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為建國10周年獻禮,創排新戲《穆桂英掛…
不難揣測,在全國解放到梅蘭芳去世的這十來年間,有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戲曲演員的社會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梅蘭芳更是作為國家主人得以參政議政,他自然有被尊重而揚眉吐氣的滿足;另一方面,梅蘭芳這個名字是和京劇和戲曲和藝術密切相連的,他是個藝術家,而非政治家。然而環境拖拽著他不得不越來越靠向政治,而離他鐘愛的藝術越來越遠。當他頭頂上的政治光環越來越多之後,他不得不為它們付出代價。於是,他身不由己地頻繁參加各種會議,並在會上作千篇一律的講話和報告。他還得完成各項政治任務,比如出訪維也納、蘇聯、日本等地。他又為貫徹「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上山、下鄉、到部隊、奔前線,廣泛為工農兵演出。對於演員來說,實踐自然也是需要的,但對於像梅蘭芳這樣的大藝術家而言,日復一日地重複性表演,無異於極大地浪費資源,於己於國又有何益呢?自抗戰初期梅蘭芳編排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之後,20多年來,他再也沒有一部新戲問世。除了抗戰八年暫別舞台和解放前三年政局混亂外,解放后的10年間,他也未能拿出新戲,這不能不令人遺憾。要論原因,不是他不想,而是實屬無奈。沒有時間是一個問題,恐怕更重要的還是在一個說話都得小心的時代,在經歷了「移步不換形」的風波后,梅蘭芳深知編排一出新戲必然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可以這麼說,新戲成了政治的犧牲品,梅蘭芳為了政治不得不犧牲了他的新戲。這是時代所致,梅蘭芳迫不得已。當新中國迎來10周歲生日時,戲曲界憑藉得天獨厚的優勢競排新戲作為獻禮,有歷史戲也有現代劇,一派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燦爛景象。梅蘭芳也順理成章地有了創排新戲的理由,壓抑在胸中的對藝術的激情,終於可以釋放,他激動萬分。然而,經過近十年的政治磨礪,他已不再對政治完全茫然無知,他很清醒地認識到,此次創排新戲與從前是不同的。作為獻給祖國的壽禮,也作為慶賀他入黨,這部新戲要反映出他對新中國對**由衷熱愛的心聲。因此,早已擺在他案頭的《龍女牧羊》,就不是最合適的了。在頗費了一番躊躇后,他選中了《穆桂英挂帥》。從他自身來說,他在《穆柯寨》《槍挑穆天王》等劇中已經接觸過穆桂英這個角色,深為她爽朗熱情勇敢且富反抗意志的性格所折服,也在不斷演出中與這個角色結下了深厚感情。再者,此時他已65歲高齡,已經微微發福的身材不再適合演一些大姑娘小媳婦,而演《穆桂英挂帥》中的年紀已經不輕的穆桂英是再恰當不過了。同時,這個角色及其「我不挂帥誰挂帥,我不領兵誰領兵」的豪氣也正能體現他老當益壯、老驥伏櫪的奮鬥精神;從客觀上說,這齣戲的主題固然是表現穆桂英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但從側面反映出的為大局而不計個人得失的品質,對於剛剛經歷過反右鬥爭的中國人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拋開政治性不談,在藝術上,《穆桂英挂帥》這齣戲不僅稱得上是梅蘭芳老年的代表作,更是他的經典之作。也許是他對祖國對人民發自肺腑的熱愛,也許是他窮盡畢生對藝術的感悟和體驗,也許是積聚在心中的能量的總爆發。總之,這齣戲展示了他的全部藝術才華,也是他舞台生活50年的集中體現。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