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禍起北部灣
戰爭的陰雲日益濃重的時候,硝煙首先從位於中國雷州半島與越南之間的北部灣(又稱東京灣)燃起。
1964年7月31日午夜時分,幾艘南越炮艇在北部灣南緣快速駛出峴港,其目標是離19度線60海里的兩座越南民主共和**隊佔據的島嶼。東南方100海里是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它正朝北部灣駛去,奉命停泊在離海岸至少8海里的地方。「馬多克斯」號擁有先進的雷達和監視設備,是檀香山太平洋艦隊的「眼睛」。南越炮艇攻擊了兩個小島,這次行動被說成是一項例行任務。幾分鐘之內,猛烈的炮火照亮了凌晨的夜空,飛馳的魚雷快艇在掃射了守島部隊之後迅速撤退。
36小時后的8月2日,一個星期天的上午。美艦「馬多克斯」號駛近海岸,它緊急向檀香山報告,接著從檀香山向華盛頓火速發出了處於戰備狀態的報告:「馬多克斯」號正在同3艘魚雷快艇交火,其方位在離海岸30海里的「國際」水域內。
遠離北部灣半個地球的華盛頓。
10時30分,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的白宮,情報值班室一片慌亂,關於北部灣海面武裝衝突的電報剛剛收到。
此時的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正靠在辦公室的高背轉椅上閉目養神,似乎在等待著什麼。聽完情報值班官由於緊張而有些斷斷續續的報告后,約翰遜頓時睜大了眼睛,情不自禁猛地站起身,握緊的拳頭重重地砸在辦公桌上。他當即拿起電話緊急召見國務卿臘斯克和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1小時后,美國公眾便被告知,美國船隻在北部灣和平地航行卻遭到北越軍隊的襲擊。當天下午,正在香港和台灣海峽的美軍大批艦艇,都受命開赴北部灣。
8月4日凌晨,北部灣霧海漫漫。美**艦又一次進入越南北方領海挑釁,雙方再次遭遇交火。約翰遜總統命令另一艘驅逐艦「特納·喬伊」號支援「馬多克斯」號。這兩艘美國戰艦開始執行代號為「德索托」的搜集情報的任務。兩艦會合時,它們位於離海岸50~76海里的地方。與此同時,當美國驅逐艦返回到北部灣時,更多的南越「34-A」艦艇正在襲擊海岸設施。
當海軍司令部又一次發送出「北越人正在進攻」的「德索托」紅色警報時,正是太平洋時間午夜。幾分鐘之後,美國召開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經約翰遜總統批准,會議決定立即實施轟炸方案的第一階段:一對一的「報復性」打擊。第七艦隊的戰鬥轟炸機將發起對事先選定的第一個目標的打擊。華盛頓向檀香山發去一份預定的電報,艦載飛機開始為攻擊而裝載彈藥。
太平洋時間凌晨4時,檀香山發出了另一份緊急電報。電報告誡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遇到暴風雨,海面波濤洶湧,「德索托」號不能確定驅逐艦是否受到過攻擊或遭受破壞。與此同時,在美國五角大樓的作戰室里,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接通了給總統的熱線。他們一致決定,必須切實保證驅逐艦不受襲擊;轟炸倒計時繼續進行。
太平洋時間拂曉,檀香山再次發電:海面依然波濤洶湧,妨礙著對驅逐艦再次受到襲擊的確證。在所有電報中,都不清楚驅逐艦是否真的看到了北越的艦隻,但華盛頓卻想早些時候知道「馬多克斯」號偵聽到的無線電情報。這些情報被譯出來后,約翰遜立即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最後決定轟炸北越。下午4時,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要求在檀香山的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格蘭特·夏普海軍上將弄清第二次衝突的真相。
但是,約翰遜總統並沒有等到夏普將軍回話的那個時刻,就在4時49分向檀香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發出了轟炸北越的正式命令。
當晚11時36分,約翰遜總統對美國人民發表電視講話。他說:「在東京灣(北部灣)公海上重新開始的對美國艦隻的敵對行動,迫使我今天下令美國武裝力量採取報復行動。」約翰遜告訴美國公民,他已命令美軍轟炸越南北方,對那些針對美軍的敵對行動,「不但要以戒備、防禦來對付,而且必須給予積極的回答。在我向你們說話的時候,正在作這種回答。現在正在對北越的這些敵對行動中使用的炮艇和某些輔助設備採取空中行動。」
8月5日,美國出動大批飛機瘋狂轟炸、掃射越南北方。越南軍民奮起還擊,防空部隊當即擊落美機8架,擊傷3架,俘虜一名美國飛行員。是夜,麥克納馬拉,這位曾當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的國防部長舉行記者招待會,當眾宣布了向西太平洋增兵的六點措施:①把第一艦隊的一個攻擊航空母艦特混群調到西太平洋;②把截擊機和戰鬥轟炸機調到南越;③把戰鬥轟炸機調到泰國;④從美國調遣截擊機和戰鬥轟炸機中隊到太平洋前進基地;⑤把反潛艇的特種部隊調到南中國海;⑥使經過挑選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進入警戒狀態,準備隨時出動。
8月6日,美國參眾兩院在非常緊急的氣氛中舉行秘密的意見聽證會,並起草了《東京灣決議案》。第二天,眾議院以400票對零票、參議院以81票對2票通過該案,批准約翰遜採取旨在保護美**隊的有限戰爭,而且還授權他可以「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裝部隊——去援助東南亞集團防禦條約中的任何一個為保衛其自由而請示支援的成員國或條約簽字國。」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北部灣事件」。
事實上,「北部灣事件」從頭到尾都是美國政府一手捏造出來的。所謂「北部灣事件」,只有兩種可能:或者是美國海軍按照華盛頓當局的預定計劃演的一出假戲;或者是美國海軍謊報軍情,華盛頓當局將錯就錯,拿來作為他們蓄謀已久的擴大戰爭的借口。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約翰遜都是在撒謊。根據謊言發動侵略,並以此逼使他的政敵戈德華特同意之後,才宣布他轟炸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冒險計劃,這就道出了這個撒謊者和陰謀家的內心秘密。
11月,約翰遜在選舉中以壓倒多數的選票當選總統,從國內政治中猛然回過頭來的美國人開始把注意力投向越南戰場。北部灣燃起的戰火燒向了越南南北方各個角落,戰爭升級成為現實,「特種戰爭」轉化為「局部戰爭」。
許多年之後,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說:「60年代中期美國大規模戰爭升級是一個錯誤。」
「北部灣事件」發生后,世界輿論嘩然,就連一些西方國家新聞機構,甚至美國人自己都提出了批評和懷疑。然而,美國政府蓄意製造「北部灣事件」后,卻以此為借口,不斷增兵越南,實施所謂「報復性突擊」,瘋狂轟炸越南北方的城鎮和鄉村,把戰火直接燒到了越南北方,大批的村鎮被炸毀,成千上萬的越南人民死傷於美國的炸彈之下。
美國的野蠻行徑激起了廣大越南人民的極大憤怒。他們懷著滿腔的仇恨,在越南勞動黨的領導下迅速武裝起來,全民皆兵,用簡陋的步槍、卡賓槍、輕重機槍打下了不少美國飛機。他們還有計劃有組織地襲擊美國和南越的軍營、軍事基地和機構,攪得美軍人心惶惶,終日不寧。越南南方游擊隊在此期間取得了平也大捷,給予美軍及南越沉重的打擊。
平也「戰略村」地處巴地省,巴地市距西貢60多公里,巴地市西南約20公里處是頭頓軍港和一個重要機場,以美國將軍威斯特摩蘭為首的巢穴就設在頭頓。由於巴地的地位非常重要,美軍竭力鞏固這個地方,企圖使它成為「安全的後方根據地」。
1964年12月4日,越南南方游擊隊揭開了進攻的序幕。這天夜裡,游擊隊突入平也「戰略村」。經過幾分鐘的戰鬥,游擊隊殲滅13名敵軍,迫使殘餘的敵軍撤離平也,向西南方向逃竄。晚上,游擊隊向距平也西面4公里、緊靠著第二號公路的德盛軍事分區發動了進攻,並包圍了它。在夜色掩護下,游擊隊採取近戰戰術,又殲滅了一批守軍。另一股趕來增援的美軍在第二號公路、一條美軍耗費許多心血加以鞏固的、連接巴地市和西貢的交通要道附近遭到游擊隊的襲擊。
平也戰鬥歷經20多天。南方游擊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表明了南方游擊隊的迅速成長,同時也標誌著美軍在南方的「特種戰爭」戰略開始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