——把身邊的每件事物都變成知識寶庫的入口,吸引孩子深入探尋。柏拉圖說:「好奇者,知識之門。」不論是探索未知領域,還是學習現有知識,這句話都適用。可有的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有的孩子好奇心弱,求知慾淡漠。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對身邊事物的態度不同。如果父母把身邊的每一樣事物都變成知識寶庫的入口,經常帶孩子進去尋寶探秘,孩子的求知慾就會越來越強,好奇心也越來越敏銳。如果父母對身邊的事物熟視無睹——比如說,不少人不知道天天走過的林蔭道上長著些什麼花草樹木,也很少教孩子觀察認識周圍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在熟視無睹中麻木消退。我們的做法是,從0歲開始教婷兒認識身邊事物的名稱,並逐漸擴展到用途、屬性、特點和來龍去脈,通過「層層揭秘」的辦法,把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變成相關知識的大門。比如說,一個普通的玻璃杯,就可以引出:玻璃杯和陶瓷杯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玻璃透明陶瓷不透明?人類是怎樣發現玻璃的?玻璃還有什麼用?為什麼普通玻璃易碎鋼化玻璃不易碎?玻璃製品是怎樣生產出來的……有關玻璃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引起孩子對玻璃杯新的好奇心。這些引向縱深的提問不是為了考婷兒,而是為了吸引注意和啟發思考。隨著認識的事物越來越多,凡是叫不出名稱的東西婷兒都感到好奇,知道名稱之後還想知道更多的相關知識。只要是看得到、聽得到、聞得到的事物,婷兒都要探究一番,總想搞清楚這事物「是什麼?像什麼?有什麼不同?怎麼來的?有什麼用?會怎麼樣……」。經常這樣問來答去,孩子就會養成探究和討論的習慣。從幼兒園到小學,我們還帶婷兒做過不少小實驗,如水的三態;酸鹼中和;鹽的溶解與結晶等等,激發婷兒對自然規律的好奇心。我們曾買來顯微鏡,讓6歲的婷兒開眼界,用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激發她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我們常帶婷兒外出遊玩,有意用一連串的「你知道為什麼……嗎?」激發婷兒對世間萬物刨根問底深入探求的興趣。上中學時,婷兒對知識疑點窮追不捨的勁頭,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初中數學老師曾經反映她「不知為何總是追問一些旮旮角角的問題,不問主要的知識點」。婷兒解釋說:「不問是因為懂了呀,不懂的地方才問嘛!」高中英語老師王紹洪則說她是「追根溯源,決不隨便放過一個疑點!」這些表現很自然地讓我們回憶起婷兒小時候的一個習慣:每見到一種不認識的植物,至少要查出它的名稱。在激發求知慾的過程中,科普讀物始終是婷兒的好朋友。從兩歲起,姥姥和舅舅就開始給婷兒讀彩色的低幼科普書。可以想象,《小水滴旅行記》和《美麗的四季》之類的小畫冊,讓尋常事物在婷兒心目中變得多麼神奇。上學后,奶奶送的《十萬個為什麼》和爸爸的《辭海》分冊成了婷兒常用的工具書,還有5份月刊1份周報:《幼兒畫報》、《少年科學畫報》、《科學畫報》、《現代新科技》、《青年文摘》、《南方周末》,像接力賽一樣不斷滿足和引發婷兒的求知慾。就這樣,婷兒的求知慾從關注事物的名稱起步,發展到關注事物的特點、功能、屬性和來龍去脈;從渴望了解身邊的世界是怎樣構成、怎樣運轉的,發展到渴望探索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種種奧秘……我們深信,不老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將長期推動孩子與時俱進。B:磨練耐煩心——有意培養孩子對單調乏味的耐受力,讓孩子養成不單憑興趣做事的好習慣。經驗告訴我們:再偉大的事業也是由無數細節組成的,包括很多必要而又單調乏味的細節。但好奇心讓人類天生缺乏對單調乏味的耐煩心,需要有意磨練,才能養成不單憑興趣做事的習慣,彌補眼高手低、缺乏恆心的弱點。我們的做法是,讓孩子從小養成分擔家務的習慣,通過長期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對單調乏味的耐煩心(分擔家務是整體素質培養的重要方法,耐煩心只是收穫之一)。婷兒從3歲起開始洗自己的碗勺,後來又逐步增加了收飯桌、倒垃圾、拖地、給盆栽花木澆水等家務活。我們則經常誇獎她態度認真,欣賞和讚美她的勞動成果,讓她體驗勞動的價值和樂趣。在磨練耐煩心的過程中,我們反覆強調這一行為準則:「想做又不該做的事,要忍著不做;該做又不想做的事,要堅持把它做好。」並用科學家們不厭其煩地探索發明發現的故事,為婷兒樹立「按需要做事」的好榜樣。比如說,德國細菌學家埃利希(諾貝爾獎得主)為了發明殺菌劑,實驗了606次才獲得成功,「606」也因此而得名;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時候,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才找到合適的燈絲……前人的經驗使婷兒懂得了「興趣只是一個開始,堅持不懈才能成功」。這種認識對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都很重要。在申請留美的作文《繼父的禮物》中,婷兒把從小養成的行為習慣精鍊地概括為:「該干就干,干就干好。」這種理性的態度和自我調控的習慣,促使婷兒努力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愛玩的天性,可因勢利導怎樣順應愛玩的天性?我們的做法是:認清愛玩心的利與弊,通過遊戲化的方式,讓0—12歲的孩子「玩得認真,學得快樂」,以勤奮努力、熱愛學習的狀態進入青春期。愛玩心的利弊分析:利——愛玩心也是源於人類天生的探索衝動。嬉戲、模仿、嘗試、遊歷、聊天……各類遊戲都與人的能力發展密不可分。喜歡嬉戲的天性有利於培養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運動能力、人際能力、協作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喜歡模仿、嘗試的習性有利於學習掌握各種操作方法和技能,發明技術和技巧,把體育運動和各類藝術發展到日臻完美的境地。喜歡遊歷有利於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喜歡聊天有利於鍛煉口才、磨礪思想,發展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聊天是一種探索和展示精神世界的遊戲,是很多人的最愛,不論是有趣的、親切的或是深刻的談話,都讓人心情愉快,樂此不疲。對喜歡的人來說,寫作或閱讀也是一種迷人的精神遊戲……弊——人類的愛玩心隨意性太強,缺乏目的性、持久性和計劃性。如果放任自流,就會停留在「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原始狀態,難以形成長遠規劃、克服困難、達成目標的動力。「嬉戲度日」的習性如不加節制和改變,很容易發展成不思進取、好逸惡勞的惰性。耽於空談、光說不練,也是人類常見的毛病。愛玩心的引導方法:A:認真玩耍法——鼓勵孩子專註地玩,認真地做,增強行為方式的計劃性、目的性和持久性。小獅小豹都要在撲咬遊戲中學習捕獵謀生的技能,人類兒童期的遊戲也具有學做一個社會人的性質。孩子在遊戲中養成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都將構成整體素質的一部分。在人的行為方式中,「認真」是質量和效率的保障,需要從小培養。只要孩子能專註地玩,認真地做,哪怕是玩沙、玩水、玩蹦跳,都有利於養成認真的好習慣。在小婷兒專心玩玩具、畫畫、看書的時候,大人都盡量不去打擾她,還要誇獎她認真。大人經常用「是否認真」做評價標準,孩子就會有意識地追求認真。我們給小婷兒當玩伴的時候,總是精神飽滿,認真投入,給婷兒提供好的模仿對象。婷兒4—5歲的時候很喜歡玩「托舉」遊戲,當她指揮我們抓起她的兩隻手一隻腳,好讓她懸在空中扭來扭去地「造型」時,我們總是憋住笑(怕她誤會成嘲笑)認真執行她的指令,任她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中,完了還要問她:「你看我們夠不夠認真哪?」態度認真或不認真,是可以模仿和傳染的。婷兒也模仿過敷衍了事的行為。那是小學三年級時,婷兒在「爛班」學會了懶洋洋地做課間操,還特意表演給我們看,那敷衍了事的懶模樣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玩笑之後,我們便精神抖擻地做操給她看,並告訴她:「做操要動作到位,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別人都懶洋洋地做,你卻朝氣蓬勃地做,就能成為班上的好榜樣。」婷兒採納了我們的意見,認真做操,很快就被老師請到隊伍前面領操去了。在認真投入的玩耍中,孩子很容易進入尋求方法的狀態。孩子經常在遊戲中體驗到思考的樂趣和方法的奇妙,就會成為愛動腦筋想辦法的人。幼兒園階段,我們曾建議婷兒用「主動安排」的辦法協調「小朋友爭當媽媽」的矛盾,讓婷兒嘗到了「主動安排」的甜頭。從8歲開始,婷兒就開始使用「列清單、定計劃」的辦法,統籌安排學習、生活與玩耍的時間,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婷兒迷過一陣繡花,迷的就是各種針法的不同效果,她還綉了一塊手絹送給姥姥。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婷兒每周要去郊外的公園玩一次激光步槍打靶。頭一次摸槍,10發只打中3發。教給她「三點一線」的瞄準要領后,婷兒興趣倍增,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耐心和細心。她夾緊雙臂,屏住呼吸,把「準星—缺口—目標」瞄了又瞄,居然打了個10發10中。管理人員同意她放棄獎品(幾個泡泡糖)再打10發,又10中。以後再去,婷兒總是沉著耐心地檢查完所有的瞄準要領才扣扳機,幾乎每次都能打個滿堂紅。婷兒知道,繡花和打靶之類的活動既是玩耍,又是磨練細心、耐心和沉著的機會。讓孩子懂得這些,有利於孩子建立「不斷完善自我」的意識。為了磨練忍耐力,5年級暑假婷兒玩過「打賭捏冰一刻鐘」的遊戲。為了鍛煉身體和磨練毅力,婷兒小學4—6年級中午放學回家后,放下書包就在長沙發上連做50個仰卧起坐,高中時自己增加到每天100個。中學階段的鍛煉都是她自己安排的:寒假裡堅持晨跑,暑假裡堅持晨泳,高中階段每次都要游夠2000米(分成10段游)……這些活動對增強行為方式的計劃性、目的性或持久性,起了很好的作用。孩子學會了安排計劃和堅持不懈,就能控制和調節「嬉戲度日」的原始衝動,該幹什麼的時候就認真投入地幹什麼。(關於「捏冰一刻鐘」,說「過分」的人也有,說「我能捏更久的人」也有,需要專門解釋幾句。「捏冰」雖說是一次忍耐力極限訓練,對婷兒來說,卻只是一次好玩的遊戲,這一點,她當年的日記是最好的證明。另外,我們年輕時都學過一點醫,對健康的重視遠遠超過一般家庭,所有的訓練都會在有把握的情況下進行。捏冰也是大人先嘗試過,知道不會造成傷害,才會讓婷兒嘗試。其實,冬泳和芭蕾訓練比捏冰「殘酷」得多,繡花或背圓周率比捏冰「溫柔」得多,這些都是磨練意志的好方法,只不過捏冰的時間成本更低,遊戲色彩更濃而已。我們清楚地知道,婷兒頑強拼搏的意志力主要來自日積月累的「再堅持一下」,捏冰只是一個有趣的小插曲而已。光能忍捏冰的一時難受,並不代表具備了堅持不懈的毅力,更有意義的磨練是:長期堅持「想做又不該做的事,要忍著不做;該做又不想做的事,要堅持把它做好」。有人監督的時候是這樣,沒人監督的時候也是這樣;干正事的時候是這樣,玩兒的時候也是這樣。能如此,何愁性格不堅韌。)B:快樂學習法——用遊戲的形式開發智力,促成「學習=快樂」的心理。對於「玩與學」的關係,早教專家馮德全教授的《0歲方案》有一個精闢的觀點:「有益的玩就是學,有趣的學就是玩。」婷兒的童年就是如此。小時候,婷兒最愛在戶外散步或到野外郊遊。在大人的啟發下認識大自然和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總是讓婷兒興趣盎然,大人則趁機培養她觀察與思考的好習慣。婷兒3—12歲時,我們常陪她下跳棋或五子棋,在遊戲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婷兒8—9歲時,爸爸在學習技能訓練中又當教練又當啦啦隊,把枯燥的單項訓練變成了有趣的自我競賽。另外,奧林匹克數學題本身就是一種智力遊戲,只要循序漸進,孩子也會樂此不疲……除了「在玩中學」或「把訓練遊戲化」,大人賞識激勵的態度也是讓「學習=快樂」的重要原因。我們堅持對婷兒多鼓勵少批評,從來不用學習活動(如寫字、做題等)懲罰孩子,也不用超出孩子能力的任務刁難孩子,盡量讓學習與「鼓勵—努力—成功—快樂」相聯結,使婷兒順利地形成並鞏固了「學習=快樂」的心理。在正常情況下,0—12歲的孩子一般都具有依戀和崇拜父母的心理特點,只要父母用賞識激勵的態度陪著做小朋友的事,孩子就覺得是某種有趣的遊戲,缺少玩伴的獨生子女更是如此。這就給父母提供了用遊戲化色彩提高孩子學習意願和效率的機會。只要學習的難度恰當(在孩子昨天的基礎上循序漸進),時間長度恰當(小學生學20分鐘休息5分鐘),並堅持鼓勵為主,讓孩子在學習中反覆體驗被愛的滿足與成功的快樂,孩子就會越學越起勁,成為發自內心熱愛學習的好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初一前後孩子進入了青春逆反期,渴望「心理斷乳」,遊戲化的學習方式就不靈了。能讓中學生感到快樂的學習方式,是不斷驗證「我能自己搞定!」為了適應青春期的心理變化,我們及時調整了和婷兒的溝通方式,不再扮演「導師和玩伴兒」的角色,改用「模擬同事交往」的方式跟婷兒打交道。督促學習的方式也改為:請婷兒自己制定複習計劃和時間安排表,並通過試運行調整到切實可行。我們只定期詢問實施情況,對婷兒的彙報與解釋,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升上高中,婷兒便進入了高度自覺狀態,「督促學習」從此成為歷史。「學習=快樂」的心理在順境中容易保持,在逆境中卻容易喪失。有些原來成績拔尖的學生升上初、高中之後,由於競爭的級別和對手變了,雖然努力依舊,成績卻再難拔尖,原本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學習,也變成了一想就煩的事。這種焦慮的心情既妨礙理解和記憶,也妨礙考場上的正常發揮。為了防止婷兒陷入這種心態,我們很早就讓婷兒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婷兒從不認為有人比她強是怪事或壞事,反而為有人為自己「領跑」而高興。小學四年級下學期轉學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試,婷兒從轉學前的第一名變成了這個班裡的第17名,驗證了「天外有天」的話,她坦然接受這個事實,期末又衝到了前三名。考成都外國語學校的時候,婷兒小學畢業成績是年級前幾名,初中入校成績卻是120人中的第89名,我們和婷兒都為擁有這麼大的上升空間而感到高興。初中階段婷兒的成績常在1—10名之間波動,高中階段常在1—5名之間波動,她總是樂觀地說:「波浪式前進才符合規律。」擁有這種心態,學習競賽就是你追我趕的快樂遊戲。還有些中學生厭學,是不願面對「我居然跟不上」的落後現實。我們從這些讀者來信中了解到,這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非常渴望把學習搞好,但小學或初中留下的漏洞較多,妨礙理解新知識,較難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分數和名次常常讓他們眼裡無淚,心中泣血!要想讓「跟不上」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必須改變「學習=體驗失敗」的惡性循環。簡單而有效的做法是,退回到漏洞較少的階段開始補漏。例如,小學6年級數學語文都不及格的學生,數學補漏可退回到4、5年級的課本一道道地「過」例題。語文補漏可退回到複習聽寫小學的全部生字和複習全部生詞的解釋,並口頭組詞、造句。補完語文基礎知識的漏洞,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僅少寫錯別字一項,就能多得不少分,一些原來看不懂的題目也能看懂了,又能多掙一些分。在循序漸進消滅漏洞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其實我能行!」並重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當然,在補漏和追趕進度的過程中,自信心和毅力都不足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和老師的持續關注和鼓勵。好勝的天性,要揚長避短怎樣順應好勝的天性?我們的做法是:認清好勝心的利與弊,通過「正面誘導法」和「自我挑戰法」,引導孩子自信而不自負;頑強而不頑固;好勝而不嫉妒。好勝心的利弊分析:利——好勝心也是來自遠古的生存本能,是推動人類克服困難達成目標的原始動力。好勝心讓人天生喜歡成功和讚揚,有利於培養自信心、獨立性、榮譽感、責任感、頑強意志和上進心,可以順勢發展適應能力、競爭意識、主動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好勝心常和好奇、愛玩的天性融為一體,推動人們試探腦力和體力的極限,刷新種種紀錄。奧運會冠軍和黑社會老大好勝心都超常的強,但價值卻有天壤之別,除了社會原因之外,好勝心的發展方向不同也是重要原因。弊——好勝心天生伴隨著盲目性和排它性,讓人常犯自以為是的錯誤,有理沒理都愛佔上風。如果放任自流,難以克服主觀武斷、虛榮嫉妒、沮喪自卑等人性弱點,既妨礙客觀地認識問題,也妨礙成功地解決問題。當遭遇挫折時,好勝心既可能在虛擬幻想中找出路,也可能在歪門邪道中找出路,甚至在毀滅中找出路,其破壞性值得警惕。好勝心的引導方法:A:正面誘導法——在德、智、體、美、勞方面鼓勵孩子積極進取,在遵守規則方面鼓勵孩子自律服從,在強化競爭意識的同時強化平常心。多鼓勵、少批評、巧激將,是誘導好勝心的好辦法,能有效培養孩子對正面事物的興趣和自信心。我們從鼓勵婷兒在幼兒園努力掙紅星開始,不斷引導她認同社會規範,追求正麵價值。我們相信「願積跬步,終至千里」。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婷兒每個階段都有一些不難達到的小目標,只要努努力就能夠得著,然後再提出新的小目標。這些小目標最初主要由父母提,初中起便過渡到主要由婷兒自己定計劃、設目標,我們則扮演啦啦隊和智囊團的角色,為婷兒加油打氣或指點迷津。在誘導好勝心的過程中,我們特別重視促成正確的價值觀。具體做法是:讚賞前進方向,而不是前進速度;誇獎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努力的結果。這種有選擇的鼓勵方式,能讓孩子把自信心建立在「方向正確,堅持不懈」之上。不論前進到哪一步,不論領先還是落後,只要「方向正確,堅持不懈」,孩子就有理由感到自豪。這種只給動力不給壓力的方法,使婷兒對正面事物的興趣越來越大,自信心和實際能力也越來越強。隨著孩子競爭力的增強,我們盡量創造條件——如轉學、擇校、支持參加各種競賽等,鼓勵婷兒不斷擴大眼界,拓展胸懷,到更大的範圍、更高的水平上去追趕先進。在鼓勵婷兒積極進取的同時,我們有意在遵守規則方面鼓勵婷兒自律服從。因為人類社會是有禁區的,法律就是禁區的邊界。讓孩子學會自我約束,自覺自愿地遵紀守法,是健康成長的前提之一。我們從小讓婷兒參與制定生活與學習的行為規則和獎懲制度,逐步學會全方位自我管理——這是一種一舉多得的培養方法,制定規則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執行規則更是需要戰勝自我的毅力。孩子心中有數,知道怎樣有獎怎樣有罰,就能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好習慣,堅持追求正麵價值(詳見本章《婷兒怎樣實現「自主發展」》一節)。在消除「井蛙心態」強化競爭意識的過程中,我們還非常重視讓婷兒學會保持一顆平常心。所謂平常心,簡而言之就是「勝不驕,敗不餒」。這種重要的心理素質,既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也需要孩子的親身體驗。比如說,婷兒上學后,我們反覆強調:「平時要努力,考試允許得0分」;「凡事只要儘力而為了,就可問心無愧」……我們的體會是,家裡始終保持著這種輿論導向,有助於孩子形成積極而豁達的心態,遠離「驕傲、嫉妒、虛榮、攀比、報復、灰心、自卑、絕望……」等與好勝心密切相連的人性弱點,積蓄向正面目標前進的後勁。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孩子的志向會逐漸明確,追逐理想的激情會統率著人類天生的探索衝動,持久地推動孩子發奮努力。B:自我挑戰法——鼓勵孩子向人性弱點挑戰,通過完善自我增強競爭實力。好勝心讓人喜歡佔上風,常常有人為了保面子、爭輸贏而聽不進正確意見,甚至文過飾非、強詞奪理,即使有理,也喜歡得理不讓人。這些情緒化的行為既妨礙團結,又妨礙進步,是成功的大敵。為了讓婷兒擺脫好勝心的負面影響,我們既給婷兒講道理,又給婷兒做榜樣,還設計了一些有效的「剎車」措施。我們明確規定,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只辨正誤,不爭輸贏。在發生爭執的時候,只要錯在父母,我們總是痛快認錯,絕不文過飾非,並要求婷兒效仿。在產生誤會的時候,我們事先約定要把對方往好處想,並主動進行自我批評,寧說「可能是我表達有誤」,不說「也許你沒聽清楚」,更不說「你幹嗎故意……」。這種熏陶和訓練,使婷兒很早就懂得了:狡辯不足取,虛榮不足惜,坦率認錯最明智,自我批評消怨恨。無庸諱言,天性的力量是強大的。在發生爭論的時候,即使是我們,也有被好勝衝動牽著鼻子走的時候,婷兒也一樣,尤其是錯不在己或對方得理不讓人的時候。但由於平時就有挑戰人性弱點的意識,我們和婷兒總是能及時想起:應該坦率認錯,應該自我批評……這類理智戰勝情緒的成功體驗,使婷兒對挑戰人性弱點、努力完善自我,始終保持著濃厚興趣和信心。每個孩子的特點都不一樣,個性弱點也不一樣,有的自卑感強,有的嫉妒心重,有的魯莽急躁,有的不思進取……但不管是什麼弱點,總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屈服於慣性」。向自我挑戰,首先就是要掙脫慣性,一步步地改變原有的行為方式,最終做到積小勝為大勝。比如說,活潑的孩子容易粗心。婷兒8歲時,我們對她提出「把粗心變細心」的要求,婷兒把粗心當作妨礙自己進步的大敵,積极參与提高細心程度的一系列專項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婷兒克服了作業粗心的弱點,明顯地提高了競爭實力。不少中學生讀者來信說,他們很清楚自己存在哪些毛病,但總是改不了,希望我們能設法幫他們改變現狀。我們的辦法很簡單,也很有效,那就是:掙脫慣性——堅決地向自己的舊習慣挑戰,並設法贏得這一挑戰!具體做法是:仔細回顧平時「犯毛病」的過程,找出每次「犯毛病」的第一個念頭或動作是什麼,然後設計一些相當於踩剎車的措施,來防止「啟動毛病程序」。比如說,有位讀者原定看完某個電視節目就去學習,但電視一開就關不了,學習的計劃總是泡湯。究其原因,是關機之前習慣於把每個台都瀏覽一遍,遇到感興趣的節目忍不住又看起來了。要想防止這種情況,不妨設計三個措施,或者節目一完馬上起立,頭也不回地去學習;或者每次都直接關機,防止換台又看;或者學習任務完成之前根本不開電視機。如此堅持下去,就能形成新習慣。惟一的問題是,你能不能管得住自己?管得住,你就能戰勝慣性。希望每個想擺脫自身弱點的孩子,都能不斷贏得自我挑戰,成為自己的主人,生活的強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哈佛女孩劉亦婷》之二: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哈佛女孩劉亦婷》之二: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
上一章下一章

基本方法之一:我們怎樣做到「順應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