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前言:伯明翰的一個星期天(4)
1981年賴斯取得大學授課資格。同年,她首次參加斯坦福大學一個以武器控制和裁減軍備為主題的研究項目,並在那裡獲得了助教職位,1987年起成為一名傑出的教授。1982年她加入共和黨。1985年到1986年期間,她是胡佛研究院的成員。她的專業領域是中東歐政治、蘇聯和國際安全政策。1987年賴斯邁出了從理論教學轉向實用政治的第一步,在首都華盛頓擔任核戰略顧問。喬治·H·W·布希以下稱「老布希」——譯註)僱用賴斯就職行政部門,負責東歐和蘇聯事務指導,並讓她出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在這個職位上,她籌備了老布希和戈爾巴喬夫關於重新制定全球和平計劃的首腦會晤,並參與主導了1990年的「二加四會談」。在那個被她稱為「外交上的歷史性時刻」后不久,德國完成了統一,歐洲的分裂也被劃上了句號。1991年至2001年,她一直是雪佛龍石油公司監督委員會成員。雪佛龍公司為感謝她的貢獻,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艘13.6萬噸的油輪。1991年賴斯重返斯坦福。兩年後,她被任命為教務長,是該校第一位女性教務長,也是第一位任該職位的黑人。作為最高層學術官員,她主管財政預算,地位僅次於大學校長。1999年她放棄了這個職位,擔任了當時得克薩斯州州長、2000年11月總統大選的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的顧問,負責小布希外交政策的策劃工作。2001年小布希以微弱優勢贏得大選后,她被任命為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的官方傳記中大力推銷純粹的權力政策。她擁有讓人放棄抵抗的微笑,被人稱作小布希「迷人的左輪手槍」,並且充當他的領航者,在戰爭中給他指引方向。但是微笑並不能掩蓋她比常人複雜得多的生活道路。賴斯的黑人祖父母曾經身陷奴隸制度苦難的深淵。相隔兩代人之後,這位光彩照人,受過良好教育的黑人教授被視作美國最有權力的女性:一個女版的基辛格,有著刀鋒般銳利的理解能力,小布希保守主義「男性內閣」中惟一的女性。作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她負責協調國防部五角大樓、外交部和中央情報局之間的合作。只有總統比她更有權,但總統還是得聽從她的建議。賴斯,這個自小就夢想成為鋼琴家的人,今天擁有最多跟總統「面對面的時間」。在美國人的觀念里,能與總統面對面的每一分鐘都是無價的。白宮沒有人像她那樣,和總統有如此朋友般親密的關係。私下裡人們說她是總統做任何決定的「原動力」,沒有她總統什麼決定都做不了。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她也始終站在小布希一邊。美國問題專家——托馬斯·耶格說:「勿庸置疑,她是小布希總統身邊所有人中對他最具影響的一個。」這種影響首先要溯源於她和總統的私人關係。賴斯的工作是從根本上控制行政部門,她要負責的,就是形勢始終對總統有利。「康迪(康多莉扎的昵稱)」,這是小布希對這個48歲女人的稱呼,她享有總統對她絕對的信任。白宮內部的人總能在總統的文件中發現這位「隱秘的女總統」的手跡。在雷根斯堡大學教授國際政治的斯特凡·比爾林,在發表於《法蘭克福報》的文章中寫道:「美國總統小布希走馬上任之初對國際事務知之甚少。差不多他所知道的關於外交政策的一切知識,都是在短時間內從他的政治教授康多莉扎·賴斯那裡了解到的。」賴斯是小布希對外政策的策劃者,是他的「高智商秘密武器」。她經常和他一起花好幾個小時研究他的演講稿。小布希大聲地讀給賴斯聽。賴斯善於傾聽、分派工作並且快速而穩妥地作出決定。優雅、瀟洒的她,卻心甘情願為小布希奮鬥。「是的,偏偏為小布希這個西部牛仔!」《南德意志報》這樣寫道,「小布希想改變世界,想按照美國的樣子重新塑造世界。不管人們的意見如何,他都將全力以赴去實現這個目標。他本人和國家的命運都可能會因此而被斷送!」《紐約客》的評論則比較緩和:「人們總是能聽到賴斯幫總統發言,因為他的表達能力遠沒有像她那麼好。」「事實上這位安全事務助理更像是總統的親信。」比爾林教授認為,「她是他外交政策的心腹。」在電視屏幕中頻繁出現的賴斯總是用這樣的話回答別人的提問:「總統認為……」如此,她不僅展示了她的謙遜,也向世界強調,她擁有替總統發言的權威。賴斯的口號是:「權力說了算」和「美國第一」。她代表了一種很明確的以美國為中心的路線。壯大北約的力量,理清美國與俄羅斯、中國的關係,保證中東石油儲備,凡此種種,都出自美國利益的需要。在她看來,美國應將外交政策作為保障國家利益的第一要務:「歐洲人幸災樂禍地笑話我們天真。但我們不是歐洲人,而是美國人,我們有另外一套基本原則。」小布希的這位全球戰略家將安全政策寄託于軍事力量上。她為美國總統研製了一整套國防計劃,核心就是美國應通過導彈防禦系統保證自己不被「無賴國家」侵犯。在一份戰略報告中她甚至更進一步地考慮到,要用原子彈作為還擊手段威脅美國的潛在敵人。《莫斯科時報》就此大加譏諷:「她談論的不是烹飪,而是導彈。」